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记录
『壹』 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学习记录
一提到“与家长的沟通”这个话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两年多的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我想每位新教师都跟我有同感,就是由于我们的年轻,家长可能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轻视你、忽略你,特别我还是外地老师,一些家长的话我是听不懂的,即使听懂了一点,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有一段时间,真的想放弃与家长的沟通这项工作,但是冷静的想一想,我还能算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么?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我努力地、拼命地扮演好我的角色,我想,只要是你真心的对孩子和家长好,她也会跟你心与心的沟通! 一、以礼待人,用微笑打动每位家长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在外人看来,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虽说我有时候会听不懂他们的讲话,但是我仍然会在来园、离园时与他们很热情的打招呼,如果说语言沟通的困难疏远了我们的距离,那么,我的微笑和热情就可以拉近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二、以理服人,用真心感动每位家长 面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种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很苦恼,也很着急,他们迫切希望从教师那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将会增加家长对我们的感激和信任,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在与家长的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要委婉 新教师面对的是比自己年长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或“你认为怎样?”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 2、要有针对性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缺点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长的怎样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三、换位思考,用诚恳的态度以心换心 如今,幼儿园里年轻教师越来越多了,好多教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教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贰』 教师与家长联系记录
感谢老师对孩子教育的用心,我们家长一定配合好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原创手打,觉得好请,哦。
『叁』 怎样写与家长的沟通记录
要交啊??
就写写你自己的心事(也可以是假的),写写如何和家长说出,家长有专什么反映,给了你什么样的属衷告??
或者,也可以写写在平日你发现了家长的一些做法,不理解,怎么去问他们,他们又是怎么回答你给你以感动的??
等等吧,其实,老爸老妈挺可爱的!
『肆』 与家长沟通的体会及谈话记录!
那你就直接把这个题目告诉你爸妈,叫他们帮忙写O(∩_∩)O。妹子你既然读了大学了,你父母最关心的一个是你的专业在未来毕业后工作好不好找,待遇如何等。还有关心你在大学里的恋爱问题,个人觉得你父母应该不支持你大学谈恋爱的。你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写一次比较随意的谈话,比如你的父母在吃饭时候问起你的专业,你和他们介绍你的专业概况,末了他们表示担忧;或者问你找没找男朋友,然后劝告你最好别找,要找也别找那些怎么怎么怎么样的人,起码得像我这样的O(∩_∩)O。你吧这些编写记录下来,末了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比较书面的话写,但是谈话写的尽量随意,才显得真实。
最后告诉你一句,和父母缺乏沟通是很遗憾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最后往往只剩下后悔。
『伍』 孩子有心理话不肯与父母讲,怎么办与家长沟通记录
家长姓名性别男学历职业学生姓名王明班级高一性别男年龄16备注家长自述: 初步分析:孩子不肯与父母讲心里话,有孩子本身的问题,也有家长方面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孩子对沟通的对象的选择性也日渐增强,尤其表现在与父母话少,而与知心朋友话多。做父母的,必须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懂得他们的心理需要,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事情常常容易走向反面。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面对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孩子,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机曾指出: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因此,家长可以问一问自己,在孩子面前有没有只顾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居高临下,动 训斥指责甚至奚落自己的孩子的现象?它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家长如果平时能经常采用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孩子沟通、交流,会使孩子有一种平等感、亲切感,他们就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2. 学会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它能缩短两代人的距离,使孩子愿意与家长交谈。须知,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思维活跃但不成熟,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正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在表述自己的一些朦朦胧胧的想法时,往往词不达意,说不到点子上去,有时甚至出现一些幼稚乃至不正确的想法。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倾听者的耐心鼓励和帮助。如果孩子在说话时经常觉察到父母似听非听、毫无耐烦的神态,甚至否定指责的态度,就会感到跟你们大人没什么好说的,下次还是不说为好。时间一长孩子就再也不会向父母诉说心里话了。3. 多一点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舍得花时间去交谈。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埋头读书,以为互相谈谈话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于是孩子与父母虽然生活在一起,确是一个忙于做功课,一个忙于做家务,大家各管各,就很少有感情的交流。即便是饭后茶余,让孩子讲讲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也有利于两代人的沟通,孩子愿意与家长交谈了,父母也就能听到孩子的心里话了。沟通效果:良好预约下次沟通时间:年月日自时分始,时分结束。
『陆』 学生与家长交流记录
可以写成对话的形式,如:
学生:****
家长:******
学生:**
家长:**********
也可以与家长谈心,写一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