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心理辅导老师

心理辅导老师

发布时间: 2020-11-27 16:03:30

① 北京教院附中有心理辅导老师

现在的学校肯定有心理辅导老师的,但是,这种老师也就是挂个牌子的,真实回水平其实大家都知道,国答内的心理咨询师其实水平都很一般,基本上没有相关证件。
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就是多关心关心,聊聊天,与其这样,还不如你单独向学校和工作单位请几天假,陪孩子一起逛一逛,玩一玩,摊开说,孩子一般都会思考的。
直截了当的说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情绪,起相反作用。
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孩子自己的自控能力。多点关心和耐心,好的结果在等你。

② 我想去大学做心理辅导老师,具体要怎么做

硕士不谈至少有张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的科学,不是说你觉得自己会开导别人之类的就能做了,它得至少具备相当的基础知识。理论性的基础知识点是很多的,心理学是理科专业。
想去正常的大学做心理辅导老师没这么简单,撇开关系不谈,光硕士也没用,起码是心理学专业相关硕士,而且本科是否是关联专业,高校也会看的。
建议楼主多看书,我记得搜狐网有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公开课,楼主也可以先进行了解。

③ 同济大学有没有心理咨询处心理辅导老师

有的,四平校区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嘉定校区在F楼415,有专职辅导老师

④ 心理老师是怎么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的

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很高兴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到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还没有明确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材,以及本人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探讨之中,说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见谅。

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心理辅导课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如今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怎么样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怎么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们达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呢?下面我就心理活动课的主题选择、目标设定、活动形式、教学的设计流程谈谈我的看法。

一、确定辅导主题

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首先要从课程的名称开始。课程的主题是一节课的中心或“灵魂”,好的主题能吸引学生,发人深省,引发相关的思维活动。因此,科学准确地选题是班级心理活动课成功的前提。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其共性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个性的问题表现。这样的设计才有针对性,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话可说。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要注意三点:⑴选题不要单一。(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竞赛主题选择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人选题集中在情绪和人际交往方面为主题的居多,而涉及学习心理、适应问题、网络问题、厌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主题的较少。因此我们应当选择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如“长大的感觉”“多变的情绪”“消除误会心舒畅”等等,这些主题内容具体形象、容易操作,课堂气氛也较活跃。⑵主体范围不宜过大。许多心理辅导老师在确定主题时,应该认真考虑主题的范围和课堂的容量,如人际交往、让世界充满爱、欢乐人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等等。这些主题范围就过大。主题过大,难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辅导任务。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方面内容,内容确定之后要用通俗、准确的语言提炼主题。例如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可以提炼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父母沟通”等这样的具体主题进行辅导。主题要小,以小见大,这样师生在活动中就便于操作,并在活动中达到真正的体验和感悟,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⑶主题的内容不能引起歧义。如有位老师选择了《信自己,收获大》这样一个主题,在辅导课临结束是进行总结提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呀!”有位学生回答说:“这节课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别人。”因此,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要考虑主题是否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否则就会误导学生,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

二、设定辅导目标

辅导目标是学生通过辅导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辅导过程就是围绕辅导目标进行的。辅导目标是辅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了主题后,接着我们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设计应当具有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应当具体,以便于操作.在认知上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或‘转变’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什么,‘养成’什么或‘改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什么,‘感悟’什么。其次,‘可操作’主要体现在目标的适度性上,既不超越、也不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目标的针对性应该非常鲜明。”上完了一节课以后,听课老师往往会根据你所设置的目标去衡量一节课的好坏,看你的目标在你这节课上是否都达成了.而且目标的制定是否围绕主题而定。辅导目标过多、太散,也就缺乏可操作性了。

比如:有一节主题为《快乐就在我身边》的辅导课,心理辅导老师把目标定位三个:1、让学生感受自己身边的快乐并一起分享快乐。2、了解、掌握、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3、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三个目标形成三节课的内容,要在一节辅导课中完成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中,辅导目标的设置不宜太多,目标要集中,不要面面俱到。另外,目标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层层深入。如《多变的情绪》一课,目标可设置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懂得情绪虽然复杂多变,但却是可以由自己来调控的、这两个目标简单明了,清晰、操作性强,并且层层深入。

三、设计活动形式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因此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的形式要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我们要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较强,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不断能接受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从中获得新的经验。同时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高年级活动的形式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小调查、小测验等各种活动加以辅助,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获得心理感悟,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四、辅导过程的设计:

心理辅导过程的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结束

导入阶段对应的是暖身步骤。

展开阶段占据了整堂课的大部分,也就是解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到达的标准。‍

⑤ 我为什么要做心理辅导老师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学习

师范生,顾名思义即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师的学生。学习心理学对于师范生来说有几点好回处:
在教学答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能更充分地进行知识教育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管理并引导学生,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能更好地调节师生间的关系</ol>

⑥ 假如你是一名儿童心理辅导老师,你最倾向于哪种心理疏导流派

假如你是一名儿童心理辅导老师,你最倾向于哪种心理疏导流派?
儿童教育 儿童

⑦ 教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助人成长,而无效的心理辅导却可能伤害当事人,得到负面的效果。要使心理辅导得到正面效果,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有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其中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一、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同理心,指咨询者了解与体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关系中关键的素质。如果辅导教师能设身处地去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和观点,那么造成无效的和危险的心理辅导情况就会减少。 辅导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而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出境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决定和导致行为表现的因由;而随着辅导过程的发展,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应逐步有更深切和正确的了解,犹如感受自己内心的一切。 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教导,一般的谈话,心理辅导是个性化并有特殊内涵的过程。如果辅导教师把心理辅导的关系与一般的教导关系混为一谈,就容易走入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有一个学生说他怕学习,老师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没有知识的人将一事无成。”这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学生已十分熟悉,他们天天都听到这种话,但就是不能解决他们怕学习的问题。因此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思想工作,它首先要从同理心的角度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表达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走进解决问题的大门。 我在教学中曾碰到这样一位学生,他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天他父亲突然死亡,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使得原本内向的他更沉默寡言。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我找他谈了话,告诉他过去已成为过去,谁也无法挽回,希望他能化悲痛为力量,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听完,他点点头,我觉得欣慰,以为自己没有白费口舌。可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见他能走出阴影。后来查找有关心理辅导资料,才找到了原因所在,我没有用同理心去考虑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的感受,没有去真正理解失去亲人的感受是多么的痛苦,之后,我又找他谈了话,对他丧父的悲痛表示了真切的理解,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探讨问题、分析问题。之后,他感受到这样长期下去对家人、对自己、对学习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自己觉得确实应该走出不快乐的阴影。不久后他恢复了常态,学习成绩稳定了,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了。所以我觉得心理辅导教师要搞好心理辅导,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必须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倘若辅导教师不能具备及表达同理心,换言之,倘若他不了解当事人,辅导的过程一定会受阻。当然,同理心不等于同情。有的人认为当一个人在危难痛苦中最需要的是同情,可惜,这并不是事实,他们最需要的是旁人的理解。因为人在遭遇伤痛打击时,自我形象会骤然下降,会过分敏感,害怕别人轻视他,故在辅导中,对他表示同情、怜悯,不会有效果,很可能还会令他产生不安与反感,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留意这两者的区别。 二、关注正向发展 正向发展指辅导教师能相信当事人可以通过帮助而进步。正向关怀即不断发现当事人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当事人自己去寻找这种价值和力量,把当事人的注意力引向发现自己的长处,谋求个人的成长方面来。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活力,那么心理辅导工作就没有信心,这种感受自然会传给当事人,产生负面的影响。 人文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就有一种发展、前进、成长的愿望和力量,这种力量会推动每个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最终达到和实现自己的成长目标,这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界的共识。一开始,人们往往以为受助者已经没有希望,无可救药了,但一旦冲破某种怯懦的交谈困境之后,从当事人身上发现某些正向的东西,经过情感反应及时回馈给当事人后,便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碰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并且又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可谓“全校闻名”,学校老师提及她,没有一个不摇头的。开始接触她时,就接连发现几次偷窃现象,还出现作业欠交、上课不认真等现象,笔者也曾一度失去信心。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她劳动时挺积极的,并且她的记忆力非常好,表达能力也挺不错。于是,我多次约她谈话,让她自己找一找她的长处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有没有尽力去做?通过她自我分析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慢慢的,她就有了一种向上发展的力量。几个月后,她的不足之处也渐渐消失。这说明,我们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正向关怀是必要而可能的,而且以心理辅导的思路来说,应重在引导当事人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有没有尽力去做?
三、对当事人的尊重和温情 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善于表达尊重与温情,冷淡疏远的心理辅导者看起来比较专业化和有能力,实际上在专业化表层下可能存在着对当事人潜意识的厌烦,使心理辅导向负面方向发展。可以认为,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尊重与温情是具备真正同理心的重要部分。 有两种表达尊重的语言表达形式,即“增进”及“赞赏歧异”。“增进”就是对对方的意见和观点直言进行表扬,直接表示对对方的欣赏之意,如“你对意见的表达非常好”、“你很有领悟力”等。这样做似乎不难,但我们教师平常做的甚少,平时交谈中总是习惯于发现对方的话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不是直言地赞赏一个人的某些观点。 笔者在上完《缓解焦虑》这一堂心理辅导课后,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们在考试前很轻松,一点儿都不紧张,不会感到焦虑,根本不用缓解焦虑。”一旁的学生听了都瞪大双眼,看看他,有几位同学还笑了起来。这时,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看了此情景,便故意大声说:“这位同学今天的表现真不错。”听了我的话,一旁的学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怎么回事,他表现不错?”我接着说:“虽然老师有一点点小小的看法,但这位同学今天大胆地说了真话,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能说真话的学生,他这种行为是非常好的。值得大家学习。”然后,我又轻声地对这位学生说:“你愿意听听老师真实的看法吗?”学生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事后,通过个别谈话,分析情况,这位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考试中焦虑的一些反映,并引起了注意。 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温情是非常重要的。温情,是通过非语言方式所表现的一种情绪性态度,目光、声调、态势、手势、面部表情及适当的身体接触都是对当事人表达与支持的方式,微笑就是最好的温情指针。温情,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是最具有温情的人,并且应该善于表达温情。
四、重视事件的具体性 在心理辅导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前来求助的当事人,难以清楚或直接地自我表达,难以把当前困难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当事人往往以含混模糊的方式抱怨。如“我很悲伤”、“我很苦恼”。有效的心理辅导是把当事人含混的叙述变成高度具体的讨论,帮助当事人条理出他们生活中到底发生的那些事。 其具体要求是:辅导教师紧接着当事人简短的叙述之后,再问更多的问题,直到双方对他的事件都更清楚为止。如学生说“我觉得老师偏心”,辅导教师就该说“你能不能说出一两件具体的事来?”从当事人的情感感受说,一般规律是:刺激事件与情感感受之间应有一个对应关系,什么刺激引起什么反应,强刺激引起强的反应,弱刺激引起弱反应,可是由于当事人对事件的感受缺乏具体性,对刺激反应处于泛化的状态,缺乏分辨力,到底是哪一个事件引起了现在的感受,应该引起怎样的感受,当事人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而且由于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往往会把一些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行因果推证,因而产生更深刻的负面体验。因此,“具体性”的要求就是以特别详细的内容来澄清事实和情感,这是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方面,当一个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弄清楚了,可能问题也解决了一大半。
五、真诚与可靠。 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是真诚、真实与可靠的,他们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都是统整的,因为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交谈基础上的平等的关系。倘若欠缺了这一真诚,信任的关系就很难出现,而辅导的结果就会因而大受影响。 所谓“真诚”,就是辅导教师在辅导关系中要以“真正的我”出现,不会有保卫式的伪装,不会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同时,更不会象一个技师般在完成例行工作。相反的,他会很开放,很自由又很个性化地投入在整个关系中,他能表里一致、真情流露。 辅导中真正做到表里一致,对辅导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因为辅导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形象,要有一定的自信,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同时,就被辅导者的内心角度考虑,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小秘密被其他人知道,只有当他们觉得可靠时,他们才肯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他们的烦恼,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需是相当可靠的。 辅导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关系,在这具有一种治疗功能的关系和过程中,辅导教师若能恰当地具备及表达同理心,能关注正向发展,能对当事人尊重及温情,能重视事件的具体性,并能做到真诚与可靠,就可以相信定能使心理辅导更加有效。

⑧ 小学心理辅导教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转变观念,区别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

1

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悦纳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果心理辅导者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目出现,以苦口婆心说教的方式对待学生,肯定要被他们,特别是“问题”学生从心里否定掉。结果你是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学生却已经坐不住了。这是一误区,需引起高度警惕。

2

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又是一个挑战:完成这个角色转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在心理上与学生平等,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下达一些指令,这样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作无用功。

END

心理辅导老师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

1

心理老师不要强调自己的身份、立场,而是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在我们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主动性很大,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的,真理总是掌握在老师手里;要求学生听从、服从,遵从老师的旨意;学生非常被动,而这种模式完全不适合于心理辅导。

2

心理辅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当今社会,这些生机勃勃、体质强健的青少年,面对的却是单调枯燥的学习活动;激烈紧张的考试竞争、观念不当的家庭教育、节奏快速的生活流程,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

3

针对这些纷繁芜杂的问题来源,如果教师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靠主观臆测来解决问题,怎能对症下药呢?结局可想而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是心理辅导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END

聆听是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技术

1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讲得多听得少,学生听得多讲得少。这样的话,学生心里只把你当作老师而不是倾诉的对象,就不会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同时,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去耐心听。

2

听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把脉的过程,听完了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让学生多说,也是让学生合理的宣泄情绪。宣泄了也就轻松了;说了也能理清头绪,更认清自己。有些问题甚至会不费吹灰之力而告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对许多老师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长期的思想工作者角色是他们养成了滔滔不绝的习惯,善讲而不善听。

3

许多信息就会由于不善于听而流失,甚至歪曲。从而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锤炼语言功能,但同时一定要学会聆听。这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态度,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情与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

END

做心理辅导时要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而这种情绪又是不稳定的,极易受到感染。为此要善于借用各种方式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适合于辅导工作顺利开展。这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

2

比如上班会课,可事先对教室或其它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让人有一种温馨、和谐、愉快、轻松的感觉;同时又要在自己的语言、语气、语调上,身体语言上下工夫,让自己更具亲和力。比如,在座位的排列方式上,若稍做改动,可收到大效果——改秧田式为梅花型、马蹄型、圆形等,便于和学生情感交流。

3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注重学生整体人格修养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才能是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迫切要求。

4

如果您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有很多困惑,那么可以参加中国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班,跟随中小学心理辅导专家董艳菊老师学习,董老师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有着丰富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实践经验。

⑨ 学生情绪紧张您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情绪紧张,我作为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应该是先给他一杯水,让他坐下来,然后冷静一下,等情绪不再那么紧张的时候,再和我们慢慢的说。

⑩ 心理辅导老师

开始新的恋情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