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育

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1-03 14:02:53

❶ 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大动力,一个国家没有了创新就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由此,也让我们懂得了创新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创新的欲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那么我们终将走上被欺负的老路。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与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创业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富裕的生活,也能给社会带来很多工作岗位,也是创业者报答社会的一种方式。因此大学就应该培养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能力,青年人也明白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呢?

我们也可以在社会观的变化中发现机会。正如环保目前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追求,正是抓住了这一社会变化的机会,利用现代社会的环保意思,利用国家政策,这样不想成功都难。

最后,从技术变革中发现机会。就好像当初网络时代刚到来之时,某云很好的利用并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而开创了新型电子商务,并大获成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跟着时代走的创业机会。

❷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991年,东京创业创来新教育国际会源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❸ 如何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在2日举行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表示。
袁贵仁指出,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袁贵仁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推进协同育人。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四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五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六是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❹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300字

可参考:

转眼间,一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当初在大一的茫然无措也越来越淡,对专业的认识也越来学越深。
化工,穿着白色大褂,漫步在化工厂里,检测各线装置的安全,或者对产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经过尝试,让材料更具有价值。然而,对于专业的就业并不是很容易,我认为只有经过考研,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一天路摆在面前,大学毕业自助创业或者继续深造。对我来说,我会选择前者。
也许年轻的我们就应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爱做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经过更一步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创业的知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单的满足于来给别人工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自己创业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体验自己创业的快感和激情,另外也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自己创业。
然而,并非每个自己创业的人都能成功,甚至有些人因此而遭受破产的困境,所以说,如何选择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创业是发展之基。创业能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激活各类生产要素,越是创业活跃的地方,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就越强,发展的基础就越扎实,经济社会发展也就越快。创业是富民之本。解
决民生问题,出路在就业,关键在创业。
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发挥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人民群众增加收入、走向富裕的根本途径。只有创业社会化,才能就业最大化。
创业是活力之源。认识潜力最大的社会资源,只有通过创业,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创业是崛起之路,通过创业能够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化”农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传统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崛起步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网上查找+个人整理

❺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侧重

研究生期间在大学里的创业孵化器干了三年,写下一点感悟:
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其次才是创业。拿什么来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创业,还是技术创新的创业?再者,如何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一种教育,引导学生,使其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实现技术创新。
商业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之上。
以上这些都是学校通过培养方案教育可以做到的。但是培养要一个商业领袖,不是照本宣科这么简单。
对于个体而言,创新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的领导力和实践能力,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和社会接轨的实践的机会,比如企业实习,参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力、人格魅力。靠领导力和人格魅力还有企业信念聚拢起来的团队比金钱雇佣来得更有效。
具体到创业,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创业,学生如何带领大家一起创业?学校如何让给与学生合适的创业机会?如何给与学生投融资机构交流的机会?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培养方案最难做到的一点。
对我而言,虽然大学期间没有和其他团队一样拿到几百万融资,但是学校给我们很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机会,正如我们启动项目时候说的,只要团队能活下去,我们就是成功,我们团队还活着,虽然大家没挣到多少钱,但是我们始终靠信念活着。

❻ 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在开展双创教育过程中经历了从目标任务认识不清晰、过程不明确、方式方法模糊,到通过学**、交流后慢慢领悟、理解、实践、提高的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创业吗?在大学里强调双创教育是通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让一群刚刚离开父母身边、涉世不深的孩子去开公司吗?创业经营的范围、顾客群定位、团队如何确立和管理?资金从哪里来,如何运作?一群刚离开大学校门的学生成立公司,成功率如何保障、风险如何承受?市场竞争的优势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大家。
电信诈骗、传销受骗、误乘黑车等事件,让我们看到中国当代一些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很不成熟。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多强调校园里的知识文化学**,勤工俭学也多是为师生服务。当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以游戏和餐饮、休闲服务为主,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项目所占比例很少。还不乏一些高校将功利化教育取代了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责任教育,出现重学历轻实践、眼高手低、自私自利的大学毕业生。
创新创业课要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合作、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的执着态度,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抱负”等方面转型。有的学生有志于做科学研究,有的学生选择创业,这两类学生的培养并不冲突。
“创新教育重在培育创新思维,创业教育重在提高实践能力。要在学生心里埋下创新的种子,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求教有门’。”华东理工大学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双创教育的目标,将双创教育内容分解为创新创业基本素养与意识、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创新创业专业能力与技能等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双创课程的开设,要让所有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创业不应是开网店、做小买卖,要坚持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没有创过业的老师能给学生上创新创业课程吗?
相比其他学科,创新创业课程更偏重实践。没有创过业,如何给学生上创业课?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创业经验,也缺乏深入的企业实践体验,如果单纯由在校教师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由学校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实**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每门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以保证课程的延续性。校内教师必须有创新经历、创业体验,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或者受过良好的创新创业培训。校外教师则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学校一方面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形成创新创业导师库,另一方面,对在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搭建平台让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导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课堂里能教出创新创业人才吗?
创新创业可教吗?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双创人才?一张试卷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吗?教学效果如何考评?
在华理有这样的共识:开展双创教育必须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真实体验。通过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激发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另一方面,在考试方式上建立学生主动学**的激励机制,强调课堂教学和实训实践的充分结合。学生通过在网站注册公司、装潢店铺、发表原创科普文章、发布学术众筹等,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方式。学生自行组团完成的创业计划书、课堂研讨、网上项目获得的投资和来自同学的投票、来自社会的投资都可能影响最终成绩。课程、实践、孵化、创业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双创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这一点,需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强调阅读经典、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学与科学教育并重,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认知与价值层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各课程及课程与实践之间,充分尊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将能力要求分散到课程或实践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手段的恰当切合。同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学校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
创新创业可教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教学方法一定不是传统模式,应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强调思维训练,突出实践实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双创教育要成为撬动高教整体变革的突破口,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推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袖。

❼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版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权、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❽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针对的创新和有创新创业教育的话,它是针对的创新的技术,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话,主要是存在一个理念的创新。

❾ 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什么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哈佛大学拉克教授曾说:如果一个梦想成功的人在创业时能具体策划、拥有技术与创意,他离成功就只有咫尺之遥。高校青年学子创新创业若想取得成功,除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外,具备创业思维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青年学子创业思维的塑造应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创业思维的内涵

创业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像创新创业者一样思考与行动。创业思维是创造性行动的思维方法,是探索与创造未知世界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支配资源,放大自己能量的思维。

二、创业思维的特征

(一)创业思维要具有成本意识、成本思维

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形成成本思维即是形成基于成本概念的科学决策思维。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因为他们知道一分一毫都是来之不易,而且市场环境变幻莫测,未来道路充满了风险与艰险,需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创业思维要具有风险意识

风险,本质上是指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高校青年学子创业首先需要认识与理解风险。风险一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描述:一是事件发展偏离预期目标的程度;二是事件发生某种偏离程度的可能性。高校青年学子创业要注意在公司管理、公司现金流、行业选择、团队协作、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与意识上的风险。

(四)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风险管控意识的培养

创业时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阶段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在相应的阶段做好风险管控。事前、事中的风险分析是风险管控的重点,而事后的风险分析主要意义在于总结经验教训,给之后的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创新创业者如果在事前的风险分析中发现存在巨大的风险,就应该尽快调整项目方案,将项目风险降下来,如果无法做到,就应立即终止项目。创新创业者如果在事前的风险分析中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风险,但由于项目潜在收益可观,这时创新创业者就应多渠道管控,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主要手段包括采取工程的方法、管理的方法、技术的方法等,即通过优化设计、重塑流程、变革机制、寻找新材料以及人员培训、警示告知等来降低风险的发生。

创新创业者的风险管控意识是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的。只有意识到不同体量的企业与平台对风险的承受与管控力不同,人、财、物、流程及环境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创新创业者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做好项目。

(五)创新创业教育中植入创新精神,提升契约精神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契约精神的缺乏使大量创业活动功败垂成,因此在高校青年学子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契约精神是不无裨益的。此外,创新精神的植入会使高校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实践中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构建出新的商业模型,新的服务或产品。在结合创业大赛开展虚拟仿真训练时,应将企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运营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融入到模拟训练中。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