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课老迟到辅导员怎么做
❶ 大学上课迟到五分钟,被辅导员逮到,要求写8000字检讨,不然就停课,符合学校规章制度吗
你遇到的辅导员也够狠的!学校没有明文规定。
❷ 大学辅导员有没有迟到早退的说法
首先我回答你的问题
辅导员一般都比学生的时间宽裕 有上班时间 但是活动基本不受限制 有的辅导远在大学上班 还可以在外面找一份工作 不同的学校 制度不同 你最最好到学校问问 但是问道了 告诉领导估计对他影响也不大
下面是我给你的忠告
大学的辅导员一般不会管你上不上课 如果他管 只能说他确实是关心你们 有的学校 一年下来辅导员都见不到
还有 辅导员对你的影响也很大 毕业证 入党什么 都和他有关 从利益角度上说 这样不好
我很中肯的说句你不喜欢听的 他毕竟是老师 你逃课错了 说你两句 你就因为没面子 不爽 顶嘴 那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了怎么办 总要学会放宽心胸 和人相处吧?老板骂你一句你还不把他杀了? 其实你要换个角度想 如果 你是他呢 自己出来吃个饭 本来心情还不错的 被你一闹 本来是你错了 你还有理了 自己是个老师 你要面子 他脸都没地方搁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的 好好和他聊聊 以后社会上你不顺心的事会很多 你不要义气用事 和上级相处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你要好好学 大学的辅导员一般比较开放 你笑笑 就说有事什么的 也就过去了
也无需我说的话不中听 但是我希望 你静下来想想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要做 不要 不时间浪费在琢磨这些小事上
顺便说一句 我也曾经王老师的杯子里 放过泻药 你的心情我理解
❸ 大学出勤率低,班级挂科同学多,身为辅导员应怎么做
叫办主任给他们开个会
你们这样挂科的话
将来毕业证都拿不到
在留级一年我看你们怎么办
❹ 大学辅导员管的太严怎么办,全校只有我们班这样,甚至干什么都要叫家长,班里有个人迟到了就要让家长到她
首先我觉得需要抄联系。不管您的孩子怎么样,他毕竟还是学生,现在又不在您身边,您能不关心他在学校的情况吗?另一方面,辅导员为做好自己的工作,也需要从家长那儿了解一些情况,所以说双方能保持联系是很好的。孩子固然是长大了些,但又一下子离家远了,家里管得少了,学校管得也松了,即使该放手、想放手,也得有个过程吧。孩子有问题,就联系得紧一些;孩子没问题,就联系得松一些。把握好方式方法,以免“对孩子起反作用”。总的原则是要放手,不放也不行;又要有所牵挂,这是难免的。
其次,我认为,跟辅导员要保持平等的关系。就是在需要时从他那里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向他提供一些必要的情况。尽量避免社会上那种庸俗关系吧,那样会更加降低辅导员在孩子眼中的份量。如果辅导员与您联系的目的正在于此,那就不如不联系了。
❺ 我们班很多同学上课老是迟到,经常旷课严重影响学风,怎么管理~(大学)
12年寒窗苦读,抄大学成了大袭多数求学者放松的时光,中国就是这样。一直被管教着,习惯奴化教育的同学,一旦放松,惰性思想就悄悄的产生了。外国好像稍稍好些。不是我崇洋媚外,咱们的教育体制是该改革了,难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临死前那么对胡总书记说。这个扯远了。
建议多自发开展一些活动:或与当下社会相关,认识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或陶冶心智,有益身心,叫大伙从游戏从解放出来,其实比游戏上网有趣的事情很多啊;甚至把大伙召集起来,开个主题班会,做做思想动员工作,提个倡议书,建个相关制度,大家再互相监督鼓励,走上正道来。
祝你好运。难得你这么有责任感。
❻ 我在上大学,班上有个人每天都把班上迟到旷课的人打小报告给辅导员了,会影响我的考勤吗
学生上课是必须的,有时候缺课也是人之常情的。有的学校要求每版天必须点名反馈给辅导员的,权无论怎样最好还是去上课的好,即使辅导员点名你都在,从其他同学哪里还是能了解你的情况的。同学们是比较清楚你的上课情况的,还是去上课吧,自己没有把柄给人抓。
❼ 关于大学上课迟到的问题
查一下学校校规有没有此规定?
答案系:当然没有的。学校无权对此回类情况设定处罚权,更答不用说辅导员了。
当然,逃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某些无聊的课还是要逃的。但要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多研究下,争取与大学老师有探讨的机会。
❽ 高校辅导员如何解决学生缺课、舞弊现象
随着大学学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大学原有的很多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学生课堂考勤制度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保障;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学习风气、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心理困扰、心理健康、生活困难等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考勤制度至关重要,但是,学校的管理层、教师作为学生考勤制度的实施者在考勤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的困扰,从而影响了学生考勤制度的有效实施。本文尝试对这些困扰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
高校学生考勤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扰
(一)制度严厉而实施松懈
学生考勤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它有效地从时间和空间上约束学生,使之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实现培养目标。
学生的出勤情况是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照,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动力来源之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反映,是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困扰的跟踪器,是学校学生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的重要体现。上至教育部,下至各个高校都能认识到学生考勤的重要性,因此制定考勤制度。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有明确体现:“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应予退学。[1]很多高校更是把学生的出勤情况与学生的评先评优、入党等挂钩,如:有旷课记录者,不予评优,不予入党等。严格的制度很容易制定,然而具体实施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从而造成实施松懈。严格的高校学生考勤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任课教师不够重视。任课教师不够重视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上不上课,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因此不易强迫;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是强制来的,学生也会“心在曹营身在汉”,人在课堂,心在教室外面飘;教师对学生感情冷漠,来不来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考不考勤没多大关系,该来的自然会来,持一种放任心理;只要课上的好了,学生自然会来,持一种太片面的心理;对自己的课堂吸引力没信心,课上的不好,而要求学生必须来,觉得心虚;点名占用教学时间;考勤太麻烦等等。第二,教学管理层的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松懈。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层的教学管理人员所应履行的考勤监督职责往往转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是学校所有部门政策实施最后一环节的实施者,所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很难严格的对学生的考勤进行持续而严格的监督,只能是阶段性的突击检查。第三,班级中进行学生考勤的班级干部基于同班同学的人际压力和舆论压力以及私人感情等而不能自觉严格的履行考勤职责,往往是任课老师某次课有要求了,才被迫进行点名。 (二)忽视学生缺勤背后深层问题的探讨
学生缺勤表面上看是学生个人的纪律观念不强,个人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等个人的浅层次问题。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轻视师生关系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冷漠。教师如果爱自己的学生,他/她就会对学生高度负责,高度关心,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关怀后,跟教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从而不会轻易旷课。第二,师德建设力度不够。学生缺课的原因之一是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不恰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发展现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的教师激励政策和管理制度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内容的作用有限。很多制度往往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往往效果有限,原因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工作积极性的来源必须是内在动机。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最好的内在动力。第三,高校在转变学生对考勤制度的态度上认识不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让学生对考勤制度的态度由被动的服从到认同再到最后的内化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然而很多高校却对这个过程重视不够,使学生在考勤体制中处于态度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被动服从阶段。这种现状会使学生考勤制度的实施处于一种事倍功半的窘境。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反而收效甚微。即使是学生真的全部在课堂上学习了,但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想逃课的学生会人在心不在,学习效果欠佳。 (三)考勤制度实施过程中轻视心理关怀
出勤率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反映,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风向标和报警器。判断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三个重要的指标: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因此学习上一旦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出勤情况,往往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困扰情况。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由于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师资还是相对匮乏。因此从考勤情况出发,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后,也比较难进行及时的疏导,这就造成,出勤情况的监督成立一项冷冰冰的行政手段,而学生则很难从其中受益,得到及时的心理帮助,从而影响学生对考勤制度的认同。 二、
提高高校学生考勤制度实施效果的途径
(一)完善学生课堂考勤制度,采取“双轨制交叉考勤法”
双轨制交叉考勤法保留授课教师与班级中学生干部同时考勤的要求不变,通过“学生考勤表”和“签字”的方式将授课教师考勤与学生干部考勤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做法是:班级学生干部持有“学生考勤表”,表中项目主要有班级、周次、授课时间、课程名称、实到人数、迟到人数、早退人数、授课教师签名等;每次课下课时,负责考勤的学生干部填好这次课的“实到人数”、“迟到人数”、“早退人数”交给授课教师核对认可并签字,同时,学生干部报出相应的缺勤学生名单,教师记下,作为“授课教师的课程考勤记录”,而无需点名。“学生考勤表”每周一张,并与“学生考勤统计表”、“学生请假条”等“学生干部的班级考勤材料”一起报到系。系教学秘书登记、核查、处理各班学生考勤情况。
新考勤法的“学生考勤表”中的“三个人数”,学生干部、授课教师均容易掌握、无需点名,与班级注册人数对照,即得缺勤人数;学生干部必须向授课教师提出准确的缺勤学生名单。这样,授课教师的考勤做到了省时、方便、准确。由于,教师“签名”的监督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学生干部考勤的主观随意性,使系及时、准确地获得了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因每一次课都有授课教师“签名”,系将“学生考勤表”中实际授课情况与“课程表”对照,也可得出授课教师执行计划情况(停调课情况),有利于学校加强课程管理,克服教师随意停调课。因而,双轨制交叉考勤具有双向监督作用,具有检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双重功能。[2]
(二)加强师德、师生关系建设
首先,教师应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出现、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知识的到来使得学生接触的事物逐渐增多,而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所表现出来快于年长一代的思维敏捷性,要求教师转变“师尊生卑”的传统教育理念,鼓励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即“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其次,还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更应该不断的提升育人水平,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以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主动的打破常规、实现教学创新,促进教学活动的和谐化,使学生不断的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来,已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加强心理引导
首先要大学生缺课背后的心理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然后,通过完善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及时的甄别出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最后,要扩展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是,加强心理疏导的能力,从而能搞及时、有效的给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以关怀,从而是考勤更有人情味,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小结
随着高校教育形式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考勤”这项伴随教育史而生的基本规则,在经历尴尬,而进行完善后,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
❾ 大学上课迟到时如何优雅地走进教室
你可以在走进教室之前给自己心理暗示,假装自己是去找辅导员有事情,然后再走进教室的时候,不要那么着急,要很淡定的走进教室。
❿ 一个学生长时间没来上课,你作为辅导员该怎么办
辅导员可以打电话给他,问他在哪,我以前也是经常逃课,然后我们班主任很有意思:有一天我没在班上,然后班主任打电话给我,问我在哪,我就很搞笑的在说在外面玩,然后班主任就说你在外面那等下回来给我带点东西,我很激动的马上回学校了。就这样,班主任和我做了朋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事例,会不会因人而异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学生越是逃课越是希望班主任与他做朋友,你现在缺的只是怎样和他做朋友的这个点罢了。希望你可以尽快找到这个点。以前我对老师和学生是朋友这句话嗤之以鼻,现在我想说如果老师是学生的朋友的话,真的可以改变学生很多。如果一个学生内向的话,他没有诉说的对象,只会越来越闷,所以一个好的开导对象真的很重要。另外我想对你说,老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