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小学数学辅导老师笔试题及解析

小学数学辅导老师笔试题及解析

发布时间: 2021-01-08 06:38:09

A. 应聘小学数学辅导老师的问题。

别太担心
试讲的目的有三:一看你的台风,是否得体大方,有自信心,应变自如
二看课堂组织能力,不要求太新颖,注意把握重难点,以及做好重难点的诠释
三看细节,例如板书的设计,普通话水平,情感的注入等
最好自己准备一个,了解一下试讲的流程。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会让现场抽题,给你20-30分钟准备。抓紧准备的时间,先确定重点难点,围绕重难点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好板书,简练明了。到时穿戴干净,自信,礼貌就可以
加油!祝你好运

B. 明天要去某教育机构面试小学数学辅导老师,之前没经验,不知道人家会问些什么

你看以下问题是不是要准备:

  1. 学过什么,学了什么,有何经历、经验,概括说就是:你有什么,你会什么。

  2. 更进一步,有什么实习、实践经验,特别是与小学数学辅导有关的。当过短期老师、家教之类的都可以。

  3. 你对当小学数学辅导老师有什么想法、什么看法,可从启迪智力、培养能力、因人施教方面考虑。

  4. 对学生该抱什么态度,可从热心、耐心,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及自己向前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等方面考虑。

  5. 涉及恋爱、收入问题也要准备,如果是女孩子,最好不要说已恋爱。

  6. 如果有自我介绍规定了时间,一定不要超时。注意口齿流利,表述清晰、逻辑性强。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不会误导你。

C. 今年我要参加吴江教师编制,是小学数学,想请一位老师辅导面试的说课内容谁有联系方式

《找规律》说课稿
坦洲镇同胜小学 梁金燚
说课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过直观、简单的“找规律”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其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经历对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个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在探索活动中用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规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运用的学习品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法、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第四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谈话:兔子乐园正在举行才艺表演。(多媒体课件显示:音乐声中,小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景)告诉学生在这一场景里隐藏着一个规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此时学生的观察可能是无序的。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上画了几组物体?每组有哪两种?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在小兔子中间还有什么?(体会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只蘑菇)你能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几个蘑菇吗?
接着再观察另外的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这几组图,看图想一想每组的两种物体——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他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要比蘑菇的个数多1;在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当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时,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1,排在里面的一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少1。
[以上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动手操作,提升规律
首先,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并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上一个圆片,将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分别填入表格中,并观察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沟通与例题中发现规律的联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当于上面例题中的哪些物体?圆呢?小棒的位置和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接着再进行对比:通过操作发现的规律与在例题里发现的规律一致吗?能把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吗?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设计理念: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最后一题是拓展延伸题。这样的设计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对所学知识起到检查、巩固的作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总结评价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一起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探索、操作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如果排成圆圈,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物体相同
排在两端的物体 比 排在中间的物体 多1
兔子(8只) 蘑菇(7个)
夹子(10个) 手帕(9块)
木桩(13个) 篱笆(12个)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排成圆圈
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男孩(10个) 女孩(10个)

D.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应怎样有效辅导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
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走数学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根据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创设了“小滴答”一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小滴答”一天的作息时间中的钟面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钟面上的分针都正指着12,而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教师继续因势利导,为什么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钟面表示不同的时刻,因此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教师这时再来点明整点时刻,并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整点时刻时针和分针正指着几。学生觉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清晰了,而且离自己那么近。

E. 去培训学校面试小学数学老师怎么准备20分钟的试讲呢

首先你要决定好讲那一个年级的什么章节的内容,把听课的老师当作是小朋友,跟他们讲课,要互动啊,提问他们啊。小学生嘛,不要讲的太快哦,慢慢讲。讲解例题,出习题,留作业,环节注意下就好。保持语速适中,在家里也可以到网上看看别人是怎么上课的,必要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准备道具什么的啊。我去培训机构试讲,也就是讲讲题目,不过是初中的。祝好运。

F. 培训机构面试小学数学老师怎么准备一节好课

培训机构面试小学数学老师,你你要对一节课做充好充分的准备,而且问这家培训机构让你讲数学当中的哪一部分需要多长时间?客容量多少?授课群众是哪些?问清这些问题,然后你再制作相应的课件。

G. 去培训机构面试小学数学老师,说让我准备一节20~30分钟左右课程,我该怎么准备

去培训机构面试小学数学老师,让准备一节20~30分钟左右课程,该怎么专准备。
现今培训属机构由于商业竞争压力大,对教学能力很看重,这也是学生和家长(客户)的需求,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很看重,那你就要设计好这节试讲课程,注意是设计,并且每个环节你都要提前预演。
给你分享个教学法,培训机构绝对满意,方法如下:

第一步:上节课程知识点回顾。(事实上没有上节课,但你要把上节课知识点回顾设计好。)
第二步:设置兴趣场景,并进行本节课程导入。(兴趣场景一定要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才有课堂氛围。)
第三步:本节课程重难点提示。(如果现场有黑板,可以板书出来。)
第四步:本节课程讲授。(设计好互动过程,现场没有学生可把听课的老师作为学生进行互动。)
第五步:本节课程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包含下节课的预习)
PS:不管现场是否有电脑和黑板,提前准备PPT课件并设计好板书,板书切记不要杂乱。
祝试讲成功,请采纳!

H. 小学数学辅导怎么进行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I. 要面试一个数学教师,辅导班那种,面试要做卷子,一般都考什么呢有没有卷子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几个环节。先把思路理清,再填具体内容,讲起来应该很顺手。既然是面试,就必须让自己的课给面试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中小学都在推行课程改革,你在之前必须认真阅读课程标准,了解新的课程理念。利用一个小时通览教材后,确定重难点,重在理论获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本身!十分钟很短,但应该是你的精华,整个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合作的过程。但不能只停留于形式,最后要很好地论是三维目标。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