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网络名师工作室辅导员

网络名师工作室辅导员

发布时间: 2021-01-08 15:55:04

❶ 参加名师工作室期间可以换工作单位吗

可以换新的工作单位。

❷ 什么是名师工作室

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由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张恩勇专老师于2010年创办属,特邀全国语文教育专家程翔、翟晓宁等为全国语文工作室教学顾问。

旨在解决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诸多难题和困惑,指导学生轻松学好语文。高考语文成绩一直是困扰着众多学子。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语文学科。张老师二十多年来孜孜以求,致力于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

(2)网络名师工作室辅导员扩展阅读:

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创办口号:名师是你登天的梯,帮你九天揽月;名师是你航海的灯,助你五洋捉鳖。

工作室宗旨: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工作室班型设置:寒暑假班、教学同步课外辅导班、高考冲刺班,名师一对一等班型。

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指定辅导学校:北京昭熠学校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大钟寺中鼎大厦B座400室

❸ 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对以后实习有用吗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笔者认为,若要将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还应该注意: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民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不是专家的实验室,也不是农民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平民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 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无论是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应该直接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师或青年教师(非名师),从而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会在这些成员周围(或各自所在学校内)形成一个非团体性质的、松散型的研究组织,随着工作室研究活动的持续展开,其效应必将被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辐射.因此,这种师资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员之外,在其外围还会有松散型和辐射型研究队伍.当然,为了实现理论的引领,各个工作室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工作室的顾问. 二.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实行条件准入制.也就是说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条件后,组织人员应该通过答辩、课堂实践、案例评析等方式对志愿加入的申请人员进行考核、认定. 首先,从条件上看,领衔人应该做到理念先进,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工作室成员至少应该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其次,从形式上看,在报名之前要让其认识到参与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了解程度或参与兴趣;要考虑其所处地域对本专业、本主题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当一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来自农村学校. 三.名师工作室要坚持草根化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因为有了一线教师的中国,有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为草根化研究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这样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而不仅仅是研究室、观察所、望站.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明师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师工作室从研究主题上、从工作制度上都要着眼于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 一.确定研究主题体现前瞻.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点的凝聚,夯实底盘;是线的延伸,内化结构;是面的辐射,共享智慧.那么,维系工作室的点、线、面又是什么呢?是着眼于未来的研究主题.因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新名师,更应立足于长远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要有前瞻性,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动向,关注本地区教育教学、本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这样的一些主题,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职责和谐共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体现了层次性,工作室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摇篮,普通教师要努力成为骨干教师,今天的成员要成为明天的领衔人.因此,在工作室内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规,促进整合发展.例如,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导师培养制,即为青年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教师;二是项目领衔制,即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教育科学专题研究;三是成果辐射制,即将工作室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推广.同时,领衔人与教育行政部门、领衔人与成员都要签订协议,加强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证.以上制度实则体现了工作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思想,实现研究进程、工作开展的延续性.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鸣师工作室. 一.名师工作室对内要倡导民主.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绝对权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产生,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争论、争鸣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因此,工作室要经常开展论文研讨、专著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批判.只有这样,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会整体提升,研究方向才会不断走向科学. 二.名师工作室对外要积极宣传.首先,工作室要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如组织主题观摩、成果论证、研究中国页、专题汇报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或参与,形成工作室内外互动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过程不断生成

❹ 如何退出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

你好:
浙江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2年浙江确立科教兴省战略,1999年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2006年制定了教育强省建设纲要。2010年制定了《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基础教育进一步夯实。1989年浙江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两基”总验收的省份,2004年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全省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的体制,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九”,努力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基础教育向学前三年和高中段延伸,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79%。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建立义务教育经保障新机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课本和借读,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定额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扩大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以市县和高中学校为单位向社会公布省内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3年建设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并实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2012年全省在园幼儿18863万人、各类中小学校在校生657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9%、9998%,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5 8%,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829%,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障儿童少年都能在浙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高等教育呈现勃勃生机。1999年,省委省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建成六大高教园区,促进高教园区资源共享。积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10年,明确提出支持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所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学成为国内知名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105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其中大学13所、学院21所、独立学院22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46所。全省研究生及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8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5%。加强高校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寝室建设,推动高校改善条件,严格管理。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加快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移,目前全省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45门,其中本科123门、高职高专122门。着力构筑学科高峰,2005年起每年投入1亿重点建设20个“重中之重”学科,投入330万建设1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又开展了“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增列工作,推动高校和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2011年,启动“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目前,全省有博士学位授予高校10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18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83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256个。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率有了明显提升,2008—2012年,浙江省高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89项。高校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启动使用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业转化信息平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形势喜人。通过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快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普职招生比保持大体相当。目前,全省有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424所,在校生7247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6%以上。2012年,省财政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达3亿多,地方财政共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达418亿。全省中职学校校均规模达1989人,生均占地面积达3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73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超过5017。新增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14所,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个,国家基础能力建设投资学校16所;创建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35所,省级实训基地23个,省级产学研联合体15个。全省共有乡镇成校(社区学校)1300多所,县级社区学校91所。完成成人学历教育138万人,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近500万人次。创新省级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27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学校29所,省级标准

❺ 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室学习有好处吗

当然有好处了。在名师的引领下,可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各种能力,个人发展的更快更好。

❻ 什么是"名师",什么是"名师工作室

2011年1月6日,山下湖镇中心学校相关领导以及镇中全体语文教师共20多人聚会镇中多媒体版教室,积权极参与山下湖镇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先由工作室成员陈玉燕、沈陈燕、傅铃三位老师执教同一篇目《珍珠鸟》。执教者和听课者课后就“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预设与生成”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交流、研讨。通过这种横向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与会教师都认为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学习研讨会还特邀田铁勇老师作专题报告,田老师从课程意识、精神需求、课堂架构三个层面阐述了名师个人成长的努力方向。与会教师就一些教育现象及教育困惑进行了深入研讨,探讨了优秀教师的成长及名师研究成果的物化策略,内容充实,富有实效。
山下湖中心学校现有“初中语文”和“小学数学”两个名师工作室。自2010年10月20日名师工作室工作成立以后,工作室通过课例研究、专题讲座、读书交流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激励作用,有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优质教育的发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