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学生辅导学生细节片段

学生辅导学生细节片段

发布时间: 2021-01-13 22:40:02

⑴ 求一段 关于老师课间帮助学生学习的片段, 要求:不罗嗦,细节描写要多,字数150左右吧 坐等!

辛苦了一节课的老师看着傻了吧唧看着自己的班长,无奈的摇摇头,走到班回长的课桌前。点上一根答烟,对班长说,一篇现代文,有这么多不认识的字吗?班长说,老师,我记不住。老师说,我帮你标上吧。你回家多读几遍。会记住的。至于文中所讲的意思。明天我再告诉你。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先把课文读熟练,再想意思。明天希望你读熟课文,我再教你。老师深吸一口烟,走出了教室。

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片段训练

内容提要:片段训练也叫小练笔,是用简短的篇幅,表现一个生活片断,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等。片段训练有用时少,易被学生接受;篇幅短,易于教师批改,便于当堂反馈,及时交流;训练灵活,有针对性等优势。教学时,教师要使片段训练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益的作用,还得注意以下几点。一、片段训练要有针对性;二、片段训练形式要多样;三、片断训练运用要灵活;四、片断训练可以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
关键词:片断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提起指导中学生写作,有好多教师就感到头痛,认为这是一件难做的工作。有好多学生也存在“写什么、怎样写”的疑问。总之,作文的教与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作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问题,只要用心探索,善于引导,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也能实现。我从事十多年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实践使我体会到加强学生的片断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片段训练也叫小练笔,是用简短的篇幅,表现一个生活片断,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等。片段训练有用时少,易被学生接受;篇幅短,易于教师批改,便于当堂反馈,及时交流;训练灵活,有针对性等优势。教学时,教师要使片段训练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益的作用,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一、片段训练要有针对性
片段训练不是随意的,而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让每一次训练都能为提高学生。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培养成“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强对事物的敏感性,留心生活细节,用描述性的语言、片段形式反映。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用片断形式反映它,使学生取材面相当广泛。校园内外、旅游途中、街头巷尾、河岸路边都有可写之事;晨曦暮霭、人欢马叫、草萌花开、飞雪落雨可随时描绘;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悲哀伤痛、焦虑烦躁可信手拈来;逸闻传说、风土人情、突发事件、仪式庆典等可形象记述……总之,大千世界,万花纷呈,学生片断练习的素材取之不尽。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动作描写练习时,以《运动会一瞥》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回忆学校运动会一些比赛场景肯定让你难以忘怀,请你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把某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动作描绘出来。学生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容易表达,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写出优美的片段。如: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学生用“蹲”、“顶”、“跪”、“倾”、“盯”、“绷”等动词,细致而逼真地刻画了运动员起跑前的预备动作。“展翅待飞的雄鹰”、“拉开了的弓”等一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片断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指导学生选取材料时,要引导他们多发现真善美的事物,多揭示社会的主流,以促进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千万不要被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所左右,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写作活动是把思维活动用语言文字进行周密表达的活动。作文训练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推动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进行片段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场景的描绘,对事件的记述,对情感的抒发都是实实在在的。我曾这样启发学生:“当一件委屈之事或意想不到的喜讯降临到你头上时,你当时的感受怎样?”“当你和久别的亲朋相逢时,你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某剧情某场面为什么能使你潸然泪下?”“某事使你下了怎样的决心?……”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来源于生活,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学生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翔实具体,可以使广大读者为之动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离不开想象,同样,作文也离不开想象。教学时,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让学生仔细观察云朵的变化,并展开想象。学生写道:“云朵像位魔法师,一会儿变成一朵晶莹的浪花,一会儿变成满身细鳞的美人鱼,一会儿变成一群骏马……”
二、片段训练形式要多样
1、口头练。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内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此外,还可让学生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2、仿写。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七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极强,而课文是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语言、结构上,学生都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如果教师能对他们进行一番点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结构、顺序、前后呼应等方面,那么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就拓宽了,写作技巧也就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譬如《石榴》在写法上有三个方面值得学生学习,一是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文章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的“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二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法,课文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三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后,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把这几种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作文中去,从而提高了自己写作水平。
3、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片段作文训练可以让学生从课例中学习写作方法,每一个训练点都可安排课文片段引例,给学生以具体可感的指导,同时,还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比如例文模仿。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后,让学生写写自己父亲的背影、眼神或者高兴、发怒的神情;还可文本延伸。例如品读李白《渡荆门送别》之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续写与改写训练,如想像并记叙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之后。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4、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方式。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学生进行广泛的片断练习,无疑使学生的写作技巧、词汇运用、素材积累更加充实,为他们著写文章提供丰富的源泉,如同涓涓细流可以成就江河湖海一样。其集腋成裘、汇沙成塔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试想,一个学生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进行不懈的片断练习,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呀?我教过的中学生,他们都积攒有好多本片断练习的小册子,这是他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们的宝贵财富。
三、片断训练运用要灵活
1、片断训练可以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学习的课文其实就是很好的写作范本,几乎每篇课文都有学生可以学习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写作教学贯穿其中。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孔乙己两次掏钱出来的两个动词“排出”和“摸出”,是他们明白这就是运用了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我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片断写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而且写得精彩纷呈。
2、片断训练可以在学习完课文以后进行
新课改以后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更具人文性,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学习语文,不但使学生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人文熏陶。如果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以后,围绕课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行写作,可以更好地将课文中的东西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许多课文后面都有这样的练习题。例如八年级的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的课后练习三: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学生在读完了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后早就义愤填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所以,写起来就相当容易,而且很多学生写出来反驳日本作家的话相当有见地,非常犀利。
3、片断训练可以在写作训练课上进行
我们的写作训练一定要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地零敲细打,落入盲目和随意之中。所谓系统性就是要从选材、立意以及详略分布等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所训练。所谓针对性就是每次训练都要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来训练,并且要明确每次训练的要求。片断写作能够完成上述两大要求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在写作训练的针对性方面。例如,当我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口水话过多,不够生动形象时,我告诉他们要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拟人。然后,我在一次写作训练课上,就专门要求学生写一个片断,要求运用到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由于训练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写起来就有了方向,得心应手。自从这次训练以后,学生在写作时就比较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写作的语言,文章写得有文采多了。
4、片断训练可以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
把大作文作为片断训练的综合运用,每周一次,应用文也应在大作文本上进行;小作文用来作片断训练;周记本用来作总结。作文片断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前进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写作水平才能竹子开花———节节高。
总之,片段作文训练,是整个作文训练“长链”中一个个“焊接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必要性阶段。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描绘生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

⑶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的细节描写

写作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之一, 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积累和运用的综合体现,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写出来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杂乱无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无物,或者是别人文章的克隆品, 这其中,掌握不到正确的有效的写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学之中指导学生学会进行细节描写是解决学生作文难这一问题的很有效措施。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一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使学生的写作有了信心,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到养成习惯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细节描写成为了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许多方面: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 表情描写、 心理描写、情节描写等。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澜,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够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从细节描写中,读者能够体会作者的真正意图,是理解深入化的关键。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

⑷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落

要把一段话写具体,不论是写人状物,或者是叙事、记活动,先要考虑好几个部分,或者几个方面、几个环节来写,也就是分几层意思来写。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把事情写得太笼统了,这就为"指导段落写具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分哪几层意思写的思路确定以后,就应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对事物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的记叙和描写,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记叙和描写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来写。如果离开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尽管写了许多"怎么样",让人读起来不仅不会有生动感人的印象,反而显得罗嗦、累赘。在此基础上如何把段落写具体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例:"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个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32万多斤重,最小也有4、5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8万多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十分宽敞。"
这段话一开始拿人们熟悉的象和鲸作比较,接着用"32万多斤"和"4、5千斤"最大、最小的鲸的体重的具体数字,说明鲸的确很大。再接着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体重、长度、舌头重量等数字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
2、用比喻来状物。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里作者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了桂林的山奇就奇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了桂林山的秀美;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写出了桂林山的险峻。再如《趵突泉》最后一段话里有四处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泉是什么样儿的--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
上述这两段话只作一般叙述,而不用比喻来描写,就很难把事物的形状及其变幻写具体。这里作者注意了几点:一是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不是同一类型的,但两者之间要有相似之处,而且愈像愈好;二是用来比喻的事物大都为人们熟知的。
3、用形容写出事物怎么样。"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是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这段话虽仅60个字,但却真实具体地描述了从清晨到黄昏天气变化情况。究其原因,除了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主要是形容在发挥作用。文中的"骤然"写出天气由暖变冷的渐进过程之突然;"凛冽"写出了这风刺骨的寒冷;"呼呼地"写出风势之猛;"整整"强调了风刮的时间之长。如果我们不用上这些起到形容作用的词语,虽然意思一样,但却显得不够具体。不过,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形容的时候,要注意符合实际。我们就不能说寒风是"暖洋洋的","轻轻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暖洋洋"、"轻轻"一般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春风,刮得怎么样的,用来形容寒风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了。
4、写出事物的外形牲特征。在我们周围,只要你细心观察,不同的事物有其不同的外型特征,即使是相同的事物,其外形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请看下面一段话--
"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树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先看这段话对寒冬季节柳树的描写:"落光了叶子"显得光秃秃的,而松柏则依然青翠。再看对大雪的描写:大雪过后,柳树上的银条儿"毛茸茸"、"亮晶晶"的,而松柏树上挂着的雪球儿则是"蓬松松"、"沉甸甸"的。不同的树种,冬天里的外形如此不一样;同是一场雪,落在不同树种子的枝叶上,形状的差异竟这么大!由此,我们平时要留心各种不同事物外形的不同特征,以及同一事物不同部分的不同外形特征,并且善于抓住这些特征,把它们写具体。
5、写出事物的色彩怎么样。有的同学由于不留心周围的事物,在他的笔下花总是红的,叶总是绿的,天总是蓝的……其实,事物的色彩是很丰富的,请看下面一段对变化中的火烧云的描述--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变化中的火烧云,在不同时间里色彩就不一样: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半紫半灰、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更有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色彩。同样,即使对一种色彩,也有细微的区别。下面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仔细瞧那浪花,近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一点儿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鲜绿色、翠绿色、墨绿色,同是绿色,但是作者的笔下绿得有变化,绿得不一样。
6、写出事物怎样变化。事物总是变化的,这变化总有个过程。因此,我们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还是观察物体的变化,动作的变化,事情的变化,或者是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等,都要注意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化的。
下面是课文《海上日出》中的几段话,它写出了在通常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在这里,作者按照时间的推移,分四步具体地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以及天空景色的变化:①天还没大亮,天空浅蓝;②转眼间,出现红霞,范围不断扩大,并越来越亮;③过了一会儿,太阳露出半边脸,却没有亮光,继而不断上升;④太阳跳出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由于作者对日出时的每一个过程以及每一过程中天空景色的变化,观察非常仔细,才能把这一变幻中的自然景象写得十分具体。
7、写出周围环境怎么样。环境,一般而言指的是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真实而具体地写出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有助于表现在特定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的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比如课文《詹天佑》在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之后,接着用两个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詹天佑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的社会环境--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帝国主义先是百般阻挠,进行要挟,接着是轻蔑地嘲笑。同时,还叙述了铁路干线所经之处复杂的地理条件--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社会政治背景的巨大压力和复杂的地理条件,必然会给詹天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从侧面烘托了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为民敢担风险的可贵品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环境描写时,决不能为了强调环境的恶劣而不切实际地任意夸张和虚构,也不能把环境的描写和从物行为的描写分裂开来,更不能离开文章的主题去进行环境描写。否则,要么使人们对虚假的环境不相信,从而怀疑人物的品质;要么使环境的描写失去意义。

⑸ 作文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这是我从别处找来的,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写作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之一, 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积累和运用的综合体现,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写出来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杂乱无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无物,或者是别人文章的克隆品, 这其中,掌握不到正确的有效的写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学之中指导学生学会进行细节描写是解决学生作文难这一问题的很有效措施。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一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使学生的写作有了信心,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到养成习惯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细节描写成为了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许多方面: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 表情描写、 心理描写、情节描写等。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澜,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够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从细节描写中,读者能够体会作者的真正意图,是理解深入化的关键。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或者事件经过的需要,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在教学中,我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荔枝》一课中的:“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 ”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充分显露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与激动之情,讲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吃东西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 《一夜的工作》中的:“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里面去了。”体现了周总理严谨的生活作风,讲课后,我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举动选择有意思的写下来,突出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眼睛发亮”尽显母亲对儿子的赞赏之情,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情况下的眼神,积累下来,运用于作文之中。《穷人》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细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把桑娜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学习完课文,我请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的被表扬或者批评后的心理活动。
其次,我引导学生在描写中精挑细选词语,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巧妙运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也是细节描写中较为有效的写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内容的细节,学生还会对作文缺乏自信吗?学生还会对作文感到难吗?

⑹ 小学生作文老师给生病的学生辅导功课的细节描写

感谢阳光,给了万物生命;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家;感谢朋友,给了我快乐.然而,我更感谢老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
每次,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温柔的目光扫视全班,便能使全班同学精神焕发,很快便能投入到课文中去.在老师生动、具体的讲课过程当中,使同学们吸收得快,吸收得深入,忘记了一切烦恼,忘记一切忧虑,只记得课文中那绿油油的田野、清澈见底的小河、快乐飞舞的小鸟、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人们……啊!陶醉,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陶醉,感觉自己飘飘然沉浸于老师口中美丽的大自然中.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丁零……”一声急促的铃声将大家从课文中带出来,当老师收拾教具回到办公室,同学们才如梦初醒.
老师努力地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之余,总是帮我们改作业.在老师的办公桌前,总是摆着一叠又一叠的作业.为了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日夜操劳,总是要到深夜才休息,但老师总是不管这些,坚持帮我们改完了才愿意上床睡觉.
老师不仅关心我们学习,也很注意我们的为人.一旦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总是追究到底.倘若捉到了“元凶”,总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讲道理.老师那些娴熟的说服话语,总是说得他热泪盈眶,非改正错误不可.于是,每个从老师手中教出来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好子女、好公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而我感谢老师的辛勤,感谢老师的敬业,感谢老师为我做的一切.像阳光,给万物生命;像父母,给我一个家;像朋友,给了我快乐,所有美好的东西,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我最感谢的——老师!
老师这个称呼让人充满敬意,又使人感到那么亲切.有人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耕耘者”、“播种者”、“园丁”.但是我总觉得不能深刻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我们班级,四年级开始由年过五旬的陈老师接班.开始由于班上每位同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成绩参差不一,而且学习风气也比别的班差.陈老师每天都绞尽脑汁为我们填补之前所落下的不足.甚至在中午、放晚学后,都为我们补习.
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作文课上把写作步骤、重点内容、好词好句不厌其烦地详细讲述.为了加深我们对写作内容的印象,还会把大白兔等实物请进教室,以演小品等形式来拓展我们的想像力.这样,尽管以前写作文只是三言两语,不成样子,而通过老师千方百计的引导,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了.老师还会要求我们把部份作文发到她的邮箱里去,放起休息时间,给我们修改作文,进行具体指导.两个学期过去后,我们班的纪律一天比一天好转,同学们的成绩也一天比一天提高.特别是我,原来我最怕写作文.现在总算能写出一点成绩来,三次获得了学校作文竞赛奖状,一篇投稿在慈溪日报的小记者栏目中发表.这一点一点的进步,都凝结着老师心血.
在假期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没有放假.她规定了时间,通过QQ与学生聊天.及时了解我们生活情况、学习情况,问我们作业有没有难题……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比父母还深切.
在我生病的时候,老师更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关心我.有一次,我胃痛了,但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认为是肚子疼.老师仔细地问我那里疼?怎么疼?然后给我吃饼干、喝热水,果然消除了疼痛的感觉.
老师的爱,感动一生;老师的教导,一生受益.它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活力的源泉,生命的力量.我只能再说这一句:感谢您!老师!将来我无论成为苍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致敬!我们的老师!
求采纳!谢谢,么么哒~~

⑺ 如何指导小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辅导小学作文有哪些描写方法?小学作文是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检测,一个学生只有将语文知识学好了,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认为或者是景物运用某种手法写出来,那么小学辅导作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综合能力)

1.详细描写:使用了很多生动的、贴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厚厚的涂抹.2.白色描述:用简单的单词,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图像的特征,并在几个笔画中勾画出人物或事物.3.静态描述:平面、静态描述人物或场景.4.动态描述:写静态,或用拟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带来的小学辅导作文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借鉴和帮助的价值.

⑻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

句子、段落写好要注意的要点“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版物、次要的事件权,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在段落语句的主要内容。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段落脉络清晰。要注意保持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原意。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⑼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写作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之一, 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积累和运用的综合体现,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写出来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杂乱无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无物,或者是别人文章的克隆品, 这其中,掌握不到正确的有效的写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学之中指导学生学会进行细节描写是解决学生作文难这一问题的很有效措施。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一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使学生的写作有了信心,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到养成习惯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细节描写成为了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许多方面: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 表情描写、 心理描写、情节描写等。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澜,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够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从细节描写中,读者能够体会作者的真正意图,是理解深入化的关键。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或者事件经过的需要,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在教学中,我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荔枝》一课中的:“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 ”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充分显露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与激动之情,讲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吃东西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 《一夜的工作》中的:“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里面去了。”体现了周总理严谨的生活作风,讲课后,我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举动选择有意思的写下来,突出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眼睛发亮”尽显母亲对儿子的赞赏之情,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情况下的眼神,积累下来,运用于作文之中。《穷人》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细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把桑娜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学习完课文,我请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的被表扬或者批评后的心理活动。
其次,我引导学生在描写中精挑细选词语,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巧妙运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也是细节描写中较为有效的写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内容的细节,学生还会对作文缺乏自信吗?学生还会对作文感到难吗?

⑽ 老师给我讲题的细节描写,100字左右!!!!

“呀,这题不会。”我看着作业上的一道题不禁发愁了起来。“要不去问老版师吧。”同桌权提醒我说。我想了想,拿着作业走向老师的办公室。“报告!”“进来。”老师的声音出现在我耳边,我抿了抿嘴,走了进去。“什么事?”老师和蔼的问我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我小心翼翼的把作业拿到老师跟前,老师看了看之后4把我叫道跟前,耐心的讲解起来。“首先,这道题让你做的是……”终于,经过老师的一番耐心讲解,我终于把这题搞懂了,“谢谢老师!”我欣喜地对老师说。“没事。”老师和蔼地说。我我走出老师的办公室,心里的喜悦挂在了我小小的脸上,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回了班里。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