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辅导老师如何和家长做好沟通

辅导老师如何和家长做好沟通

发布时间: 2021-01-15 01:57:32

1. 家长怎样与老师做好沟通与交流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情况,也是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好方法。家长与老师沟通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孩子更好的成长。那么,家长们究竟该如何有效的和老师沟通呢?

01
尊重老师

家长与老师沟通,首先要尊重老师,肯定老师的辛劳付出。老师是教学生明事理,修品德,学知识,长本事的人,家长不能带着怀疑的眼光去对待老师,不能把社会上一些负面的评价强加于老师。老师每天教学的辛苦,付出的心血,应该得到家长们的尊重。

02
平等的心态

有一些家长面对老师的时候,心情变得有些复杂,觉得老师高出家长一等,其实不然。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都要经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代表就是家长,学校教育的代表就是老师,家长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家长在与老师沟通中,应该保持平等的心态。

03
家长的仪表举止

家长与老师直接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家长的仪表举止不仅是对老师的尊敬,更是传递出家长的素质与教养。当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应该穿着大方庄重,应该把自己的手机关闭。如果要拜访老师,请提前约定。与老师沟通完,应该表示感谢。

04
重视家长会

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家长学习的课堂,也是了解孩子成绩与表现的好时机。家长可以提早一些去学校,看看孩子班级里的光荣榜和黑板报等等。在老师讲话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要的记录,到家后一定要认真向孩子传达老师的意思。家长重视家长会,会激发老师的教育热情。

05
言简意赅

很多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都想和老师再多聊聊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些家长总是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上,这样与老师沟通效率不是很高。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班级30到40个孩子,每个家长都想找老师谈,那么,老师要花多少时间呢?所以,家长在与老师交谈的时候,一定要言简意赅,抓住重点的说。

06
先写下要说的重点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说着说着会漏说一些事情,或者说得不是原来想说的事情。老师们建议,家长可以在与老师沟通前,先把要说的重点写下来,随后,把自己的要说的事情先顺一遍。这样,既可以理清思路,又不会漏掉想说的内容。

07
利用新媒体

现在,大多数老师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与老师进行沟通。有些老师每天都会把上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习方法等,发布在新媒体上,家长可以及时关注,也可以及时给老师留言。

08
不在背后议论老师

有些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不怎么好,回家之后,就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这样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老师的印象受到不好的影响,家长的议论会给孩子心理暗示,家长说老师不好,孩子就不会尊重老师。

2. 课外辅导班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1、主动与老师沟通,不要以“没时间”为借口

有些家长不愿意与老师沟通,总是被动地等老师来联系,特别是一些孩子表现不好的家长,甚至害怕与老师联系,这种做法对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家长不与老师联系,就不容易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也难以清楚知道孩子在家的情况,一旦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老师与家长沟通不畅,也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老师工作负担重,要教授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难以对每一名学生都关注到,如果家长经常跟老师联系,老师为了跟家长有话可说,自然就会更多地注意孩子,了解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这样不是很好吗,

2、与老师进行沟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方式

老师与家长传统的沟通方式是家访与家长会,但老师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进行家访,家长会上那么多家长,老师也不可能跟一名家长谈多少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沟通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联系方式,比如电话、短信、QQ、邮件、微博、微信等。即使工作繁忙,不能与老师面对面沟通,也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给老师打电话,电话打不通或者说不清还可以采用短信、QQ、邮件等方式联系。如果家长希望和老师面对面沟通,不要突然拜访老师,打乱老师的工作安排,应该提前打个电话,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让老师有时间做好准备。

3、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不要情绪化

家长与老师都希望教好孩子,让孩子成才,在这一点上,家长和老师是朋友,是合作者,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进行理性的交流。家长要把老师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真诚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尊重老师的意见,冷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双方意见不一致,也应该妥善协商,求同存异。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家长要尽力保持冷静和克制,耐心听老师的解释,了解事情的全因后果,和老师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法。

4、沟通内容不限于学习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关怀,家长同老师的沟通应该是多方位的,包括孩子的学习、生活、言行、思想和家庭情况等。家长除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多了解其他方面,比如和同学相处好不好,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乐不乐于帮助他人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武汉状元教育老师建议家长向老师提供一些孩子的信息,比如在家的学习情况,孩子的喜好特长,和父母相处情况等等。这样的沟通能让老师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长处

3. 我应该怎么和老师与家长沟通最好

孩子,加油!你还年轻,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4. 如何做好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教师:

1、微笑

2、真诚

家长:

1、加强人际沟通能力

2、减少胆怯和恐惧心里

3、增强对教师的认识

5. 教师与家长怎样做好沟通

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家访 老师上门进行家庭访问,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召开部分有关家长参加的小型家长会,用以研究专门问题:一是全校或全年级或全班学生家长参加的,通常是在学期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争辩。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也应尊重老师。 五:“老师,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联系时可允许孩子在场,尽可能让孩子参加讨论,要使教育有的放矢,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脉搏,如开学初或学期末,家长较长时间出差前后,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最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改进教育方法。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其的关心和信任,有条件的家长可常与老师通通电话,互通情况,以便主动配合学校,督促和协助子女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计划、家庭纠纷等),等等。家长应主动热情地接待,不要认为老师总是来“告状”的、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孩子的要求 从孩子入学那天起,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学校有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特殊联系是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有的家长甚至故意当着老师的面打孩子。但有些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 2.根据情况让孩子回避或不回避 因为一般联系是正常的情况交流。有的家长听到批评就皱眉头,强词夺理,甚至铸成大错。正确的态度是!我的孩子成龙还是成虫就看你了!”有的家长忙于赚钱,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与学习,日后约请老师补上,不要错过时机,不象样而代劳。老师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进行巩固和提高,如带孩子进行郊游。当孩子成绩差了,实事求是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哪怕是孩子在思想,家长的这种做法,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为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经常联系,互相沟通,或出了问题时,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向老师介绍情况,既不夸大优(缺)点,也不掩饰其优(缺)点,只要他改正错误,与老师一起分析孩子存在缺点错误的原因,并表示要帮助孩子加以克服改正的决心,恳请老师多加关心与帮助,使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上学读书,仅仅看作是学文化、忧虑全部提出来、家长平时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双向活动过程,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责难老师多管事。 总之,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而是怪学校老师,老师就会欢迎。即使孩子的缺点错误事出有因,与老师说的情况有出入。这会大大影响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影响学校乃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影响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对学校教育的责任感、情感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家长都应及时向老师反映,同时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听老师的话,互通“情报”。但由于教师负责的教育对象多,因此,家长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就行了,而教育则是学校、教师的事,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一、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 平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少,主要有两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二,要孩子在家里适当做一些家务、学知识,以谋求妥善的解决办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无论是一般联系还是特殊联系,于是上学讲作业,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如何教育孩子,也应肯定老师的用意是好的,并婉转地向老师加以解释,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的威信,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而且会激起孩子对老师的怨恨,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给学校教育造成困难,影响孩子的进步。 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孩子在家有异常表现(如对老师或同学不满,偏袒孩子的过错,一般以携子女同往为宜。在交换具体意见时,过分地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学校有计划地为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而安排的教育计划则不闻不问,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供家长参考。 2.登门拜访 可去学校或老师家里面谈、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与家长学校的学习 家长会,主要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任务、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要尽力配合。与老师取得联系。家长可以请孩子一起接待老师;另一种是从具体问题出发,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家长应积极支持和督促,千万不要嫌孩子动作慢,对孩子的教育不甚关心。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家长要搭个桥,使老师与孩子成为朋友,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约占2/3,寒暑假与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机会更多,发生越轨行为,家庭内部发生意外事故(如亲人故去。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学校老师说明情况,请假,及时解决。 家长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尽量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共同听取老师对孩子成绩的肯定,错误缺点的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进步,或者老师前脚出门,后面就传来家长的打骂声和孩子的啼哭声、社会活动、友伴交往等各方面作一般性情况交流,和老师共同研讨,可适当让孩子参加讨论。拜访老师切忌送礼讨好老师,孩子才会对老师信任尊重,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同时要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老师虽然生气,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教育这样神圣的事也可以走后门,对孩子成长不利。 3.审阅日记或周记 在指导孩子写好日记或周记的同时。因为,老师对学生不存在偏见,发表意见。特殊联系让孩子回避为宜。 3.尊重老师 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在联系过程中不要抱怨学校和老师,应维护老师的威信。一般联系是指经常或定期地就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家长要尽可能参加,借机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学校的整体情况,以及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应经常进行校访: 1.书信或电话来往 定期或不定期都可以,一般由孩子带信给老师,把问题,把孩子教育好。 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分为一般联系和特殊联系两类。 一般联系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联系前可要求孩子自己汇报自己的情况,家长可通过日记或周记交流有关看法。 4.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家长都须注意: 1.不护短 家长与老师联系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家长不切实际地偏袒孩子,报喜不报忧,惟恐孩子在校遭老师冷落。事实上,隐瞒孩子的缺点,会使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纠正,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即使受了委屈、心神不定)。 (2)赴会前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作个别交谈。 六、家长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调整与平衡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调解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调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二者总是处在矛盾的不平衡的运动中,只有两者关系协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中间,家长的调解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有抵触时,家长就需要调解、平衡一下,给孩子讲明老师批评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改正缺点的方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学生对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时,家长也要平衡一下,给孩子指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前进的道路还很长,不能满足点滴的进步,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孩子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帮助孩子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 2.调解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到处都可以遇到是与非的问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较低,辩别是非能力较弱,老师又不可能全部了解,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模仿错误的行为,照搬错误的言论,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帮助孩子搞清是非。 3.调解各科知识间的关系 学生在校学习是多科长进的,由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不同,常常出现偏科现象,这种学习上的不全面发展,单靠老师是难以解决的。学校老师只能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但不能完全控制学生对每一学科使用的时间比例。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多注意,及时引导、纠正。例如,孩子的朗读能力较差,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多进行朗读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不强,家长可以多带孩子郊游,并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孩子的计算能力偏弱,家长可以由浅入深,运用实物启发孩子理解题意,并进行运算……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各科知识的“盈亏”关系,应该在学校各科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特长学科,使孩子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注意要让孩子协调地掌握各科知识,不能偏废。 4.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 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有的学生常常是学习好,但不爱劳动;有的学生喜欢蹦蹦跳跳,不爱读书;有的学生则只管读书,不讲文明礼貌……表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有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对于那些学习好,但不爱劳动的孩子,要加强劳动教育,创造劳动机会;对于那些喜欢唱唱、跳跳不爱读书的学生,要培养静得下来的习惯,并进行读书目的性的教育;对于那些文明礼貌不够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使他们能够讲文明懂礼貌。 5.调解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家长应做好调解工作,积极引导孩子处理好伙伴的关系。切不可对自己的孩子护“短”,而应该问明情况,弄清是非。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错了,则应要求自己的孩子谅解对方。家长这样处理问题,不仅帮助孩子明辩是非,而且可以使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调解纠纷应有的文明态度,从而促进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如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多多拜托了,打孩子,回家做作业,对学生的要求,及向家长提出如何配合学校的建议等。家长有依赖学校思想、观察大自然的现象等等,家长应尽量做到。 三,这种不与学校合作的态度使学校的教育成果难以得到巩固,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6. 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与不同类型的家长家长沟通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
: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
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
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
,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7. 家长怎样与老师做好沟通

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错误一:谈话时别老跑题 讲述者:太原市杏花岭小学荣老师
家长表现:和老师交谈时信马由缰,无端浪费了时间,老师也不得要领,不知道家长想要说什么。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家长,见到老师后一会儿说:“这个孩子愁死人,贪玩得要命,就是不肯学习。”一会儿又说:“这孩子爱忘事,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事情,回家就忘得一干二净。”我还没反应过来,家长又开始抱怨孩子在小饭桌吃不好。我怎么也跟不上这位家长的思路,不知道他到底想要我帮着解决孩子哪方面的问题。
还有些家长自来熟,与老师无话不谈。一次,一个家长和我谈起了收入问题,她问我:“您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也许,家长的本意是想拉拉家常,显得和老师亲切,但是我该跟家长怎么说?这些话反而拉开了与老师的距离。可能家长也是有目的而来的,结果无功而返。
荣老师支招:与老师交谈要事先约好时间、地点,确定谈话的主题,也就是要做到有目的而来——想谈些什么、解决些什么问题,比如是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没计划还是放学回到家不帮父母做家务„„
最好一次就一个突出问题与老师探讨,没有主题、啰嗦是大忌。 错误二:家长护短
讲述者: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丁老师
家长表现:老师当面指出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时,家长不能认真面对事实、和老师配合商讨解决方法,只是一味夸大孩子的优点。
一次,班里例行的家长会结束后,一个女孩的妈妈专程留了下来,说想和我详细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那是一个很顽皮的女孩,像个假小子,但也是个聪明孩子,如果加以引导会很优秀的。我想了想说:“她成绩还可以,只是有个小毛病。”我顿了顿,以最婉转的方式
告诉她,孩子比较贪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我说:“她上课时常把书本搞得乱七八糟,课堂上和同桌互扔橡皮玩。”女孩的妈妈一听脸就红了:“这不可能,孩子从小就懂事儿„„” 还有的家长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曾经就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既然我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你们应该负起全方位的责任„„”一副领导对下属训话的口气,让老师从心里难以接受。
丁老师支招:老师谈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有一定根据的,家长如果认真听下去,可能有助于孩子改正。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因为怕老师对孩子印象不好,就去硬夸孩子怎么样,一般来说,老师对孩子是有一个评价的。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为一般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是有差别的。即使自认为是教育专家,也应该虚心向老师请教,毕竟老师相对了解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往往会给出比较合适的教育经验。 错误三:“躲避”老师
讲述者:太原市青年路小学王老师
家长表现:从来不与老师沟通,一个学期下来,除了开家长会时,老师能见到家长,老师平时根本不了解孩子校外的表现。
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孩子的家长几乎从不和老师联系,孩子在家的学习和各种行为,除了孩子上交的作业外,老师根本不了解,甚至作业本上的家长签字也有一天没一天。 有些家长的确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与老师联系;也有些家长是担心老师很忙,经常见老师会影响到老师,从而不愿主动和老师联系。其实,老师一般还是非常希望家长到学校或者通过电话和老师联系的,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更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王老师支招: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时,可以抽下午放学后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老师相对有空闲和家长交流,地点就选在老师的办公室,这样双方都很方便。
如果工作忙无法和老师面谈,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的机会,把家长在平时遇到的教育问题、孩子近段时间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认真程度等统统写在签名后。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和老师说些什么,可以多跟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点滴故事,不仅老师能感受到家长的喜悦,同时也能从中掌握孩子的一些信息。家长一定要明白,如果把老师和家长比做汉堡包的两片面包,而孩子就是夹在中间的那块牛肉,紧紧夹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汉堡包。
众议 有些方法可以借用 方法一:电话、短信很方便 讲述者:杨女士,医院大夫
其实,家长和老师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谈,抽空给老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什么时候打、打多长时间、谈话的方法等确实也值得家长思考。比如说,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常得加班,管孩子是有难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话题就可以尽量放在探讨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分数和名次上。因此用电话和老师交谈应该直入主题,不能耗太多时间,有些家长一讲就是半个小时,老师就有点吃不消了。在向老师说孩子的情况时,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我家孩子很优秀”,“这孩子和人相处不好”,而应该尽量讲发生的事情。
如果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和老师联系,还可以采用发短信的方法,例如,这个学期刚开学那段时间,我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好,可又抽不出时间和老师面谈,我就给老师发短信:“得知孩子的近况,仔细想来,首先是家长工作忙,没有尽到责任,我希望老师不要因此而对孩子失去信心,我也努力使他回归状态。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以后会多和你联系。”
当然,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给老师发短信,可以这么发:“老师您好,常听到孩子说到你,谢谢您这么认真地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说他在学校里遇到××问题了,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然后耐心地看看老师的说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