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数学辅导方老师

数学辅导方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1-16 08:28:09

1. 有个考研数学老师叫方浩听说他讲课挺好,为什么百度却找不到他,有没有考研认识方浩的评价一下他

讲的很好。。

2. 数学辅导方法数学怎么辅导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抽象和最复杂最难学的学科。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被数学学科所困住。今天小编我就来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几种多快好省的数学辅导方法!

1.重视资料的选择

很多名校的学生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他们有最权威最全面的考试辅导资料,这些资料很多都是内部公开的,所以在市面上很难选择。不过小伙伴们不要慌张哦,我们就算找不到内部的数学辅导资料,也可以多疏通一下关系,比如跟当地比较有名的学校的学生借用资料,或者询问里面的老师等。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具体的数学辅导的方法,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攻破一切难关的;对于不懂的知识也不用太过在意,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自己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保持学习效果的提升。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3. 谁有数学提分名师海淀宋淙沁老师电话,微信或者联系方式

这个你只能去学校去找他,或者找朋友请他辅导你孩子了,网上肯定没有电话和联系方式,另外名师都很贵

4. 数学辅导的方法有哪些

要学好数学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会有点吃力,明明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是数学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数学可是三大主科之一,占据发分数很高,可不能落下了,此时应该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学习数学了,该怎么辅导数学好?下面整理了几点辅导数学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补习数学要抓住重点

补习数学要学会抓住重点,特别是在应试过程中,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快人一步、省时省力。上高中时,数学成绩不太理想,后来在明师教育报了小班,小班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的内容都是重点,抓住了重点,中考考数学就考得很好。小班人数少,补习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小班中,对不同的学生类型,又有不同的班型设置,大家在报班时要问清楚,选择合适孩子学习情况的班型,不要随便选择。像他们家,该补习班的数学补习小班有三种班型,分别是好学班、精学班和睿学班。

  • 选择牛逼的老师补习数学

一些补习班会因为在校大学生的工资比较低而选择这样的兼职老师,但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使孩子花了时间补习,成效却不明显。如何看出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呢?除了对老师作出学历高、教龄长的要求外,还能从补习班的试讲课体验中看出老师的教学水平。

以前文提到的补习班为例,他们家的老师都是通过国家统考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正规老师,而且平均教龄在5年以上,可谓教学经验丰富。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在试讲课中数学老师的课堂很风趣幽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下来数学想不学好都难了吧。

5. 方老师数学课堂求长是九分米宽是七分米的长方形阴影部分的周长

本题如果是平行投影,长方形的阴影周长(9+7)≯2=32分米。如果是平面阴影,需要有阴影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否则无法求出周长。

6. 七中数学老师方廷刚怎样

果断好,竞赛金牌教练,教课也很不错,还喜欢吐槽。。。

7. 我要到一个辅导机构做兼职教师,讲初中数学,要求试讲15分钟,讲那方面的内容比较好呢

你好,我现在也是在辅导机构做老师的,也刚好是教数学的哦。你说到初中的数学的话,我个人觉得不管是讲哪一方面的知识只要讲清楚,讲明白那就可以的了;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说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讲一个问题要联系到这个知识点一般会怎样出题,会怎样出题,会和什么知识一起出题,可以多讲一两道中考题。我做这一行都两三年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经验的,有什么不懂再问吧!一两句也很难说清楚的。你看一看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那怎样,那个还挺好发挥的,二次函数的那个也可以啊!
如有帮助,采纳一下哦!

8. 运用数学知识(圆,正方形,长方形等等)给数学老师制作一张贺卡 (谁能制作出来我给他悬赏20)谢谢!

正方形与长方形结合、组成个阶梯 老师谆谆教导就像坚毅阶梯的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9. 哪里去找个数学老师教我做题方法

找网络家教呗。 不知道你家能上网不。 红铅笔教育,口碑不错的。想要什么老师都有。

10. 今年我要参加吴江教师编制,是小学数学,想请一位老师辅导面试的说课内容谁有联系方式

《找规律》说课稿
坦洲镇同胜小学 梁金燚
说课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过直观、简单的“找规律”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其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经历对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个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在探索活动中用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规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运用的学习品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法、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第四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谈话:兔子乐园正在举行才艺表演。(多媒体课件显示:音乐声中,小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景)告诉学生在这一场景里隐藏着一个规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此时学生的观察可能是无序的。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上画了几组物体?每组有哪两种?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在小兔子中间还有什么?(体会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只蘑菇)你能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几个蘑菇吗?
接着再观察另外的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这几组图,看图想一想每组的两种物体——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他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要比蘑菇的个数多1;在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当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时,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1,排在里面的一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少1。
[以上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动手操作,提升规律
首先,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并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上一个圆片,将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分别填入表格中,并观察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沟通与例题中发现规律的联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当于上面例题中的哪些物体?圆呢?小棒的位置和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接着再进行对比:通过操作发现的规律与在例题里发现的规律一致吗?能把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吗?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设计理念: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最后一题是拓展延伸题。这样的设计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对所学知识起到检查、巩固的作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总结评价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一起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探索、操作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如果排成圆圈,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物体相同
排在两端的物体 比 排在中间的物体 多1
兔子(8只) 蘑菇(7个)
夹子(10个) 手帕(9块)
木桩(13个) 篱笆(12个)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排成圆圈
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男孩(10个) 女孩(10个)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