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精品项目
Ⅰ 在全国的大学中郑州大学怎么样啊
新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坐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
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2万人,研究生1.2万人,外国留学生751人。校本部现有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24人(专职3人,双聘21人),教授578人,副教授14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00余人。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设有43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93个本科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学校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36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70多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2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产学研合作中心。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Ⅱ 师专是什么
师专是师范专科复学制校。
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小学教师的高等学校。中国由省、专区双重领导,以省或专区为主。两或三年制。依初中和小学课程设置专业。
1922 年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为补充初级中学教育之不足,得设二年之师范专修科附设于大学校教育科或师范大学校,亦得设于师范学校或高级中学, 收受师范学校及高级中学毕业生”。
(2)2014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精品项目扩展阅读:
教育部 1929年公布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及专科学校组织法,1931年公布专科学校规程后,一些省陆续独立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2年,教育部颁发两年和三年制师专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美术 10 科的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各专业课程分为政治理论、外国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体育和专业课五类。
师专生源主要来自全国高考,即通过每年6月份的普通高考录取入学,读完专科专业所有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而取得专科学历。
普通全日制统招专科生毕业时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Ⅲ 福建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呀
还可以,但不是211
Ⅳ 广州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广东省前十的十所学校里,广州就占了8所了,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州大学。剩下两所是来自深圳的深圳大学,和来自汕头的汕头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8门,拥有7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经济管理、基础医学、临床技能、信息技术等;拥有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拥有33家教学医院(含9家非直属附属医院)。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有17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
华南师范大学
学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 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有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3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本;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等机构均设在该校。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4],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我校7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中药学并列全国第五,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并列全国第八,基础医学列第十一,光学工程列第十四。
Ⅳ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支撑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3.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以方永刚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二、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
5.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
6.选配好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遴选配备和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三、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
7.各高等学校要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
8.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9.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教学科研人员,应当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学科带头人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程的教学带头人。
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从社会各界聘任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意发挥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
四、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10.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重点深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坚持每次开课前的全员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开课。继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各地各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1.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定期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和“精品课程”,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1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
13.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把组织教师在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使广大教师边工作边提高。适时安排教师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名师指导、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到重点高等学校进修深造。鼓励支持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指标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五、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14.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做好硕士生、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教师培训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
15.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各地各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六、切实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16.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要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17.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
18.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19.完善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在教育系统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比确定相应比例,进行统一表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及时发现、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20.要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该校教学水平测评不能评为优秀等级。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高等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各地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化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Ⅵ 浙江理工大学怎么样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类的大学,具有硕士点78个,博士点12个。但它突出类的专业却还有文传、经管、艺术等,是一所充满艺术气息的高校。环境优美,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在这里拍摄过。它虽然不是211高校,但也是一个很好的一本。
如果还不满足的话,学校正南门出去就是华园,各种吃喝玩乐都有,还有一个电影院,丰富了学生的娱乐生活。学校西面是弗雷德广场,女生逛街买衣服比较方便。
以上内容由网络派作者提供
Ⅶ 翻译是不是湘潭大学的特色专业
湘潭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高考分数线 2015中国大学排名 高考位次查询 财经类大学排名 高考各批次投档线 录取线差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国防生招生计划 按分数线选大学 军校录取分数线 军校招生计划
2015高考报名人数 2014年应届生平均起薪 各专业毕业平均薪酬 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
2015年艺术类大学排名 25个热门专业 2015年大学红牌绿牌专业 大学专业排名(教育部)
各大学07-13年分数线位次版 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排名 各大学各专业毕业平均月薪
湘潭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共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特色专业、23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首批“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12个之一)[8]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1个,湘潭大学——中科院大连物化所联合教育基地1个。另外湘潭大学是全国66所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经济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法学、英语、中国共产党历史、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物理、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23个):经济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图书馆学、旅游管理、法学、新闻学、英语、中国共产党历史、哲学、历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材料物理、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力学 来源:广 西 高 考 wwW_GXEW_com
省级重点专业(15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旅游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首批“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采矿工程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9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6个领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理论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哲学、统计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理论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哲学、统计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2个):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Ⅷ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学规模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哲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个本科专业,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有逻辑学、政治学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
有逻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科技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共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专任教师中66%具有博士学位。
其中公共管理系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兼职教授4人。拥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着人2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名师1人。
其中哲学系有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何向东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王静教授)。重庆市第二届哲学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2011年获得“逻辑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逻辑学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 姓名 教授 何向东、杨玉辉、吴江、唐晓嘉、陈跃、董 娅、孙道进、王静、陶林 副教授 邹顺康、岳跃、张焕英、江凌、亢犁、张玉霞、欧书阳、彭朝荣、郭美云、任丑、王斌、祝莉萍、熊洁、李凯、张爱林、谭杰、毛兴贵、王作军、杨阳 讲师 周兵、杨宇霞、王德新、黄琳、王崧、刘维、张雪峰、马凤鸣、王琦、邱德胜、张雨、王俊杰、潘妮妮、李烜、杨扬、解兴华、曾智洪、诸彦含、马明辉、刘阿斯、李谭君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学位结构 学位 姓名 博士 陈跃、陶林、岳跃、周兵、王静、杨玉辉、郭美云、祝丽萍、任丑、孙道进、王斌、熊洁、李凯、张爱林、王作军、毛兴贵、吴江、张焕英、江凌、解兴华、杨阳、杨扬、李烜、潘妮妮、曾智洪、诸彦含、马明辉、刘阿斯、李谭君、邱德胜 硕士 亢犁、王德新、谭杰、张玉霞、欧书阳、王崧、张雪峰、刘维、何向东、唐晓嘉、邹顺康、张雨、马凤鸣、王俊杰、彭朝荣、杨宇霞、王琦 学士 董娅、黄琳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现代化的电子政务实验示范中心1个,多媒体课件演示室5个,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2万余册。学院设有网络与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网络远程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历教育,同时开展研究生硕士学位进修和在职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学院有学生近7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近500人。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还承担着西南大学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任务。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函授、网络远程教育、成人脱产班等学历教育,招收教育硕士、农业技术推广硕士等学位教育研究生。此外,还举办研究生硕士学位进修班和在职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班。
98级思想政治教育班是2001年教育部和团中央命名的全国10个先进班集体标兵之一。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
部分精品课程如下:
国家级精品课程--逻辑学,领衔专家何向东教授,2005年获得。
重庆市级精品课程--逻辑学,领衔专家何向东教授,2005年获得。
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课程领衔人黄蓉生教授、张国镛教授,批准时间2006年。
校级精品课教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负责人冯颜利教授,批准时间2009年。
校级精品课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张国镛教授,2003年批准。
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课程负责人黄蓉生教授、张国镛教授,批准时间2006年。
校级精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负责人罗洪铁教授,批准时间2007年。
校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负责人倪志安教授,批准时间2007年。
校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林庭芳教授,批准时间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