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应如何处理大学生逃课现象
『壹』 怎样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我觉得而大部分学生逃课都是因为课太无聊了,而且真正有实质意义的内容也不多,所以与其在课堂上坐着发呆,还不如去干点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点就是提高课堂质量。
『贰』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我觉得逃课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交了那么多钱来读书)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
『叁』 急求英语写作一篇请学霸帮忙哇。1.大学逃课现象时有发生。2.分析其原因3.如何减少逃课现象。要求就
Skipping Classes on College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is not unusual. There are often some students who skip those classes for feeling unwell or other private reasons. Besides, still some students don’t go to class without any reason but for they don’t want to。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First, compared with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ore freedom in college. It depends more on on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whether he will attend the class. So those students lacking self-discipline begin to skip classes. Second, some teachers’ lectures could not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so that some students would rather skip classes to study w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For whatever reasons, skipping classes does bring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stud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ce this phenomenon.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kipping classes and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ttending the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have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to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in the course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phenomenon of skipping classes be reced as soon as possible。
『肆』 请从管理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大学逃课现象这么严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那为什么大学生会逃课呢?
把学科按学科分学分,再增加考勤的鼓励方法。
『伍』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然而,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悄然逝去,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计算机科学学院2001级黄俊霖同学说:“这种课太没意思了!这个老师讲课讲得不好,还不如自学……”我们在为自己的逃课制造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当我们逃课时,我们还用这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久而久之,逃课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习惯。当我们偶尔走进略显陌生的课堂,准备仔仔细细地听老师讲一堂课时,我们会突然发现,老师所讲的一切离自己似乎很遥远。云里雾里折腾了一节课以后,不得不再次逃之夭夭,此后,不到逼不得已(老师上课要点名或者要讲期终考试的重点内容)就绝不上课。就这样,我们陷入了逃课的恶性循环当中,成绩理所当然地一落千丈。试想,倘若我们一开始就能够像高中时代那样养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每堂课都去认真地领悟、感受老师所讲的内容,我们的成绩还会不理想吗?
电信学院2001级石慧秋同学说:走在大学校园里,随便问一个大学生是否逃过课,估计很多同学都会作肯定回答。确实,逃课是时下大学里最普遍的一种违纪现象,许多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就不再用心学习了,“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他们再也无心听课。由于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而且考试的内容一般都在书本里,所以考前猛攻几天,临时抱佛脚,想考及格并不难。然而,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努力学习,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各方面的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专业课而言,老师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除了传授课本上的内容之外,也讲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听他们讲课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就公共课来说,它的自由度较大,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更贴近社会。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这为我们步入社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还是少逃为妙。
文学院2002级蓝晓梅同学说: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清华有一位才子,大学四年没有逃过一节课,当他面对一张硕博连读的通知书时,他居然后悔自己大学四年没逃过一次课,继而深感虚度了四年光阴,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就我个人而言,我主观上是反对逃课的,但我也不否认我逃过课,因为有些课实在是逼得你不得不逃,特别是那种混乱嘈杂,老师讲课又索然无味的课堂。我想每个学子都想充分利用大学这四年的黄金时间来好好地拼搏一番。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堂乏味沉闷毫无趣味性的课时,我们哪里还有兴趣再听下去?于是乎,大家开始各行其事——老师在讲台上讲他的课,我们就在课堂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表面上这样的课上得很顺利,老师心里舒服,我们心里也顺畅。至于学到了什么,那是题外话了。
法学院2002级蓝苏娟同学说:在我们神圣的求知殿堂里,逃课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想,逃课现象的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同学们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第二,上大学后,一些同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和许多不良情绪;第三,有些同学确实很忙,被其它事情给耽误了;另外,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是引起逃课的一个原因。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逃课,因为老师授课的内容对我们学好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老师和我们一起探讨、共同努力。
管理学院2003级舒莉同学说:十多年来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般的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一直以来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从来我们就认为上大学就是去享受生活。于是逃课也成了我们这些新生的一种时尚。经过长久的观察思考,我认为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同学认为,某些课太枯燥无味且无用,根本不值得听;第二,一些学生过度强调自由主义和个性发挥,不喜欢受约束,所以屡屡逃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三,还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享受生活的地方,“此时不玩,更待何时?”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对考试要考什么都非常重视,都非常担心考试不及格。若是比较难、比较重要的课,逃课的人还是比较少的,若是哪节课要讲考试重点,一样也会座无虚席。
文学院2003级周文渊同学说:逃课,于高中时代可是一个“神圣”的话题,进了大学后才发现,高手何其多也。如今在大学里,逃课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也是最普遍的观点,认为上课没有意义,学不到多少东西,还不如自己看书。第二,有时候确实有事,只能取自认为大者,舍其小者,牺牲一下上课时间了,这两种观点还算是有点情有可原。那么第三种便有点盲从了,根本没有特别的原因,却想顺一顺这股“潮流”,好像不逃课便显不出他的能耐似的。最后老师身上也有原因,那些理论性强、逃课率高的课堂,老师最好改进一下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如果能点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就更好了。我认为,虽然逃课有多种理由,但我们毕竟是学生,当以学业为重,最好还是取其大而舍其小,不要逃课
『陆』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 这也许是个人的偏好程度,逃课者不愿意上此课,认为上此课的效益是回负的。2. 逃课者认为上这节答课的成本比不上这节课的成本要大或者不上这节课要比上这节课的效益要大,因为不上这课逃课这可能利用这块时间外出做一份兼职工作要有一部分的收入,而这部分收入要大于这节课的费用(包含在学费里),对逃课者来说有效益的净增量。
『柒』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逃课现象这么严重呢
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之极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厌学、逃学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各高校管理层、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一项调查显示,“基础课逃课率在 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在50%以上!”而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还有一些学生另做选择,退出了这场以消磨青春为代价的“游戏”,自己玩去了。“逃离教室”和 “逃离大学”的学生原因复杂、情况各异,但显而易见,这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育现象。某高校校报上刊登出一篇题为“学生逃课,板子该打在谁身上; 到课率低,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辅导员”的文章。文章认为:学生不上课,应该打任课教师的板子。应该把到课率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以促进教师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为不然。 诚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热情、听课效率、学业成绩等。而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讲课热情、讲课水平及讲课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体。但是学生是否逃课,学生到课率的高低并非完全是由教师所决定的,也并非全是教师的错。传统的观点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学校教育并非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学校教育的作用外,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是只有教师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而且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另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这种观点,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推给了教师,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同样道理,大学生逃课、到课率低当然不能把责任推给学生辅导员,但是,除此之外,就只有任课教师有责任吗?学生只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吗?同上所述,家庭背景、社会大环境以及学生自身都可能是学生逃课、厌学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流传一时的“7-1=0”或 “7-2=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背景的影响 家庭挫折或重男轻女的思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他们性格中的自卑和厌世感。这些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但是大学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与沟通的不 足。大学里的冷遇使他们产生厌学、逃课的思想。家庭经济条件是另一个原因。有的学生家境贫寒,上大学的费用都是七凑八凑借来的,甚至是卖牛卖房凑集的。为了还债,也为了生存,除了省吃俭用外,有的学生没日没夜的打工赚钱,有的学生一星期兼了三、四个家教,每天疲于奔命,课给搁下了。再加上一期下来某门课程不及格,便干脆放弃,加入到逃课一族。而有的学生,家境优越,又是独生子女,地位特殊,加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从小就溺爱有加,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进到大学,失去了进取的动力,生活自由散漫,成了逃课族的主要部分,而且很有影响力。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由于现行的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完善,使得一些大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继而逃课。为了以后的就业,有学生逃课去学驾驶,考导游,多积累点“资本”,他们不愿意待在课堂里“耗时间”。 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能进大学门,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又不能换了。学习于是成为一种折磨,另外,陈旧的教材,过时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的考试,使得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被称为“后中学时代” 学校管理体制的缺陷 几年的扩招,高等学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导致教学资源紧张,管理体制落后。由于生师比例过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也呈下降趋势;由于工作量过重,部分教师无暇接触和指
『捌』 大学生逃课现象困扰校园 学生都去哪儿了
大学生为什么要来逃课大学生逃课已经源成为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在以前,学生在逃课之前难免会有一点犹豫,逃课之后难免会有一丝忐忑和不安,那么现在的学生对于逃课态度则是十分的光明正大,心安理得了。选择对这个现象进行调查,主要是因为我自己很惭愧的也是逃课大军的一员,我想通过这个调查来作自我反省的同时,能够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的想法表达出来。
『玖』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现象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大学生逃课这种行为一定是好的版,或一定是坏的。如果权大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自己在上课的这一时间段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自己做的事更加符合自己未来人生的发现方向如果他这一行为是有计划、有目的,且目标合理的,那这一行为便是可取的。毕竟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发展方向不同,我们不能用“大锅式”的教育限定每一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