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王老师中学生辅导讲座

王老师中学生辅导讲座

发布时间: 2021-01-23 05:15:26

㈠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听后感,400字左右

2012年X月X日我在地点听了XXX主讲的讲座,老师讲的非常好,声情并茂,字字玑珠,让我深受教育。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学习是本职,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视。人们在社会中,总是存在一定的需要、欲望和期望。人的期望或欲望往往要超越现实条件而存在。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挫折不可避免的。作为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对待逆境、失败,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并且,首先要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其次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要和周围人彼此支持和鼓励。再次要培养自己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懂得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并且要学着换位思考,遇到问题积极想各种办法,避免偏激的语言和行为。最重要的是要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

差不多了吧。

㈡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抄帮助很大。

主要是:

1、互联网拥有巨大信息量。


2、互联网有沟通交流传输的传媒作用。


3、互联网有多功能互动作用。

4、互联网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提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5、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

6、LBS使出行变得便捷。

㈢ 对老师的评价怎样写

对老师的评价:

1、老师授课认真,细致,能充分利用时间,形象条理,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学们对知识易与理解,老师讲课时的激情会感染我们,课堂气氛很好。

2、老师年轻漂亮,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授课认真仔细,声音甜美,和蔼可亲。态度认真负责,极有耐心,是我们心中可亲的老师。

3、老师讲课十分认真投入,内容纲举目分,条理性很强,而且特别善于举例,让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起来十分轻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为人和蔼,课堂能与同学们互动,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

4、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
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
使学生有所收获。半数认真工整,批改作业认真及时并注意讲解学生易犯错误。

5、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
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3)王老师中学生辅导讲座扩展阅读:

评价之类的语言普遍存在把“寄语”和“评语”弄混淆的情况。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寄语是送给一个人的话,而评语才是评价一个人的语言。

适当的加入寄语或意见是可以的,但不能转变评语和寄语在本质上的区别。而学生评语则一般为老师、同学、家长等非本人对一人的评价。

㈣ 中学生心理辅导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辅导讲座稿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扔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 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常常产生厌学心理,青少年常因厌学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 切,对学习差的子女教育不当,要求不严,有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失去信息,放任不管,这些做法都只会给青少年造成反感,而不能解决问题。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我国的教育体制 还不够完善,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 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 习,考试焦虑。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目前一些学校在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 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 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 了。
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 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 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 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 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 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 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 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 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 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列,与家庭的关系逐渐疏远,不再事事听从父母指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 适应,尤其当家长或老师仍从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方面,另外,在经济上,青少年由于 社交需要,很希望自己支配一些钱和物,但他们的经济又没有独立,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
(2)情绪情感 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 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 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 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 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 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4)易有不良 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及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他状态使他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例如吸烟,中学时期常受家庭、伙伴、社会的影响,比其他时 期更容易学会吸烟。他们常由于烦恼,想从吸烟中得到精神放松和乐趣,又认为吸烟可以显出魅力,成熟,认为男青年吸烟显得有男子汉气概,女青少年吸烟意味着 男女平等,与成人不同的是,青少年吸烟还常伴有学习成绩下降或无心学习,同时沾染喝酒习惯,以及其他不良习惯等很容易走下坡。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 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 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 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㈤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竞赢高效备考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在哪里能买到

把各科不同的题型都练一些重点的例题,如果第一轮知识点还是没完全掌握恐怕第专二轮不会属有什么进步,所以再磨叽我一遍,第一轮一定要全面不要怕累!然后就会有各种模拟老师联合考试,你一定要明白一点,各种考试只是战场前的操练,只要没到最后一刻就不会有什么定数,所以无论考成什么样都不要形象自己的心态,到后期拼的就是心态了

㈥ 求助:初中生心理健康年度计划应涉及哪些内容呢

重点: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理咨询作用;

2.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遍教育;

3.开展一系列的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

4.开展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并使其有一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其存在的心理烦恼。

具体计划如下:

一、初一年级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置如下:

时间 课程 课程内容 设置原因

上期:

第1-2周 昵称大公开 老师介绍自己的呢称、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以及课程的要求,再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呢称 1.促进师生及生生间的认识速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 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

第3-4周 心有容貌 通过意象对话的引导,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理状态具体化 1.让学生能够从形象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2.引发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提高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

第6-7周 我的初中生活 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请每位同学写出自己一个月以来的开心与烦恼,然后按小组为单位编写校园心理剧 1.让学生能吐露自己在初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快乐和烦恼;

2. 编写心理剧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更好的释放

第8-9周 心理剧表演 表演上次课排练的心理剧 以心理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能具有示范作用。

第11-12周 心理健康测验问卷 学生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

第13-14周 家 让学生任意表达对家庭的感觉,好的、不好的都不加限制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家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1.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绪以及发生在家中的故事,能使其情绪得到一定的释放;

2.同学相互听取他人对家的看法,可以引起共鸣,消除极端、消极的看法。

第15-16周 亲子沟通 学生阅读“亲子沟通20条”,找出哪些是自己与父母沟通较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正确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去做(建议让一些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此课堂) 1.让学生知道哪些才是有效沟通的方法;

2.让学生能采取有效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第17-18周 心理杂志阅览课——适应心理大摘抄 带学生到读书馆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要求:1.带笔和心理本;

2.摘抄400字以上 1.让学生知道并学会查阅心理辅导资料,以解决自己某些心理健康问题;

2.培养学生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习惯。

第19-20周 适应心理大家谈 1.前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的摘抄,并评出等级;

2.后20分钟,各小组选派出最优秀摘抄的小组上台来与全班同学交流;

3.学生点评; 让学生将其在图书馆查阅的资料在班级中交流、展示

第21-22周 我与心理健康 以“我与心理健康”为题,写小论文 1.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2.让学生理清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看法

下期:

第1-2周 心轻可以上天堂 通过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引入课题,再采用意象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具体化、形象化 1.通过心的轻重这种形象化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衡量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2.意象对话的放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压力

第3-4周 我的五样 做心理游戏“我的五样” 1.让学生明白迄今为止,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

2.培养学生对难于做出选择的事情做出选择

第5-6周 我的重要他人 介绍什么是重要他人,让学生写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让学生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学会感恩

第7-8周 生存自救 做飞机失事的游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价值 让学生更明白自己的价值何在

第11-12周 我的墓志铭 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墓志铭,让学生写自己的墓志铭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总体的设想和规划

第13-14周 猜猜他是谁? 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位同学写出班级中一个同学的好品格和坏毛病,在念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1.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他人看法的能力;

2.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第15-16周 我是谁? 通过庄周梦蝶引入课题,并用意象对话引导学生领养小动物,再填写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别人眼中的我的表格 1.让学生更清晰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会接纳真实的自我。

第17-18周 自信训练 通过“我对……有信心”的句式进行积极自我暗示 提高其对期末考试的信心,振奋士气。

2.上期开展适应性教育系列活动:

(1)9月,第一周学生适应情况调查、进校适应宣传单、讲座;

(2)10月—11月,各班组织写适应故事、编写心理剧

(3)11月,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心理杂志,查找关于适应性的文章,制作成小报;

(4)11月,进行适应性教育团体辅导。

(5)12月,学生适应性调查。

3.3月,下期开展青春期教育系列讲座(生理篇)

二、初二年级

1.上期:

(1)10月,开展青春期教育系列讲座(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2)12月,开展亲子沟通团体辅导(3个家庭组成的团体,共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2.下期:

(1)3月,开展青春期教育系列讲座(如何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

(2)5月,开展异性交往团体辅导(8-10人的团体,共1次)

三、初三年级

1.上期:

(1)9月,进行人生目标、职业理想方面的调查;

(2)10月,开展确立人生目标,看清奋斗方向的讲座;

(3)10—12月,开展人生目标个别指导。

2.下期:

(1)3月,调查学生考前身心状况;

(2)4月,对班主任进行学生考前心理指导的培训;

(3)5月,开展学生考前动员大会;

(4)6月,身心调节训练。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