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延安大学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延安大学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发布时间: 2021-01-23 16:34:08

1. 延安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97人,专任教师1072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267人,博士、硕士56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9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高尚斌
全国优秀教师:任学岭、马保国、李卫东、高楼军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刘建德、陈宗礼
陕西省教学名师:马保国、杨延虎、齐广才、胡俊生、陈宗礼、张俊兰、高尚斌、高丽、武忠远、梁向阳
陕西省“三五人才”:郭金保、郭必选、高尚斌、刘瑞儒
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贾四贵
三秦人才津贴专家:郭必选、高尚斌、韩琳、王文强、付峰、高楼军、孙志宏、陈宗礼
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崔智林、胡俊生、韩琳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综合大学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高校生物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负责人获批时间中共党史教学团队 高尚斌 2007 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高丽 2008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齐广才 2009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梁向阳 2010 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赵华新 2011 行政管理教学团队 任晓林 2012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孙志宏 2012 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任新成 201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高布权 2013 机能学教学团队 李宝莉 2014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孙鸿亮 201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任新成 2014 延安大学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获批年度级别1 中国共产党史 高尚斌 2013 国家级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郝琦 2012 省级 3 中国共产党史 高尚斌 2012 省级 4 物理化学 高楼军 2012 省级 5 社会学概论 胡俊生 2013 省级 6 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 刘蓉 2013 省级 7 大学物理 白少民 2013 省级 8 有机化学 王俏 2013 省级 9 管理学 武忠远 2013 省级 10 人体解剖生理学 孙志宏 2013 省级 11 软件工程 张根耀 2013 省级 12 数学分析 高丽 2013 省级 13 教育技术学 刘瑞儒 2013 省级 14 体操 魏锦龙 2013 省级 15 组织学与胚胎学 赵豫凤 2013 省级 16 中国现代文学 王俊虎 2014 省级 17 中国古代文学 霍建波 2014 省级 18 病理学 魏晓丽 2014 省级 19 生物化学 许静洪 2014 省级 20 数学建模 王文发 2014 省级 21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常炜 2014 省级 22 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艳 2014 省级 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李建新 2014 省级 24 中国当代文学 惠雁冰 2014 省级 25 大学体育 郑兵 2014 省级 26 分析化学 马红燕 2014 省级 27 生理学 杨彦玲 2014 省级 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李宏斌 2014 省级 延安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览表基地名称 共建企事业单位名称 基地负责人 获批等级 校方 共建方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 苗乃周 马柏林、赵彦峰、张群、郝建东 省级 延安大学校外文科实践教育基地 靖边县教育局 姚怀山 闫志功 省级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 苗乃周 马柏林、赵彦峰、张群、郝建东 国家级 延安大学校外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王文强 贾生平 省级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此外,有批准立项的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7个,其中:2012年立项10个,2013年立项5个,2014年立项2个。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负责人批准时间学科建设层次0302 政治学 高尚斌 2014.8 优势学科(B类) 0602 延安学 郭必选 2014.8 特色学科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高楼军 2014.8 特色学科 0713 生态学 王文强 2014.8 扶持学科 1001 基础医学 杨彦玲 2014.8 扶持学科 延安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类别时间1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学院 高楼军 重大项目 2012.7 2 政治学 政法学院 高尚斌 重大项目 2012.7 3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王文强 重大项目 2012.7 4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列学院 韩琳 重大项目 2012.7 5 物理学 信息学院 郝刚领 重点项目 2012.7 6 生物学 生命科学学院 孙志宏 重点项目 2012.7 7 数学 计算机学院 赵华新 重点项目 2012.7 8 延安学与延安精神 延安学研究院 郭必选 特色项目 2012.7 9 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 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 武宏志 特色项目 2012.7 10 陕北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 张小兵 特色项目 2012.7 1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院 梁向阳 重大项目 2013.7 12 基础医学 医学院 李宝莉 重大项目 2013.7 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学院 张琰图 重点项目 2013.7 14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 附属医院 惠起源
李红梅
刘涛 重点项目 2013.7 15 工商管理 经管学院 姬雄华 重点项目 2013.7 16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马列学院 任学岭 专项项目 2014.9 17 陕甘宁蒙晋毗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经管学院 杨育民 专项项目 2014.12 学术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序号门类一级学科及代码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1 01哲学 0101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02经济学 0201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4 西方经济学 3 03法学 0302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4 04教育学 0401教育学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3体育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5 05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6 06历史 0602中国史 0602L4 中国古代史 0602L5 中国近现代史 7 07理学 0701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4 应用数学 0703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10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3生态学 071300 生态学 8 08工学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9 9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 外科学 10 10管理学 1202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4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专业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类别领域及代码0451 教育硕士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1051 临床医学硕士 105101 内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09 外科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05111 眼科学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学 105113 肿瘤学 105116 麻醉学 105117 急诊医学 105127 全科医学 1054 护理 105400 护理硕士 0852 工程硕士 085216 化学工程 1252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 (以上内容资料来源: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
2003期间科研总经费400万元,是“八五”期间科研经费的总和。2005年科研经费突破500万元。延安大学纳米技术、红枣无毒快繁技术在全省居科技领先地位。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创刊于1979年,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转载篇目排序中位于第44位。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1996年荣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评比的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同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国家科技部情报所万方数据库----数学化期刊群,同年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比的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大多数专业性文摘刊物作为收录统计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理论。
《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馆藏资源 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1万多种,光盘资料2.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

2.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的学院简介

简介:

1、学校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9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至2011年底,在校研究生共计7208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1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7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649人,课程班学员168人。

2、省级二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社会保障、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关系、社会保障、无机化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3. 陕西西安理工学院简介

西安理工学院是西安市政府和港澳投资商合作建设的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民办高等院校,是陕西省培养经济管理、理工类人才、中等学校师资和文法研究型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理工人才的摇篮”。 西安理工学院创建于 1987年,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示范性民办院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 90000 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 31 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占地面积 95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科技教育、理学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经济管理、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 20 个学院, 2 个基础教学部, 62 个本科专业, 1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包括工程硕士、教育博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 1 个博士专业学位和 6 个硕士专业学位,在陕西省现有 12 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有陕西省重点学科 4 个, 2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 篇博士论文入选 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陕西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 个,西安市工程实验室 1 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 1821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4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34% ,其中博士率达 18% 。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53人,、讲座教授 2 人,国家教学名师 1 人,省级教学名师 2 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2 人,陕西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2 人,全国优秀教师 74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 1 人,省级教学团队 5 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6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 1 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西安理工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 7032 人、研究生 406 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 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 86 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3 项; 35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15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 2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 推行“ 2+ 2 ” 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 4+ 2 ”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十一五”以来,有 118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 36 部,教材 33 部,发表学术论文 385 篇。自然科学共承担省级科研项目 318 项,出版学术著作 93 部,发表学术论文 4791 篇;有 1 8 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95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9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学校是 “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 “ 厚德敦行 ” 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 “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荣誉称号,连续十五年被团中央授予 “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2.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 196.8 万册。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文法博物馆、经济与管理发展博物馆、建筑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出版社是全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 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和理工科技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 4 种刊物为陕西省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20 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 1000 余人。

4. 郑州大学有几个四星级专业

新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2万人,各类研究生1.3万人,外国留学生1062人;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26人(专职4人,双聘22人),教授633人,副教授16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00余人。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设有45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94个本科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10种专业硕士学位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50项,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学校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40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70多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省实验动物中心,2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产学研合作中心。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47.55万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学校还合作兴办有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5. 高校辅导员可在职读博 北师大等21所高校是哪21所

培训和研修基地: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这21所培训和研修基地的高校为: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见http://ke..com/view/5181381.htm

6. 延安大学和西安医学院哪个好

1.西安抄医学院是以前的医学高等专科袭学校,建校时间也长,下面有2个附属医院,专业实力强,
2.延安大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有国家专项补助,下属有医学院.
3.延安大学比西安医学院好,教学实力.延安大学可能分数相对高一些.

7. 延安正在新建的化工单位有哪些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70年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立足陕北,面向陕西、西部,辐射全国,多层次、多规格培养革命和建设需要的人才,多形式、全方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延安大学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为国家和老区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综合大学。 学校现设21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3所附属医院,4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等10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名牌专业3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还设有中共党史研究院、延安学研究院、陕北历史文化研究院、陕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陕北地方病研究院、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等40多个科研机构;办有《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医学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教师835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203人,博士41人,硕士293人;硕士生导师15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4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5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7495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5686人,硕士研究生421人。近年来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1%以上。有教学科研实验室32个、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5292 个,教学用计算机1346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81.61万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3000多种。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各校区的千兆光纤互连,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建有1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全塑胶体育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10多项。近三年,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3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名牌专业1个;出版教材及专著70部。近三年来,申请获准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个省级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76篇,其中权威期刊和SCI、 EI、ISTP收录96篇、核心期刊643篇,33项获得省、厅级优秀研究成果奖。 延安大学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学校依托六大教育基地,创办“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充分发挥面向全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功能,使其成为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陕西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陕西大学生演讲团体第一名,2004至2006年,我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曾5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陕西省委宣传部等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理论实践并重,学用一致,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人才”的优良办学传统,不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形成了“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全国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老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鲜明办学特色。70年来,先后为国家

麻烦采纳,谢谢!

8. 高校辅导员是什么编制,

一般是行政编,但是很多学校可以走教师系列,就是可以评讲师、助教,以后也可以当教授。待遇应该是学校里中下水平的,具体多少要看地域和什么学校了。聘用3年满后可以到机关工作,也可以去教课,当然可以继续当辅导员。

辅导员这个岗位很锻炼人,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方面,你要是带了一届学生,应该什么人都见过了,经验也有了,转其他岗位比较容易。

辅导员工作比较忙,主要是杂事多,把你的时间都打断成一段一段的了,所以感觉忙忙碌碌就一天,不过要是闲的时候确实很闲。另外辅导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硕士,博士。

(8)延安大学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扩展阅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第四章中: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第十五条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

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9. 我是今年报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这个学校,我也不知道这个学校怎么样 你能从整体到部分的给我介绍下吗

1.师资规模建设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延安大学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为国家和老区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综合大学。延安大学现设13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3所附属医院,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等10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还设有中共党史研究院、延安学研究院、陕北历史文化研究院、陕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陕北地方病研究院等40多个科研机构;办有《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医学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教师807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18人;硕士生导师15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4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2.招生规模扩大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2889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2689人,硕士研究生200人。近年来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1%以上。有教学科研实验室32个、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5292 个,教学用计算机1346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81.61万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3000多种。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各校区的千兆光纤互连,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建有1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全塑胶体育场。

3.学校荣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10多项。近三年,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3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名牌专业1个;出版教材及专著70部。近三年来,申请获准8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个省级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76篇,其中权威期刊和SCI、 EI、ISTP收录96篇、核心期刊643篇,33项获得省、厅级优秀研究成果奖。延安大学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学校依托六大教育基地,学校依托六大教育基地,创办“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充分发挥面向全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功能,使其成为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陕西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陕西大学生演讲团体第一名,2004至2006年,该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曾5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陕西省委宣传部等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理论实践并重,学用一致,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人才”的优良办学传统,不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形成了“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全国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老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鲜明办学特色。70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

4.学术建设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20多项。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现有陕西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名牌专业1个,一本招生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4个。发表学术论文8503篇,其中核心期刊3574篇,权威期刊334篇,SCI、 EI、ISTP收录246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27项。设有中共党史研究院、陕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多个科研机构;办有《延安大学学报》。

5.前景展望
延安大学依山傍水、苍松翠柏、亭台廊榭,高楼与窑洞错落有致,延河与杨家岭交相辉映。校园建有兰惠园、同心园、文汇山公园,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文学大师路遥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新世纪,延安大学师生员工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心同德、加快发展,努力把延安大学办成既有传统精神,又具有时代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