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受学生处和学院双重
A. 针对学生,大学辅导员有哪些权利,同时辅导员归谁管。
大学辅导员正式名称是高校辅导员。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班级管理(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辅导员把握的事务。
(1)队伍管理(党、团、班)——建议采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权工作(主要由学生自我管理,避免沦为大班长),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训和设计激励上。
(2)信息管理——学生各类个人信息汇总,为学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库,包括学籍信息、成绩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诚信信息、生涯规划信息
(3)日常规范管理——主要靠寝室规范和班级规章来协调
(4)事务管理——签字管理、学生权益保护、意外事故处理、贫困生、奖学金管理
二、辅导咨询(服务)——与导师、校医院、心理、职业指导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缺乏统一标准体系情况下,主动沟通,从一年级就建立一定的职责体系,必要时交给他们处理。
(1)学习辅导——理解能力、成功学、时间管理辅导等
(2)生活辅导——保健、贫困生生活、心理、班级社团指导等
(3)生涯辅导——个人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等
三、高校辅导员主管部门是学生工作部,但也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党支部等其他部门,因为我国高校辅导员身份比较特殊。
依据国家文件和相关规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目前各高校在进行体制改革时,没有针对高校辅导员特殊的双重身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遇到了窘境。以人为本、双线激励、多管齐下是实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管理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
B. 大学的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大学的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的关系就是都是为学生服务,但是也有相互之间的区别。
区别一、工作内容不同。
大学的老师主要是讲授、辅导高等学校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课堂讨论,以及编写教材及讲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而辅导员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区别二、职业要求不同。
大学老师,尤其是教育培训的,一般要求博士(音体美专业可放宽至硕士)学历,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而辅导员一般要求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潜心育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区别三、职业类型不同。
大学老师是成为大学教授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教学、研究、辅导学生,在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学术见解,最终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而辅导员主要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
区别四、职业发展路径不同。
大学老师是由助教晋升而来的,是大学教师中的中级职称。讲师如果在学术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绩,则会晋升为副教授,进而晋升为教授。而学校的辅导员,一般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但是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升。
区别五、职业定义不同。
大学老师(科研岗)在大学里主要是针对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同时深耕于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职业的认可,在授课、训练、书写论文这几个方向里取得平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学讲师
网络-辅导员
网络-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C. 辅导员的三双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三双”机制:一是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教师,是开展版思想政治教育的权骨干力量;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三是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
D. 教育部对辅导员实施的“三双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三双”机制:一是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教师回,答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三是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
E. 教育部对辅导员的“三双管理”是指什么
“三双”来机制:一是双重身份,自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三是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
F. 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双线晋升是指什么
1.辅导员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
(1)作为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2)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辅导员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
(1)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
(2)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
3.辅导员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1)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
(2)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
(3)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
(4)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
(6)辅导员受学生处和学院双重扩展阅读:
规定明确,兼职辅导员工作量按专职辅导员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核定,要坚持“同工同酬”原则,保证高校辅导员人事聘用要参照专任教师聘任的待遇和保障。
规定对制定辅导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实现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高校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要注重考查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的方向,要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范围。
G. 教育部第24号令是如何界定辅导员身份的
你好: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章配备与选聘
第六条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第七条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担负相应职责。
H. 教育部对辅导员实施的“三双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三双”机制:一是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教师,是开展思想政回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答;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三是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
I. 辅导员三双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三双”机制:一是双重身份,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教师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容的骨干力量;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双重管理,实行学院、系部双重管理体制。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与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三是双线晋升,辅导员既可正常参评职称,也可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一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一年为优秀),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