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辅导员徐国旺
❶ 北大暑期课堂能同时申报多门课程吗
表述不清。 1、申请北大署期化学课堂的学员,请说明你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特专长,想要学到什么,在班里能属做什么。 2、如申请课堂的老师(或者辅导员),请写明你的基本自然状况,专业成长,专业能力,活动经历,活动中能做到的事情。
❷ 去中石化好还是去北大当辅导员好,哪个待遇好
到哪里都行,就看你的喜爱,到中石化当技术人员,应该说比到北大当辅导员待遇也好,但是说清楚,在北大当辅导员,应该说待遇还行,但是说你不能教书,要教书继续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才能读研究,数一数在北大当辅导员和到中石化去当工程技术的人,哪个更好,那就看你的喜爱了,你的爱好。
❸ 北京大学一个班主任一个辅导员么
各个学校编制不同,所以不同,我们学校只有辅导员,没有班主任,一个辅导员管好几个班级. 我的朋友,有的学校只有班主任,一个班主任管同类的班级,就没辅导员了. 总体来说,只是名称的不同,意义是一样的.
❹ 大学辅导员需要什么学历
在我毕业的学校,学生干部就可以申请留校当大学辅导员,只要求本科学历就可以。现在大学要求至少是名校研究生学历。
❺ 请问一些关于北大浙大等留校的问题
要看你的专业,大部分都最起码是博士,而且像浙大、北大这样的学校最好你喝过几年洋墨水才可以进去当讲师,一般的重点院校的博士现在也很多的,教学岗要求比行政岗高多了。除非你当辅导员之类的。PS有人脉也行
❻ 当高校辅导员需要什么学历
首先,你的认清一复个现实,制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基本已经招满,所以你得等到有人走了,也就是说学校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机会。所以,你得自己关注相关高校的招生信息。以兰州大学为例,它近期就在招辅导员。相关要求是名牌研究生(差的学校名牌高校比如清华、北大等也行)是必需的,现在学校俏得很。
对党员之类要求视情况而定,当然是否是党员是考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
如果你本校有相关岗位的话,有老师推荐当然可以。
(^_^)
❼ 北大新任副校长是何许人
准80后名校副校长,成功的人生都离不开努力最近不少高校都先后进行了人事调动,今天让我们来聚焦国内顶级名校——北京大学新进副校长陈宝剑,一位79年生的准80后青年才俊。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的行政臃肿被诟病不已,所以“去行政化”呼声也是一直高居不下,通常来说,一所高校里有一位校长和其他七位副校长,这些副校长职能也不大相同,有监管德育的,有监管招生的,有监管宣传的,有监管就业的等等之类。正是由于这些多位校长的协同配合,才能让一所容纳几万人的大学能运转自如,不至于随时宕机,耽误其余师生的生活,所以每一所高校的校长与副校长都不但有光辉的学术履历,还必须有机智的处事能力。作为国内高校中top级别的北京大学,其行政高层自然更是龙中人凤,于是,当陈宝剑这位准80后青年才俊成为北京大学新进副校长时,瞬间吸引了学术界与政界的目光。
陈宝剑拥有今天的成就一切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拼搏,他的事迹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奋斗才能突破自我,创造新生活。
❽ 北大副校长~撑腰怎么回事求原文
北大副校长扶老人言论受捧 “撑腰体”走红网络
硬气:
他要是讹你,北大给你撑腰
“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昨日,一条被网友称为相当硬气,重拾北大风范的微博被网友热传。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微博截至昨日19时,已有近五万次转发。
不过,也有网友怀疑这条微博的真实性。首先,该微博未能说明发表这番言论的是北大的哪位副校长,更未说明来源。记者从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上得知,包括常务副校长在内,该校目前共有8名副校长。其次,有网友怀疑,一般知名高校,尤其是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其领导发言都相当谨慎,“从常理上讲,这样的风格不符合常理”。
尽管如此,鉴于不敢搀扶倒地老人以及佛山女童被碾案带来的不良风气越刮越盛,很多网友还是愿意选择转发这样的“强心剂”。
核实:
缘起建议,北大副校长确有此言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这条微博内容的原始出处。发表这番言论的,确实是北大副校长吴志攀。
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勇于上月21日发布的一条微博则证实了上述言论的真实性。当天杨勇发布微博称:“今天下午参加北大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吴志攀副校长讲了一个想法: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议,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希望支持的北大校友转发!”
记者查询得知,吴志攀目前为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法律总顾问。北大网站中列出的简介中,吴志攀分管的学校事务恰巧包括校友与法律事务工作、校友工作办公室。其本人则于1988年毕业于北大法学院,法学博士。
由此,上述被热传的微博内容应是由吴志攀在9月21日的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而来。
网友:深受鼓舞
“撑腰体”走红
“虽然这条微博是博主从北大副校长那改编的,但是这个转发量就看出,大家心中都有不敢声张的正义,要是有几个院校牵个头,联盟一下,支持扶起摔倒的老人之类的道德问题,遇到纠纷有学校给你做最强大的后盾,这是多么强大的正面力量啊!每个人心中都有正义,但道德问题走向正轨还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网友“文小刀也是苗方方”说。
由此衍生而来的“撑腰体”走红网络。有“微博女王”之称的艺人姚晨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你要是微博人,看到老人跌倒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你就发微博,网友替你喊冤!”姚晨说。
网友“雨伤若”则不无幽默地说:“你是华政(华东政法大学)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华政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嗯??华政会败诉吗?”
也有网友更愿意理性地思考为什么“扶起摔倒的老人”这样一个本来是毫不犹豫自然而然的好事,现在却需要这么高的道德成本,需要北大全体校友来“护航”,这本身已经不正常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做好事前考个北大,怀念朴实的年代。“Pasanna-要努力攒钱”说,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你是中国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中国法院的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政府替你赔偿!”
各种“撑腰体”
@悠兔团:清华大学校长说:“你是清华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人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但凡有勇气这么做的清华学子,不仅是我们清华的骄傲,也会让奶茶对你另眼相待!
@大学新鲜事:真希望听到校长说:你是XX大学的学生,看到老人小孩摔倒了你就去扶。要是有人敢讹你,学校保卫处为你撑腰,校团委学生会为你出头;敢起诉你,校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校工会校宣传部帮你制造舆论;败诉了,学校替你赔偿;影响你学习了,教务处保证你毕业;毕业没找到工作,就业指导中心帮你找工作!
@Pasanna-要努力攒钱:中国政府应该这样说:“你是中国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中国法院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政府替你赔偿!” 这样人性冷漠会得到相应克制,好人就很多了!
@MrJan小贱:动画学院校长:“你是动画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先画张速写然后再扶起来。他要是讹你,学校周边的小商贩和你们辅导员会替你主持公道,要是败诉了,学校帮你把那老头变成石膏像,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盯着光屁股的他!”
@成都同城会:西南财大校长说了:你是财大人,看见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他要是讹诈你,不用打官司了,学校帮你全部赔偿,因为我们是财大!(
撑腰体”带着很明显的“保护主义”,却是最具人性的“保护伞”,它保护的是人最根本的道德善意,保护着社会道德和社会正义向前发展。纵观新闻事实,救人后被诬陷的案例屡见于报端,救人者扛着无端罪责,蒙受着不白之冤,救人扶人之后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本就是一种不公平。如果有人为之撑腰,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
“撑腰体”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现象,犹如一种网络思想“文化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救人为重,后事为小,如果被诬陷,学校为你分忧,把个人与集体联系起来,发挥众人力量或集体精神,扫除救人后顾之忧,鼓励义无反顾救人,促使精神层面升华。可以说是用教导的形式,倡导社会正义感,让人觉得从心底有一股清晰的暖意。
然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为道德“撑腰”需要全民的集体参与,才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只有让全民都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去反思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才能达到更好的普及和教育的效果。
❾ 22.9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北京大学
1、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2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写人的记叙文,主要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形象,突出主题。
要写好人物,最重要的笔法技巧是细节描写,这是通过对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细微小事的描写来活画人物,使之血肉丰满的方法。没有细节,就写不好人。这是人物描写的第一方法,要好好揣摩。
要写好人物,我们还要琢磨漫画勾勒以形传神的笔法。这种笔法有些像人物速写,三两笔一勾勒,使有特征的地方加以突出,人物形象就鲜明了。而且,关键是显示出内在气质而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为了使文章产生曲折委婉的趣味,有时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笔法来写人,如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等。这样构思处理,文章自然会幽默、风趣、委婉、含蓄。
我们还应该研究一下用幽默调的笔调来写人,因为它的效果特别好。就像画漫画。用略显夸张的笔法将人物勾出来,一下子就产生了喜剧效果。只是,这既要在选材上下功夫,又要在语言锤炼上下功夫,“炼”出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来。
❿ 北大研究生
如果要读研究生,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呢,好象大多数人都选择读自己原来本科读的专业的研究生。可是,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当年可以保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读的,因为我虽然不讨厌自己本科的专业,可是也一点都谈不上喜欢,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一定要读自己喜欢而且前景比较光明的专业,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对前程一筹莫展,那不过是给自己推迟了面对难找工作的局面的时间而已,最终,你不可能逃过这一劫,你必然要面对现实。
应该在考试前一年开始准备,至于考研的条件没有太多, 分三遍复习,先找到你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问清楚那里的招生信息,最好直接找招生办的人问,考什么科目(数学一,二,三,四的区别或者是不是考数学;英语是必考的;政治哲学是必考的;专业课则要招生的单位决定,要问清楚,一般专业课考前一个月内在招生单位有辅导课,一定要去听哦),打听清楚了就开始复习吧。
第一遍要统统把以上各科都“了解”一遍,确定重点和难点,记住最基本的知识点,不必太深入,这一段要快些,但不要太急,可以参加一些有名气的考研复习班。1-2个月;
第二遍要重点复习,重点记忆,重点理解,并穿插做些模拟题目,这是最艰苦的阶段,时间安排上要多一些,要挺住哦。3-4个月;
第三遍复习就是熟悉和熟练阶段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的英语单词 的记忆和专业课(要去听课哦)的攻关上,要提高能力的话,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散散的做些数学提就可以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阶段要把历年(起码近5年的)的考研真题统统做一遍,真题是最有价值的,模拟题只能作为练习!1-2个月。
具体的计划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
计算机专业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等太多好学校了,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所以报考有些名气的大学或者专业学院会比较好;
考试科目,就计算机来说,数学很重要,英语也很重要,此外还有哲学政治是必考的,专业课要问招考单位来确定才行;
考研辅导班并不是必报的,也不必报太多班,主要针对你自己的情况,看看什么科目比较弱势,重点辅导,此外,专业课辅导一般在招考学校自行开办,要把握信息啊,一定要去停课,会事半功倍的;
学计算机当然要求英语好了,计算机主要是国外技术啊,术语或程序都是用外语啊,呵呵
祝你成功。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看来,无论是对男同胞还是对女同胞来说,婚姻和职业是否理想,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而总的说来,职业理想与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工作不理想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状况。在一个早就过时落伍的行业里,你累死累活也远没有在新兴行业里的普通人的工资高。不要听信那些辅导员之类的爱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说自己的专业前景多么好,要听听那些已经大四或是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大师兄师姐们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才有真正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许多人清醒,早一点清醒对你绝对有好处,所以请你早一点打听自己的专业去向和分配状况为好。
由于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无法说你一定要读哪个专业,不过如果你对一个东西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那个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很浓的兴趣,那么我认为你最好选一个分配还不错,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呆在房间里,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
由于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境常常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境况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到社会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也是极其必要的。
就目前而言,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热情,甚至极其不喜欢,那么虽然你考本专业相对更容易考上,我还是奉劝你不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你读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使你离职业理想更近,那么你三年的时间就接近于浪费。如果你以后要转到你觉得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难度几乎一样大,那么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准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觉得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使降低学校的档次也是合算的。
如果说在本科时读个好学校比读个好专业更重要,那么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好坏可能比学校的名声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你能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而行业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个没落的行业里,不仅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收入通常也和好行业相差极大,不可不重视!
我知道在理工科之间要跨专业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如果你努力得早,是完全可能的。我以前在浙大学了一个分配很一般的工科,不是电子类,但是我就有一位同学考到了浙大信电系,另一位考到了计算机系。他们能考上是因为他们大学辅修了这两个专业,而且准备得很认真,所以考得都很不错。
如果你觉得在理工科内跨专业考研究生很困难,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转学法律类、经济管理类、新闻广告类,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壁垒很低。你根本不用担心考上了会跟不上,没有听说理工科的同学会在这种专业读研究生还会跟不上,你通常都可以学得很好,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比起理工科那些书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不仅如此,一旦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你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在找工作和实际工作中都会有优势。
不过在这些大类也有非常热门和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比如说法律里面有比较热门的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和民法,其次有刑法,也有不太热门的行政法、宪法、法理学等专业,还有招生数比较多的法律硕士。经济学里有比较热门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其次有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也有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管理有比较热门的会计、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有招生比较多的MBA(需要工作经验)。
在这些专业里你究竟选择什么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考热门的专业的确会前途很好,风险也相对更大些,因为好专业竞争都比较激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进好专业,即使学校差一些也可以考虑。当然,如果觉得考该专业最热门的专业风险太大,那么也不一定要考该类专业中最热门的专业,可以考虑进该类别里相对不是那么热门的专业,这样风险较小,毕业后的前景也比读原来的专业要好得多。只要进了该大类的专业,你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学任何你最想读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非常想考金融学专业,可是对考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又不太有信心,那么也可以考虑先考比较有把握的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等等,然后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金融学上,在毕业时,你一样可以进入金融证券业。其他专业也一样,以法律类为例,如果你很想去做法律类的工作,但是觉得考经济法的研究生难度太大,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先考法理学之类的专业或直接考法律硕士,然后在读研究生期间多读经济法方面的书籍,并且发几篇经济法方面的论文,就可以了。同一大类里到了研究生差别不大,进入大的行当最重要。当然,如果对自己非常有信心,那多打听有关情况,并充分复习,直接考这些热门专业,考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跨专业考研并且考分为该专业第一名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
在选择考何专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我有一个老乡和一个高中同学,大学都毕业于上海某著名高校,可是学的都是非常差的工科专业,工作后收入很低,想改专业。在没有辞职,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先后报考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金融和金融学专业,结果考了两次也没有考上,就没有信心了,最终到现在还只能呆在原单位。我觉得他们的决策有严重失误。他们想换专业的想法是对的,可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总想一劳永逸,一招致胜。他们并不是那种自己都老觉得自己特牛的那种人,对他们来说,其实只要能考进经济管理类读研究生就可以了,不仅可以改换工作,而且不管学经济管理类的那个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都比原来好得多,即使他们真的非常想进入金融界,也完全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再朝金融学方向靠。
我知道许多学理工科的学生对这些“文科”专业颇有偏见,认为它们没有什么东西,这是大错特错!法律没有很深的学问吗?经济管理没有很深的学问吗?新闻广告没有很深的学问吗?只要你对这些专业的东西钻研得多一些,你就会发现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底洞。
话说回来,如果你的专业分配不好,你学得再好,觉得它有再多学问,你都用不上它们。如果你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里工作一辈子,你的发展机会有限,会很难受的。如果你在毕业后肯定要要转行,那么你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学同学,几乎没有几个人干本行,不干本行的同学都活得很滋润,而还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你的专业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请不要只知道埋头读书!请在读书的同时也看看自己未来的路!你理想的职业在哪里?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理想你该做哪些准备?多学一点能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服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