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教师辅导学生的图片

教师辅导学生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1-02-09 04:13:28

① 谁的辅导方式好(问题在图片)

大女儿的辅导方式可以让你的孩子走得更远,通过思维锻炼的方式不给他答案,而是引导他去寻找答案,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是没有艰辛怎么会得到提高呢?并且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另一个孩子的问题解决办法却是替他解决了当下的这道题。

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大女儿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②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图说话

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低段教学要打好听说基础。可见上好说话课,加强语言训练是题中之义,而看图说话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看图说话,笔者认为态度自然、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应该作为常规训练的四个支撑点。它包括观察、理解、表达三个心理过程。而观察是开端,理解是核心,表达是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说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按要求有意识地说话,做到说通顺、说具体、说完整,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抽象说教,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为此教师应该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起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
指导,不妨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让学生自说和互说。这样,每一次重复实际都是一次提升,而每次提升又都能转化为成功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为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堂课作出了铺垫,不断激发起看图说话的兴趣。
(二)注重观察力的指导
2、引导学生精细的观察图画----发展思维的准确性。如第一册看图说话《秋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金黄的稻谷,并结合自己对秋天的了解,分析到图中描绘的是秋天收获的景象。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细字。
3、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熟知的生活常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触及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再认知的起点。如看图说话《长颈鹿请客》中,我先让学生们分别谈谈自己对小猫、小白兔、山羊、公鸡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猫爱吃鱼。小白兔最爱吃萝卜。山羊喜欢吃青菜。公鸡喜欢吃小虫子。等等。这样,长颈鹿应该请客人吃什么,学生只要在原认知的基础上略作推理就很清楚了。这里突出的是一个联字。
4、指导学生在事物联系中进行观察,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如第四册看图说话《玻璃打破以后》中有四幅图:一只足球、一扇打破的玻璃、一只竖起大拇指的手、一叠壹圆钞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经过分析,得出:踢球 踢破玻璃承认错误陪钱受到称赞。因此,这四幅图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是由事情发展的经过联系起来的。在这里,教师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捕捉到这种联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双向共同努力的支点。这里突出的是一个思字。
(三)注重想象力的指导
想象力就是思维力,看图学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所说的想象力与前述的联、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是具象的,这里更多的是侧重于理性的,着眼在一般意义的想象力培养,也就是说笔者在这一节所指的想象力在时空上有更高的量极。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不仅要尽量避免可问可不问的问题,而且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广阔的蓝天碧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关问的教学设计的。
2、细节、背景式设问。这种提问能加深学生对图画主题的理解,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主题式提问的必要补充。如看图说话《秋收》,学生观察到稻谷黄了,可以看出秋天到了。此时教师可以再加一问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到了?,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树叶黄了,棉花白了。这样就从细节和背景上丰富了说话的内容,激发了思维的广泛性,充实了想象的内容,(四)说话训练的归宿是一个说字
说话,人人都会,但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在表情达意上能恰到好处地说话,即使成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学童。正因为这样,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说话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丰富学生的语汇。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来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觉得要抓好下面两件事。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观察、理解、表达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这三个环节是环环扣紧,互相渗透、交错融合、统一进行的,缺了哪一环都不完整,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也要着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兼顾学生的表达。反之亦然。在这里正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教师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起来。教学上的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但在知识链上的顾此失彼同样不提倡。
教学工作是一棵常青树,教师是这棵树下的工作者,他个人的工作时间、工作经验都是有限的,更是相对的。可是教学的这棵常青树却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所以,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任何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都不应该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发展的,也只有这样,小学低段的看图说话教学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走向成熟,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地落到小学教学的实处。

③ 请问,这张图片是哪本教材或者是辅导书里的啊,本人急需这份资料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是指与教材课程内容同步,辅助和指导学习的图书。如:同步练习、随堂测试等。是指对于某个阶段或者学习板块的辅导图书,如:章节检测,阶段测试等等。是指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比较综合的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每年度分两个学年,分别叫做上、下学期。上学期从9月1号开学到放寒假结束,下学期从3月1号开学到放暑假结束。上下学期的中间段叫做期中,结尾段叫做期末。每个学期的中间段和结尾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都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期中、期末检测卷,年终检测等。中国幅员辽阔,个别地区根据当地的地理变化环境情况,对期中期末的检测时间略有差异。是指学生、学员对于部分学习阶段的综合练习和检测。如: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总复习、模拟训练。辅导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本知识,涉及领域往往超越课本内容。如:奥数、考研过关、四六级英语过关检测等。

④ 有没有靠谱实用的在线作业批改工具,让老师来随时随地辅导学生的

我们知道线下机构的晚辅都是辅导学生作业,老师大部分时间是在看着学生写作业,只有学生有问题才会发挥老师真正的作用,老师的效率很低。

在线作业批改,解放老师时间,只要一个pad,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批改辅导的工作。学生提交老师收到批改,其余时间老师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大大提高了人效。

再者,我们说说批改形式。现在市面上很多机构都在用微信辅导,弊端显而易见:

  1. 重要信息会被覆盖

  2. 图片视频会失效

  3. 老师讲解没有针对性,只要录屏或者语音,学生不一定能一次就懂

而现在市面上的绝大部分批改辅导工具也多是如此。我们知道面对面的辅导效率一定是最高的,那么就要找到一个尽量契合这个条件工具。

可以试试我们的产品,“音视频+图文”的多媒体批改方式,语音和视频气泡放在错题旁边,学生点开查看老师的讲解和列举的案例,不仅高效,而且有温度,每次批改都仿佛老师陪伴在身边

⑤ 在研究正弦图像的问题时,某老师指导学生用五点法作出函数图像要求同学们先进

x=-π/4 y=0
x=π/4 y=1
x=3π/4 y=0
x=5π/4 y=-1
x=7π/4 y=1
一周期来的,其实只要知道y=sinx的图自,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图像向←平移π/4个单位就可以了,教科书上应该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⑥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看图赏景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这样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克服由于年龄小所带来的观察的随意性。因此每次写作前我都要交代清楚观察的任务。任务必须具体,以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教师要善于运用看图写话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学生观察活动的水平受教师指导的调节。教师提示性的语言不是用来揭示观察的结果,而是用以拨正学生观察的方向,起到掌舵的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立雪求道”(二年级下册基础训练6)一图时,我就这样提示:“青年人为什么站在雪地里?大家看看他肩头的积雪。”教师用简练的提示把学生的观察引向肩头的积雪,得出“青年人下雪天气在大学者屋外已站立了很久”的结论,引导学生的观察方向是需要着重观察的事物。不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大学者的睡态”这一最鲜明的形象吸引过去,而忽视对图中重要事物的观察。
其次,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指导他们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
如看一幅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地观察图画,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清楚图画上的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上弄清楚每一幅图画里都包括人物和事件,让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就得说清楚谁在干什么?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提早告诉学生。看一幅图,要弄清“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脑子里要先有这些再去看图。把这些规律告诉给孩子,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还有就是要让学生有步骤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当他们经过老师的训练,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我们就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了。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一个人他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怎么写。他如果看得没顺序,说得也就没顺序,这篇文章写下来就谈不上条理性。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是非常重要的。
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作为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记叙文不是先让他知道梗概和主要内容吗?看图也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画图

1、平面图

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如图(l)所示。



从图表中可以清楚看出不同的拿法。此题一共有不重复的7种拿法。

从以上各例题中可看出:解题时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我们不妨在解题中广泛使用。

⑧ 辅导看图写话90%家长崩溃!该如何让小神兽乖乖学习

90%的父母崩溃了?这小学生很好学。有一些秘密要处理。让孩子讲图片,孩子说的内容井然有序,才能写得流畅。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应从看图写字入手。孩子们能得到一张照片并想把它写下来与父母和老师分享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这不是梦!它很容易实现。家长不用担心,掌握以下三个步骤,让孩子乖乖配合你,写字的空间比看动画片更吸引人,怎么办?

如何借助图片写作。写作时,当然也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标点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一年级指导看图写字时,会特别注意。这是我们练习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牢固,二年级就很累了。标点符号的使用。从简单的标点开始。在前几篇文章中,我将使用,然后,再学习,等等。词语的搭配。如何使用行动这个词?如何写快乐这个词?格式化写入。在开始阶段,试着用正方形写字。前两个空间更直观,便于孩子掌握和学习。角色的名称。有些孩子想了很久一个名字,然后他们的想法就偏离了主题。要让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屏幕内容上,家长应明确几个简单的名字供孩子选择。记住,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