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①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 写作技巧和步骤
小学辅导小学作文有哪些描写方法?小学作文是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检测,一个学生只有将语文知识学好了,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认为或者是景物运用某种手法写出来,那么小学辅导作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综合能力)
1.详细描写:使用了很多生动的、贴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厚厚的涂抹.2.白色描述:用简单的单词,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图像的特征,并在几个笔画中勾画出人物或事物.3.静态描述:平面、静态描述人物或场景.4.动态描述:写静态,或用拟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带来的小学辅导作文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借鉴和帮助的价值.
② 在家如何辅导孩子写好作文
第一步:让孩子知道文章是有结构的,分为凤头、猪肚、豹尾这三个部分。如果这个三个部分给孩子的印象太抽象的话,就说是头、身、脚。
怎么跟孩子说呢?头就是文章的开头,身就是文章的主干,脚就是文章的结尾。
当家长一开始指导孩子写作文时,就应该给孩子这样一个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家长可以这样指导:
今天是要写一篇《我的爸爸》。
首先,就应该让孩子掌握学会一句话开头,做到开门见山,把自己的想法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写出来。便于初学的孩子掌握,不要一开始就给他太多的开头方法:设问法、先闻其声法。孩子容易糊涂,忽视文章应该是什么样子。引导孩子思考,用一个词或者两个词来形容爸爸。
比如:我的爸爸是一个很神奇的人。
头的作用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文章大概要讲什么。
接着,引导孩子,身子就是体现具体的内容,比如开头说到:我的爸爸是一个很神奇的人,那就写一件事或者写两件事体现爸爸的神奇吧!在这里就先引导孩子想想有没有什么故事,让孩子自己先说一说。怎么具体表达在第二步中说。
最后,结尾处应该让孩子明白,结尾的作用就是重新让读的人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最容易让孩子上手的办法,还是一句话结尾。
比如:这就是我的神奇爸爸。
在写作之前通过三步简单引导,让孩子明白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这文章三个部分各有什么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让孩子把简单的话,写得更具体。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孩子,写话一般停留在写一两句简单的话。这里试着让孩子把一句简单的话,变成几句相似的话。让初学作文的孩子明白,语言写得越丰富,读者就会感受得越好,更明白他的意思。
写具体的方法:
第一种:一个词变成几句话。
孩子写日记时,常常说,今天天气晴朗。当家长指导孩子时,就跟孩子说,咱们试着让这句话变成几句话。站在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你说今天天气晴朗,那么你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天气晴朗呢?
孩子便会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的,大清早就出来了。
那么家长就根据孩子的描述,调整顺序来引导他了解,把天气晴朗这个词,可以变成三句话。那就显得具体丰富了。
比如:今天一大清早,太阳就爬得老高老高,把云姑娘们都赶得老远老远,天蓝得透亮,好像一块蓝绸布挂在天上。
第二种:五感来写物品
孩子初写作文时,其实最难描写,孩子的感受能力比较差。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五感去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见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闻到是什么,摸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
比如:写苹果。
引导孩子说,苹果是长得什么样子的,是圆圆的。是什么颜色的,是红彤彤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是光溜溜的。闻起来是什么,有一股香甜味。你感受到的这些,会让你想到什么?圆圆的就像是一张可爱的娃娃脸。红彤彤的像是一个小红灯笼。一股香甜味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苹果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出来了。
③ 如何辅导孩子阅读和写作
一、在家创设爱读书的氛围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影响之深.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闲暇之余手捧一本书或读或沉思,那么孩子在这个漂满书香的氛围中一定对书情有独中.何愁有的家长发出:“我的孩子怎么回家就不读书呢?”这样的慨叹.所以,我们在家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爱读书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架或书柜,让孩子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在书桌上腾出一块地方给孩子放书.其次,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室内的安静,如果客厅开着电视,一定要把音量开小一点儿,还要把孩子的房门关上,保证孩子在安静、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认真地读书.如果能让孩子经常看到家长读书、看报的身影最好,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有时就是家长的影子.孩子会想:爸爸妈妈都这么大了,为人父母了还在努力地读书、学习,我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与书为友,决不落后.
二、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
我们家长在陪孩子去书店选择书籍时,可以用心观察孩子对什么书感兴趣.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富于幻想、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喜欢看童话、故事、神话、科幻、侦探……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买一本他最喜欢的书籍.然后鼓励孩子把整本书看完,在孩子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多关注、多与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当孩子读完这本书后,他就会有一种收获感、成就感.抓住这个时机,家长适时地给孩子讲一个名人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在心里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比如,您可以告诉孩子:你真爱读书,唐代诗人李白小时侯也特别喜欢读书.他写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被世人津津乐道.妈妈相信你长大后也会和他一样有一番作为的.然后再次带孩子去书店,给他推荐一套人物传记类或《听妈妈讲名人的故事》丛书.通过读这些书,孩子就会认识很多名人,从做人到学习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的影响.“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从生活的一些科学小窍门引导孩子读一些科普读物,培养他们从小对科学的探索意识
④ 怎样辅导二年级的学生写作文
如何辅导二年级孩子写作文
孩子开学该上二年级了,慢慢要学写作文了,假期我也经常和她商量并鼓励她,让她多动笔练写日记。每次出去玩的高兴,孩子就会说明天我要把今天开心的事记录下来,我要写日记,可是第二天、第三天还不见她动笔。也是孩子毕竟入学没多久,会写的字还不算多,第一学期也只接触过看图说话,于是我就鼓励她,只要语句通顺就行,写写看吧,写好了妈妈帮你改。最近我一直在想怎样帮助她写好作文呢,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很受启发,转载过来和大家分享。
怎样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写好“人物”的作文?
首先,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写老师的时候,容易犯“口语化”的毛病,就像平时嘴里说的大白话一样,孩子们喜欢直接照搬到纸上,比如:一个孩子写她的语文老师,她很容易这样写道:“我的语文老师是女的,她教我们语文,她二十多岁,她长得挺漂亮的,她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她的眼睛很大,她也很凶!”这像不像平时孩子给我们口述的语文老师的情况呢?相信每个家长在和孩子聊到他的老师时,几乎都听过这样的话,而且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写的作文语句也大多为“单句”,那么什么叫单句呢?就是指“不包含分句的句子,常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短语构成。与‘复句’相对。”
那么言归正传,怎样改掉孩子写作文“口语化”“单句化”的毛病呢?笔者认为:在这里是可以让孩子记住一些有固定模式的句式的,记住这些句式后,就可以让孩子很快入门,可能会有家长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岂不是让孩子走八股式的套路吗?其实不然,因为这和学英语一样,都是有了固定的句式,孩子才知道了整体的谋篇布局如何打造?再说世界上所有的文学本来就有固定的模式呀!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写老师的“经典之作”是怎样开头的吧!例如巍巍写的《我的老师》中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在这篇文章里,第一句就是一个复句,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模式化的句子。我们可以读懂巍巍老先生的老师之基本情况如下:(一)、这个老师是他小学时的老师,(二)、老师是个女的,(三)、老师的名字叫蔡芸芝。而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却通常交代不清楚老师哪怕是最基本的情况!比如在第一段应该交代清楚老师的情况如下:这个老师是你什么时候的老师?还有老师所教的科目和性别、年龄、外貌如何?于是我们很有理由让孩子记住若干个个句式,主要有:(1)我(交代年级)时有一位教我(科目)的(姓氏)老师,(2)我(年级)时的一位老师,是一位(年龄)岁的姓(姓氏)的(性别)老师等等模式,只要家长心中能有这样几个句式,就可以在教孩子时引导孩子复述一二,再写下来又有什么难的呢!
还拿前面那篇孩子的作文来说吧!比如“我的语文老师是女的,她教我们语文,她二十多岁,她长得挺漂亮的,她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她的眼睛很大,她也很凶!”如果学会了句式后,孩子就会自觉地写成:
(1)“我一年级时有一位教我语文的女老师”
或者是(2)“我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是一位二十多岁姓张的女老师。”
这样岂不是更明白更简洁吗?而且我们把孩子作文中的单句改成了复句,培养孩子今后自觉地就写出复句较多的作文来。我们读孩子的作文也会感觉十分流畅的!
怎样写好人物的写作提纲
第一段(详写)
要写出人物的性别、年龄、年级、外貌特点等。
第二段(详写)
要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举出至少一到两个有关的小事例,
这是本文的中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来写(如:本篇范文是分成两个自然段来
写的),但是每一个自然段都不能脱离“总起句”的中心内容。
第三段(略写)
收尾,总结性的语言。
低年级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就像一张白纸,能极快接受新生事物,通过长时间系统的基本作文训练和日积月累的文采熏陶,孩子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很有“超常”的趋势。所以教会孩子写作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⑤ 如何辅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如何下笔原因有二,其一是写作思路没有理清,在作文框架的组织上,没有结构安排。其二是在作文语言的组织上,词汇贫乏。针对这两点,在进行作文辅导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之前在家对面的卓越教育,老师教的孩子方法。一是要在写作前先看一下具体的作文要求,找准定位,确定中心思想。二是要根据要求列一个大概的提纲。三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借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把平时课上教的诗词歌曲或者是名言警句以及成语等全部引入到文章当中,或者是对语句略加改变,这样做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而且,也能将整个作文的文化底蕴凸显出来。
⑥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如何辅导作文写作
首先,要激好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1、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扭转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错误倾向.让学生明白作文不是靠近堆沏华丽的词汇藻,也不是搜集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故事.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折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2、用成就动机和趋雀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或地侠或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越强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就震越强,就越能乐学.对于绝大多数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或刚刚孕育阶段的青少年而主常表现为趋誉动机,即学生为赢得外界赞赏,获得一定荣誉和身份,指向外来报偿的一种学习动力.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比如,开展优秀作品展,建立写作之窗等活动,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进步的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 的喜悦 .
但趋誉动机支配下的学习行为,大凡只停留于热情、冲动的水准上,其波动性和他约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利用,正确引导.
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发展过程.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阶段正外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
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造句的能力.
这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写出的句子有多么好、多么优美,只要求通顺就可以了.具体方法不是传授词法和句法,而是训练学生语感,让学生写完一句话后,先读一读,自己听一听或同学之间互相听,看句子通不通,不通就把它改掉.具体写的内容,可以是按教师所给的词造句,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某一具体事特的某一点写一句或几句话.
2、中年级着重训练连名成段的能力.
这是在低年级连词造名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几个连续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每一问题答一句话,连贯成一段话.这样与直接让学生写一段话比较,学生不会觉得太突然.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后,学生觉得写一段话不是很难,练起来也就顺手多了.但是脱离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写一段话,叙述顺序就可能不太恰当.我是这样纠下的,首先写完一段话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句与句之间是否连得起来,连不起来的,调整名子顺序,再读,再调整,直到自己认为通顺了为止,然后同学之间互读互改,通过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高年级着笪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这是在低、中年级训练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有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的材料有详有略.“有中心”的训练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第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分析课文作作者的立意,从中受到启发;第二,通过讲评学生典型作文,因势利异,这一时期作文“有中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写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并不要求“中心明确”、“中心突出”,不然会使学生对作文望雨生畏,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年段的教学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这样才能明确目标,年段为全局服务,使学生作文能力扎扎实实地逐步提高.
最后,多给以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但由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性,选材内容往往局限于某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我我们为学生参加学习实践、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材料,开阔视野,有更多的、更新鲜的东西去写.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外科乎是在让学生愿写、有东西可写、懂得怎么写这几方面下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
⑦ 如何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方法
家长在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是从生活点滴小事开始的,不能等到孩子学校布置写作文的任务时,再去现教孩子如何去写,那样为时已晚。在孩子没上学时,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多观察生活,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去引导孩子,陪着孩子一起去练习遣词造句。
学龄前孩子就可以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看到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就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把它描述出来,如果想要表达的更准确,还可以再加一些修饰性词语,家长不要去说,而是让孩子去讲述,不全面的地方可以稍加提示,等到孩子学生字以后就让他写下来,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孩子再长大一些,就教他这么样说话能更加符合逻辑,说话如何更有条理性,用在写作上也是如此,也就是这么写作文某局谋篇能好,看起来更严谨、让人读起来更有说服力。同时在每句话的细节上也要下功夫,为什么用这个词好,用其他词不好等。
2写好作文的窍门是什么
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所以个人并不反对让孩子去抄作文,但是不能老是布置完作业一抄了事,那样一点效果也没有,反倒会误了孩子。要让孩子自己找到适合作文题目的文章,反复去读并自己修改成自己的文章,老师和家长也不要点明那是抄来的,如果表扬孩子以后,他会有极大的满足感,甚至会更加努力地学写作文。
要想写好作文,其实最开始都是模仿的,多背一些经典语段,多看一些名家名篇作品,看看名人都是怎么写作的,如何去写景状物,然后用自己学的的只言片语进行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文章。如果都是自己写出来的话,那么恐怕都是大白话了。
⑧ 浅谈怎样辅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亲身体验,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和兴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就会活跃;感情才能真实,想象力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得好。例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写景的习作,然后,带着学生到校园外的一片田野里,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丽,田野的色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其次,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平时可以跟学生亲切交谈和鼓励,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文章,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写作文难,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二、多读好书,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这诗句指出了学习作文的有效途径——多读多写。莎士比亚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而作文来源于生活,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量地阅读,同时拓宽课外阅读渠道。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少儿读物、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极到图书馆博览群书。通过多读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读也要跟写相结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中要注意好词佳句的积累,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做到读写结合。
三、用童心写真实、抒真情
现在部分学生的作品实在太完美了,甚至还有点大作家的味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觉得不应该让他们失掉应有的纯真。儿童作品应有儿童的特色。少年志成不见得是坏事,但满篇老气横秋的口吻倒显得有点做作之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曾看过一位小朋友写的一首题为《长颈鹿》的诗:
长颈鹿
妈妈的脖子真长
就像长颈鹿的
妈妈
你是要到银河去喝水
吃星星组成的银树叶吗
读了这首诗,你会觉得这位小朋友太天真、太可爱了,太富有想象力了,用她纯真的童心表达了她的真情实感。又如:我教六年级的一篇习作为《啊!我发现了……》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小发现。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有的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个学生却说:“我发现了老师的两颗牙齿掉了。”的确,我少了两颗牙齿。平时不易察觉,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才会暴露。他这么一说,惹得学生满堂哄笑。但我并不介意,我也笑了。很多学生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学生的顽皮,率真,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时写下来,学生都写得很顺手。特别是发现我牙齿掉了的那位同学,把如何发现我的牙齿掉了的过程真实详细地写了出来,着实把我“开刷”了一下。所以写作文就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言,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闪现出真、朴、美的光彩。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只要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用自己的心声写文章,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水平会越来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