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辅导员的一封信
⑴ 雷锋的故事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故事:一次,雷锋跟张书记去下乡,一边走一边聊天。走着走着,雷锋觉得脚下被一个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便一脚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破螺丝钉。”张书记听了,一声不响,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雷峰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雷锋跟着张书记到县机械厂开现场会。在机械厂,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聪明的雷锋这时已经明白县委书记为什么要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只见张书记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螺丝钉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厂长。在回来的路上,张书记说:“雷锋,你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就象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党把我们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同时,我们国家的底子还薄,处处要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浪费,积少成多啊!”
第2个故事:一天,在电影院里,电影还没开演。一个姓贾的小学生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个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觉得挺奇怪: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怎么还在看书?小学生探头一看,原来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他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雷锋叔叔,这么一点时间,你还看书啊?”:小学生非常好奇地问。雷锋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时间短,可是看一页算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雷锋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小贾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紧!”雷锋亲切地说:“不抓紧可不好。你们在学校里学习,太幸福了。一定要认真地学。”
雷锋就是用钉子精神去刻苦学习的。雷锋是一个汽车兵,整天开着车到处走,没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学习。他总是千方百计抓紧点滴时间来学习。他把书放在挎包里,随车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别的事,就打开书看一阵。每天晚上出车回来,总要挤出一点时间学习,有时候熄灯睡觉了,他还找地方去看书学习。他晚上常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
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196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忙了一个礼拜的战士们有的上街买东西、逛公园,有的看书、写信、洗衣服。战士小于见雷锋吃完早饭趴在床上看报,以为他又要学习了,就一把夺过雷锋手里的报纸,说:“起来,跟我上公园转转去,今天禁止你学习一天!”雷锋这天肚子疼,没有跟小于上街。他想,今天夜里还要出车呢,肚子老疼怎么办?就跑到团部卫生连去看病。值班军医给他看了看,开了一些药,说:“你是夜里着凉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锋从卫生连出来,走到半路,看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正在开展劳动竞赛。大喇叭里放着歌曲“社会主义好”,推车的,挑担的,来来往往。雷锋近前一看,一块木牌上写着:“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雷锋心想,真不简单,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马上就要变成一所小学了。他突然听大喇叭里喊:“运砖的同志们注意!砌砖组的同志大显身手,砌砖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纪录,运砖组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听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飞奔过去。
在一个烧水棚旁边放着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烧水的老师傅见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车干什么?”雷锋回头说:“老大爷,我借这车用一用!”老大爷说:“我们的车不外借!”雷锋笑了笑,说:“老大爷,我就在这儿用!”老大爷才明白,这个解放军要帮忙干活,说:“怎么,你要帮咱们工地推砖啊!”雷锋说:“今天我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说完,推起车就飞快地走了。雷锋一连推了几车砖,身上出了汗。他把军装脱了下来搭在车把上,越干越欢。工人们都好奇的看着他,有的说:“同志,谁叫你来干活的?”雷锋笑了笑说:“是你们把我吸引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星期天也不休息盖小学,今天我也没事……”说着,他又推着车走了。雷锋一边推砖一边想:自己小时候上不了学,现在国家这样关心少年儿童,给他们创造这样好的学习条件。雷锋一鼓作气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湿透了背心。那位老师傅给他端来一碗开水,雷锋一饮而尽,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车。雷锋正干的起劲,工地上的女广播员跑了过来,问雷锋:“解放军同志,你是那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雷锋刚要开口回答,见那女广播员打开笔记本,忙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你来参加劳动,给我们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写篇表扬稿表扬你!”雷锋说:“这有啥表扬的?我今天没事,到这儿干点活,这是应该的。”女广播员还不放过雷锋,说:“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锋说:“你要写稿表扬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说说为什么参加义务劳动吧!”“为什么?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呗!”雷锋回到营房后,对参加义务劳动的事一字未提。可是,过了一会,一支队伍敲锣打鼓来到了部队驻地。连长和指导员一看,队伍前面几个人抬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才知道雷锋又做了一件好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经常出去做报告。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天,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忙个不停。有人劝他,说:“看把你累的,都满头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说:“我不累。”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一出站口,雷锋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是把车票丢了。只见那个中年妇女浑身上下翻了个遍,车票还是没有找到。雷锋不由得上前问道:“大嫂,你到哪儿去啊?怎么把车票弄丢了?”
那位妇女着急地说:“俺从山东来,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怎么办啊?”雷锋听了,说:“大嫂!你跟我来吧!”雷锋领着那位妇女来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到吉林的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就要开了。”那位大嫂手里拿着车票,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大嫂还想还我钱呢,就不在意地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又有一次,雷锋从丹东做报告回来,还是在沈阳换车时,在地下道里看到一位老大娘,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还背着一个大包袱非常吃力地走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这是上哪儿去啊?”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说:“我从关里来,要去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是和自己同路,就把包袱接过来,扶着老大娘上了车。车上人挺多,雷锋给老大娘找了一个座位。老大娘告诉雷锋,她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这是头一次去看儿子。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雷锋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只写着抚顺市XX信箱。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说:“您放心把,下了车,我一定带您找着您的儿子。”老大娘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车到了抚顺,雷锋背起老大娘的包袱,搀着老大娘,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雷锋同志在1961年4说23日的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在1961年10月3日的日记中,雷锋又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同志在196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一件件,一宗宗,都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14288
| 评论(330)
向TA求助
回答者: No上帝No | 三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问题
其他回答 共323条
2009-3-4 19:53 lgx0103 | 二级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654
⑵ 给辅导员的一封信1500字,说自己的心里话
问候关心一下,谈谈生活,说说打算,讨论理想~
这个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呀~有什么难,有什么可顾虑的?能够深有体会的也只有你自己。有些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经历。
⑶ 大一上学期要结束了,给辅导员的一封信怎么写
你好 你可以从学习 生活 思想 这几个方面汇报
⑷ 给辅导员的一封信300字
您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到了快离开学校的时候了.每每一想到此,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和不舍,两年多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回想在过去两年当中有许多时间都不知所措,有许多时间都在宿舍里床上度过,有许多时间都用在QQ上的闲聊,有许多时间都在宿舍扯谈,心中不免有些愧疚。两年过去了,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虽然我们大学里的图书馆有很多的藏书,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学到太多东西,虽然大学里有很多的可以学习的东西。好多东西感觉还没来得及学就已经过去了有很多的东西没有把握好后悔已经谈不上了。转眼又到了迷茫的时候了,不知道毕业后该做些什么,该走向哪里。
⑸ 问题已经说过几次了但是辅导员不相信我,相信别人,我该不该继续解释,写一封信提交上去了
不知道你遭遇了什么情况,但是如果你已经详细的说明过了,而且已经做出了自己应做出最大的努力,其他人不相信,那也没有办法。
⑹ 跪求《给辅导员的一封信》 字数不要太多 500 600就OK 多谢
辅导员的一封信
作者: 出处:网络 更新时间: 2007年05月04日
吕老师:
您好!
一直想给您写这封信,不过总是由于种种理由推迟,今天给您写这封信,我是以04级一名普通同学的身份写给您的,不是以团委委员的身份,也不是以实践部部长的身份。
老师,您一定很想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会突然写信给您,我也不能说出具体是因为什么,只是觉得是时候为我们班的情况作一个解释了。一直以来,在您和一些师兄师姐以及师弟师妹看来,我们班是一盘凌乱的沙子,没有组织性,没有团队意识,没有责任心。作为04级的一名同学,面对这些评价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我很想告诉大家,“你们误会了”;我也很想去辩解,但是,又觉得我的语言很苍白、很无力,甚至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或许是因为我认为我们无数次放弃了话语权,所以引起大家的误解。当然,给您写这封信只是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我也只想就我们班的事实问题和您作一个简单的阐释。如果哪些地方您觉得我说的不客观,望你提出。
我们都知道,无论对一件事的“感觉是什么”,那终究都只是“感觉”,不能代表事实。或者说,我们班是一个月亮,总有一面别人是看不到的。所以,我想先向您列举一些事实。
2004年9月,我们04级同学带着梦想来到大学城,我们即使互相不认识,互相不熟悉,但是我们在军训的日子里共同扶持,相互鼓励,度过了大学里的第一门课程——军训。对我来说,在军训的那段日子里,有许多事让我感受到这个班级的凝聚力,体会到我们班同学的可爱。那时的我,在军训的日子里倒下了,晓武背着我从教学楼跑到校医室,足足有一千多米,文珠也一直陪伴着我,中午午餐时,宿舍的同学给我打了饭,其他宿舍的同学也来看望我,那时候,我深深地觉得这是个可爱的班级。在军训的日子里,还有许多事,我也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班的男生在每天下午军训开始前,都会提早搬一桶狮山泉水到我们军训的地方,等候大家;有的男生裤子破了,女生主动帮他补;无论是谁病了,私下里大家都会去宿舍看望;女生在宿舍搬不动狮山泉,男生就坚持不懈地帮助我们。记得在最后军训的几天里,天气异常的热,排练的同学坐在沥青跑道上,又不能喝水,而有些同学不用操练,于是就帮助大家打水,送水。我也是送水的同学之一,我记得那时全校只有我们班的同学给大家送水,其他院系没操练的同学大多在宿舍,旁边体科院的同学很羡慕地看着我们手中的水。那种骄傲,我一直保留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褪色。
2004年10月,中秋节。我们班男同学凑钱购买了一些食品,在图书馆山下,邀请我们女生一起共渡大学的第一个佳节,虽然那时的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但是自发的活动让大家深深地觉得我们是一家人。
2004年11月,我们辩论队打新生杯辩论赛,半决赛那场,我们很紧张,我们四名队员在比赛结束后抬头才发现,我们班的男同学集体穿着校学生会的红衣服给我们加油,而很多女生也集中在那个区域,那时的我们很想哭,不是因为我们输了比赛,只是因为我们同学太可爱。
2004年12月,我们在大学城举办了一个舞会,多数同学都参加了,那场舞会,让我又重新认识到我们同学的可爱。当时我们缺少椅子,一些男生知道之后二话不说就上七楼把椅子搬下来,舞会结束之后,很多同学主动留下来,打扫会场,那时候我们工作经验少,人员安排做的并不好,但是从打气球到收拾会场,我们一切都顺利地、默默地进行着。
2005年1月,学校举办广播操比赛。我们班获得第三名。让我忘不了的是,在一个寒冷的早晨,10度的气温,空荡的操场只有我们一个班在练操;比赛那天,大家都很紧张,就怕做错动作;在领奖的那一刻,我们全班欢呼着,我们的心情比得第一名的院系还激动,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就是这么直接地表露在大学城的操场上。
趣味运动会拔河。我们班的同学过关斩将,最后只是输给体科院,夺取第二名,在那场运动会上,可以说是一个大冷门了。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我们拔河比赛在非专业组里是第一名,不是因为我们班同学力气大,不是因为我们受过专业训练——真正的力量缘自于我们对集体的热爱。
歌咏比赛。比赛前两周,我们几乎每晚都在楼下排练,虽有怨言,但是我们坚持了;那场比赛开始前,大家都很紧张,化妆、排队。老师,那时您也在现场,您应该可以感受到我们班团结的气氛,不知您时候记得,我们班在唱完那首《让世界充满爱》之后,没上场的同学拿着“旅游管理迷死你”的牌子,高呼着我们的口号,别的院系同学笑了,我们场上的同学感动了;虽然我们的节奏错了,我们下场时的路线错了,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到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才离开现场。回去的路上,大家心情都不好受,大家在那时都共同产生一种叫“伤感”的情绪。老师,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班级会有如此的强烈的共同的情感吗?
艺术团汇报会。我们班同学的节目很轰动,晚会结束后,大家收拾好会场,就转战到3号楼下的空地,大家围成一圈坐着,继续着晚会的气氛与快乐,有的男生弹吉他,有的女生跳舞,大家互相吹捧着,现在想起来——真是美好。
在快要离开大学城的那段时间,我们全班女生秘密策划了一次聚会,聚会的经费,食品,场地布置还有给男生的邀请函都是我们班全体女生的努力,我们坐在宿舍过道里,发挥着大家的想象力,为节目想破脑袋,负责食品的女生,跑到广外,把大袋大袋的食品采购回来,大汗淋淋,没有一句怨言。大家都用行动默默地支持着,这其中还有许多感人的事,如果老师还想知道,我再和您说。
那次聚会,我们女生难忘一起努力的时光,我们全班难忘相互谈笑的时刻。老师,相信您在大学肯定有着同样的记忆,您一定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拥有这样美好的回忆。
笑翻天的团队训练。我们全体同学都参加了,在过程中,大家互相支持,在有些项目上,男同学甚至让我们踩着他们的腿翻过圆木,那天雨下得很大,有些地方很滑,我们虽然分了组进行竞赛,但是当其他组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全体同学都很紧张(突然觉得我们班同学在集体活动时很紧张),我们的团结就是这么不经意间地流露出来。
乔迁之日。我们女生的家产很多,男生早早地在楼下“候命”,他们不厌其烦地帮我们搬东西,车来后,他们也是先让我们女生上车,老师,那时您是否觉得我们情同手足。
迎新生晚会。我们班多数同学都到场了。女生的舞蹈,华尔兹舞,小品,还有最后的那首《相亲相爱一家人》,我们的感动、我们的团结就是在平凡中显露出来。
…… ……
吕老师,太多的事,我真的数不过来,还有许多让我们互相感动的事,我们班的同学彼此惦记着大家的好,惦记着我们在大学城的时光,惦记着我们04级全体同学的未来……也许有些事情在您和其他年级的同学看来,我们很不团结,然而也有许多背后的故事你们或许还不了解,如果说我们班同学另类的话,或许我们另类在我们的含蓄,我们含蓄地表达我们的团结,我们的凝聚力永远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我们对班级的热爱永远是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不需言语,因为我们彼此之间心照不宣……
吕老师,您觉得我们班同学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很消极。对此,我有我个人的想法,一个活动没人参加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只是单方面的归咎于我们的积极性,似乎有一些片面。上学期我们班的团日活动,我觉得就很成功,缘于班委的策划、王纯高超的主持能力、我们同学的知识基础……还有韶关之行,我们的影响力也是很大。
吕老师,我一直很骄傲,因为我在04级这个集体里。相信我们班很多同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在旅游管理系这个大家庭的文化氛围之下,我们班有很鲜明的班级文化,我记得上学期周老师说过,文化就是一种习惯。我很认同,我们班与别的班级有不同的习惯,也有不同的不习惯。我们习惯独立思考,习惯适度自由的学习,习惯团队作业的方式,然而似乎我们不习惯的就是您和别的班级认为应该习惯的。的确,我们班级的独特文化给老师您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认为这种班级文化特色却有保留的必要性。
吕老师,您认为我们班同学太自我了。那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转化一下思维,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自我”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特征,也是每一个班级都有的特点,只是在我们班表现的更“淋漓尽致”。然而,这就一定是缺点吗?我以我有限的知识得出判断,这不是缺点。老师,我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在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现有的大学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老师,您的答案是什么呢?再来看看我们班的现状,我们看上去似乎蔑视很多团队活动(例如讲座、报告会),然而事实究竟是什么呢?校园里开设了许多讲座,许多的报告会,一些报告会要求我们一定要去,还要点名。然而,我们在报告会中真正学到什么了吗?(有些报告会我们仍旧很热心)。其实,有些报告会其他班级的一些同学也不愿意去,只是我们班同学表现得强烈一些,因为我们的班级文化就是这样——用行动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敬爱的吕老师,当您看到这里,是否觉得重新认识了我们,至少您觉得我们是诚实的——当我们不愿意,我们就告诉大家我们不愿意。至于我们班为什么一些活动不参加,我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85人就有85个回答,我无法解释。我能够做的就是把事实反映出来。
吕老师,至于您和大家经常说的“核心人物”的问题。我有一些想法,我们班没有核心人物凝聚大家,这其实也是团结的表现,您一定认为我在“诡辩”。然而我坚持这么认为。在一个团队里,的确需要一个“灵魂人物”,在我们班存在着许多“隐形”的灵魂人物,他们是在不同方面体现领导力的。例如,在学习方面,我们有天果为大家操办大小事情;在团支部活动方面,有王纯担任着“灵魂人物”的角色;在文体活动方面,又有焯敏;在出游活动方面,有张智同学;在学习典范上,我们有蔡思,晓花作表率;在争取权利方面(大一关于教学质量的问题、大二评优制度问题)我们大家都是“灵魂人物“;我们班与其他班不同的就在于此,我们的确没有一个“核心人物”,但是我们拥有一队的“灵魂领袖团队”。老师,您认为呢?
吕老师,您是否记得,我和您谈过“民间活动”的观点。我们在宿舍、在课间、在周末,我们互相之间亲如姐妹,情比一家人。
老师,我给您写这封信并不是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辩解,也不是为了说明我们行动的合理性,我只是想把真实的情况反映给您。作为学生,我们在许多方面显的很不成熟,甚至幼稚。但是我们仍然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老师,我一直很不认同说“04级是一个不团结的班级”,在常规的思维中,大家会认为集体参加活动的班级是一个团结的班级;但是我们用逆向思维发现,一个“集体不参加活动”的班级事实上也是个“团结的班级”。在这里,我不是说不参加活动是好的,我只是将事实做一个分析。
老师,我们的国家是讲究特色的国家,不知您是否考虑过,把我们04级班级文化当作旅游管理系发展过程中的特色文化,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理念来解决我们目前出现的“问题”。因为,这些事实已经很难改变,我们已经形成习惯、甚至夸张地说我们已经沉淀成一种文化了。现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强调“创新”的理念,老师,是否可以把我们班的现状开发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新模式呢?或者可以考虑用我们班的文化来丰富我们系的文化?
或许,我的想法很幼稚,但谁又能证明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呢?
老师,我们的系从成立至今,都在风雨兼程,前进不息。作为系里的一名成员,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大家庭在不断地强大,但我也很不愿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把我们当作不合作的集体,05级是团结的集体、03级是团结的集体,为什么偏偏认为我们就不是呢?
我觉得很可悲……
我们被误解了,我们被忽略了。
大家误解了我们的团结——只是因为我们团结的方式是含蓄的;
大家忽略了我们的潜力——忽略了我们是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潜力的班级。
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我们在前行中也努力地去适应环境。我们一直在努力证明着,我们是一个有价值的班级,但是,我们又要同时承受误解与忽略。
老师,您知道吗?这种感觉让我很难受,很难受。因为我是04级的一名成员。
老师,在此,我也谈谈我们干部的感受吧。在大学城的一年里,我们与师兄师姐沟通的很少,许多工作我们都没有经验,很多事情都由自己揣摩(当然,别的院系04级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班上的干部毕竟在将近一年里努力的工作着,尤其是迎评期间,还有师兄师姐实习期间,我们04级干部杠起了重任,我不想在此向您吹嘘我们的工作成果。我只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和天气预报局的工作人员一样,那就是——“当我们做对时,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做错时,没有人会忘记”。
吕老师,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班是一个务实的、有潜力的、有思想的、有价值的、有创造力的班级。
未来的实习、就业会证明我的观点。
老师,您是我们的辅导员,您会理解我们的。
另外,这封信是我一气呵成的,思路有些凌乱,望见谅!
祝:
工作顺利!
⑺ 有那位高手帮忙给解决一篇文章 题目《给辅导员的一封信》关于人文素养的
尊敬的辅导员
你好!
我是xxxxxx,时间过得的确挺快的,等我还没抬起头来看一下林学院的天空时,我的大学第一学期就这样结束了.如果要我总结自己在这一学期表现的话,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失败.
还记得报到那天,你让我们开会,我在夜色朦胧的林学院里四处寻找,后来终于在学姐学长的帮助下找到了开会的地点,进林学院,我感到很意外,尤其是你让我当了班长,我这个人从小就比较习惯自由,我向往的是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结果就很放松的过了一个学期……….
对待工作,我感觉一个人仅仅是认真是不够的,至少他要有这份能力,而且也需要一点点经验.也许我欠缺的就是这一点.常说大学是锻炼你能力的时候了,的确,不过我想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了,一点点能力加上学富五车的知识,不管将来干什么都行了
我这个人喜欢独处,也许是很早的时候养成的一种优越感吧,我认为高三是整个人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不管是痛还是乐,整个高三我都没怎么特别努力过,直到成绩出来后我的惊讶,虽然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出错的地方,但尽管如何,结局是无法改变的.
开学后,我没给自己立什么目标,因为我相信就算我立了什么目标我也不可能去实现,我只要求自己把高三中解放出来,改变一下自己,然后等我熟悉了大学生活在来确定自己想干什么,前面的一个学期尽管很不如意,不过人正是在一点一点改变中成长的,下个学期我要开始改变,至少不能拿奖学金也要把自己的成绩搞上去
几天前同学聚会,大家都在谈论着各自的境况,高一时候的好同学已经有几个在工作了,当时他说:我明天还要去工作,听着这句话,我感到很茫然,上班,也许今天来说很遥远,不过四年后的这一天,我们再聚首的时候,是不是还会像今天那样呢?
最后总结一下我自己:优点有一些,缺点更多些
在未来的大学生活里,以自己作主,真正的过好每一天……
同时,配合好老师,搞好同学关系,在这风景不错的浙林,勾画一下自己美好未来的蓝图,最后,祝老师新年愉快,越来越漂亮…
此致
敬礼
xx
2010年
⑻ 大一新生家长给辅导员的一封信
只听过辅导员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你这是要干什么呀
⑼ 我是大一学生,要求给辅导员写一封信,1000字,求大神帮助
我去 一千字
⑽ 如何以辅导员的身份写致家长的一封信
告诉家长:作为辅导员我们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为了回更好地达到我们共答同的目标,希望家长们多多向我们反映孩子的表现和发现的各种问题。欢迎家长们多多向我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非常感谢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
与家长建立一个电子通讯网或通讯群.然后通过这个网络经常向家长说以上的话鼓励家长参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