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体会
❶ 如何辅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对5至6年级提出的目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读后感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要在“感”字上下功夫。“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写读后感的点滴体会:
第一、精读原文,感悟内容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读后好查找重点之处。
第二、围绕感点,引述内容
读后感是“读”后所得,写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原文,围绕感点,适当地引述原文,让人家看得出的确是读有所获。如果脱离原文,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这感受从何而来。比如写《养花》的读后感,这样的语言叙述就比较符合读后感的语体:“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老舍先生讲得多好呀!我觉得确实如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由此看来,“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但要注意,引述原文时不能太多,有的同学在写读后感时,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作的内容或叙述大量的事例,只在结尾发表几句感想,这样写就不符合要求了,“读后感”就变成“读后抄”了。
第三,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第四,联系实际,充实内容。
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去“感”。可有些同学把读后感写成了检讨书,一对照,书上讲的都是“光明”,自己一身都是“黑暗”。联系实际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比如,学了《丰碑》一文,学生就应该写军需处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品质,一定要向他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会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同时,要学习长征精神,以革命前辈为榜样,遇到困难勇往直前,奋发图强,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
所以,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指导他们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其次,要指导找准“感点”,也就是自己读了以后真正有感触的地方。再次,要注意指导写读后感的大致结构:第一段要交待自己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读了怎样的一篇文章;第二段简略而又有重点地简介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段是分几个感点写出读后体会。当然,在指导写读后感时,也必须强化作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既能由“感”有获,又能由“读”有得。
❷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心得体会600字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❸ 求一份:小学 《学生辅导心得》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课,对辅导学生作文情有独钟。下面我简单谈谈我辅导学生作文的一点体会。
一、多读好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多看书。阅读的“量”上去了,才有作文“质”的飞跃。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读半小时以上的书。
二、写阅读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手抄一遍,胜读十遍。”这都说明了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我让学生规类抄写佳词妙句,以便作文时查用方便。每周一批阅,及时总结,给写的好的同学加分。
三、指导具体
学生通过读书,写阅读笔记,积累了很多词汇,好比盖楼有了砖瓦等材料,但怎么把砖瓦合理搭配,盖出漂亮的高楼呢?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指导。要在开头结尾、布局谋篇,过渡照应等写作知识上做具体地指导。不能单靠作文课上讲写作知识,要重视平时的阅读课,每讲一课都考虑好这课的写法有几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哪点。做到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学到很多作文知识和方法。
四、多写小练笔
教练给运动员讲解游泳的动作要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运动员不下水亲自游,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游泳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生还必须多练。“熟能生巧”。“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多练,学生才能把学到的作文知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只有多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力不从心的地方,再到阅读中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我让学生每周做三次以上的小练笔,学生因为经常写,甚至是天天写,所以,消除了作文的神秘感,写起来也不感到费劲,而能感受到写好作文的快乐。
五、及时批改
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每次每篇我都认真阅读,做不到精批细改,也篇篇略批,提一、两点意见。如果只让学生写,老师不看,只写个“阅”字发下去,学生就会应付了事,不认真对待。我在批改作文时,如果发现好的作文,就让学生投稿。很多同学在《小学生作文向导》、《农村孩子报》、《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读写报》、《作文大王》、《提前读写报》、《百家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选》等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习作,很多学生在全国各类作文大赛上获奖。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也给我在精神上、心理上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帮助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耗费心力的大工程,如果教师能长久地保持一颗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心,一份永不褪却的热情,一点陶渊明似的“采菊东篱下”那样的憧憬与美好,学生不愁写不出好作文。
❹ 如何辅导学困生学习心得
一个班级的学习状态不仅取决于优生所占百分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人数的多少。正如木桶理论所言,一个木桶能装水的最大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如果教学一个两极分化很严重的班级,教师会越来越痛苦。因此,关注学困生的辅导势在必行。现将自己平时的感受和从教育、教学杂志中学到的方法总结如下: 第一、进行情感投资物质奖励。对于学困生,首先在生活和学习上要关心他们,平时多和他们交流,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事,谈谈他们的家庭情况,因为我认为教师的爱会激起学生的爱,乐意听教师的教导和上好该教师所教的课程。每年的圣诞节,我都会给学困生和进步的学生买礼物,今年的圣诞节我给四班的学生每人一根棒棒糖,同时也告诉他们以后的几个月我们仍需要继续共同努力,争取中考有好成绩。他们听了都很高兴,而且第二天的默写也很理想。 第二、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业要面批,要有针对性,每次考试复习前夕,我们都会做大量的练习。我一般都会采取面批的形式,就是在他们做题时,及时下位检查,进行个别辅导,及时获得他们的学习信息,然后课外辅导时,就可以对症下药,同时也要注重学困生的潜力,使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和争取成功的机会,以此树立学困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第三、同伴互助也很重要,每个班我都有五个课代表,他们对我辅导学困生的工作帮助很大。英语默写每天都有,不过关的同学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过关。但是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候,课代表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我把不过关的同学分配到每个课代表手中,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课代表前过关。刚开始的时候,我手把手指导课代表的工作,时间长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了,成了我的好助手。当然,我对课代表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学困生的辅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根本的就是不要歧视他们,老师要有耐心,心平气和,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要适当的激励评价,这样对学困生的教育辅导才有显著效果
❺ 辅导小学生英语300字体会
喔 还有就是 我目前上的ABC天芐口语的教师才和我提过,其实要学好英语很简单的..必须具有适合的研习环境与熟练口语对象,外教水平很重要,欧美人士比东南亚好很多,口语标准才可以 持续每日练习口语 1&1家教式辅导才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同样要复习听取课堂音频,好巩固知识点 若真的是没人帮忙的情况,最好能去听力室或沪江获得课后材料练习,多说多问很快的英语水平会进步许多,学习效果是绝对达成目标的 How to be a good student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student, three attributes can help you in your studies. First,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a sound character. If you aren't responsible, you'll postpone your assignments or devote too little time to your schoolwork. Second, in school life, relationsps between people are valuable. Friends can bring you happiness and laughter. In addition, you can discuss problems and pursue ledge with them. Las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nstructive plosophy of life. If you are defeated, don't be disappointed. Try to face your life and your studies with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If you can work toward these goals, you'll become a well-rounded and verile student instead of being a bookworm.
❻ 大学生兼职辅导小学生功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小孩子是一个非常麻烦的生物,我这辈子最害怕的东西就是小孩子,可能是命运弄人吧。我还非常招小孩子,然后还是学的师范,专业还是小学教育。
我只有个妹妹,她是个非常淘气的小孩子,对于给他辅导功课这件事情,我已经很尽力了。
尤其是在他非常不听话情况下,你再给她讲题,她在那边溜号。你说了他还不听,这种情况其实是最难办的。
还有就是她有很多很多问题,有很多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我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毕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嘛。每次这个时候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
他已经把我仅有的那些耐心给磨没了,每次面对他和他的作业只有一股怒火。
❼ 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又称个别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辅导非常必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兴奋点、疑难点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别辅导。不管教师工作多么细致,多么有效,班级授课这一群体教学都会产生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在课堂,尤其是课后的作业反馈中都会一一呈现出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教师只有利用反馈信息,寻找适合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群体教学的补充,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简短的、诊断性的形成性练习,发现每个学生通过教学已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掌握,然后为学生设计并实施补救方案。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收效颇好。 1、多管齐下挖掘潜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这一点罗森塔尔效应早就证明了。作为教师鼓励学生,开发它们的潜能,有时转换说话的角度,有时给孩子重新创造机会等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例如:称呼班级学习较差的学生为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学生便会有追赶之意,因为他们会认为我只是暂时落后,我努力就会进步。再如:学生作业做错了,即便是他们上课开小差没听课,或作业不认真审题等等,教师不妨也可以称其为你理解错了或你没看清楚,给他们感觉我不笨。如果测验成绩不好,在老师引导下理解后,允许学生重考。还可以在班级开设分数银行,允许学生存分取分教师这样的个别辅导传递给学生是这样的信息:我有能力学会知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会改变态度,提高兴趣,无疑就会提高学习成绩。反之。如果学生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他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只是完成任务,甚至开始厌恶自己,那还谈何好好学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被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恢复了自信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2、及时对症辅导。如果把作业反馈比作医生给病人诊断,那么,个别辅导就是给病人治病。治病必须要及时,且对症下药。认识一位数学老师,三十多岁。她的教学谈不上出色,但对学生耐心,负责任,学生成绩几年来都是年级第一,优等生占了班级的三份之二。这种现象引起了我注意,经过观察,我发现她每节课下课都准时在任教的班级门口,把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逐一叫到面前当面讲解错题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几年来坚持每个学生的错题不过夜,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纠正错误。我想:她的成功得益于四个字:对症、及时。后来,我也尽量照她的方法做,果然成效显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哪怕是几个非辅导不可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也很难,这需要毅力,需要奉献精神,需要爱! 3、学生互助辅导。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个别辅导,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资源请班级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加盟。如安排座位时有意识地进行好差搭配,或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老师上课时只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同桌或小组同学就能基本解决教师一人长时间的辅导工作。当然,这必须有前提:学生作业速度不慢,理解力不是很糟糕。这一过程,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都会改变好学生通过辅导别人知识更加扎实,中下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乐于在同伴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渐渐地学生们基本上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积极的看法。如果再辅之以比比作业那组快、比比成绩那组好等起催化作用的学习竞赛活动。就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何乐而不为呢? 4、家长加盟辅导。教师作业批改后的个别辅导,家长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常常会出现学习速度慢,能力差的极少数学生未能当天功课而归的现象。如果老师希望学生弥补当天的知识缺陷,而不至于使学生与以后的学习误差结合起来,而家长又有辅导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矫正所需要的支持和知识缺陷用简短的语言写在备忘录上告知家长,请家长给予帮助,这很有成效。因为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特点的,他们对孩子一对一的讲解,必定是适合孩子的。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如经常检查、更正孩子作业当然不是问问做了没有的家长,孩子一定是学习习惯好,成绩优良者。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家长及时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及时进行了纠正。 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学困生尤其是这样。在同一标尺下,学习困难生达不到要求时,我们不必着急也不必叹息,给这些孩子特殊的时间, 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获得进步。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何愁教育没有希望的明天。
❽ 辅导学生心得
一、端正其学习态度
我班的学困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作业应付了事,字迹潦草。我针对其具体情况,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经常和他们谈心,了解具体情况,有问题随时指导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并加强与家长沟通,齐抓共管,逐步改变他们学习懒散现象;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的转变还是存在反复。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的耐心,有问题随时处理。
二、 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可以这样说,学困生的基础在不同程度上都差,鉴于是此种情况,所以我在辅导时,先从简单的概念、公式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辅导学困生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达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 加强课外辅导
然,学困生辅导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课外辅导(学习、心理),除了要在学习上辅导外,对于要在学习上辅导外,对于他们心理的变化,我做到了及时了解,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在这学期里数学辅导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自信心
学困生的心理一向是很自卑,他们觉得在学习上他们不行,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心理,针对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一些认为学困生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就让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觉得在学习上他们也不比别人差,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我还做到在+平时多鼓励少批评,平时对他们的一些细节问题出现的优点多表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在这学期里,在我的帮助下,我班的学困生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
我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
❾ 怎样辅导学生学习!!!!!!!!!!!!
具体如下:
一、指导学生阅读。
1、阅读是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指导学生阅读要抓好三点:
(1)是课前预习阅读,了解某节内容的全貌;
(2)是在教师讲解基础上再阅读,理解有关知识及观点;
(3)是学完某课后阅读,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3、在阅读中要圈点批划,抓课本中的黑体字,抓关键词,如基础、标志、总之、因此等,抓排比性句子,抓某段开头或结尾的结论性语言,标明自己在阅读时所理解到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疑点,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基本内容。
二、指导学生听课。
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
1、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用生动而富于鼓励性的语言,用典型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用漫画或录音、录象等手段,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激活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专心听讲。
2、其次在指导学生听讲时要抓好五点:
(1)是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是听教师对知识的剖析与联系;
(3)是听教师在观点应用时的提示和处理方法
(4)是听教师对每节课的总结;
(5)是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取新的知识的同时注意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知识的理解更系统、全面。
三、指导学生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应拿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言,检验学生理解的情况,给学生自由发挥或创造的机会
指导学生发言要抓好四点:一是教师要多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言;二是补充其他学生不足时让学生发言;三是纠正其他学生理解偏差时让学生发言;四是解答其他学生遇到疑难时 让学生发言。总之,让 学生动口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提高认知能力。
四、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许多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但不少学生把课堂笔记变成课堂记录,凡是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都详细记录下来,结果弄得课堂上很紧张,也影响听课。教师应让学生抓好五点:一是记提纲;二是记不同于课本的内容;三是记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四是对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产生疑问的内容;五是记解题的方法与思路。
五、指导学生思考与提问。
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必须思考,思考从问题开始。会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
2、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在任何一个学习环节都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疑难处,并鼓励学生提问,创设爱提问的氛围,再 逐步训练提出问题
2、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奇中生疑,疑中生问,追求对问题的透彻理解,这是思考问题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讨论法激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或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新的疑点。在思考提问时可采用层层递进法,发散法等。层层递进法即对所学知识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考方法.这样有助于培养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总之,学法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指导时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