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
㈠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个人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指引下,在其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 思想倾向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态度、政治观点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称,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质,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及利益取舍等。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确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是迫不得已才做的辅导员工作,有些辅导员本身不是中共党员,其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就不高,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清醒的认识, 更不用说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了。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拔和配备一批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确保数量充足,质量优良。 同时健全辅导员培训培养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素养和理论修养不断提升。 只有这样,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者。 思政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准确讲清楚,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深刻、融会贯通。 日常工作中,有些思政课理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一知半解,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 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有比其他任课教师更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上严以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辛勤授课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信仰明确、立场坚定、荣辱分明、有道德、有教养、有品位的有志青年。
(三)逐步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念 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专业课教师给学生授课次数多,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他们的一些思想和言论容易被学生信服。因此,在新时期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日常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促进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四)学校团委、学工部、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把育人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
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重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开导和政治引导,而不是强抓硬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坏毛病也就少了,违反纪律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比如,可以通过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思想和道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净化心灵,奉献社会,提高觉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五)注重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发挥其好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包括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 学生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影响较大。 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更影响着周围同学及将来整个社会的发展。 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以自己良好的表现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
总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意义重大而又任重道远。
㈡ 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什么专业
现在读职业学院,一定要选个好专业,选择了好专业,将来也能找到好工作,现在餐饮行业还是很热门的,你可以去职业学院看看
㈢ 应用心理学就业方向有哪些
就业前景方向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㈣ 在大学期间如何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500字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路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是迫不得已才做的辅导员工作,有些辅导员本身不是中共党员,其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就不高,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清醒的认识,更不用说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拔和配备一批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确保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同时健全辅导员培训培养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素养和理论修养不断提升。只有这样,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准确讲清楚,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深刻、融会贯通。日常工作中,有些思政课理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一知半解,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应付,言行不一致,课堂效果极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有比其他任课教师更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上严以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辛勤授课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信仰明确、立场坚定、荣辱分明、有道德、有教养、有品位的有志青年,而绝不是在课堂上乱讲、乱评,愤世嫉俗,牢骚满腹。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政治品格和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引导和影响青年学生。
(三)逐步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念 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专业课教师给学生授课次数多,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他们的一些思想和言论容易被学生信服。然而,高校很多专业课教师,教书与育人严重脱节,认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完全是辅导员的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经常向学生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完全忽视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思想道德修养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不能充分了解学习该专业的社会意义及发展前景,最终成为专业工具或机器。因此,在新时期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日常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促进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自2012年12月起实行专任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制度规定每位专任教师联系7至10个学生宿舍,定期、不定期深入宿舍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学校团委、学工部、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把育人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
长期以来,学生工作的重点往往局限在日常管理上,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往往集中在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等纪律管理上,采用的方式多是强抓硬管扣学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重视力度不够。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收效甚微,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越抓越多。即使硬着头皮不违反纪律了,但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甚至对管理者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新时期的教育强调以德为先,主张把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人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重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开导和政治引导,而不是强抓硬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坏毛病也就少了,违反纪律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比如,可以通过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思想和道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净化心灵,奉献社会,提高觉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经常性举办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类讲座,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提高其思想觉悟。积极发挥学生社团、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等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作用……都是一些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五)注重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发挥其好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包括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影响较大。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更影响着周围同学及将来整个社会的发展。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以自己良好的表现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我们选用和培养的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道德意识淡薄,混淆是非,价值观错误,不仅会影响到广大普通同学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将会使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泡影。因此,选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各学校团委、系部及辅导员都应注意选用和培养一批德、能、才兼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积极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在模范与先进的影响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㈤ 辅导员和教师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1)高校辅导员是指履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为高等学校,即高校辅导员包括大学辅导员、专门学院辅导员、职业学院辅导员和高专辅导员。
(2)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做人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
2.任职资格不同:
(1)高校辅导员由各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选拔,选拔合格者可以担任。
(2)教师是由具备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合格者担任,也由师范院校毕业生担任。
3.职责不同:
(1)高校辅导员主要职责在于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2)教师主要职责在于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学工作。
(5)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扩展阅读:
辅导员和教师的职业:
(一)教育者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要职责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也担负着教育大学生的使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从刚入学到毕业离校的那一天,一直与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的就是辅导员。因此,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担负着思想教育等重要的教育培养任务。
(二)管理者
高校辅导员不只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安全工作、组织建设工作、推优工作、社会实践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社团建设工作、校园文化工作、就业工作等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引导者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些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高校辅导员就成了学生和各界沟通协调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己成长的能力,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以后的成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服务者
辅导员不仅要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更要以学生中心,将管理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如学生宿舍管理、助学贷款管理、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管理等工作。当学生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辅导员要提供协助与服务,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利益,以服务的态度来处理各种问题,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教导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