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团体辅导
① 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可以写班级记录以及规定。
一、仪表与道德
1、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2、言谈举止要文明,不骂人、不打架、不给别人取绰号。不传播流言蜚语。
3、服装整洁,不穿拖鞋。不烫发、染发、不戴首饰。男同学不留长发。
二、纪律
1、自习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得离开座位和教室。如有问题需要讨论,讲话的声音以第三人听不到为佳。做到老师在和不在都一样;如有违反,班长、纪律委员应及时指出并作记录。
2、不经允许,不随便进入别人的房间,不随意翻取别人的抽屉、书包等;
3、服从班干部分派的合理任务和组织纪律管理。
三、 出勤
1、全体同学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向班主任或纪律委员请假。
2、学校里的任何活动(课间操、活动课、集会、社会实践等)要同学及时参加,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得缺席。
四、卫生
1、 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搞好班级和个人卫生。
2、 轮到值日者提前十分钟到校,由卫生委员分派任务,组长负责,认真打扫卫生。放学后值日同学必须打扫完了经组长同意后离校。对一周值日做的不好的、扣分较多组由班委决定可责令其下星期重做。
3、轮到值日故意来晚和不到的同学,由组长责令其下次的值日。
五、学习
1、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具,静候老师。
2、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按要求记好笔记。
3、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
六、生活及安全
1、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2、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校园花草勤护理,三化建设靠大家。
3、.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讲卫生;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② 如何设计一个关于中学生手机依赖性的团体辅导。
方法:通过海抄报形式在武汉某高校招募10名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大学生为被试。对他们进行为期近2个月共6期的团体辅导。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10名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进行测量。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在团体辅导前后存在显著差异(t=-6.816,P<0.001);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在团体辅导前后也存在显著差异(t=3.723,P<0.01);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正负性情绪调节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显著(t正=-1.511,P>0.05;t负=2.024,P>0.05)。结论:自我控制团体辅导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降低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是对手机依赖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有什么重要性
近年来,心理健康课已经被众多中小学提上课程表,但怎样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课?怎样针对不同年级设计课程?如何保证课程效果?怎样准备心理健康课的教案、道具等等成为了学校方面临的新难题。
相信绝大多数的心理老师肯定都经历过备不出心理课的痛苦。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他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上好心理健康课的突破点之一。
心理健康课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索、分享,真诚的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④ 如何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干预,设计一个团体辅导方案
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由于投入过多时间上网,以至于损害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由于某些不法业者恶意炒作、无照经营“戒网中心”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已于2009年11月被卫生部疾控局明文予以否定。
⑤ 初中生团体辅导目标是什么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初中的团体辅导主题一般回包含了新生入学答的适应性提升、升学学习压力、情感困扰,以及如自我意识发展、学习潜能开发、情感情绪调控、人际交往训练、青春期心理适应、升学就业指导、团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等等,结合团体辅导的主题制定不同的目标。
⑥ 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
一·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说话越少越好。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二·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五·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
3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4敞开心扉,你会拥有美丽人生:
5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进来!
6健康的心理,为你添上飞翔的翅膀!
7用"新"呵护的健康!
8"心"会跟你一起走,说好不分手!
9心理健康,爱你等于爱自己!
10关注自我,让我们从"心"做起!
11心理健康关注你我他!
12架起心桥,共赴成功!
13健康的人需要健康的心!
14心心相融,欣欣向荣!
15我接纳自己包括优点、缺点、梦想、秘密与过去:
16超越平凡,欣喜生活!
17困忧之源,不在问题的本质,而在面对问题的态度!
18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快乐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