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里健康辅导记录
① 学校要求要写心理健康辅导员谈话记录,不知道该怎么写,急
谈话、班会是辅导员的基本功。当然,就谈话而言,分为很多种,有学业危机的、同学矛盾处理的、情感问题的,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但是心理健康这类的,还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如果取得了心理健康资格证书的老师来谈,可能更好一些,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是一个专门的角色,在这个前提下,谈话的质量才有可能保证。
由于分不清表格中的谈话,是普谈(每个学生都要谈),还是有选择性的(发现有问题的才谈),那就大概说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见谅。主题:就是根据谈话的内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来定的,比如谈了一个心理自卑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就可以叫“克服自卑情绪,调整心态面对学习压力”等之类的,不要有什么文采,实际求是。缘由:这个好理解,是什么就写什么,比如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比如班长向你汇报个情况,比如学生主动预约的等。人物和地点不说了,这个好写。
谈话记录也比较容易,只是记录,把自己谈话的内容,整理一下,归类就行。比如谈了心理自卑的学生,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之类的问题。一般可以先写:1、学生个人情况简介(200-300字);2、当前问题(200-300字);3、对问题的研判(300字左右):这里主要是作为老师,你的分析和评估;4、拟解决的方案(500字以内)。
差不多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令人堪忧。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2)学生心里健康辅导记录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