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和老师谁辅导的好
⑴ 教研员可以随便收费组织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辅导班吗
1·教研员只负责全县教研组织轮训,这种轮训是不收费的,教育局有国家拨款资助。
2·组织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辅导班,是社会上教育辅导机构所做的带有盈利目的的有偿服务。既然教研员参与其中,说明教育机构给她好处,或者叫”介绍费“。坚决不给,抵制这种变相收费。大不了,你不去招聘面试。
⑵ 一个区的教研员和教师哪个待遇高相互之间能差多少求解答
教研员工资高。也不一定。如果老师的课多的话老师的工资高
⑶ 在教育局当教研员好,还是在公立学校当老师好。
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在教育局当教研员。
国家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全国教育事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制定全国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拟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规模、速度和步骤,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教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教育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实施。
(三)负责全国基础教育(含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含社会力量办学), 协调、 指导、监督区、县(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
(四)主管全国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全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认定;参与制定全国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指导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五)统筹管理本部门的教育经费;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教育贷款、教育收费和教育基建投资等方面的规章和办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国家确定的教育经费增长的原则,监测各区、县(国家)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对全国教育基本建设和局属教育事业单位经费及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指导全国教育系统内部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工作。
(六)负责全国各类学校网点布局规划调整工作,学校基建、校舍和校产及 教育用地的管理。
(七)负责管理全国学历教育及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计划。负责继续教育、 成人自学考试、扫除青壮年文盲。
(八)负责管理并协调、指导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负责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的审核;负责协调同港、 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
(九)负责国家教育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劳动工资、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及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指导全国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
文明建设。
(十)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
(十一)组织和指导全国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指导 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学会工作。
(十二)代政府管理国家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教育督导和评估工作。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十三)负责全国教育系统教育信息的统计分析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十四)承担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十五)承办国家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⑷ 转载 怎样做好教研员工作 详细
教研员是什么?顾名思义,“教研员”就是负责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中坚骨干分子,是学科教研的当然带头人,是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将学科的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和关键人物。新时期的教研员是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是教学研究的引领者,是促进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者。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着力点主要有:
1.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研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水平相对于基层教师来说一般都要强得多,他们通过听评课等方式来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方法,缩短教师摸索改进教学的时间,有利于大大地提高基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2.投身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疑难问题。
教学人人都能教,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就不一定人人都能行。所以教研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去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指导广大教师的实践工作,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3.抓好教学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应对策略,发挥评价的导向促进作用。
评价教学质量检测是最主要也是最科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一定范围、一定阶段
⑸ 请问,省级教研员和重点中学一线教师,在劳动强度和收入待遇方面,哪个岗位占优势谢谢。
别拿教研员不当干部,那是普通老师可以比的么,教研员一年四季全国各地参加公开课、教研活动、开会等,(顺便游个山呀玩个水呀)那待遇比一般校长高多了!
⑹ 教研员与教师的职龄区别
由于教研员的正确来源应当是:在本学科一线教学10年以上,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在本学科教育教学一线“摸滚带爬”拼打出来的优秀分子。
由此可知教研员在职龄上至少比教师大10岁以上,并且一般情况下的教研员都是在各自教学领域的顶尖级老师,故而说明教师倘若想成为教研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丰富自己本身的知识并且在自己从教的领域达到较高的成就。唯有在自己从教的领域达到较高成就后才会对该领域有所精通并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案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促使相应领域的教师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达到更高的层次。
并且教研员在其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中多占据着引领、指导、示范等作用,所以不论从职龄还是从教学领域方面来说想要成为教研员都需要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不懈的努力。
⑺ 静安区数学教研员哪个学校的老师
静教院的
⑻ 在进修学校当教研员好还是在中学当老师好呢
1.你工作追求的是什么?除了谋生,是否还有别的要求,比如兴趣、环境
2.是什么版进修学校权,是什么中学、教什么课程?
3.如果仅就待遇而言,你要看进修学校的社会需求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办1、2年就收摊的地方还是不去为好(一般来说)。中学要同样要看它的重要性,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会有天壤之别。课程也会影响你在学校的地位。
4.一切到头来还必须自己决定。
一旦决定了,将来不要说“要是当初.....”
因为你是认真考虑才决定的
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成熟的表现
⑼ 邯郸市内教师招聘笔试、面试培训哪个机构的通过率高
您好!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比较多,建议您谨慎选择,一定要选择有规范的、有一定规模的、有自己师资团队的等等。以免选择一些小的培训机构上当受骗!
⑽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乡镇语文教研员
从踏上这个岗位至今已是第8个年头了,在这整整五年的时间里,我失败过,成功过,有过欢笑,也哭过鼻子,真的是成长了许多。至于说到底该怎样做好一个语文教研员,至今我仍在摸索中,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一个语文教研员,最起码的应该具备以下意识:一、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角色意识。1、摆正位置,放低心态,宽容理解每一位教师。我不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究竟对自己的这个教研员身份是如何定位的。说实话,在我做教研员之前,对于这个角色是既敬畏又羡慕的,那时自己又年轻,工作时间又短,教研员,在自己心目中就是很大的领导了,碰到教研室检查业务,那真是如临大敌,紧张的要命。所以,当自己也走上了这个岗位时,一时间还真是沾沾自喜,有点飘飘然不知所以然的感觉。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真的是踌躇满志,有大干一场的决心。想当然的觉得别人也应该像我一样的心态来敬重我。谁知,第一次深入学校检查业务时,就遇到了麻烦。那是一个学区小学,我当时的任务是听语文课。以前都是被别人听,现在是听别人的课,感觉挺好,挺新鲜,老早就打算好了,好好听,好好记,然后好好评一评,和讲课老师好好聊聊。不曾想,第一天,就被一个老师给了一个大大的下马威。那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老教师,因为刚工作三四年,对全乡的老师并不完全熟悉,特别是老教师,有很多根本我就不认识,所以,对这位老师我并不了解,依然是满怀热情。谁知,上课不到五分钟,一盆冷水当头泼下。为什么?那节课讲的是四年级的古诗两首。那位老师从上课到下课,只在重复一个过程:读。怎么读?四排学生,一排读一遍,翻来覆去轮班倒。四十分钟下来,每排学生读了都不下十几遍,我的听课记录上也只记了五个字:分排读古诗。说实话,当时真是气大了,年轻气盛嘛,觉得太没面子了,这不是欺负人嘛!下了课,哪还有什么心思去给他评课(当然也没法评),直接就冲出了教室找人诉苦去了。我是怒气冲冲地把这件事说给我同来的一个老教研员听,谁知,他只微微一笑,说了一句话:“你呀,知足吧,他够给你面子了,还能读书给你听,以前有人听课,他上自习的时候都有……”我的天,这与我想象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说实话,那时也是太年轻,太没经验,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果是现在,我想也许我会去找这位老师聊聊,不聊这节课,就谈家常,最起码让他消除对教研员的敌意,下次再听课能认真一点,态度好一点。再到后来,随着对学校的慢慢深入,也让我慢慢发现,很多事,真的与想象中不一样。听课时,用方言讲课的、坐着讲课的,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检查备课作业时,很多老师并不在乎,乱七八糟,甚至有的直接说没有。所以,一时我就接受不了。到后来,与一个老教研员聊天,我就把这些想法说给她听,她告诉我:“这很正常,全乡那么多老师,什么性格的都有,不可能每个人都如我们所想。咱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能理解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们一句好,不能理解的,甚至会对我们有敌意。”在那之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刻告诉自己:教研员,不是高人一等的教干,而是教师的同行人,引领人,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是站在教师的幕后工作者。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教师,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常人,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理解你,接受你,继而支持你。于是,从那之后,我开始转变意识,转变态度。有意识地去记每位教师的名字,每到一个学校,都热情地与每位教师打招呼,而且能准确地喊出他们的姓氏,然后与他们拉拉家常,最后在转移到工作上来,不管他们认不认真,我都认真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抱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心态,努力与每位教师成为朋友。并采用“以课会友”的办法去听老师的课,在课后真诚的交流、切磋,如果他们不想听我面对面的评课,我就留下小纸条,将评课建议写下来,留给他们。慢慢地,让他们觉得被听课没有压力。在检查业务材料时,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是好是坏,我都认真去看、去记,努力发现其中的优点,最后留下中肯的意见。 “有人说,一个能被广大学生普遍接受的老师,基本上可算是一个好老师。”那么我觉得,只有一个能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的教研员,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教研员。我现在就在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至于到底做到了吗,我想我说了不算,要问我们乡镇的老师才行。2、“让教师的课堂专属于自己”的角色意识。我们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在辅导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我却觉得,“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说真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指导老师们上好语文课是最重要的责任。特别是在有教师要参加讲课比赛时,总觉得老师的讲课质量就是自己的脸面,对于辅导也就煞费苦心。记得,我做教研员后第一次有老师参加县里的语文讲课比赛时,我比讲课的老师还要紧张。我帮她选课题,帮她备教案,每天跟在她屁股后面催着她试讲,然后一遍遍地听,然而总达不到我要的效果。说实话,我是真急了,最后,干脆,给她备好了课,一句一句地教,心想这下没问题了。然后,很放心地走了。那一年正好我做评委。我记得也是在这个教室里,是在讲课的前一天,那个讲课的教师拿着一个新教案来找我,说:“李老师,你的教案我实在讲不来,我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你看看?”我一听是真懵了。当时,我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安慰她:“很好,你好好讲,一定没问题的。”第二天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后来,从这件事上,我就反思,在我自己看来,那是很好的一个教案,为什么那位教师就用着不顺手?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喜欢的教学方式也不同,适合自己的不一定适合别人,我们应该尊重每位教师的特性,我们辅导教师讲课,最主要要做的就是在具有独特个性的他们自己的东西上面进行完善与改进,而不是彻底推翻,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们。也就是说“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辅导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师和教学方式,而不是盲目跟从,千人一面。作为教研员,深入学校听课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然而,令我们头疼的是,听了课,评了课,肯定了优点,也恳切的一一提出改进的建议,老师们也认真的听了,做了笔记可是过段时间再去听,涛声依旧,没有变化!这是我做教研员几年来一直头疼的问题。其实,做为一名教研员,听课评课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工作,似乎人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如果细细追究,又似乎有些东西既熟悉又陌生,有必要仔细地推敲一番。那么,究竟怎样听怎样评才能让讲课老师听得进,学得会,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呢?我觉得,最起码的,我们在听课时应做到手边有教材,心中有教案,只有我们对教师所讲的课充分了解,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案,才能更好地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中肯的评价与建议。而且,还要注重评价的方式。以前,我对教师评课力求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任何一点,结果呢?无重点,无特色,教师也难以把握,出于礼貌,他们在我评的过程中也只是点头称是,听过评过也没有什么改进。后来,慢慢地,我明白了,不同的听课目的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说,公开示范课,我们是为了展示一堂完整的优秀的课堂教学,进而渗透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大可以在面面俱到中找特色。但我们平时到学校去听老师的课,又没有这个必要了。我们听课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评估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但是,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教师的课堂水平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耐心一点,让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每次听课时,我们把评课过程简单化,把评课要点集中化,什么教学目标、重点这些大路边的话省略掉,找出教学特点,突出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归结出教学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不能只盯在讲课声音大小,教态怎样,板书位置等枝节问题上,触及不到根本问题,给人肤浅无聊之感;也不能以专家权威自居,强词夺理,一锤定音,给人专横霸道之感;更不能只唱赞歌,对缺点视而不见,充当老好人,给人虚假逢迎,敷衍了事之感。听课过程中做出分析记录,切忌官话、套话、假话、空话,也切忌繁言碎语,婆婆妈妈。要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抓住实质,找出特点,一针见血。这样教师才会觉得受益匪浅,确实对今后教学有促进作用。试想一下,就算我们每听一次课,可以发现发扬教师的一个优点,改掉一个缺点,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一定会在这种润物无声中逐步提高的。而且,我相信这种评课方式教师也比较容易接受,那我们的听课评课就不会是流于形式,做无用功了。二、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论意识。可能一提到理论,大家都觉得唱高调,认为那都是虚的,我们总以为理论性的东西用不着。但教研员是与教学一线紧密联系,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要去分析论证,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教育思潮不断涌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给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研员,必须先行一步,理解、了解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老师面前挺直腰杆,才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必备的武装工具。教研员,普普通通三个字,其实,仔细想来,要干的事还真不少,我们肩负着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的双重任务,细化起来,更是不简单。就教学管理来说,我们要负责课程方案的执行,教学程序的维护,常规教学活动的监督,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定。在教学指导方面,我们又要负责教学理念的传达,教学行为的指导,教学问题的咨询,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这些工作内容,可能大家听起来觉得挺大,其实仔细分析,我们还真每天都在做,所以说,教研员,是一个多角色的工作。我们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研究者,既是教学指导者,又是教学管理者,同时还是教研活动组织者。所以,要适应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多职能的角色,作为优秀的教研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哪些理论,这些理论有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传达给教师,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教研员应具备这样的能力:1、学科研究能力2、教学工作的示范能力3、听评课能力4、信息整合能力5、较强的组织和交往能力6、文字表达能力这应该是做好一个语文教研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些能力,我们就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农村一线教师,所以我们要了解最基本的、浅显的、教师易于接受的理论常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本教学常规,教法理论及最新的教育理念。2、学习新课标,明确学科,学段教学目标。3、要做到教材通研。对全程教材内容了然于心。4、能分析教学现象,改进教法。5、能进行专题研讨,为教师解决疑难。6、了解先进教学经验。7、能对教师进行业务训练,以提高教师素质。8、……作为教研员,加强自身的修炼,是担当此重任的基础。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名乡镇语文教研员,我认为一定要多读书,有悟性,才能够固本求源,厚实积淀。只有读书,我们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特别是学习当代的教育理论专著,阅读语文教学杂志刊登的文章,及时把握当代教育前沿的动态,不断更新,增加积淀,夯实自己的业务功底。所以,书桌案头一定要常备几本教育杂志,而名著经典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将会是你无形、无价的活水源泉,也是你在教师面前停止腰杆的必备武器。当然,加强实践探索也是自身研修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教研员,听课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之一。翻开我们的听课记录,可能每篇记录后面的小结与建议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但你想过没有,其实每写一次小结与建议,你就是在进行一次深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那么,我想说,如果你能坚持在每次听课后,都认真负责地写下小结与建议,不用三年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教研员。其实,不光是在听课后需要反思,在我们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整合与概括,在理论指导下,将自己的反思归结为自己的理论与观点,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投投稿。既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可以提高自己在教师中的威信。近两年来,我试着向山东教育,沂蒙教育、苍山教育投过稿,但由于水平有限,只在沂蒙教育苍山教育上发表了几篇。我觉得除了以上工作,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教研员最好不要脱离课堂。把“教研员”三个字拆开来理解,首先是“教”,其次才是“研”。 作为一名教研员不应只是一个指导者,听课评课者,还应是一个研究者、服务者、示范者。试问我们还有多少教研员能够进行高水平的教学示范?扪心自问,我做不到了,在刚任教研员时,我兼带一个班的语文课,但后来因为实在是兼顾不过来放弃了。时间长了,就明显感觉到,再走上课堂,不再是以前得心应手的感觉了。所以在反省、痛定思痛之后,我们还是要重新走进课堂,新发布的教研室管理规范中,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平行班级,每周至少要上好一节课。只有实践才是理论的坚实基础,才能为我们更好的工作保驾护航。最好的指导是示范。让更多的教研员走进课堂吧,你的实践比你的理论更让人信服这样能把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耳濡目染,达到意会言传的效果三、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工作意识。说实话,教研员的工作是琐碎的,甚至是出力不讨好的一项工作。如何在这种琐碎繁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踏实工作是最根本的途径。在我踏上这个岗位的几年里,虽谈不上兢兢业业,但也从未敢放低过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工作。例如:在县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后,我负责编写了教材,制订了详细周全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培训日程安排表,利用每周三下午对我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编撰相关系列测试题,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全体参训教师撰写相关论文、笔记等。在临沂市提出课堂教学策略之后,为了使各科教学策略能在本乡镇内全面推广,让全乡教师都能将其更好的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去,我又义不容辞的担当起了策略的推广工作。先是执教举行了“新策略教学示范课”,组织全乡教师召开了“策略解读会”、“策略研讨会”“分片联研”活动等,并编撰相关系列测试题,对全体教师进行策略考核。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听课指导。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本乡镇大部分教师都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新策略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说实话,这些工作都还好做,做教研员以来,我觉得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量化管理。以往,我们教研室每学期对教师的业务检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走走形式而已,最终,都不计入教师量化积分。究其原因,怕得罪人。再公平,都会有高有底,势必会引起一部分老师的不满。所以,久而久之,教研室工作没有力度,做了很多无用功。从2005年开始,针对全乡教职工,我负责制订了以德、能、勤、绩为主题的《兴明乡小学教师量化评比细则》,并在每一学期,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详细认真的量化评比,如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校本教研材料、学校常规业务材料等,同时深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指导。并针对检评情况,及时、公正、精确地对全体教师进行量化打分,并将此积分与学生质量调查成绩有机结合,来评定教师工作绩效。刚开始时,确实是引起了埋怨声一片,甚至有的老师说,教研室在整人。或者,有的老师抓住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出项的一些小差错没完没了,甚至闹到教委。但我们都顶住压力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坚持,老师慢慢已经适应了下来,而且,对于教研室布置的一些工作和教研室进行的业务评比活动不再是抱着无动于衷、无所谓的态度了,全乡的教研活动无形之中上紧了发条。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每学期都进行千篇一律的业务检查,别说是老师,就是我们自己也觉得厌倦了,没有新意了,于是,在上学期,我组织举行了全乡小学教师业务评比活动。将常规的业务检查转化为业务竞赛,让学校参与初赛过程,教研室组织评委进行最终的决赛评比。教研室针对此次活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业务材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具体细致的规则要求,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并严格按照要求准备、参评。教委教研室根据评比结果发给教师相关奖次的获奖证书,并根据奖次在教师量化中加上相关分数。通过此次活动,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常规业务的具体要求,大力调动了我乡教师工作积极性。也有人说,这样做没有用,现在评优树先又不以成绩为标准。但我要说,不管有用没用,我都要做,我要还好老师一个公道,最起码,我做了自己该做的,我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以上,是我做教研员几年来一点浅显的认识和感受。“三个意识“是我时刻谨记的准绳。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与谅解。最后,我想用几个词语来总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固本求源,厚实积淀,反思交流,共同提高,相信你的努力老师看得到,大家看得到,每个人都看得到,“语文教研员”这个称谓你也一定会越来越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