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一年级学生上学期数学辅导计划

一年级学生上学期数学辅导计划

发布时间: 2020-12-07 04:54:36

A. 如何给一年级小学生补习数学

一年级的孩子需不需要补习看孩子个人情况和家长怎么想的吧。其实一年级数内学看似简单,事容实上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轻松活泼的环境进入到一年级的孩子来讲,一年级的数学是不简单的,他们可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但不理解为什么,并且很多孩子是不能适应小学里相对严肃的学习氛围的,我家孩子就是这样,刚刚进入小学不适应,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数学成绩才刚刚及格。孩子考这样的成绩,我挺吃惊的,因为我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直很好,后来送孩子去了卓越万蝶教育也就是卓越在深圳的分校之后才知道,普通学校老师一般采取说教+练习的方式去教授给孩子相关的知识,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很多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讲的知识。而卓越的老师用的是场景化的教学模式来传授知识的,也就是讲比较注重的是孩子大脑的均衡开发。比如在讲“时间”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们不仅会告诉孩子如何计算时间,还会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感知时间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通过手工创作设计让学生自己做时间的规划,让孩子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现在我孩子已经去补习了一个多月了,进步挺明显的,所以我准备寒假继续送孩子去。

B.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学科,年级,时间,制作人
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提高教学效率措施、优/差生辅导计划及名单
教学内容、目标、时间安排,教学效果预计

C.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的基本情况怎样写

首页 > 小学 > 教学计划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2014-08-20 13:00:32

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给你个样子照着写吧!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的数学。(1)班的学生人数是24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00,最低50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D.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如何在家辅导数学

慢慢来,我原来也是这样~那是我妈妈就给我说‘只要你进步了一次,我就给你加1分,等你在我这儿有5分积分了,我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就有了动力,成绩就上来了~现在我还在读初中的小班勒~

E. 家长应怎样辅导一年级孩子的数学

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到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的认识(会看整点钟)。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4)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学期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十位,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4)认识图形。长方体、王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2.帮助孩子掌握数的概念。 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数会认20以内的数,但不等于了解这些数的实际意义。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1)认识一个数的数值,建立基数的概念。如“5”是一个抽象的数值,要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说明“5”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如“国旗上面有五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又有五个角”,“一只手有5个指头,家里有5口人,5个苹果……。”还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连续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长5尺的麻绳,时钟敲了五下……。从而使孩子知道一个抽象的数可能表示的实际数量是很丰富的。 (2)认识一个数的序数,建立序数的概念。就是要认识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在一个自然数列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和次序。如:应知道“7”在“6”和“8”中间;7大于6,但7小于8,训练孩子用多种方式练习计数。首先,按自然数数列逐个出现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利于对数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儿童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材料让儿童顺数、倒数或嵌数。教孩子知道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做基数。如1个、2个、3求书、4辆车、5个茶杯……用来表示次序的数叫做序数。如第 一、第 二、第三本、第四辆、第五个座位……。 (3)认识数位,掌握十进制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的。认识20以内的数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进一的情况,要求孩子认识满了十就要有一个大的新计数单位出现,即,10个“一”就是1个“十”,10个“十”就是1个“百”……掌握数位的顺序和进率,这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 (4)正确的读数和写数。孩子第一次学习读数和写数,可将数字形象化,并编成儿歌:1象小棒,2象小鸭,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称钩。6象电灯泡。7象镰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导孩子写数要求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区别易混的6和9、9和7,着重练习难写的数字8和0。 (5)正确认识“0”的意义。家长如果问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全面的。“0”还可以表示温度,摄氏0度时,水就结冰了,能说没有温度吗?“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数轴和米尺的起点就用0来表示。0在1的前面。“0”还可以占住数位,少了0或多了0,数就会发生变化。

F. 如何辅导一年级小学生学好数学

1、不要仅仅让孩子停留在数数,计算刷题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仅仅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孩子数学学习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理解数、数量,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对照到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记住3+2=5,反过来2+3却不知道, 家长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实物,通过游戏的方式做比较,如3块糖和2块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块糖,那么2块糖和3块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只是一种学习,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引导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观察孩子爱玩什么,将数学知识结合进去,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孩子好动,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内外都行,做好安全防护就行。认识数字的同时,也能学到加减法,还可以促进孩子的竞争意识。
3、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数学,首先要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会很愿意和你一起学习的 。
何秋光学前数学,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G.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有哪些

这个学习计划呢,当然就是把,自己的所学知识呢,按照时间的方法去进行区分,然后在,去计划一下自己,每天回家之后呢,怎么学习

H.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0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I.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是通过活动在其心理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构建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8、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主要表现在:(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2)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课时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4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一、数一数(1课时)二、比一比(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五、分类(2课时)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八、认识钟表(2课时)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