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辅导孩子是老师应该的还是家长

辅导孩子是老师应该的还是家长

发布时间: 2020-12-09 18:40:42

❶ 老师到底该不该命令家长辅导作业呢辅导孩子作业到底是谁的义务

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命令家长辅导作业,因为现在很多的家长白天工作很忙,而晚上可能并没有多少的时间,所以可能也没有多少的精力去辅导孩子作业。我觉得如果是在正常上课期间,那么辅导学生的作业,应该是老师的责任,但是如果放学之后那么辅导孩子的作业还是由父母进行。

❷ 为什么家长需要辅导孩子

从丫丫学前班起,每次开学前的迎新会上,老师在讲到课后作业的时候都不忘对家长提上一句:“不管是不是全部正确,一定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去完成作业哟”。习惯了中国教育方式的我一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颇有些惊诧,这倒不是因为丫丫的作业需要辅导,而是在我的心目之中,家长坐在孩子旁边监督、辅导、和检查孩子的作业是最正常不过的风景,而大多数美国教师却并不鼓励家长这样做,哪怕最后孩子自己做出的作业在我眼里很烂,老师都会鼓励地夸上一句:“我太为你高兴了,因为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完成的呀!”
为此,我专门和丫丫的校长请教过原因,这位有着幼儿教育学博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是这样给我解释的:“给孩子布置作业的目的,除了增加孩子对课堂传授概念的了解、提高孩子相关学科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打开孩子的视野,锻炼自我探索和拓宽知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能形成对事物独立的看法。而家长辅导过的作业,老师判断的是家长的水平和思路,而根本看不出学生的想法了,这就失去作业的本来意义。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路便被禁锢了,失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和创造性,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代又一代的机器人,而且很可能会一代不如一代。只有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做,才能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果真有需要辅导地方的话,那也应该是我们这样有职业训练和养成的教师的工作,而不应该父母来承担”。
老师们这样看,而家长又是怎样想的呢?丫丫一个美国同学的妈妈和我在同一所大学任教,常凑在一起吃午饭,她是这样和我解释的:“多数的美国家长并不赞成辅导孩子做作业,不仅因为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和微妙的尺度,更重要的是做作业是一个性格养成的过程,家长直接辅导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对孩子来说,从小就学会承担责任是更重要的一个训练,完成作业就是他们自己应当担负起来的责任之一”。
如果孩子对作业确实有大量不懂的地方怎么办?难道家长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把错误的答案交给老师?对此,美国的教育专家指出,在作业上家长应该对孩子放手,允许孩子犯错误,而不是企图帮助孩子把作业“修理”完美,因为只有孩子从小学会了怎么面对和解决困难,养成接受并战胜挫折的能力,才可慢慢锤炼出自己的学习技能,从而应付将来人生道路上可能的困难。如果家长确实需要帮助孩子才能完成作业的,家长应该把帮了孩子多少报告老师,因为学校有专门帮助学习上有障碍学生的相关部门,他们会介入并综合诊断学生的情况,从而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和帮助。譬如丫丫的年级就有一些在阅读上特别吃力甚至有障碍的孩子,老师特别告诉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进步得比别人稍微慢一点而已,所以学校需要将他们专门归到一个小组,指派对此有经验的老师专门辅导。
前一段时间曾有亚裔组织在媒体上抱怨美国大学在录取上有“歧视”行为存在,提出的证据是亚裔学生的SAT考试非常完美,却比其他族裔更难被藤校录取。纽约时报马上回以批评的口吻说:“一些亚裔家长为了辅导孩子出钱买了很多SAT考试课本,帮助他们用机械重复的手段作海量的练习来培训孩子升学考试的技能,这样考出的分数有什么意义呢?”可见主流媒体对我们这种对付考试的机械训练早已了如指掌,且不屑一顾。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就应该袖手旁观呢?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和精神科学教授库帕指出,家长如果想在学习上帮助孩子的话,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最重要的,比如:划定做作业的固定时间,保证时间上的专时专用,辟出专门做作业的空间,里面要没有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等。家长还可以把做作业当成一个亲子的过程,没有什么比榜样的力量更重要了,你若想你孩子能专心并热爱阅读的话,你自己也要拿起书本;你要想孩子能爱学习,你自己要身先士卒才是。
至于到我个人的意见,我是极其鼓励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的,但我比较喜欢个案个别处理,美国孩子偶尔有些课后的综合项目(Project)会对孩子的能力构成严重的挑战,为了保证孩子不丧失信心,这时家长的参与和帮助就变得很重要了,但实际到具体要注意方法,不能居高临下地介入,最好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虚心倾听,从侧面建议引导。另外,虽然我不辅导课后作业,但我会引导孩子阅读学习大量的课外知识,拓宽视野,还会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一起去探索,学会使用学习的资源和工具设施,包括数据库搜索、答案筛选和归纳、图书馆检索等。
最后把我翻译的美国教育专家的建议列在这里,如果你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做作业的话,不妨参考以下的“要”与“不要”,祝愿每一个家长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这会让孩子把你当拐棍。
要:帮助孩子启动项目,广泛提出建议,但让他自己决定。
不要:允许孩子看电视、讲电话、吃东西等。
要:在房子里专门辟出适合做作业的一角。
不要:打压或者念叨孩子以胁迫他完成作业,这会产生逆反心理,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动力。
要:赞扬孩子,因为鼓励每一点滴的进步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要:用钱和礼物贿赂孩子做作业,这会养成孩子驱逐利益的心态。
要:用积极的活动鼓励孩子,比如一起去一次孩子渴望的动物园等。

❸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到底是老师教,还是家长教

我就是从这一段过来的,可以说困扰了很久了。

差不多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辅导孩子的作业。陪着孩子写完还不算,还要批改,签字。很多的作业都是需要家长签字上传的。粗略估计了一下,我每天花在孩子辅导作业上的时间,差不多有两个小时。

但是,家长这么看可以,老师这么看就不合适了,老师说这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心里就不那么舒服了,我可以这么想,但你不能这么命令我,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毕竟,老师比家长要专业得多,完全让家长辅导,有可能会误导孩子。

其实,问题不在该不该辅导上,问题在于老师对家长的态度,老师是孩子的老师,不是家长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们现在每天花在辅导作业上的时间有多少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意见和建议。

❹ 对刚入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做家庭辅导

1、快快乐乐上小学

孩子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家长和教师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

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渴望学习、渴望与他人交往,要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好事,是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很显然,上小学后“时间”这个概念会更多地出现在孩子身旁周边较之幼儿园的相对松散的作息时间,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

要培养孩子做事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规律,保证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来面对小学生活。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大有益处。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低年级。所以,孩子入学后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执笔姿势:拇指食指执笔,中指托住笔。坐姿:腰挺直,脚放平,做到四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拇指食指留条缝)。

4、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天除了在学校内完成作业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应该先做完回家作业,包括口头和笔头的作业。

5、 培养孩子自理习惯。

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作业本保持整洁,不乱涂、乱撕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与否,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以及今后一个人成功都有重大的影响。

培养好的习惯,就是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监护人是家长,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学校和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二任老师。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

❺ 给孩子辅导作业,父母和老师的区别是什么

孩子的作业是一定要辅导的,但不是手把手地教,应该让他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并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家长可在全部作业完成后进行检查,适当地加以辅导,这样才可养成孩子独立的作业习惯,又不至于产生依赖性.撒手不管只会让你的孩子完全放任自流.

❻ 辅导孩子做作业 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一人上学,全家受累。有孩子上学的家庭,爸爸妈妈们每天晚上最大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做作业,听写、背诵、检查、签字……不少爸爸妈妈感叹:比自己上班还累!而更要命的是,"陪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大事,不只是一个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么简单,还涉及孩子习惯、性格的培养等很多方面,丝毫不敢疏忽啊!"一位家长道出了许多爸爸妈妈的心声。 辅导不是监督,也不是代替,而是关注、点拨和帮助 对于家长是否要给孩子辅导作业,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起凤街小学校长郭宏态度明确:一定要辅导。但她不认同程女士的做法:"首先,辅导不是监督,不要一直坐在旁边盯着孩子做;其次,辅导不是代替,不要一看见孩子不会,马上就想讲。这两种行为都不叫辅导,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做法。" 郭宏对这种做法也予以纠正,她表示,家长辅导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抄作业题到规划作业再到完成作业等,都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若隐若现,但须始终关注着。具体来说,家长的辅导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观察,就是在孩子基本能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家长只观察孩子在习惯和知识两方面的弱点就可以了;二是分析,辅导作业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就是检查,但避讳家长检查、孩子若无其事,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是共同进行时。检查作业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家长要弄清楚孩子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习惯上的还是知识上的,因为做作业有两个目的,一是查遗补漏,二是复习巩固。如果是知识上的,就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如果是习惯上的,则需制定计划,确定日程表,一点一滴改进。 遇到难题及时解决,做到课前预习,课堂消化,课后巩固 张岳 (化名)的儿子在省城某名校上初一,每天作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碰到不会的题目,可能就会熬夜到一两点。"有时一道题目我要翻阅很多资料,研究上三四个小 时,但不管花多长时间,一定要解决。"张先生的观点是:不能把难题积累下来,今天一道,明天一道,慢慢地会越积越多,影响孩子的学习乐趣和自信心。 原红娟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的作业也非常认真,但她表示,"有的题目我们真的不会,有的是模棱两可,碰上类似题目,先得考虑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有时真的 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她回忆说:"一次,语文卷子上出了一道作文,让孩子写最近观察过什么,有什么新发现,可是孩子根本说不出什么来,又不能现观察。"没 办法,她只好求助老公,而老公的"办法"是上网查,"总不能让孩子空着交上去啊,先写上再说。"日常生活中,这种靠网络解决孩子作业难题的家长不在少数。 省教科院高中课程中心主任肖增英表示,借助网络解决难题没错,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只是手段,跟孩子请教老师一样,最终一定要做到孩子真正理解、消化和吸收,否则这种得过且过和应付的态度,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甚至人生态度产生不好的影响。 那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郭宏表示,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是优等生,就要做到问题不过夜,家长可以与孩子一 起研究,也可以打电话请教别人;如果孩子是学困生,力不能及,可以留到第二天请教老师。其实,每天出现遗忘或者不会做的题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要求学生天天 清,但一定要做到单元清、阶段清,就是在一个单元、一个阶段后,要进行问题的清理。这也是所有成绩好的学生都有的习惯。" 郭宏告诫家长,不管孩子实际情况如何,都一定不能包办代替。要发现孩子遇到问题的"拦路虎"、障碍的实质所在,是概念上的、计算上的,还是审题能力上 的?先给孩子适当点拨,然后让孩子自己完成。另外,她建议家长给孩子安排一项家庭作业:课前预习。"

❼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好作文(老师推荐的方法)

1、多读--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孩子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孩子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指导孩子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孩子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要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诵,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孩子们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孩子们如果能把书上的语言,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变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语句生动形象,这就是活学活用,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2、勤说--让孩子敢说,达到知识的迁移 写作其实很简单,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在说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家长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比如: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谈,让孩子说说今天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的发展说一段话、几段话。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即可,慢慢的让孩子注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使说话的内容丰富些、具体些、生动些。如果孩子达到了知识的迁移,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具体完整的表达出来,那么孩子写作文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而且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能够自由发挥,这样还能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3、勤写--养成孩子多看、勤写日记的习惯。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孩子写作的问题是他们无话可写,无材可选。每每要他们写作时,往往不是内容空洞,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这固然和孩子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也不动脑去想去思考,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了过去。要使孩子有内容可写,家长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比如: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让孩子观察路上的行人、车子,街道两旁的商店,观察在季节转换时大自然的变化;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广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逛逛,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让孩子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督促孩子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并且要学会把事情写具体,不仅仅是好词的罗列。就以写人物为例:需要用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性格,要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等各个方面。还可以用上比喻、排比,甚至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你写得人物活灵活现,让读的人仿佛眼前就站着这样一个人似的。建议可以从写一段话练起,从小练笔入手,坚持、认真对待,将会在作文方面不断进步。 4、勤鼓励--多给孩子掌声。 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三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限,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绝招和秘诀,需要孩子点点滴滴的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说孩子的作文水平是急抓不起来的。 另外,课外一定要让孩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等书刊杂志,尽量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积聚写作材料。们每天都要有阅读时间,可以是睡前,半个小时就足够了。要求孩子每天都保持读书,这个读一定要读出声音来,读一遍跟读三遍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读了一篇文章应该知道一个词语,这是很重要的。我发现,班上有些其实孩子很喜欢读书,但也有孩子却缺少这方面的兴趣。那么怎样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假如你有时间,假如你也喜欢读书,我建议你与孩子一起读,然后进行分享,这也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实在不喜欢读书,那么就从《淘气包马小跳》读起吧,这套书一共十几本,记录的都是和孩子贴近的学校、家庭生活,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故事书,里面的主人公出口成章的成语也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相信这本是将是引导孩子喜欢读书的源泉。 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