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学生
⑴ 学生怎样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尊重老师,但要不卑不亢
⑵ 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抄”的道袭理已被世人所认同,亦被教育教学实践所证实。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宏观上说,是要建立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微观上说,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淡薄名利乐于奉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当前,经济大潮席卷全球,不少知识分子纷纷下海淘金,成了百万富翁,而教师一族仍站在三尺讲台,辛苦耕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必须具有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宽宏豁达的胸怀大度,才能做到爱岗敬业、与世无争。如果教师为名利而患得患失、耿耿于怀,心态就会失衡,就会对教学三心两意、马马虎虎,那怎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让学生去“亲其师信其道”?有道是,名利是身外之物,人生有限,工作无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淡薄名利,乐于奉献,把有限的一生投身到无限的工作之中,不可把教师工作当作追求名利的渡船或拐棍,否则,人就会活得疲惫不堪,工作就会无声无色,失去光彩,生活就会惨淡无光,失去信心。教师是清贫的,但他的劳动收获却是丰硕的、无价的、多重性的。
⑶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作文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写:你喜欢哪个老师的课,然后怎么认真去学习。
⑷ 小学生中“亲其师信其道”的例子
小学生中“亲其师信其道”的例子: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专个老师, 就特别喜爱属他所教的学科, 也特别乐意接受这个老师的教育, 这就是 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 任和喜欢, 必须要有人格魅力。 一个好的教师应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 以充满爱心的胸怀呵护人。 我认为要让学 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⑸ 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如何倾注对学生的爱,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呢?回首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我觉得大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微笑,让学生靠近你。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微笑。教师的眼神,真实自然,有一种特有的神韵美。而教师眼神中所传送出的笑波应是教师内心预约情感的真实流露。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微笑可使学生靠近你。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心理上感到满足。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老师的微笑能让他有满足感;回答错了,老师的微笑能鼓励他,让他有信心。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及时奖赏。
在生活中,老师的微笑可使学生培感亲近,有一种被重视和受宠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接近你。
二、宽容,让学生接受你。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曾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面,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来宽容学生的错误,用显微镜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我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创造一切,我会借助“爱”的力量让我的教育事业更加完美。
三、严爱有加,让学生佩服你。
现实中往往爱上进生易,爱后进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我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讲:“没有规距,不成方圆。人活在世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接受一定的约束,老师正因为爱护你们,才要对你们严加要求。”其次,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四、以身作则,让学生尊重你。
在学生的面前,我尽可能地做到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去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我常想,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而自己却不及时到课室等堂,学生能遵守吗?课外劳动时,你让学生做这、做那,自己却不动手,学生能心甘情愿吗?升旗时,你把双手插在口袋里,唱国歌时,你紧闭双唇,又如何教学生爱国呢?因此为人师表者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总之,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具备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的基础上,老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亲近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心灵相通,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⑹ 如何让学生家长“亲其师,信其道”.pdf
通过这一学期的与学生的相处,怎样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你对学生付出很多,但是学生意识不到而且与你背道而驰,那作为一个老师就非常失败了。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从与学生相处中也得到了很多经验和启示,可以说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怎么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名合格的科主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因为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引导和帮助。而教师的快乐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之上的,只有学生快乐成绩进步了,教师也就快乐幸福了,只有从心底真正地关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做老师也就是快乐幸福的。
在生活上,我们的学生有时候特别的不会照顾自己,特别是生病的时候,一旦生了点小病,都吵嚷者回家看病,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就拿我的一个科代表L同学来说吧,一次不小心扭到了脖子,上课的不能扭动脖子只能直挺挺的,看似挺严重的,但是我们都有过落枕的经历,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我的这位科代表在撑了几节课后,就找我吵着一定要回家看病,我想:她的家在外地,回家一次二三天的课程就耽误了,就没有同意她回去的要求,看上去她还有点生气的样子。随后,下午的阅读课我自己驱车和她跑遍了半个邹平城去看病,甚至都找到了针灸推拿的诊所做了推拿,接下来的几天我利用下班时间和她去做了几次诊治,病也就慢慢好了。当她意识到我对她这么的上心照顾,也明白了我不让她回家的良苦用心,反而对我非常的感激,现在对我很是尊敬,我说的话讲的事情也是认真的完成,成了我管理班级的得力小助手。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上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过多地呈现阴暗面和情爱镜头,学生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对异性同学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愿意在异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吸引对方的注意。有些学生的“早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早恋”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给学校教育造成难题,给家长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烦恼。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科主任如何让每一个人的青春都开花一次,并且让更多的花都结出丰硕的果实呢?
在这里我讲一个发生在我科代表身上的案例,我的两位科代表同处于一个班级,在平时的接触过程中,出现了互相爱慕的懵懂,我是怎么发现的呢,因为这对男女生都是我的科代表,在平时比较关注他们的上课表现,他们上课分心走神、精神恍惚,情绪起伏大,心神不宁,在一次月考之后,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其次,也从他们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确定了他们有早恋倾向后,我既没有把学生找来单独训斥,也没有向家长“告状”,而是在一次科代表备课时分析完考试成绩后,我有意的把他们留在了最后,与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这个时候如果我直接了当的对他们批评教育的话,恐怕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这恐怕对于一些班主任老师来说都感同身受。我首先从他们的成绩退步上一步步讲到了我自己上高中时的情感经历,这里省略几百字。当他们听到我说自己的上学时候的情感过往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完全没有了戒备,听到他们的科主任在上学时也曾这样时,他们反而舒心地笑起来,气氛也没有那么凝重了,最后我对他们说:“不知你是否明白这个道理,你的科主任不是在害你们,镜中之花虽美不能戴,水中之月虽好捞不到。况且,你们才十六七岁,对“爱情”的含义未必真懂,学识不足,事业未成,过早地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岂不影响身心健康,贻误光明前途?望你们三思。”我的这次现身说法和因势利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在轻松的气氛中,他们纷纷的对我说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让我看他们的表现并主动的让我监督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也时不时的找他们谈谈话,他们的确在学习上用心了不少,尤其是那位男生成绩明显的在大跨步的进步。
通过这次的经历,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科主任,在学生出现迷茫的时候,也是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负责任的及时的发现,并且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他们作出心理上的疏导,不仅可以避免他们沉迷于感情不能自拔,可以让他们把感情华为前进的动力,为自己挣得一个光明前途。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作为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给予生活上关怀。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的放假前,我给我的科代表们,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作业,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一个舒心!给妈妈倒一杯热茶,为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捶捶背,或者帮妈妈做一顿饭,拖一次地,洗一回碗,叠一次衣服……。我的一位科代表在回来之后对我说:当我看到我母亲粗糙的双手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我对她说父母双手的粗糙都会对你无私的付出造成的,你要更深刻、认真地回顾和感恩妈妈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感恩妈妈的深情与真爱,并把这种感恩化作努力的动力,去回报你的父母和帮助过你的人乃至祖国和社会。
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和我的科代表相处的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累过,也笑过。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教育学生关键是一个“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去充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科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教育学生的工作非常的不简单,但是作为科主任我们要肩负起这一份责任,用心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心理的疏导者。
⑺ 如何做到小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父母是第一教师,言传身受,从弟子规,开始吧!!
⑻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信任,让学校满意的优秀辅导员——从“亲其师信其道”古训谈起
“亲其师而信其复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制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概言之: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所谓,欲使学生信其道,教师必以人格感染、情感交流使之亲其师。而高校辅导员在和学生的亲密接触中,更要谨言慎行,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之正道,而非“情感贿赂”之个人之道。一、解读古训“亲其师信其道”“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古训取自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的《学记》。《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教育著作,世界历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一本教育学著作。“亲其师信其道”为原文的截取,抑或说断章取义。《学记》原文中载:“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大概是说:“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同学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原文中“夫然”之前,讲解的是学生正式作业与课外作业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这里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地考究此语的历史意义,而应顺应现实的情况,进行解释、提炼以及发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