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辅导员带学生绩效怎么算
① 绩效工资是怎么算的
绩效工资计算有以四种方案,如下所示:
1、仅对员工个人既定绩效工资额度进行考核和分配:
员工月度实得绩效工资=员工既定绩效工资额度×员工考核系数
2、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考虑与公司总的经营效益挂钩:
员工月度实得绩效工资=员工既定绩效工资额度×员工考核系数×公司效益系数
其中,公司效益系数=月公司可分配绩效工资总额÷公司既定绩效工资总额公司既定绩效工资总额=∑(员工既定绩效工资额度)
3、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再考虑与部门业绩挂钩:
(一)部门绩效工资分配(一次分配)
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公司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部门加权价值×部门月度考核系数)]×某 部门加权价值×该部门月度考核系数+某部门月度奖罚金额
(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二次分配)
员工月度实得绩效工资=部门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员 工月度考核系数)]×某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月度考核系数+某员工月度奖罚金额
其中,部门加权价值系数=∑(该部门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
4、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考虑将部门经理与员工的考核和绩效工资分开进行:
该方案中,公司需要从每月可分配的绩效工资总额中拿出一定比例(a%)的额度作为部门经理的绩 效工资来分配。另外(100-a)%再在员工中进行分配。
(一)部门经理绩效工资分配(a%)
某经理月度绩效工资=部门经理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各经理岗位价值系数×各经理月度考核 系数)]×该经理岗位价值系数×该经理月度考核系数+某经理月度奖罚金额
其中, 部门经理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公司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a%
a% =∑(部门经理岗位价值系数)÷∑(全部经理和员工岗位价值系数)
(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100-a)%
根据公司个别部门员工较少,部门业绩可能主要由部门经理完成的实际情况,本方案员工绩效工 资分配考虑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种方案。
(1)一次分配
一次分配要求由公司对所有员工进行统一评价和考核,否则考核系数不可比。
员工月度绩效工资=员工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员工月 度考核系数)]×某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月度考核系数+某员工月度奖罚金额
如果员工考核交由部门经理做的话,必须按方式三的方式进行二次分配,如果仍然只做一次分配 的话,则只能像方案二一样,仅能对绩效工资理论值进行考核。
员工月度绩效工资=员工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某岗 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月度考核系数+某员工月度奖罚金额
(2)二次分配
参见方案三。同方案三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将部门经理的绩效工资划出去了。
(1)博士辅导员带学生绩效怎么算扩展阅读:
用马克思的三种劳动论来说,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
主要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绩效工资从本义上说,应是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但在实践中,由于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计件工资和佣金制外,更多是指依据雇员绩效而增发的奖励性工资。
绩效工资制度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资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绩效工资
② 老师的绩效工资怎么算
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N= 计算。其中 为教师所授第i班学时数, 为所授第i班课时折算系数。
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40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2教分。
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进行计算。
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
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
教师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计。
由专业科、教研室指定并经教学校长批准的指导教师,有指导计划并予以实施,有检查考核,期满有鉴定,视其指导情况每学期计0~12教分工作量。
由学校安排教师编写教材(无稿酬)及其他教学资料,按全稿(包括审定、校核)每1000字计1教分工作量。
学校统一停课考试的学科,任课教师出考卷每套(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绩单、成绩分析、整理上交试卷)每班2教分。
教师受学校委派在校外任课,其工作量计算与校内任课相同。
教师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务,一般均不再计算工作量,非凡情况可由专业科申报,由教务科会同教学校长决定其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由所在专业科(部)填报,教务科核定和汇总。
教师业务档案中,工作量按实际授课时数及完成的其他教学任务填写。
假如教师每月教学工作量折合教分超过50分,超过部分每1个教分的效益工资增加5元(指导校内外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不计超教分)。
见习教师在见习期内任课,在18教分/月内,不计发任课效益工资,超过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1教分计发10元效益工资。
③ 如何算绩效的工资
绩效工资每月发放数额计算方法 1、行政人员、工勤人员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 - 奖励性绩效工资)/12 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课时费计算方法与兼职教师相同)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 – 科研绩效工资 - 奖励性绩效工资)/12+课时费/6 3、专任教师 津贴工资/12+课时费/6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任教师的标准课时量为Z。如一年的课时量多余Z,则多余Z的部分按照超课时单价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 假如A老师上半年课时量为X,下半年课时量为Y,应完成课时量为Z。 上半年每月的绩效工资为: 若X<=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X/6; 若X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X+超课时单价*(X-Z)]/6下半年的绩效工资为: 若X+Y<=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Y/6; 若X+YZ, (1)若X=Z,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Y/6;(2)若X4、兼职教师 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课时费/6(+职务工资/12)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兼职教师的标准课时量为140。如一年的课时量在140-240,则多于140少于240的部分按照课时单价折半计算,多于240的部分作为贡献。 具体计算方法: 假如A老师上半年课时量为X,下半年课时量为Y,应完成课时量为Z。 上半年每月的绩效工资为: 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X/6; 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140+超课时单价/2*(X-140)]/6 下半年的绩效工资为: 若X+Y<=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2*Y/6;若140(1)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Y/6; (2)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140-X)+超课时单价/2*(X+Y-140)]/6 若X+Y2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 单价*(140-X)+超课时单价*(X+Y-140)]/6 (1)X2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2)140(3)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140-X)* 超课时单价+100*超课时单价/2]/6
④ 高校辅导员怎么评职称
一、晋升原则
(一)突出辅导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其工作实绩;
(二)强调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基本年限。
二、基本要求
(一)政治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能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业务精。具有扎实深厚的业务素养,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善于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胜任新的任务。
(三)纪律严。严格遵守纪律,依法办事,坚持原则,秉持公正,能够自觉维护全局利益。
(四)作风正。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爱岗敬业,立德树人,能够处处体现为人师表的品德风范。
三、任职条件
(一)科级辅导员任职条件
1、工作年限条件
晋升副科级辅导员,专科及以下学历者须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本科学历者须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硕士毕业生须在辅导员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晋升正科级辅导员,本、专科学历和硕士学历者须任副科级辅导员两年以上;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者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四年以上,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五年以上;博士毕业生在辅导员岗位工作满一年可直接任正科级辅导员。
2、工作业绩条件
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3、职业资格条件
晋升副科级和正科级辅导员,须获得国家认证的职业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员资格证书,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二)处级辅导员任职条件
1、工作年限条件
晋升副处级辅导员,须任正科级辅导员三年以上并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八年以上。
晋升正处级辅导员,须任副处级辅导员三年以上。
2、工作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业绩突出:有两次以上年度考核为优秀;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不少于两次;每年至少承担一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3、职称条件
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4、职业资格条件
须获得国家认证的高级职业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4)博士辅导员带学生绩效怎么算扩展阅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按专任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应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范围。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可以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任工作。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学校党委有关负责人、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相关学科专家等人员组成。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制定辅导员管理岗位聘任办法,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管理岗位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行政职级晋升的暂行办法
⑤ 什么是绩效工资怎么算的
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版工资(Merit pay)或与评估权挂钩的工资。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主要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
绩效工资每月发放数额计算方法
1、行政人员、工勤人员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 - 奖励性绩效工资)/12
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课时费计算方法与兼职教师相同)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 – 科研绩效工资 - 奖励性绩效工资)/12+课时费/6
3、专任教师
津贴工资/12+课时费/6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任教师的标准课时量为Z。如一年的课时量多余Z,则多余Z的部分按照超课时单价计算。
⑥ 老师的绩效工资怎么算
绩效工资因地区而变,一般按地区在编职工的平均水平发放;但不同单位有所区别专,不然工作认真的属和不认真一个样了,体现不出“绩效”两字的含义;所以单位里有关于绩效工资奖励的专门制度,会在工会里通过并实施;每年案例个人获得的荣誉成绩给予奖励,认真的人会高于平均值;反之会低于平均值;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会差太大,对于获奖最高和最差可能相差的幅度会大些;不知亲是哪个地区的!
⑦ 教师绩效工资怎么算的
教师绩效工资计算方式:
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1)教师担任不同班级同一学科,但授课内容要求及侧重等差异较大,且按不同教学大纲、计划或教材授课,并编写了不同教案(简称“两个头”),则=1.00
(2)教师担任同教材同进度的重复课,其 =0.9。
(3)新开课(不包括新教师所开第一门课) =1.2。
(4)教师同时讲授两门课,教分较少的课 =1.2。
(5)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在前两周,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课,所接(代)课的
=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所接(代)课的 =1.2,否则所接(代)的课, =1.0。其余课时按正常情况计算。
(6)其余情况授课, =1.0。
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
(1)1~20人, =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为间隔类推。
教师所担任的授课如涉及上述多种情况,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复合计算。
(二)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40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2教分。
(三)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进行计算。
(四)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
(1)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所任课时)×0.6
(2)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6-所任课时/2)×0.6
(五)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其计算标准为:
(1)每领做一次早操按0.5教分计。
(2)每领做一次课间操按0.2教分计。
(3)组织开展辅导课外文体活动每小时按0.5教分计 。
(4)组织筹备校运动会,根据其工作量由体育组写出报告,经教务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一次性奖金,不另计教分。5)练习代表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校外文体比赛活动,每次实际练习时间达1小时以上的计0.6教分;如比赛取得好成绩,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础部写报告,经教学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体育组一次性奖金。
(六)教师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计。
(七)由专业科、教研室指定并经教学校长批准的指导教师,有指导计划并予以实施,有检查考核,期满有鉴定,视其指导情况每学期计0~12教分工作量。
(八)由学校安排教师编写教材(无稿酬)及其他教学资料,按全稿(包括审定、校核)每1000字计1教分工作量。
(九)学校统一停课考试的学科,任课教师出考卷每套(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绩单、成绩分析、整理上交试卷)每班2教分。
(十)教师受学校委派在校外任课,其工作量计算与校内任课相同。
(十一)教师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务,一般均不再计算工作量,非凡情况可由专业科申报,由教务科会同教学校长决定其工作量。
(十二)教师工作量由所在专业科(部)填报,教务科核定和汇总。
(十三)教师业务档案中,工作量按实际授课时数及完成的其他教学任务填写。
(十四)假如教师每月教学工作量折合教分超过50分,超过部分每1个教分的效益工资增加5元(指导校内外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不计超教分)。
(十五)见习教师在见习期内任课,在18教分/月内,不计发任课效益工资,超过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1教分计发10元效益工资。
(7)博士辅导员带学生绩效怎么算扩展阅读:
教师工资标准:
1、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正县级十五周年按副厅对待;副厅级二十周年按正厅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2、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3、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6)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7)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
退休前工资×80%。三年一调。
(8)政治工作人员参照同级行政人员工资标准执行。
(9)其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工资标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各有关主管部门同类人员的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10)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
(11)高等学校的工人,原则上执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人的结构工资制及其工资标准。
(12)生产性工人岗位(技术)工资标准,由学校参照国家机关工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表,结合学校的特点拟定,但需报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绩效工资
⑧ 研究生初期工资内基础性绩效怎么算
绩效工资每月发放数额计算方法、行政人员、工勤人员(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奖励性绩效工资)/12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课时费计算方法与兼职教师相同)(岗位绩效工资标准–科研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12+课时费/63、专任教师津贴工资/12+课时费/6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任教师的标准课时量为Z。如一年的课时量多余Z,则多余Z的部分按照超课时单价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假如A老师上半年课时量为X,下半年课时量为Y,应完成课时量为Z。上半年每月的绩效工资为:若X<=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X/6;若X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X+超课时单价*(X-Z)]/6下半年的绩效工资为:若X+Y<=Z,津贴工资/12+课时单价*Y/6;若X+YZ,(1)若X=Z,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Y/6;(2)若X4、兼职教师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课时费/6(+职务工资/12)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兼职教师的标准课时量为140。如一年的课时量在140-240,则多于140少于240的部分按照课时单价折半计算,多于240的部分作为贡献。具体计算方法:假如A老师上半年课时量为X,下半年课时量为Y,应完成课时量为Z。上半年每月的绩效工资为: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X/6;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140+超课时单价/2*(X-140)]/6下半年的绩效工资为:若X+Y<=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2*Y/6;若140(1)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Y/6;(2)若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140-X)+超课时单价/2*(X+Y-140)]/6若X+Y2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超课时单价*(140-X)+超课时单价*(X+Y-140)]/6(1)X2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2)140(3)X<140,课时(岗位)绩效工资/12+津贴工资/12+[(140-X)*超课时单价+100*超课时单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