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为学生成长
⑴ 如何践行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2.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辅导员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在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上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以教育者的身份去教育,更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成长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义务,更是责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健康成长的栋梁。
⑵ 以导员口吻写一篇学生成长记录
LWX同学进入高一下学期以来,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努力,专在平时的学习生属活中,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活动,不怕苦,不怕累。该生尊敬老师,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无违纪行为,学习认真、努力、刻苦,勤于思考,乐于钻研。该生服从老师的管理,不顶撞老师,对于老师的批评能够虚心接受,老师安排的事能够较好的完成。该生与同学相处融洽,不与同学发生矛盾。但是,该生上课时有时会走神,自习课效率较低,作业不太认真,质量一般。望该生继续努力,在新的学期中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进步。
⑶ 大学和辅导员怎么处关系
一般在大学做辅导员的,大学期间都是学生工作的骨干,工作能力比较强,有些自负也很回正常。辅导员的工作答是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处理学生日常的事物,其实就是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进步。不要担心你所谓的第一印象不好,日久见人心。与辅导员处关系和正常人际交往没什么不同,适当的低姿态,多请教,并表示出希望能为辅导员做一些日常工作的愿望(比如做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我想时间久了,关系自然就密切了。。。
⑷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成长周记,求例文
今天开始放暑假了。暑假到了,但是暑假要干什么呢?觉得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内,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容,又从哪里结束……或许本来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暑假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社会总是充满着真善美,生活是甜蜜而多彩的。在大人们的眼中,社会是有两面性的,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生活具有酸甜苦辣。为何大人与孩子的思想有那么大的差别?结论只有一个:这是成熟与稚嫩最根本的区别。
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大人们的阅历丰富,决定了他们看东西比较全面。而孩子要走向成熟,就必定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有人说:“生活是一个大练兵场,是磨砺人的舞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每个人将会遇到开心的事情与悲哀的事情。悲哀的事情会使人承受巨大痛苦,开心的事物会让人拥有美好的心情。如果整日面对悲事,人容易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颓废沉沦;而整日面对喜事,人又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正如植物不能缺少阳光与雨水一样,人的经历中不能缺少快乐和悲伤
⑸ 如何理解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成长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可以分条去答,这样还能按点得分。
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2.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辅导员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在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上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以教育者的身份去教育,更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成长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义务,更是责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健康成长的栋梁。
⑹ 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主动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
一、摆正位置,自我完善,以行动作表率
一名优秀的辅导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提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辅导员,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因而我愿意用我的辛勤劳作,去换取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健康成长,这恰恰就是我工作价值的体现,这也是我们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伟大之处。
我深知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要求很高,而自己是理科毕业,单凭着学生期间的积累和一腔热情是难以胜任该项工作。因此我主动阅读了大量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书籍和资料,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关心时事政
治,注重思想政治学习的实效性;主动承担了学院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任务,籍此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频繁,自身的品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恒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在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规定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日常生活,严格要求;对待同学,平易近人;参加会议,认真准备;开展活动,精心安排;树立服务意识,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予以帮助和引导。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强化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年轻、文化层次高、反映信息快,有抱负有理想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进入大学的同学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各异,同时面对来自学业、生活、就业、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切都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思考、研究,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不同的个性特点,作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我积极地组织开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安全、适应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关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积极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学习困难同学的学习现状,做好他们的鼓励、安抚工作;掌握心理有问题同学的思想动态,帮他们及时排解情绪,舒缓压力。
此外,我在学校总体安排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有层次、有目标的教育计划:大一着力于培养其适应性,开展以"三个转变"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在大学二、三年级抓住“学习”这一中心不动摇,以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四则针对时代需求,强化能力的锻炼,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这种有层次、有目的的梯队式培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学院学生的考研率、计算机过级率、英语和HSK过级率等方面都在全校名列前茅。
另外,我提倡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热点问题,以举办主题班会、特色团日活动、纪念“一二〃九”演讲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入党宣誓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三个队伍的建设,树立正面典型,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
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我们应不断掌握新的教育理论,通过深入细致的
思想工作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把理想、目标、纪律、公德等变成自己
的自觉行为,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
我认为抓好学生会干部、
分团委干部和学生党支部三个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2004
年我院在全校率先举办了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届班长论坛”
,
参会的班长和学生干部通过主题发言、讨论和交流,总结现阶段自身工作
的不足,探求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现
在班长论坛已经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亮点,在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方面
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
年我院化学
02-8
班被评为校级标兵班级体,学生
会被评为
04-05
学年度学校“先进学生会”。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已经成为共识,其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就
是学生党、团组织进社区,将学校建设、学院建设细化到学生自身建设。
2006
年
4
月,
我院作为学校首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的试点学
院之一,率先召开了全院师生的动员大会,成立学生社区楼栋团总支,楼
层团支部和宿舍团小组,实行“党员挂牌制”
,建立学生社区的团学活动
阵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例如:星级宿舍评比、大力士
擂台赛等等。现在学生党、团组织在社区已经发挥了很好的自我教育、自
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各楼层团支部间展开竞争,团小组成员积极合
作,互相支持,整个社区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我院的
学生工作走上了又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凝练专业学风特色。
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我本着学风是中心,活动是载体,活动服务于
学风、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各种类型
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举办的“生环杯”体育节,表彰大
会、迎新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自行编辑出版汉文院刊《绿色蔓延》和维文院刊《生命之花》,成为
师生了解学院的窗口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园地;创业计划大赛、网页设
计大赛、学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已经深入人心,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
与其中;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旅游日等环境主题
日举办的形式新颖、多样的纪念活动,成为我院的特色品牌活动,收到很
好的活动效果和社会反响。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
带动下,学生不但强化了为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
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巩固了学生
的专业思想,提高了专业素养,形成了具有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特色的优
良学风。
这个可以参考一下
⑺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成长周记困惑50字
今天是外婆的 60 岁大寿,大伙儿早就准备给外婆好好地庆祝一番。早上九点多,我们全家人便出发了。路上,想到大家为外婆祝寿时外婆那幸福灿烂的笑脸和快乐的场景,我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进外婆家,便看见舅舅和几位叔叔坐着在打麻将,整个客厅简直像个赌场似的,我连忙逃离客厅,来到房间里。这里,阿姨、舅母们正在边看电视边嗑瓜子边聊天,地上已铺满了厚厚的瓜子壳。我非常奇怪:怎么没见到“老寿星”?今天是她的生日,怎么不见她和身影呢,莫非是找她的朋友闲聊去啦?我东找西找,最后在厨房找到了满头大汗的外婆。我问:“外婆,阿姨、舅母们为什么不来做饭?今天应该是你享清福的日子呀!”外婆边忙边说:“我的乖孩子,今天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多么高兴你就让我给大家烧顿好吃的吧。你快去吃东西、看电视去。”
“妈,给我换杯茶!”忽然,从客厅传出舅舅的喊声。舅舅是个大嗓门儿,以往听到他的声音我总觉得很亲切,可这时我却觉得分外刺耳。“哎,来了!”外婆连忙应着。
午饭非常丰富,餐桌上却没有外婆,她像个服务员似的不停地给大家炒菜、添饭,端茶送水。等到大家都吃饱离开餐桌了,她才盛了一碗饭,吃着剩下的剩菜剩汤。吃完后又利索地把碗筷拿到厨房,没过多少时间,厨房便传来了“哗哗”的水声和“丁丁当当”的洗碗声。听到这声音,我跑去厨房,我的眼睛都不相信眼前这一片景象。
我不禁困惑,今天到底是谁生日?
⑻ 对于社团的认识
于大学生社团的一些思考 未曾进入大学时,曾对社团生活热情地向往,以为那种民主和年轻的气氛会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大学社团成员的骄傲和自豪。然而,当我们真正地走进大学以后,是否这些社团真的依旧让我们热血沸腾,还是只是成了太阳光下闪着七彩光环的肥皂泡,却值得商榷。 社团,同学们志同道合组建的一个兴趣小窝,一个小团体。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得到兴趣相同的兄弟姐妹,让我们那些在高中幻想的乐趣找一个落脚点。一个社团的真正建立无疑是复杂的,社团每年的进化和演变也需要一代成员付出很多的努力。可是,当兴趣与现实相遇,我们会选择什么;当我们即将离去,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或许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就现在的大学社团来讲,除去那些只是为了获得发展素质奖励分的少部分,更多的同学是想真正地锻炼自己。可是,当时间匆匆地流过,再回首校园中那些或激动,或高兴,以及那些夹杂些苦涩的日子,社团的生活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去回忆和品味。究竟我们的社团少了什么,仅仅是火热的激情,还是缺少更多的,是一种冷静的态度和认真的塌实? 综观大学社团以及大家的一些看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象牙塔中,很多社团缺乏一种最根本的东西——严肃的考核体制,缺乏一种较为客观的工作分配体制。于是,搞一个活动,尽管人员已经够多,还常常感觉人手不齐,或者真正来参加活动的人数很少,却还弄得满城风雨。体制的缺乏让同学们感觉长时间的工作让自己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缺乏激励;同时没有一种纪律去约束,会产生涣散的感觉。大学中,很多的社团倡导一种人性化管理,认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体现;倡导要把社团做成同学们在校园里的第二个“家”。可是往往过于亲和的工作方法,只落得草草收场。 2.工作的效果体现不均衡。在很多院校,学校的社团与学院社团工作的交流在辅导员看来前者要轻很多。这样,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墙内开花墙外香”,自己在学校社团中很有一番作为,却没有真正反映到辅导员的视线里。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一些同学的委屈和不满,减少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这就关系到同学们的心理作用,辅导员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就是高中的班主任。而这个班主任显然没有像以前那种精力去关心每一个人。可是,我们长时间地生长在表扬声里的骄子们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听不到老师的表扬。自然,失落这样看来很正常。所以说,工作效果的良好体现和不断均衡,也是辅导员和广大负责学生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