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学生成长导师制辅导内容

学生成长导师制辅导内容

发布时间: 2020-12-21 12:30:18

⑴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成长周记困惑50字

今天是外婆的 60 岁大寿,大伙儿早就准备给外婆好好地庆祝一番。早上九点多,我们全家人便出发了。路上,想到大家为外婆祝寿时外婆那幸福灿烂的笑脸和快乐的场景,我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进外婆家,便看见舅舅和几位叔叔坐着在打麻将,整个客厅简直像个赌场似的,我连忙逃离客厅,来到房间里。这里,阿姨、舅母们正在边看电视边嗑瓜子边聊天,地上已铺满了厚厚的瓜子壳。我非常奇怪:怎么没见到“老寿星”?今天是她的生日,怎么不见她和身影呢,莫非是找她的朋友闲聊去啦?我东找西找,最后在厨房找到了满头大汗的外婆。我问:“外婆,阿姨、舅母们为什么不来做饭?今天应该是你享清福的日子呀!”外婆边忙边说:“我的乖孩子,今天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多么高兴你就让我给大家烧顿好吃的吧。你快去吃东西、看电视去。”
“妈,给我换杯茶!”忽然,从客厅传出舅舅的喊声。舅舅是个大嗓门儿,以往听到他的声音我总觉得很亲切,可这时我却觉得分外刺耳。“哎,来了!”外婆连忙应着。
午饭非常丰富,餐桌上却没有外婆,她像个服务员似的不停地给大家炒菜、添饭,端茶送水。等到大家都吃饱离开餐桌了,她才盛了一碗饭,吃着剩下的剩菜剩汤。吃完后又利索地把碗筷拿到厨房,没过多少时间,厨房便传来了“哗哗”的水声和“丁丁当当”的洗碗声。听到这声音,我跑去厨房,我的眼睛都不相信眼前这一片景象。
我不禁困惑,今天到底是谁生日?

⑵ 谁给一篇关于中学成长导师制的作文啊,要求从学生角度写的,急!!!!!!!!!!!!!!!!!

[摘要]“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本文通过一个个案介绍了这一教育模式的做法及效果。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能有效地预防和矫冶学生心理问题和行力,促成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学生成长导师制 心理辅导

一、前言

由于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小学高年级已成为学生向青春期的“过度时期”,他们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学生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要庄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基于此而产生的新的教育模式。“学生成长导师制”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个性化学习需要。它体现了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成“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能有效地预防和矫冶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促成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个案基本情况及问题原因分析

五年级的男生小韬,父亲是某物业公司经理,母亲是幼儿园园长。小韬从小任性刁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鬼点子多,个儿不高,却常常捉弄人,惹人嫌。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下位,乱插话,常常影响同学听课。稍有不顺,就会跟老师闹情绪,恨老师,有时会捉弄老师。
学校实行导师制,我成了小韬的导师。为了做好小韬的辅导工作,我们走访了家长、幼儿园及以往教过他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其一,由于其母亲是幼儿园的园长,幼儿园的老师碍于面子,给予他更多的“特殊待遇”,不敢对他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欺负同学也不会受到批评。
其二,该孩子的母亲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对他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旦他到了学校出现了问题,母亲想管时,或许管的方式不科学,他嫌母亲烦,太啰嗦,因而母亲对他的教育根本不起作用,还常常与母亲闹不愉快。
其三,在学校,某些老师不能正视调皮的学生,常把他的特点当缺点。如:在课堂上,当他嘴里喊:“老师,我来!我来!”小手举起,跃跃欲试时,有的老师便训斥道:“你喊什么喊,狗嘴吐不出象牙。你给我坐好!”有的还这样讽刺:“亏你还是幼儿园园长的儿子,这么吵的,你妈怎么教你的。”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让他觉得没有面子,因而就会在课堂上捣乱。

三、辅导策略和措施

经过分析,找到小韬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后,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采取以下辅导策略和措施。
1、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对待学生
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破坏课堂纪律等现象,不宜采用批评、训斥甚至是体罚等方式处理。因为惩罚是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的,甚至会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要求导师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觉察学生心理与行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号入座现象,避免对学生发展及其心理问题的矫冶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倾听学生的倾诉,同时,为了消除学生的顾虑,要保护学生的隐私。

⑶ 全员全面育人导师制记录簿怎么写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政教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专、思想状况以及属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5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⑷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成长周记,求例文

今天开始放暑假了。暑假到了,但是暑假要干什么呢?觉得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内,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容,又从哪里结束……或许本来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暑假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社会总是充满着真善美,生活是甜蜜而多彩的。在大人们的眼中,社会是有两面性的,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生活具有酸甜苦辣。为何大人与孩子的思想有那么大的差别?结论只有一个:这是成熟与稚嫩最根本的区别。
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大人们的阅历丰富,决定了他们看东西比较全面。而孩子要走向成熟,就必定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有人说:“生活是一个大练兵场,是磨砺人的舞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每个人将会遇到开心的事情与悲哀的事情。悲哀的事情会使人承受巨大痛苦,开心的事物会让人拥有美好的心情。如果整日面对悲事,人容易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颓废沉沦;而整日面对喜事,人又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正如植物不能缺少阳光与雨水一样,人的经历中不能缺少快乐和悲伤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