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党团建设
『壹』 大学辅导员往上升的路线是什么(行政方向)团委书记-主任-党委书记升到什么级难升
校长和党委书记很难升,他们都可能是厅局级干部,和校内其他领导不同
『贰』 入党申请书已经递交一年了,期间也找过导员说自己想积极进取往党组织上靠拢,还应该怎么办
首先你的辅抄导员是不是党员?如果他不是党员,跟他怎么说应该都没什么用!因为他没资格管这个。一般情况下,你先了解你们学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或者组织委员是谁?然后找时间跟他们好好谈谈,谈谈你的入党愿望和思想动态,学生党支部书记或者组织委员是有权利安排学生参加党校学习的。他们有可能是老师来担任,也有可能是由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来担任,像以前我在航院读书就是教职工党员来担任,在吉大的时候是学生党员来担任。平时要多跟你们班上或者学院的党员多多交流,多向他们询问党内的一些知识。这样党员们就会对你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你的学习成绩也要不错才可以,成绩太差是没有资格入党的。或许有些腐败的党员会想通过你捞些好处,这些败类你就不要理他了,你学好的,不要学坏的。像以前我们在吉大当支委时就对那些为了入党就想请我们出去吃饭,然后觉得就可以过关的思想不纯的学生很反感。我给你的建议是,申请书交了一年没反应,那你就再从写一篇,自己亲自交到学生党支部书记那里,并且说明之前情况。问问到底之前为什么不安排你参加党校学习?如果你的成绩太差,估计就是你的成绩问题了。
『叁』 问下各位,今年我班选预备党员,本来只选两个,但辅导员硬要从四个里面选两个,由于我班团支书已经入党,
这种情况,你最好一切照常,该干啥还干啥,把学习搞好,把班上信你内分配的工作干容好就行了。入不入党,关键还是看你的综合素质,一定不要因为当了班干部而耽误学习,入党的机会很多,只要你有这个意愿,入党并不难。平常心对待为好。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肆』 流动党支部含义,非公联合党支部含义,什么人选可以当党建工作指导员,什么人可以当党组织书记,谢谢
流动党支部:指为便于流动党员学习与管理,上级党组织在党员流出地建立的临时性党支部专,他不具属有发展党员的权利。
非公联合党支部 :指上级党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几个企业中联合建立党组织的形式。
党建工作指导员:正式的党员均可以担任。在人选方面,要考虑对选派的单位,如向企业选派,可选择工信、经贸、发展等部门或熟悉企业管理知识的党员担任。
什么人可以当党组织书记:1、关系在本级党组织的正式党员;2、要有一定的党龄。对基层组织书记的党龄,中央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执行地方性相关规定。
『伍』 我为什么当辅导员——对应聘我校辅导员岗位的思考
我做辅导员评委已有三届了,感慨很多,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在高校新进人员招聘中,辅导员招聘有许多特有的问题亟待思考与解决。 昨天来面试的有16位成员。他们都来自重点大学,有武大的、华师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华农的、华科的、武科大的,还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其实报名时学校收到50多份简历,有相当一部分因英语没有6级证或计算机2级证而失去面试资格。面试者中的专业门类很多,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学、农学、广告学、声乐与合唱指挥等。这恐怕是高校人员招聘中辅导员岗位应聘的特有现象。我常想:我校某学院招聘教师,一定对应聘者的专业有明确规定的。比如金融学院招投资学方面的教师,不可能让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博士来面试吧?看来,辅导员专业化首先要有相关的学科做支撑,打破辅导员工作无学的历史,这种现象才可能消失。 从应聘者现场表现来看,总体上依然不大让人满意!就拿选手们必答题来看(谈谈大一新生入校后失落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选手们基本上停留在现象描述上,那种层层分析的逻辑思维没有,更别说找到合理有效地对症办法。其实,新生入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有许多方面值得一说。比如专业介绍,树立正确的大学观,订立个人奋斗目标等等。但是昨天我没有听到比较上档次的回答。 在专家提问环节,面对评委的提问,选手们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就事论事。我在想,辅导员工作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打杂的,就是灭火队员,时刻准备着处理突发事件。当然,其中有个别学习思政专业的现场背诵教育部24号令中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义,但是,对于具体怎么实施这个环节,就无法深入。比如如何打造一支精干的学生会队伍,选手们停留在开会、层层下放权力、写计划、策划等这些表面环节,团队意识培养、干部遴选、培训、活动评估、活动中专业体现等方面他们无一提及。还比如面对学生资助问题,如何评定学生贫困等级,选手回答就是建档案库、家庭调查等,实际上,我觉得,如果有学生把资助工作与良好学风营造、树立艰苦奋斗的班风、校风、自立自强的精神结合起来的话,我一定给他高分。可惜没有看到这样选手的出现。 我在读研时,专家组议论现在的硕士生们无论在写文章或口头表述问题时,不知所云,他不停在说,听者总抓不住他说的要点。这种现象在昨天依然广泛存在。看来我们的硕士培养的确有问题。读书中一定要有批判式思维,在面试时一定要有个人的观点,要有创新的东西。对辅导员来说,这一点更是重要。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那么一些选手我觉得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来求职辅导员岗位的!其中问到一位选手:如果当选,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他回答:我先做两年,如果能被行政部门看中就转岗做行政,如果没有被看中就尽快读博士,再看后面发展,如果也不行,就继续好好做辅导员工作。我的天!或许这是他们中许多人真实的想法,只不过被这位老兄说出来了。但他选择错了地点与时机!这就是典型的工作不安心份子,对这样思想的人我们能指望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其实,这个问题倒反映出当前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大问题:大家对职业的理解!我在做08年、09年课题(关于我省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时走访了很多高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很低,没有什么稳定感,许多辅导员对未来发展很茫然。我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要奋斗,可是我连拼命地方向都没有!所以,在近几年辅导员招聘中,就出现了我们相中的,他却不想来。很显然目前在双向是选择的时代,许多人是多处求职的。这就把一个根本性问题提出来了:我的职业规划到底在哪里?我为什么当辅导员?多么希望下一次招聘时,有选手大声说:“我要做全国一流的辅导员!”
『陆』 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
大学生思想进步和入党没有必要的联系,不能简单的把入党的人数和班级思想是否进步简单划一,入党不一定是思想先进的体现,在当今社会状态下,入党可以比其他人获得更大的收益。例如考公务员什么的。再说,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要求入党,而是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柒』 大学里的辅导员是归校(院)党委管理,还是归校院团委管理,还是归学工部管理有点搞不清楚,帮忙解释
大学辅导员有双重身份,论工作他是为院系服务,所以要归院系党委管理,其另外身份是学工部的一个小分支,也受学工部管理。一般学校大部分的归院系党委管理·
『捌』 党组织关系里没有预备党员考察表怎么办,原学校入党时就没有这个表,辅导员说我入党时还没有这个表20
应该来是原学校直接给你自的,在邻近转正之前几天——让你狂填,之后再走几个形式就OVER了。
如果你档案袋里没有这个表,说明你在原学校如入预备时,他们忘了给你装了——你得让他们补,否则有权利不给你转正,学校必须得补! 档案中一定要有预备党员考察表。本表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中的考察记实表,支部培养措施制定后,填写本表并由支部保存,待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汇同其它有关材料一并上报党委,做为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材料之一。
如档案中缺少此表,应及时找原支部询问或者补办。否则以后你转组织关系时,接收党组织若查党员档案,发现没有此表,会有可能被拒收麻烦的。
『玖』 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处理班级、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关系
qtp
574
『拾』 高校辅导员是什么编制,
一般是行政编,但是很多学校可以走教师系列,就是可以评讲师、助教,以后也可以当教授。待遇应该是学校里中下水平的,具体多少要看地域和什么学校了。聘用3年满后可以到机关工作,也可以去教课,当然可以继续当辅导员。
辅导员这个岗位很锻炼人,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方面,你要是带了一届学生,应该什么人都见过了,经验也有了,转其他岗位比较容易。
辅导员工作比较忙,主要是杂事多,把你的时间都打断成一段一段的了,所以感觉忙忙碌碌就一天,不过要是闲的时候确实很闲。另外辅导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硕士,博士。
(10)辅导员党团建设扩展阅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第四章中: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第十五条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
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