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小学学困学生心理辅导报告

小学学困学生心理辅导报告

发布时间: 2020-12-27 13:12:26

1. 学徒制大学生如何对有心理困惑的班组成员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了解困惑原因、明确其自身顾虑和想法、帮助其寻找或确定最终决定。如回果咨询人有一定心理咨询知识,答那么就会明白协助来访者解除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其找到心中的答案,因为一般困惑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明确答案,但是不自知或者无法选择,咨询者就要帮助其最终决策就好。如果来访者问题棘手,咨询后没有任何表现或者咨询过程就跟不顺利,建议寻找专业人员帮助,这已经非自身能力可为的事情

2. 如何给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巧用"厌恶"助学童 某四年级的小学生A,有一个让父母颇为头痛的难题:做作业不看题目,平常有父母在身边提醒倒也可以应付,可一旦考试就糟糕了,老师不会在考试时帮他念题目,于是总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3.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辅导课题怎么做

1、理论假设:本课题以实验校学困生为实验样本,运用观察、调查、统计、实践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具体原因,再通过转变社会、家庭和师生对“学困生”的态度,采取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个别谈话、结队帮扶、课外辅导等等多元模式,恢复学生的自信,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力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研究目标:本课题拟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在调查、分析和研究“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3、研究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主要策略。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5)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

4. 对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具有某种问题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属于()

应该是B应用领域

5. 如何对学困生心理辅导的教师访谈提纲

一、理解、尊重、赞赏,是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特别是要重视学困生的发展。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某种与众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这时候我们不要大声训斥,也不能冷落,更不能嘲笑批评指责,应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她们认真思考,帮助她们弄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表扬她们积极动脑思考、勇于发言的精神,让她们觉得你理解尊重她们、觉得你和蔼可亲,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感到你对她们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她们就会主动和你搞好关系,遇事向你请教。师生的情感融洽了,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的统一,调动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追求进步、勤奋学习上来。记得刚接触现在这个班的学生时,我认识了我们班的公认学困生姚梦。通过接触,我发现她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一般的不好,每一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会做的题目几乎连试卷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可以这么说,学习对于她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别提上课的发言了,同学们也都瞧不起她,这使她更加抵触学习。为了改变她对学习的看法,我经常利用课间和她聊天,疏通她的心理障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挑一些简单的、在她能力范围内的题目,让她给大家讲解。记得第一次,讲的是一位数乘法的复习课,我让大家在本子上独立做题,在巡视中我发现张鑫就做对了第一题,后面的都没敢做。于是在订正的过程中,我让她把唯一做对的那道题写在黑板上,讲解给大家听。当时她非常紧张,明明写对了却说不上来,大家都指责她,我劝大家给她一些时间,鼓励她不要着急,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等待了许久之后,她用不连贯的、磕磕绊绊的语句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为她的表现惊呆了,不由自主地为她鼓起掌来,她的眼中也闪现了从未出现过的光芒。回到座位后,她特别积极地修改着后面的计算题,而且在下课之后,还主动拿本找到了我,让我给她判,还认真地听了我对后面题的讲解。从那以后,姚梦对计算题充满了兴趣,每当这样的练习一出现,她都比平时速度快、积极性高,特别是在考试中,虽然她的思维能力还是有局限,但她总是会力争确保计算题的准确性,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必要的理解和鼓励、赞赏,对学困生的促进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二、创设成功的机遇,是培养学困生兴趣的前提。师生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抽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因为成功的学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编选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学学科的表象美、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想方法的奇异美等,来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指导生活。教师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和少吃多餐,让学困生能够经过努力,基本上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培养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我们在进行教学中,注意结合数学课的特点,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引导学生猜想长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在验证过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验证了哪个猜想,并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的。在学生汇报结束时,我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了几何图形中数、折、量、比的操作验证方法,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了肯定,兴趣很高,非常积极地运用总结出的方法,投入到正方形的特征猜想和验证中去了。对于学困生,也从中吸取了很好的经验,后面的操作、汇报也积极了很多。整节课下来,大家都很高兴,收获也很大。特别是学困生,也学会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便于她们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再如,我们在教学《角的度量》等课前,还可以安排自学,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学提示,指导学困生如何通过教材进行自学、操作,培养她们的自学能力。此外,我们还要结合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在接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学困生可能接受起来比较慢,而且他们对自己的不解之处常常是表达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还要在课前下功夫,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作好各种预设,进而在课堂上及时根据学困生的反应(如表情、习题反馈等)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方法。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7. 怎样搞好学困生心理辅导

找到症结所在

8. 《小学生心理辅导》第二单元讨论案例1:“六十九分的困惑”。某小学生李燕英语

小学生心理辅导第二单元讨论方案169分的困惑某小学生的英语是69分,而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学习能力或者脐带加减程度才能够确定是不是

9. 学困生帮扶计划

采取多种助困形式。学校建立起了由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学生贷款、学生校内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机制与体制。用好国家和省政府提供的奖助学金,仅2007-2008学年度,我校就为541名生活困难学生办理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计270.5万元;为2537名生活困难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金,计472.2万元;为4137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了临时补助,计8.274万元。我校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困难时刻,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加强同银行的协调沟通,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仅2007-2008学年度,我校共有475名生活困难学生获国家助学贷款,计247.59万元。与此同时,我校还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社会对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2007-2008学年度,从徐州市民政局福彩助学金筹措资金4万元,资助了40名生活困难学生;从新加坡助学金筹措资金4万元,资助了15名孤儿;从徐州慈善会基金筹措资金0.4万元,资助了2名生活困难学生。
设立专项助困基金与岗位。在做好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银行助学贷款救助困难学生的同时,我校还专门设立了校内助学金,仅2007-2008学年度,学校共为996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校内助学金计29.88万元。积极创造条件,为生活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目前设助学岗位115个,每月为334名生活困难学生提供5万元勤工助学资助。并向126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定向助学金12.6万元;向202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济困助学金13.33万元;向2008年因受冰雪致灾家庭的63名学生资助1.975万元;向四川籍因地震受灾家庭的16名学生资助7.2万元,并免除学费11.27万元。寒假期间,走访慰问了4名贫困学生,资助0.2万元的物品。
心理援助+爱心呵护,确保“心理困惑学生”身心健康,使橙色预警机制有效。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学习困难而产生心理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了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力度,建立了“心理援助+爱心呵护的‘心理困惑学生’身心健康橙色预警机制”,构建了以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心为主体、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为纽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确保了心理困惑学生的身心健康。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确立了“一个核心、三个载体”的服务措施(即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核心,以日常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讲座、大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校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在全校组织开展学习“省教育厅颁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手册”,组织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定期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内容,每月举办一期心理健康知识黑板报,每季度举办一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画报。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栏等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作用,在校园内营造了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宣传,人人都做爱心使者的浓厚氛围。近五年来,我校没有一起因心理问题而导致不良后果的现象发生。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我校每年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校目前已建立了校、院、系、班级四级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网络。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软件的技术效用,科学地分析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档案梳理,为科学实施心理呵护与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在每年新生入校时,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各二级学院都能主动帮助大一新生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根据大一新生有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从感情困惑、学习困惑、人际关系、网络成瘾、就业困惑、挫折应对等方面教给他们心理健康常识及自我调节、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有“心理发泄室”和“心理访谈室”,中心老师可根据学生遇到的情感、焦虑、忧郁、自卑、学习困惑、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困惑的阴影。例如,机电、信电两个学院,根据因学习困难而造成心理困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结对帮扶,书记、院长亲自与心理有困惑的学生谈心,辅导员主动与心理有困惑的学生交朋友,领导的关心,老师的帮助,使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因网瘾克服不掉而懊恼、因亲朋好友不理解而丧失学习信心的心理困惑学生逐步走出了阴影,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信心。校学生主管部门还注重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指导所属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举办了2008年5.25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宣传、经典心理影片赏析、“心苑美文”征文比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大型心理健康现场咨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科学辅导+结对帮扶,确保“学习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让红色关爱永恒。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学习困难是不小的。我校针对主客观原因造成的部分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了“科学辅导+结对帮扶,确保‘学习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红色关爱永恒”的帮扶措施。在帮扶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一切跟着学生走,一切围着学生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通过科学辅导、结对帮扶、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援助,从而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结对帮扶,解学习困难学生之所忧。我校现有410个教学班,学生18000人。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成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校各二级学院努力从教与学两方面下功夫,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化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并结合各年级特点,深入开展帮扶助学活动,巩固“一帮一”助学活动成果。辅导员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落实具体帮扶措施,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切实的帮助,建立起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对子,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使优秀学生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2007-2008学年度,全校共结成“一帮一”助学对子1000余对。在“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中,学校本着自愿结合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动员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并且有能力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优秀学生结对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科学辅导,帮学习困难学生之所需。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采取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助学活动措施外,我校还根据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在高考时未考过理科课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并组织各二级学院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的集中补课。例如,食品工程学院集中开设了有机化学课,信电工程学院集中开设了大学物理,机电工程学院集中开设了高等数学等课程,通过集中授课,比较集中的解决了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短缺问题。在做好集中补课的同时,还根据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采取重点帮扶,给他们“开小灶”、“吃夜宵”。在帮扶形式上,除一帮一结对子助学以外,还采取了任课教师包干负责的措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强化辅导。再就是利用寒暑假期,与学习有困难学生家庭签定补课责任书,督促学生利用假期搞好学习。在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2007-2008学年度还在学生公寓区建立了学生党员、干部工作站各二级学院分站,并完成了第一批“党员宿舍”挂牌,从而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任课教师帮,在宿舍有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帮,在班级有学习优秀的学生结对子帮,在家庭有家长与所在学院共同帮扶。科学辅导,终于结出了帮扶的硕果,2007-2008学年度与上一个学年度相比较,全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了80%。
端正学风,督学习困学生之所行。我校重视加强学风建设,重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起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了养成教育和日常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为了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进一步完善了早读和晚自习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发挥奖、助学金的积极导向作用,以评优表彰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立“十大学习标兵”、“百佳学习能手”、“学习进步奖”、“帮扶助学奖”等奖项,用于表彰那些学习成绩突出、学习进步较快、积极帮助别人的学生,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好好学习。进一步完善督学预警机制,及时对那些学习、纪律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警示,并对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督学预警制度有效地提醒了一部分处在落后边缘的学生,帮助了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通过互相帮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全校形成了和谐互助的局面。进一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根据自我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规划,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修改规划内容,做到科学分析、合理设计。通过大学生涯规划与设计,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觉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工作无小事。我校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生活困难学生、心理困惑学生、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了人本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度过了生活难关,帮助心理困惑学生消除了心理阴影,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了学习难题,使他们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鼓起了学习的勇气,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我校坚持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从2007年起在全校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年、实践教学改革年、教育管理规范年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全面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校18000名学生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挑选。(本文已被新华报业网等网站刊载)

10. 如何给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 巧用"厌恶"助学童

某四年级的小学生A,有一个让父母颇为头痛的难题:做作业不看题目,平常有父母在身边提醒倒也可以应付,可一旦考试就糟糕了,老师不会在考试时帮他念题目,于是总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考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可如果有人帮他念着题目他基本能一一完成。父母不知对他说了多少遍要先看题目,甚至动用了武力,可小A"临阵"就忘记了。为此,小A由父母陪伴来到我咨询中心。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小A的问题多半出在父母身上,长期以来的"陪做功课"使小A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虽说父母是为了提醒他而无奈相伴的,可这恰恰无形中成了小A的"病因"。咨询员一方面给家长提出了要求:改变"陪读"的方式,另一方面用小A可以理解的语言同他交流,使他自觉地意识到"问"与"答"的关系--
咨询员:小A你如果到外面去玩,到哪里吃饭? 小A:饭店。
咨询员:那么要小便到哪里去呢? 小A:当然是厕所。
咨询员:你怎么知道哪是饭店、哪是厕所呢? 小A:看牌子呀!
咨询员:很对,我们要看牌子才不会搞错,否则把厕所当餐馆可要闹笑话了! (小A哈哈大笑)
咨询员:那么,小A你想不想改掉不看题目瞎做作业的毛病?
小A:想的,可是没办法。
咨询员:只要你记住:"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就好象到厕所吃点心"这句话就行了。你想试试到厕所吃点心的味道吗? 小A(哈哈):当然不想了。
咨询员:你说说看,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好象什么? 小A:到厕所吃点心。
咨询员:请你想象一下在厕所吃点心的味道。 小A:很恶心的。
至此,小A已将"问"与"答"的关系通过以上的比喻牢牢记住了,然后再配合其他的技巧指导使他不看题目的"毛病"逐日得到改善。 其实在上面的对话中包含着心理治疗学里"厌恶疗法"的原理:任何行为的产生对于个体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意义,若想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必须让他体验到这种行为对他的"干扰",给他带来某种痛苦,使他讨厌原有的不良行为,然后才可能设法改变。
生活中不乏"厌恶疗法",比如:发现孩子说谎,就狠狠打一顿;孩子功课不用心,就扣除玩耍时间;孩子哭闹,就训斥一番;少做一题,罚做十道......种种"厌恶"的目的都是要"除恶扬善",但很多的方法却事倍功半或者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改变,只让他们记住了"受到惩罚"这一不良行为的结果,而忽视了孩子对行为本身认识上的领悟。本文中所谓的"巧",就在于通过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在认识上"厌恶"不良行为,然后才是行动指导。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