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笔试面试 » 家长看成绩单的心情

家长看成绩单的心情

发布时间: 2021-02-08 15:45:30

① 成绩考不好家长的感想

面对成绩单,家长的五种表现:
第一类家长:面对孩子的成绩,他们不会喜形于色,而是真诚地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同时理性地评价,提出希望,给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和动力。面对孩子的问题会心平气和地探讨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方法,给孩子改进的时间。这样有让孩子有被信任、重视和关爱的感觉,也容易接受家长的监督。
第二类家长:家长会上和颜悦色,回家后,巴掌和辱骂劈头盖脸扑向孩子,把懂事的孩子整得无地自容,把顽皮的孩子推向罪恶的深渊。
第三类家长:回家后郁郁寡欢,在孩子面前长吁短叹。别说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了,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这种做法会给懂事的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没有信心。
第四类家长:面对孩子的好成绩,一味强调是孩子聪明,进而自我得意,时间一长,孩子也会觉得是自己聪明,不用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不再付出,造成成绩下降。
第五类家长:回家后,什么表示也没有,因为他觉得学校不错、老师不错、孩子也不错,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不同表现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考试后的孩子呢?
方法奉送:
家长会后对待孩子要理性, 面对孩子,家长要争取保持一种安详、自信的精神状态,以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心态。
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单时,应该对照试卷,找出丢分的原因,这时家长最应注意的是实事求是,一些家长往往把没有考好的症结归为粗心,其实粗心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有的家长反映,以前孩子做过与试卷中的题目类似的试题,都做对了,但是考试时出现了错误,家长认为是粗心,其实如果进一步分析,就能发现两次做题的区别,之前是孩子在家长帮助读题、分析时做的,考试时是学生自己做的,家长读题时往往有意无意就起到了帮助孩子理解的效果,这说明孩子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家长们应当注意,粗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能力方面的欠缺,如果不及时把欠缺的能力补齐,学习问题将越来越多。
成绩起伏很正常。有的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名次,要求孩子只能“升”,不能“降”,哪怕是后退一名,也诚惶诚恐。老师分析,学生考试成绩有起有落是很正常的事,如同人的事业没有一帆风顺一样,如果在名次上过于计较,只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压力。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上。
培养孩子自信心。“笨”、“没出息”、“没指望”这样的带有挖苦意味的批评性语言不应该用于没有考好的孩子身上,这样的责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并且容易对学习产生反感。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应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当然,适当的压力和责任感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适度“加压”。
对孩子的“说教”,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快说不如慢说,大声说不如小声说。
不要总想控制孩子,要允许孩子成长。当孩子上了中学,对你的教育方式已经无动于衷时,作为家长要明白这就是成长,你对孩子已经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要采取商量的方式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② 父母只在意我的成绩怎么办

我们中国的父母们其实都有这种共性的问题,对于自己孩子学习的成绩过分的担忧,认为学习的成绩代表着一切,过分的在意这方面。

③ 孩子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心情

虽然觉得有些丢人也很着急,但是还是会体谅孩子。

至此,邻居算是真正的接受了,可能孩子真不是读书的料,放宽了心态,该学习学习,该玩玩,能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样反倒没那么焦虑了,按照他的兴趣报了2-3个兴趣班,倒也还算可以。

④ 把考试成绩告诉父母时的心情

如果考试成绩不错的话,那肯定是怀着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去告诉父母!
但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话,那心里一定非常紧张,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批评!

⑤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

您不妨思考两个问题:

是满载而归的累累硕果最重要,还是披荆斩棘的探索过程更珍贵?

“钓”和“鱼”究竟哪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

1欣赏孩子学习的过程,淡化学习的结果

曾经看到网上有人说: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历来是不关注的。我很佩服儿子,他是一个出色的孩子,我看他写的作业,考的试卷都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他写的数学卷子特别干净、整洁,我经常把这样的试卷当作书签。儿子喜欢阅读,写的文章既生动有趣,又充满了真情。所以,我不关注结果,只欣赏过程。我感受着儿子的成长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一个在非常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孩子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是无以言表的。他无需家长的督促,他会自我教育,自我关注学习成绩。

你会说,这样的孩子毕竟凤毛麟角,是所有家长挂在嘴上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之所以不关注结果,是因为完全不需要担心结果。

你在叹息“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家”的强的同时,可曾思考过,究竟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差距,还是“别人”和“你”的差距?

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却在孩子失败之后跳出来指手画脚,他们只看到了令人失望的结果,看不到孩子努力的过程,更忽视了教育的失败。

每一位家长都是从学生时代走来,经历过寒窗苦读,感受过黑色七月。有过辉煌傲人的战果,也尝过功亏一篑的苦楚。如今回望过去,恐怕那一张张试卷上的分数早已在记忆中模糊不清,甚至很多人连自己高考分数都忘记了,但当年点灯熬夜的情景,攻克每一道难题之后内心的成就感却历历在目。最珍贵最动人的,永远是历练的过程。

体谅,宽慰,鼓励,比取得了高分更能让孩子欢欣鼓舞,家长们不妨将自己过高的期望暂时放下,带着欣赏和感动,引导孩子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2“被认可”和“被欣赏”对孩子尤其重要

以我自身的一个例子来说,我的字很丑,于是在工作之余每天都会练习一篇字,坚持了两个月,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放弃。可是突然有一天在填表格时,前台说了一句:你的字真好看,我以为仅仅是一句恭维,但听到后面那句“你的字看着有一种字帖的感觉,是不是用字帖练过?”,我的眼睛突然放了光,瞬间觉得自己两个月的努力受到了认可,于是拾起信心,重新拿起了笔。

一个人低落沮丧的时候,一句无意中的鼓励和认可,都有可能给他坚持的动力,照亮他前进的道路。

我记忆最深的是我的一个学生写的一句话:总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原来,家长在一起聊天总是会聊到孩子,尤其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向来都是茶余饭后上好的谈资。对成绩的攀比往往让一批家长无地自容。回到家一股脑的对着孩子去宣泄:你看人家的谁谁谁,成绩出类拔萃,你吃的不比人家少,穿的不比人家差,怎么一到考试就这样不争气?

于是孩子有了心理阴影——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差距甚远,给父母丢了脸。试想如果有一天,在孩子的眼中,自己成了家长的弃儿,他们还能看到什么希望?

朱自清的《儿女》中有这样一句话——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注:平伯——俞平伯)

教育不是禁锢,而是放手。我们无权将孩子塑造成另一个我们,而是引导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喜欢看书,我们可以不顾别人说孩子会“不务正业”之嫌,给他买大量的课外书阅读;孩子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也可以底气不足地对他说,其实妈妈小的时候数学也不是太好……

或许由于家长的释怀,使得孩子摘下“高分”的紧箍咒,从而减轻了考试带来的压力。家长们引导他们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体会着排除万难畅快淋漓的过程,在下一次考试来临之前,我们只需温和的告诉他们:只要你努力了,不管成绩怎样,你在妈妈眼里都是最优秀的。

相信我,这句话只会极大的调整他们的焦虑和紧张,不会导致他们放任自我,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在意自己学习的成果。

建议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需做到:

1高分不“捧”,总结经验

其实,我们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去买几本书、满足孩子一次合理的请求作为奖励。这里一定要注意“合理”的理解,奖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赢来了收获和他人的认可,要恰到好处的去控制奖赏力度。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况,为下一次的考试“更上一层楼”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班内竞争气氛很浓,我们应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待之,每次考试应挑战自己,超越自我,考出最佳水平就可以了。

2低分不“棒”,找出差距

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进步更不容忽视。如: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之前一直没有掌握的知识或是一直做错的题目这次竟然做的很完美。那家长就应该狠狠的表扬,这是给孩子自信最好的方式,也是激发他努力向上的有效途径。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在学习上更是如此,这个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偶尔的失误也是成长的宝贵经历。

3定下目标,鼓励为主

每次考试后,家长应与孩子一起,通过分析试卷,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共同分析孩子的实际能力,从而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在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最近发展区”,就是说我们在帮孩子制定下一步的目标时,可以定得比孩子的实际能力高出一点,引导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个目标不是“军令状”,不是死命令,平时应多在精神上鼓励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过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学得愉快、考得轻松。反之,若不问青红皂白就来一顿“棍棒交加”,只能打掉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这种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家长应戒之。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与未来,望子(女)成龙(凤)是每一个家长的最大心愿,但我们应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以良好、务实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次考试分数,让孩子在和风细雨中茁壮成长!

⑥ 儿子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想对你说的心情

考试一直就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所以还是多些耐心等待
也需要家长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成绩
毕竟以后注意提高就是了

⑦ 表示家长看到孩子差的成绩单而伤心的句子

通过看的成绩单,可以说不够理想,这对我们做家长的有一定责任。

⑧ 家长该不该看孩子的成绩

好的时候给鼓励,不好的时候给信心

⑨ 大家等待成绩的心情是怎样的

等待成绩的心情是枯燥的,焦急的,痛苦的,紧张的!心乱如麻,坐立不安,做内什么事都容无精打采的。希望老师改卷快些,成绩能早一点下来,又希望能晚一点下来。并且盼望着自己能去的一个好成绩,让别人都刮目相看,又害怕自己会有一个坏成绩。

(9)家长看成绩单的心情扩展阅读:

成绩公布前的注意事项:

1、了解志愿设置和录取批次

各省的志愿设置与录取批次规定有所差异,请事先了解好志愿设置和录取批次,为填报志愿做好充足的准备。

2、模拟填报志愿

为使考生熟悉填报志愿方式,部分省市的省教育考试院将组织考生估分、估等级的模拟填报。

3、志愿填报

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在每个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上填报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院校志愿,不需要现场签字确认志愿信息,因此,提醒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密码与动态口令卡。

4、自主招生

符合报考条件并经院校审核公示的考生,在考后至成绩公布前的这段时间,按相关院校的要求自行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并按规定时间完成“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等”志愿填报。

5、注册入学

实行按专业注册录取,可同时申请6个“院校+专业志愿”。在统招录取批次结束后8月7日-11日进行,共分两轮,电脑自动匹配,无需确认。

⑩ 为什么家长总把成绩看的那么重

我的家长也是,总是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跟本不考虑孩子的情况,有时候家长的一些话,伤内害了我容们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我记得有一次我考试 结束出成绩了,明显比上一次进步了很多,从25名到了第8名,可家长却一点也没有鼓励的意思,还说你怎么考的这么差才考这一点点分,你整天在干嘛,你看看人家家孩子每一次都考的比你多,人家还是第1
名,你看看你拿什么和别人。
我也没多想,我只是想从您嘴里说出一句鼓励我的话也行啊,可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顿骂,不管你考的在好只要你下一次考的不好,比上一次差一点点,也得挨家长的一顿毒骂。每一次骂都给孩子的里留下阴影。
家长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做比较,家长跟本不想孩子的感受。也不懂得去理解孩子。
有些家长从小就把孩子的梦想给扼杀了,有些家长不是让孩子实现自己得梦想而是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没完成的让孩子来完成。
我真的很无语,家长每次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较的时候我恨不得说他(她)好你让他(她)做你的小孩啊,人家愿意吗。
我自己体验过这样的感受。我很无语!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