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工2018年建筑学复试成绩
Ⅰ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班哪家好啊
昆工考研去四方手绘吧,基本考上昆工的学员都是四方出来的呢
Ⅱ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考研跨考成功的多吗
多!昆明理工二区竞争力不是很大,喜欢就去考,往年还有调剂名额专,自己用功去过初试,复属试找找导师。比如说我,大学学的是师范类,跨考昆工建筑,也有手绘,我就是自己喜欢,自己为了考研去报班学的手绘,机构是学长推荐的四方手绘。只要你努力了,没啥不可以。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Ⅲ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复试经验
昆明理工大学复建筑学制的复式基本上是6小时快题,然后是面试,在面试的时候同时测试英语的口语,然后可能在之后之前会翻译专业文献,短篇~
关键是快题要好~其他的一般也能过~,但是快题不好了就完了。
到时候会有老师叫你们练习导师·自己可以提前联系一下看看老师的学生饱满的了没有,满了就不要报了。老师不黑,挺好的~呵呵。
Ⅳ 我考的昆工的建筑技术科学,复试和初试科目能一样吗
不一样,抄根据昆明理工2017全日制研袭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1建筑技术科学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2建筑与城市设计作图(6小时快题设计,自带A2透明纸若干张及绘图工具)或873建筑物理
复试科目:
①F001 3小时快速设计(自带A2透明纸若干张及绘图工具)或F003 建筑物理
②外语(口语、听力、翻译)
③综合面试
Ⅳ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建筑学考研录取通知书什么时间发放
根据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计划,安排录取通知书在七月份集中邮寄,请等待。
Ⅵ 二本建筑学出来好找工作么 昆明理工大学的建筑学怎么样 读二本建筑学建议考研么 前景如何
昆工建筑还可以,但是你不能拿它跟一本比,我说是在二本里还不错!
Ⅶ 谁有贵大,安徽建筑大学,昆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复试真题。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实复试题目基本是没有的
不用担心,只需把指定的科目教材课后习题都做了就没有问题
Ⅷ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
我就是昆工建筑学复的。制昆工的建筑学
可以收跨专业的研究生。但是我建议你,虽然建筑学现在形势很好,但是不要跨专业学,首先快题的考试外专业很难过的,其次复试的时候老师都是建筑学的,他们也都很排斥外专业的人。因为建筑学是5年的教育,没有受过建筑学5年本科建筑的学生,很难考上,就算考上了老师也会排斥你,导师在以后未必会给你很多项目做。因为少了5年的基础教育,对建筑学很多东西是短时间补补上来的。
Ⅸ 想考昆工建筑学的研究生 想请问下各学长学姐们
一、建筑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
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
①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
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昆工本硕均已通过评估);
③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
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
二、报考情况
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调剂生源较多,但是从16年开始,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2016年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17年一志愿报考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高,进复试刷人的比例接近1:1.5,其中有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低于300分),复试的快题又不及格,很容易会被直接刷掉。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个人预计到2018年昆工应该不会再有调剂名额了。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2017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学硕录了13人,专硕录了40个人,总共录取了53人(17年扩招,录取名额比往年都要多)。
三、关于建筑学基础
①建筑历史类: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
②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第四版),一本是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我建议可以直接看往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门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下来就行。我都是离考前1个月才开始看构造,构造就是死记硬背多学多得,一个月的时间足矣。
③建筑设计类:从近几年来看,设计类的分值都在80分左右,所以说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昆工的建筑设计原理教材是白旭老师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里面包括公建和居建,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需要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设计部分是比较好拿分的,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都是根据个人建筑学素养的积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题的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个维度来回答问题。设计部分历年真题重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考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全部背下来。
昆工建筑学基础的历年真题的重复出现频率特别高,往往能占到总分的一半左右,所以说,虽然我刚开始看到昆工的参考书目有那么多,非常头疼,但是到后期把重点总结出来后,就感到越来越轻松,只要能把昆工近十年的真题掌握好,基本上就能拿到建筑学基础一半的分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累,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至少可以保证不拖你总分的后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昆工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改卷特别压分,今年的最高分也只有107,过百的好像只有3个,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是在80-100之间,其实这一门课基本上是拉不开差距的。
答题秘诀: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哪怕是瞎扯也要全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
四、关于快题
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于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些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大家一定要多抄绘几套方案,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很相似。
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风格就给分很低,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至于辅导班,我并没有去那些打广告打得满天飞的某些机构学习,而且选择找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姐辅导我。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昆工的快题方案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昆工是比较适合的。
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查漏补缺,最后一条别忘了要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
五、关于复试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
1.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
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
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过了半小时了才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到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倒无关紧要了,因为英语翻译的成绩只占复试成绩的10%。
2.面试:
面试是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一般有5-6个导师坐在里面,然后我们按照排序一个一个进去,大概每个人有20分钟左右。首先必须要准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进去把作品集分发给各位导师看。大家不用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呀,他都有哪些建筑作品呀,写了一些什么书呀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作品集体一些相关的问题,甚至会问到你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等。所以说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定不要冷场,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六、关于跨专业的问题
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具体情况的话一定要给建筑学院的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一下(0871-65902086,余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报的。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一定要用你的诚意去打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