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成绩
A. 2018年冬季气源取暖结果如何
12月24日报道,环保部24日通报了近期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冬季供暖保障工作专项督查的结果。督查发现一些地方的确曾出现气源不足等取暖问题,已督促地方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居民取暖。
环保部派出2000多人组成839个组,于12月15日至20日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的“煤改气”“煤改电”工作逐村入户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此次督查共检查385个县市区,2590个乡镇、街道,25220个村庄(社区),涉及553.7万户。
目前,尚未完成改造任务的村庄有3704个。其中,继续沿用燃煤采暖的3288个;无法继续燃煤取暖、已通过采用电热器等临时性措施保障采暖的413个。仍有3个村庄(社区)供暖改造设施未完成,且未采取临时性采暖保障措施。经督查组督促,其中2个已分别实现燃气和地热供暖。河南省辉县市华艺郡府小区正在加快施工进度,预计10天内可完成供热管网施工调试工作。目前,采取空调或电热器等临时性措施保障居民取暖。
这位负责人表示,发现居民供暖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环保部要求督查组驻点蹲守,督促当地政府会同有关部门迅即解决,并要先行给居民提供电暖气等临时取暖设备。同时,要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实现正常供暖。
B.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明年将达一半是真的吗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抄副巡视员郭伟1月24日解读《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时表示,清洁取暖不是简单一刀切式的煤改电、煤改气,而是对多种能源形式统筹谋划,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热源侧的单方面革新,而是整个供暖体系全面清洁高效升级。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我国北方地区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约2亿吨标煤。
C. 北方清洁供暖将如何推进
据报道,日前环来境保护部等自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旨在提高北方地区取暖清洁化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2+26重点城市要率先实现清洁取暖。
《取暖规划》提出,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
希望北方清洁能源供暖可以早日实现!
D. 北方地区如何实现使用清洁能源取暖
据报道,最近“气抄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
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详细、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是给了工业,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E. 暖气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北方每家都有
暖气就是一个换热器,在北方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家庭是烧炉子的。
暖气,指我国北方以及年均气温低的国家地区冬季用来御寒的设施。广义的指让大家得到采暖需求的产品和方法,是通过热源加热热媒再加热空气形成热交换后增加环境温度的产品。
北方常见的暖气设施为水暖方案,实际上最早的设计需求主要来源于在气温会达到0℃以下的地区在冬天时自来水管冻结,藉由此现象而产生的应对策略。简而言之,暖气是城镇居民供水需求的配套服务或者附带作用。
(5)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成绩扩展阅读:
暖气的历史:
钢制柱式暖气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欧洲,由瑞士森德公司发明,主要适用于替代原有的铸铁暖气,由两根横管和若干竖管焊接而成,相对于铸铁暖气外形更加美观、散热性能更好。
铸铁暖气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过去的中国北方家庭早已深入人心,但传统的铸铁暖气由于外观粗陋,不易清洁、能耗高等缺点已经慢慢被市场淘汰,逐渐被钢制柱形暖气所取代。
钢制柱形暖气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主流暖气产品,具有颜色丰富、造型多变、表面光滑易于清洁、散热性能好、采暖舒适、重量轻、耐腐蚀、承压高、寿命长、安装简捷等特点。
相对于铸铁暖气和钢制板式暖气,钢制柱式暖气是一种定位中高档价位的暖气,价格更高,产品更为经典美观和实用。
钢制板式暖气的发明晚于柱式暖气,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钢制暖气,它一般由一层、两层或三层通热水的散热板组成,每一层通热水的散热板由两块冷轧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并在散热钢板的背面焊上对流片以增大其散热量。
采暖热水流经暖气时加热暖气壁面和对流板,热量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传递给周围环境,达到了给房间采暖的效果。
F. 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推进12城市奖补多少
现在离今年的供暖季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正在加快电代专煤、气代煤工作。近日属,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召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视频会,部署试点城市清洁取暖工作。
根据试点方案,12个试点城市未来3年将共计获得中央奖补219亿元,而地方财政将投入约697亿元保障清洁取暖改造顺利实施,计划吸引金融机构、企业投入等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
根据实施方案,试点地方必须在3年时间里完成城区散煤取暖“清零销号”、农村地区完成绝大多数改造的任务目标。
G. 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据报道,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专增,数据显示属今年1至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
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详细、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是给了工业,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希望北方可以早日实现清洁能源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