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績
❶ c語言:學生成績等級
給出的問題不嚴密:
只有大於和小於,沒有等於的情況,比如說平均分在50到70之間,然後第2個和第3個數之和正好等到於140分時,一樓上程序便沒有輸出,我想是題目出得不太嚴密吧,不可能出題者是故意把這些情況漏掉吧!所以呢,經過筆者的修改呢,我覺得以下程序能包括出題者的全部意思:
如果題目非我所想,那你也可以自己根據情況改一下那幾個>或者=號,你自己看看吧!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a[3],i,average;
for(i=0;i<3;i++)
scanf("%f",&a[i]);
average=(a[0]+a[1]+a[2])/3.0;
if(average>=90)
printf("Grade=A");
if(average>=70&&average<90&&a[2]>=90)
printf("Grade=A");
if(average>=70&&average<90&&a[2]<90)
printf("Grade=B");
if(average>=50&&average<70&&a[1]+a[2]>=140)/*這個地方與以一樓上程序不同,題目要求的是第2和3個數之和要大於140,一樓上的是第1和2個之和大於140,與題意不合(因為數組是從0開始計數的)*/
printf("Grade=C");
if(average>=50&&average<70&&a[1]+a[2]<140)
printf("Grade=D");
if(average<50)
printf("Grade=F");
}
❷ 如何分析學生成績評價
絕對成績與相對成績
考試的卷面分數是絕對成績。但是,只分析絕對成績是不夠的,因為絕對成績與試卷難易、學生的基礎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前者。考生的絕對成績實際上是掌握在命題人手裡的。相對成績,就是絕對成績在參考人群中的排位,也叫名次。根據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序,是教學的常規工作之一。絕大多數選拔性考試(如高考)都是根據相對成績篩選出入圍考生的。
兩種成績都有參考價值,相對成績更加科學也更加公平一些。現在計算機和網路都很發達,獲取學生的相對成績更加容易。考試的級別不同,參考的人數也不同,人數越多,相對成績的價值就越大。
比如高中的市級統考,每一個考生在全市參考學生中的位置是很清楚的,結合這個城市每一年高考本科上線的大致人數(這個數據比較穩定),就可以大致了解這名考生在全體考生中所處的層次。班主任可能更加關心學生在年級考試中的相對成績,所以「年級名次」這項指標非常重要。
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全面提高班級整體學**成績,推進整體成績又是建立在提升學生個體成績基礎之上的。而掌握學情可以讓教師明確成績推進的起點,所以,要建立全班的成績檔案和學生個體的成績檔案。
建立班級考試成績檔案
考試成績檔案分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紙質版主要指記分冊,電子版是指在電腦上使用excel表格軟體建立的學生成績電子檔案。這樣做很方便,並且可以執行多種分析,功能更加強大。
為了方便比對和分析,可以將全班各次考試綜合成績全部存儲在一張電子表格里,以考試時間和類型為文件名區分,如「2014.3月考」等。
建立班級考試成績檔案是班主任必做的功課之一,建立檔案的目的是分析和運用,讓數據說話,為班級教學工作和學生提升學**成績提供行動指南。
❸ 學生成績分析怎麼寫
考試成績分析報告
年級:XXX 年級組長:XX 時間:XXXXX
【分析報告提要】
一、 成績分析
二、 各班學情分析
初一(1)班第一學期教學情況分析
一、 基本情況介紹
本班現有人數5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33人,。
學情分析
班級構成特殊,學生表現自私霸道,不會包容別人。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習習慣較差,家庭作業完成不好,不會的問題不請教老師,並存在抄作業的現象。再加上進入不適應初中老師教學方式,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學習較為吃力,上課不能及時記筆記,不會抓重難點。
二、 教情分析
我班各任課老師均能認真完成教學,尤其數學和英語,課下輔導較為及時,利用自習課時間督促檢查,使一些中等學生進步較快,很多後進生因為基礎太差,成績仍受影響。班主任能積極與任課老師配合、交流、溝通,共同促進提高。 三、 改進措施
1、 進一步提高班級幹部的管理作用,加強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
2、 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學會包容別人,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
3、 與家長的溝通,共同教育學生。
4、 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讀書活動。
❹ 學生成績怎麼查
你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查詢,他可向就讀學校一查詢,也可以網上查詢。
❺ c語言 學生成績排名
#include<stdio.h>
voidsetList(int*a,intlen);
voidprintfList(int*a,intlen);
voidpxList(int*a,intlen);
voidinsertList(int*a,intlen);
voidfanList(int*a,intlen);
intmain()
{
inta[11];//1.定義一個數組a[11],用以存放學生的成績。
setList(a,10);//2.從鍵盤輸入10個學生成績。
pxList(a,10);//3.採用選擇法,將學生成績按照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printfList(a,10);
insertList(a,10);//4.再輸入一個學生的成績,將此成績按照排序規律插入原學生成績數組。
printfList(a,11);
fanList(a,11);//5.將排好序的成績單進行反序存放,即原來是從高到低,現在改為從低到高排列
printfList(a,11);
return0;
}
voidsetList(int*a,intlen)//輸入
{
inti;
printf("請輸入%d個學生成績
",len);
for(i=0;i<len;i++)
scanf("%d",&a[i]);
}
voidprintfList(int*a,intlen)//列印數組
{
inti;
printf("
---列印數組---
");
for(i=0;i<len;i++)
printf("%d",a[i]);
}
voidpxList(int*a,intlen)//選擇排序
{
inti,j;
printf("
---從大到小排序---
");
for(i=0;i<len-1;i++)
for(j=i+1;j<len;j++)
if(a[i]<a[j])
{
a[j]^=a[i];
a[i]^=a[j];
a[j]^=a[i];
}
}
voidinsertList(int*a,intlen)//插入數組
{
printf("
---插入數組---
");
printf("輸入要插入的數:");
scanf("%d",&a[len]);
pxList(a,11);
}
voidfanList(int*a,intlen)//數組反向存儲
{
int*p0,*p1;
p0=a;
p1=&a[len-1];
while(p0<p1)
{
*p0^=*p1;
*p1^=*p0;
*p0^=*p1;
p0++;
p1--;
}
}
❻ 查詢學生成績
要區分是期中還是期末考試,或者是國家類考試…以及相關的成績是否公布。單憑外界的網路是無法參與到學生的成績的。
❼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的,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多少分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A-85分(良好);B75以上;C60分以上(及格);D55分以上;D以下(不及格)。
這種按等級來結算成績的方式是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成績,用來統計選考科目的成績。也就是將學生的卷面總分,按照參加考試人數的排名把一定區域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等級。
而除了語數英三門學科的成績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數計算之外,賦分制的重點在於排名。但因為涉及到考生的選擇科目不同,各科的難度也不同,所以等級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生分數的公平制定。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是將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績,也就是卷面分進行高低排行,在排行過程中,將考生的各科成績按照分數劃分為不同等級,並「賦予不同的等級分」。可以很明顯的表現每個學生在總體水平中所處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學生所處等級。
如:甲學生考歷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內,等賦分之後,就變成了76分。乙學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內,等級賦分,就變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顯,在賦分制中,不管分數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佔比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成績的最終因素。
(7)學生成績擴展閱讀:
等級分數廣泛用於網路上積分類型的網站,內容眾多。教育也引入了等級分數這一概念,廣泛的進行A、B、C、D四級評定。
等級賦分需要增加科目的區分度,所以在這種制度下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而文科又不像理科的成績,都集中在60-80分之間,所以很難區分開,文科科目試題難度會加大。
這種賦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可比性問題,避免了分分計較的現狀。
❽ 學生成績的得分率怎麼算
比如有學生50個人。。考90以上的5人。。。也就是90分以上的得分率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