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雙龍營中考成績
A. 雲南的丘北有什麼特產
特色產業-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盛產於樹皮、天星、雙龍營、日者等鄉(鎮),具有個專小、皮厚、屬肉多、色艷、含油量高、辣而香,味道純正的特點,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種營養素。丘北辣椒系列產品有:呼辣圈、胖大嫂、紅椒娘、邱辣王、世霸辣、辣得爽、一吃福等,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是本縣的名優特產。2005年,全縣辣椒種植13萬畝,產量1361萬公斤,產值超1億元,成為本縣獨具特色的一大支柱產業
B. 雲南省文山市丘北縣雙龍營鎮派出所電話多少
110加上區號
C. 丘北縣雙龍營鎮戈寒中心學校怎麼樣
簡介:丘北縣雙龍營鎮戈寒中心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7年,其前身是私塾學校回「樂園學堂」。在辦學的過程答中幾經搬遷和更名。1950年將學校定於現址,更名為「邱北縣戈寒小學校」;1976年增設附設初中班,1987年8月附設初中班與小學分離,並分別建立為「邱北縣戈寒鄉中學校」和「邱北縣戈寒鄉中心小學校」兩家學校。2000年8月,「邱北縣戈寒鄉中學校」把校址從原「邱北縣戈寒中心小學校」內遷到目前的校址。2004年8月,學校在丘北縣推動教育綜合改革和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浪潮中,由原「丘北縣戈寒鄉中學校」和原「丘北縣戈寒鄉中心小學校」合並而成「丘北縣戈寒鄉九年一貫制學校」。2005年行政機構改革,原戈寒鄉撤消行政機構,劃歸雙龍營鎮管轄,學校名稱未改變。2007年9月,學校在機構編制中更名為「丘北縣雙龍營鎮戈寒中心校」。
注冊資本:293萬人民幣
D. 丘北縣中學有幾個中學
總共有20所中學。
縣城有:丘北一中,丘北縣民族中學,丘北縣高級職業中學,這三所是有回高中的,職中有職答高也有普高。另外還有新建的二中二小,民辦的有民生職校(實驗中學)
鄉鎮中學有:錦屏中學,雙龍營一中,雙龍營二中(普者黑中學),雙龍營三中(戈寒中學),八道哨中學,溫瀏中學,平寨中學,天星中學,樹皮中學,新店中學,膩腳中學,官寨中學,捨得中學,曰者中學。
十二個鄉鎮中,雙龍營就有三所,好像還有個平龍中學,不知還有沒有,溫瀏以前有個羊街中學,2009年並到溫瀏中學了。
E. 丘北縣在文山州算不算富裕
您好,丘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03°34′~104°45′、北緯23°45′~24°28′。東隔清水江與廣南縣毗鄰,南與硯山縣、開遠市接壤,西隔南盤江同彌勒、瀘西兩縣相望,北與師宗縣、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銜接。縣境內東西寬100千米,南北長70.5千米,總面積4997平方千米(《簡冊》數據是5150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45.2萬人。有漢、壯、苗、彝、瑤、白、回等七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共27.74萬人,占總人口的62%。縣人民政府駐錦屏鎮,海拔1452米,距省會昆明市280千米,距文山州府114千米。
丘北地處滇東南岩溶山原丘陵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六詔山支系大總山縱橫全境。境內最高海拔(羊雄山頂峰)2501.8米,最低海拔(弄位村)782米。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六郎洞河、誇墨河、拖底河、官寨河、補擋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盤龍河(馬恆地段),分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紅河流域瀘江水系。普者黑湖為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10.8平方千米。氣候總體上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有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4個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3.2~19.7℃,年平均降雨量1000~1270毫米。
行政區劃
丘北縣轄3個鎮、9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錦屏鎮、曰者鎮、雙龍營鎮、八道哨彝族鄉、天星鄉、平寨鄉、樹皮彝族鄉、膩腳彝族鄉、新店彝族鄉、捨得彝族鄉、官寨鄉、溫瀏鄉。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屬楚地,秦屬進桑、句町部族區域。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群舸郡,蜀漢、晉隸興古郡,唐武德七年(624年)屬郎州,天寶七年(748年)屬南詔拓東節度,宋大理國時期屬維摩部,元至元七年(1270年)屬阿寧萬戶府隸廣西路,明隸廣西府維摩州,清康熙八年(1669年)隸師宗州,雍正九年(1731年)設師宗州同駐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師宗州同知為丘北縣丞,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丘北縣為正縣,隸廣西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隸蒙自道,後廢道直隸雲南省都督府,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隸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隸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屬文山專區。1958年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屬州轄的縣。
丘北因縣城建於暮冶峰(丘山)之北得名,雍正三年上諭,除四書五經外,遇「丘」字加「阝」旁,作「邱」,地名字亦作「邱」,故「丘北」稱謂與用字隨建置衍變而延用至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省民政廳雲民字[1991]7號文件規定,自2004年2月又將「邱」字改為「丘」。
2000年,丘北縣轄1個鎮、14個鄉:錦屏鎮、八道哨彝族鄉、沖頭彝族鄉、捨得彝族鄉、官寨鄉、膩腳彝族鄉、雙龍營鄉、樹皮彝族鄉、羊街鄉、溫瀏鄉、平寨鄉、天星鄉、曰者鄉、戈寒鄉、新店彝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3400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錦屏鎮 57977 八道哨彝族鄉 28527 天星鄉 39340 平寨鄉 31974 樹皮彝族鄉 39888 膩腳彝族鄉 24719 新店彝族鄉 17657 捨得彝族鄉 17285 日者鄉 32330 官寨鄉 40644 戈寒鄉 17452 雙龍營鄉 50887 溫瀏鄉 29033 羊街鄉 6296。
2004年,縣城面積擴大到5.1平方千米,縣城總人口3.1萬人。
2006年,撤銷戈寒鄉,其行政區域並入雙龍營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羊街鄉,其行政區域並入溫瀏鄉,溫瀏鄉政府駐地不變。區劃調整後,丘北縣轄錦屏鎮、雙龍營鎮、曰者鎮、膩腳彝族鄉、新店彝族鄉、捨得彝族鄉、樹皮彝族鄉、八道哨彝族鄉、官寨鄉、平寨鄉、天星鄉、溫瀏鄉共3鎮9鄉。
丘北縣以盛產辣椒和境內有「普者黑」山水田園風光而聞名。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中外馳名,產品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及東南亞、韓日及歐美地區,1999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以喀斯特峰群、洞群、湖群為特點的普者黑,是雲南省境內度假休閑基地之一、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丘北縣還是雲南省林業重點縣、生豬基地縣、牛羊基地縣、英美優質煙葉基地縣。
地理氣候
丘北地處滇東南岩溶山原丘陵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六詔山支系大總山縱橫全境。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六郎洞河、誇墨河、拖底河、官寨河、補擋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盤龍河(馬恆地段),分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紅河流域瀘江水系。普者黑湖為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10.8平方公里,境內最高海拔(羊雄山頂峰)2501.8米,最低海拔(弄位村)782米。由於地處低緯季風區域,氣候總體上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有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4個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 3.2~1 9.7℃,年平均降雨量1000~1270毫米。
社會發展
200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3億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19.3%,「十五」期間年平均遞增11%(可比價);工業總產值3.62億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71.5%,年平均遞增26.4%;農業總產值9.11億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82.1%,年平均遞增21.7%;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158萬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03.2%,年平均遞增9.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9億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47.4%,年平均遞增2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億元,完成「十五」計劃的103.5%,年平均遞增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14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67億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3649萬元,增長78.2%;各項貸款余額6.45億元,比「九五」期末增加21657萬元,增長50.56%;年末總人口45560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03‰以內。
農業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發展迅速,烤煙、辣椒、畜牧業已發展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2004年,全縣農業總產值77177萬元(現價),同比增長21.5%;糧食總產量1.6億公斤。2005年,全縣糧經比例由「九五」期末的8.2:1.8調整到7.1:2.9,全縣已形成以雙龍營鎮鎮為主的萬畝優質煙基地,以樹皮為主的10萬畝辣椒基地,以曰者、八道哨、普者黑景區為主的萬畝葡萄、萬畝蓮藕和萬畝油菜花基地,薯蕷、三七、草烏等生物葯材迅速發展,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產業結構規模化格局初具雛形。2005年全年完成煙葉收購11.6萬擔,實現煙農直接收入5052萬元,煙葉特產稅1010萬元,辣椒種植13萬畝,產量1361萬公斤,產值超1億元,發展葡萄6000餘畝,蔬菜種植7168畝,產量129萬公斤,種植油菜10367畝、蓮藕10016畝、優質稻10800畝、名特優水產養殖385畝。完成公益造林6.37萬畝,退耕還林0.4萬畝,完成林漿紙造林地移交5.1萬畝。實現生豬存欄25萬頭、出欄33.5萬頭,羊存欄18.9萬只、出欄13.9萬只,畜牧業總產值達38144萬元,比「九五」期末增長94.3%,占農業生產總值的42.16%。
工業丘北主要有採煤、電力、建築建材、釀酒、冶煉等工業,200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3.62億元,比「九五」期末年均遞增16.4%;工業對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11%,比「九五」期末提高1.7個百分點。
特色產業-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盛產於樹皮、天星、雙龍營、日者等鄉(鎮),具有個小、皮厚、肉多、色艷、含油量高、辣而香,味道純正的特點,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種營養素。丘北辣椒系列產品有:呼辣圈、胖大嫂、紅椒娘、邱辣王、世霸辣、辣得爽、一吃福等,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是本縣的名優特產。2005年,全縣辣椒種植13萬畝,產量1361萬公斤,產值超1億元,成為本縣獨具特色的一大支柱產業。
旅遊業 2005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3.35萬人,同比增長26.5%;旅遊直接經濟收入934萬元,綜合經濟收入10985萬元,同比增長1.6%和16.9%。認真實施普者黑景區旅遊國債項目,完成景區旅遊廁所、步行游路、通信和電力線網改造等項目。「十五」期間,全縣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287萬人次,年均增長11.5%;實現旅遊直接經濟收入3833萬元,年均增長16.8%;旅遊綜合經濟收入累計近4億元,年均增長13.7%,與「九五」期間相比,遊客總人數增加87萬人次,增長43.94%;直接經濟收入增加2758萬元,增長257.3%,綜合經濟收入增長15320萬元,增長57.3%。旅遊業帶動了全縣交通運輸、通訊、飲食服務等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十五」期末,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達4.76億元,年均遞增18.6%。
非公有制經濟 2005年登記注冊的非公企業達4617戶,同比增長18.6%;從業人員7916人,同比增長10%;上繳稅金1960萬元,同比增長21%。
對外開放 積極開展項目的調研收集和包裝工作,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組團參加「昆交會」、第二屆泛珠江三角區經貿洽談會等,採取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網路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5年共簽訂引資項目4個,協議資金17271萬元。
社會事業 至2005年末,先後獲科技成果獎101項,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33%。雜交水稻覆蓋率77.7%,雜交玉米覆蓋率72.8%,電腦農業專家系統示範推廣取得明顯成效。山區畜牧科技推廣率達到86%,壩區達96%,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縣、鄉、村科技網路,2005年開展各種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50期68000人次;十五期間,投入教育建設資金434萬元,新建、擴建校舍75920平方米,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全縣有中學20所,在校學生26267人,教師1125人;有小學696所(含校點),在校學生61775人,教師3199人;幼兒園17所,在校幼兒數6208人,幼兒教師187人;學前班85班,在班幼兒3550人。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5%,初中毛入學率96.5%,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推動了全縣體育事業的發展。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44個,床位501張,醫務工作人員676人。全縣99個村民委設有衛生室95所,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丘北縣人民醫院、丘北縣中醫院進入省二級乙等醫院標准,雙龍營中心衛生院、膩腳中心衛生院進入省一級乙等標准。全縣廣播覆蓋率87.6%,截止2005年末,全縣共建設有廣播電視「村村通」地面衛星網站392座,電視覆蓋率89%。
中等還算富裕的地方。
F. 雲南省丘北縣有哪些鄉鎮
截止2017年,丘北縣轄錦屏鎮、雙龍營鎮、曰者鎮、八道哨彝族鄉、膩腳彝族鄉、新店彝族鄉、官寨鄉、捨得彝族鄉、溫瀏鄉、天星鄉、樹皮彝族鄉、平寨鄉共3個鎮9個鄉(其中5個彝族鄉)。
丘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位於東經103°34』~104°45』、北緯23°45』~24°28』之間。東隔清水江與廣南縣毗鄰,南與硯山縣、開遠市接壤,西隔南盤江同彌勒、瀘西兩縣相望,北與師宗縣、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銜接。政府駐地錦屏鎮。
(6)丘北雙龍營中考成績擴展閱讀:
丘北縣情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歷史悠久。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縣,1949年3月31日解放,隸屬文山專區,1958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後,為文山州所轄縣。
二是民族眾多。境內居住著漢、壯、苗、彝、回、白、瑤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3%,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三是區位獨特。距省會昆明市280公里,距州府文山市108公里,距文山普者黑機場80公里,境內S240線、S311線兩條省道縱橫連接,普炭一級公路建成通車,雲桂鐵路建成通車運營並在丘北設置州級樞紐站(普者黑站),是文山州通往貴州省和雲南省通往「兩廣」等泛珠三角地區及北部灣的重要通道。
四是資源豐富。丘北是中國著名的「辣椒之鄉」和雲南省的商品糧、牛、羊、生豬基地縣、林業發展重點縣以及優質生態煙葉種植基地縣;在礦產資源方面,主要有鋁、煤、天然瓷土等3類19種。
五是發展滯後。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工業不發達,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等諸多原因,目前全縣經濟總量相對較小,農民人均純收入低,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