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考試成績 » 辯論小學生成績好是靠自己

辯論小學生成績好是靠自己

發布時間: 2021-01-22 02:57:38

A. 學習靠自己還是靠他力的辯論賽,我是反方,要論證學習要靠他力,哪位大神幫幫我

簡單的提幾個論點吧:
1,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2,我的1蘋果和你的1梨換,那麼還是1梨和1蘋果。但是知識的分享往往出來更多新的東西 。
3,自學跟有人(老師)的幫助,效率高。和1要點相似
4,有時幫助別的同學解題,也是考驗一下自己對這題的理解程度 助人利己。

B. 辯論會,我是正方,內容是學習要靠自己 而不是靠環境的優越 大家幫幫我吧!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對方辯友、各位老師、評委、同學,大家好!我方的觀點是順境有利於出人才,當然我方並不否認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但是我們認為順境比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人才是指出類拔萃、德才兼備的人,我們說的順境就是為這樣的人才的發展提供好的條件。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政策,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更為順利的、優越的條件,在這個大順境中,我國人才輩出。這說明順境給人才更多的表現和發展機會,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
請問對方辯友,你能否認現在和解放前比是一個空前的大順境嗎?你能否認現在人才比解放前多得多嗎?如果不能否認這一點,那麼又怎麼能否認我方的觀點呢?
反方一辯:首先謝謝對方辯友承認了我方觀點: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什麼是呢?我們認為,逆境是人在成材過程中遭遇的外界阻力,又包括困難之境和悲慘之境。你們所說的解放前,主要是悲慘之境,但是你們還沒有涉及到困難之境。一個人要想成為人才,就必須不斷地克服困難,這就必然地把自己置於困難之境中,所以不可能有順境出人才,只能是逆境出人才。具體地說,第一,人類的歷史就是從類人猿克服逆境走出森林開始的,他們是最早的人才;第二,逆境無時無處不存在,要前進就必然會有阻力,人才正是在克服各種阻力中產生的;第三,人的本性便是避難趨易,在順境中人容易驕傲,容易自滿。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只有在逆境中人才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推動事業的成功。
正方二辯:首先請問對方辯友,困難就是逆境嗎?你們說困難也是逆境,但是要知道,食不裹腹、衣不遮體才是最典型的逆境呀!聽對方辯友的宏論,似乎覺得你們實在偏愛逆境,但你們又說人的本性是避難趨易,這如何能自圓其說呢?我方一辯已一再聲明,逆境可以出人才,但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因此順境出人才與逆境出人才是主流與支流的關系。從種種方面來統計,逆境出人才的機率遠遠低於順境出人才,今天,鄧小平同志為我們創造了這樣好的順境,使得人才輩出,不正說明了順境更容易出人才嗎?
反方二辯:首先要指出對方的一個盲點,你們一直忽視了人的主觀因素,我方對逆境的理解包括主、客觀兩方面,認為逆境是內、外因的碰撞,碰撞產生阻力,對於想成材的人來說,要想攀登得越高,困難也就越大,既然成材過程中困難在所難免,那麼逆境就必然存在。一個人成熟的過程正是經歷逆境的過程,一個人成材的過程也正是戰勝逆境的過程,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石之草葯,砥節勵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槍戟,銷膏磨骨而不知。」
正方三辯:我想提醒對方一句,你們還是沒有解決「困難就等於逆境」這一問題。我方二辯剛才提出只有生存問題比如餓肚皮等才是典型的逆境,你們如何回答?你們說成材是主觀與客觀的碰撞,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只有物質決定意識,而不存在所謂主觀意識與物質並列的碰撞,對方辯友作何解釋呢?我們仍堅持順境出人才要多於逆境出人才,據有關報紙統計,世界上順境出的人才佔百分之六十,而逆境出的人才只佔百分之四十,對方又如何解釋?還有我想問對方辯友:古猿也算人才嗎?(笑聲、鼓掌聲)
反方三辯:非常佩服對方辯友關於人才百分比的說法,不過請問「有關報紙」是怎麼個「有關」法呢?你們能肯定數據的可靠性嗎?其次沒有古猿何來人類?並非我們偏愛逆境,而是逆境客觀存在,應當懂得世上不存在沒有矛盾、沒有艱難的「理想國」,所謂的烏托邦和「桃花源」只存在於思想家和文學家的書中。所以,一個真正的人才絕不會害怕逆境。美國作家愛默生說:「一個好的智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英國的病理學教授貝弗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主席:下面開始自由辯論。
正方:還是這個問題:困難等於逆境嗎?對方辯友說的逆境到底是困難還是什麼,一直叫人模糊不清。
反方:我方早已說明這個問題,對方辯友為何聽而不聞呢?我們說逆境出人才而順境不出人才,人才百分之百來自逆境,這是因為所有人才的成長史確實就是走出逆境、戰勝逆境的過程,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卻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迪生經歷了幾千次失敗終於發明了電燈,塞萬提斯窮困潦倒而寫出《堂·吉訶德》,曹雪芹經歷過家族被抄的逆境而寫成《紅樓夢》……這些例子都說明了逆境出人才。
正方:剛才我們已經列出了數據,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四十,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
反方:對方辯友只拿數據作文章,為何不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問題呢?
正方:既然對方辯友如此拘泥於例子,那麼我就舉個例子,比如有人在遇到挫折時就自暴自棄——按對方說挫折便是逆境——那還出什麼人才?
反方:現在許多國家都在推行挫折教育,不正是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才嗎?
…………
主席:下面我們請雙方作總結陳詞。
反方:我先要指出對方的錯誤,第一,對方以結果推條件,犯了邏輯錯誤;第二,對方只有抽象的結論,卻連一個具體的例子都舉不出來;第三,對方誤解了我方的意思,把人才百分之百出自逆境聽成是逆境百分之百出人才。下面再總結一下我方的觀點。第一,說逆境出人才並不僅僅是一個認識性的問題,而是客觀存在,古今中外,哪一位傑出人才不是披荊斬棘從各種阻力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成功的呢?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在兩千年前就指出了成材的必經之路。第二,認識到逆境出人才,就能夠在任何困難和阻力面前處之泰然,去克服困難。第三,認識了逆境出人才,才能夠重視意志品質的磨練,不再出現象97年中日夏令營那種情況。讓我們記住十三世紀波斯洋人薩迪的忠告吧:「你若在困境中也不要慌忙不安,因為往往是從暗處流出生命之泉!」
正方:我先要指出對方的疏漏之處:對方一直未曾回答我方的問題,即困難是否便是逆境,還有古猿還不能算是人,拿它說明人才不足為據。我方早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比如當前我國的投資環境比以前好得多,所以投資者雲集而來,這是總設計師為我們創造的順境啊!試想假如是逆境,投資者又如何會青睞呢?對方所說的挫折教育,確有其事,但是各國同樣還在努力爭取把學校辦得更好,為學子提供發展的順境,否則還要辦那麼多的大學干什麼呢?這說明挫折只是其次,順境才是根本
2.
正方:浙江省商業幹部學校隊、反方:杭州市法律學校隊。
時間:1998年6月9日晚7點
地點:杭州市法律學校禮堂
主席:各位來賓,晚上好!歡迎光臨「友誼杯」辯論賽現場。和外麵灰暗的天空相比,我們這兒則是燈火通明,熱鬧異常。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浙江省商業幹部學校的師生來共同參與這次辯論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掌聲)今天參賽的兩支隊伍都是各自學校挑選出來的辯論精英,相信一定能讓大家一飽耳福。現在在台上的分別是商幹校隊和杭法校隊,到底誰能最終博得評委的青睞呢?那就讓他們在口舌上一決高下吧。
今晚的辯題是,正方:順境出人才;反方:逆境出人才。雙方立場由抽簽決定,商幹校抽得正方,杭法校抽得反方。下面我宣布:辯論賽現在開始,正方先發言。首先請正方一辯同學發言表明觀點。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對方辯友、各位老師、評委、同學,大家好!我方的觀點是順境有利於出人才,當然我方並不否認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但是我們認為順境比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人才是指出類拔萃、德才兼備的人,我們說的順境就是為這樣的人才的發展提供好的條件。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政策,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更為順利的、優越的條件,在這個大順境中,我國人才輩出。這說明順境給人才更多的表現和發展機會,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
請問對方辯友,你能否認現在和解放前比是一個空前的大順境嗎?你能否認現在人才比解放前多得多嗎?如果不能否認這一點,那麼又怎麼能否認我方的觀點呢?
反方一辯:首先謝謝對方辯友承認了我方觀點: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什麼是逆境呢?我們認為,逆境是人在成材過程中遭遇的外界阻力,又包括困難之境和悲慘之境。你們所說的解放前,主要是悲慘之境,但是你們還沒有涉及到困難之境。一個人要想成為人才,就必須不斷地克服困難,這就必然地把自己置於困難之境中,所以不可能有順境出人才,只能是逆境出人才。具體地說,第一,人類的歷史就是從類人猿克服逆境走出森林開始的,他們是最早的人才;第二,逆境無時無處不存在,要前進就必然會有阻力,人才正是在克服各種阻力中產生的;第三,人的本性便是避難趨易,在順境中人容易驕傲,容易自滿。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只有在逆境中人才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推動事業的成功。
正方二辯:首先請問對方辯友,困難就是逆境嗎?你們說困難也是逆境,但是要知道,食不裹腹、衣不遮體才是最典型的逆境呀!聽對方辯友的宏論,似乎覺得你們實在偏愛逆境,但你們又說人的本性是避難趨易,這如何能自圓其說呢?我方一辯已一再聲明,逆境可以出人才,但順境更有利於出人才,因此順境出人才與逆境出人才是主流與支流的關系。從種種方面來統計,逆境出人才的機率遠遠低於順境出人才,今天,鄧小平同志為我們創造了這樣好的順境,使得人才輩出,不正說明了順境更容易出人才嗎?

C. 辯論賽靠自己還是靠父母

父母只能護一時不可能護一世,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
首先應該靠自己,其次才能從父母中尋求幫助。

D. 學習靠自己還是靠他力的辯論賽,我是反方,要論證學習要靠他力,哪位大神幫幫我啊

學習,不是記錄在筆記本,收錄在文件夾里------學再多的東西,不使用,就沒有用;用了,才有用。 學習不會使你成功,立刻去運用學到的東西才有可能。用你學習到的東西,才有用。 就拿五大主課來說` 數學:現在我們學的是函數`` 學完了我更本不知道上哪去用它``!~!~ 化學:我一聽到物質的量和摩爾體積我的頭就要炸了 ``這好像都是那寫研究生和博士去研究的吧`` 何況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去當博士吧`` 物理:力學.速度和電學``這好像都是計算的題``而且都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要到那時候去計算`` 我約莫.. 語文:教我們古文就更離譜了 ` 難道要我們用"曰"代替"說"`` 還有背課文這更沒用了吧`` 我相信誰也不能永遠的記下來``!~!~ 英語:我最愁的就是英語```為什麼偏偏要學它呢` 有什麼用啊` `難道就是和那些老外嘮叨幾句?`` 現在外國也在學漢語`` !~!~ 這只是我想要說的一部分`` ``!!~我們班裡的人都要成了書獃子了` 你看看別的發達國家``人家主要是動手`` 並不是死學` ` 我現在就是死學``一點用也沒有`!!~!~!~

E. 辯論:找工作是靠別人還是靠自己

什麼都得靠關系,初入社會,什麼都不懂,靠自己能找到什麼好工作?最好是找內人找工作,然後容再自己好好乾。一樣能學到東西。靠別人還是靠自己,只是一個途徑而已,最終的目的是有份工作。但是現在這個社會,靠自己太難了。那些自以為清高的人,一定要靠自己找工作,最後一隻找不到好的,這不是大丈夫所為,大丈夫能屈能伸,就算靠了別人找到了工作,將來也一樣出色。

F. 辯論:成績好的同學是靠老師教出來的還是靠自己學出來的

所謂的明抄師出高徒,就象孔子一樣,他的一生中出了72名高徒.但他一生的學生何只千萬啊!那別的學生怎麼樣了呢?
我覺得什麼辯題都得講究逐個字地推敲,比如這裡面的"靠"字.學習是靠誰?如果是靠老師的話,那同一個班的學生為什麼會有成績好壞之分呢?又,為什麼農村的老師(一般都認為比較差的,不是么?)能教出好學生(例子就不必我舉了吧?)
我想這個辯題還是對你有利的,比較好辯,資料也多.但為了萬無一失,你就有必要去收集一些反方的資料,估計他們最可能會從什麼方面反駁,比如,他們可以從成績這個角度來,成績其實不單單是學習成績,還有道德,體育等多方面的,學習成績好並只是成績好的一方面.
還有就是他們也能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孔子有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所以,我們向任何你個人學習,那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利用我們的優勢(論據多)還有就是要把辯題中的每一個詞語,甚至單個字都要理解透.

G. 辯論賽正方:靠自己努力才學的好.反方:老師教的好自己才學的好

這個感覺題目稍有偏頗,因為事實上自己努力是可以沒有老師教的,可老師教卻離不內開自己的努容力,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一邊必要,一邊不必要的問題…
你完全可以從根本性,本質上去論斷,外部環境是次要的,內因是主要的,其實如果對面不是很強大的對手,你可以給對面下套,就是用大量的內因主要,外因次要,內因根本,外因不根本來裹挾對手…因為對手如果不是很強大的話,很有可能會說出,沒有好的客觀條件,內因也是無法造成結果的,這時候你就可以說自學成才的事情…
其實這個辯題你們是有優勢的,畢竟必要性擺在那裡,因為事實就是,老師教的不好自己也能學得好,這個才「字」無疑是對面最難證明的東西,拿大量的自學成才的例子碾壓過去就行,而你們的「才」字卻很好論證,我不學怎麼可能學得好…
總之我覺得你們可以走這么一條路,不斷打擊對面的「才」字,然後提出觀點論證自己的這句話,然後輔佐一下內外因關系,和大量列子,在他們不扭曲原話的條件下,應該不難打…

H. 我要參加專升本辯論賽,辯升本要靠自己,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希望大家能給些資料

辯論技巧:如何進行自由辯論 1-堅持觀點,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新手一進入自由辯論階段,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忘記本方論點,被對方牽著鼻子跑。不管是自由辯論還是陳述、問答,都是為了證明本方觀點,駁斥對方觀點,而且是以證明本方觀點為主,千萬不能忘記,對方一旦連續發問,就手足無措,就顧著應付對方的提問,就會非常被動了。 2-提問。自由辯論的問題大都是提前准備好的,如果你認為那些精彩的問題,都是選手的臨場發揮,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些問題,都是賽前充分准備,認真推敲,精心組織出的問題,准備的時候首先要自己嘗試回答,能力允許還要推測對方可能怎麼回答,根據回答進一步發問。這樣的問題,辯論雙方都可以提出,如果你想不到,那是你還沒找對路,這是由辯題的特點決定的(雙方都有可辨性)。提問,不能對方答了,就沒事兒了,一定要繼續進一步發問。發問的一方,往往佔有主動權。對方如果迴避不回答,就反復發問,同時別忘了說」第X次請教對方辯友,……」 3-回答。回答對方提問,要如撥雲見日,不被對方迷惑。看了上面一段,你應該會想到,對方精心准備的問題,必然很難回答,絕妙的問題甚至根本就是對方觀點的論據,你一旦回答,就會反而證明對方。怎麼辦呢?首先要記住「證明本方觀點才是第一要務」,回答的時候,也盡量使用本方的論證、論據,其次要撥雲見日,從根子上找對方問題的毛病,最後,實在覺得難以回答,千萬不要糾纏,顧左右而言他一下,對方再問,就說「我方已經很明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鑒於時間關系,不再重復。請問對方隊友……」。當然,有水平的評委一看就知道你輸了這一陣,但是辯論賽交鋒,是不能計較一城一寨得失的,最後勝利才是關鍵。 4-找錯。揪出對方的漏洞,可能是辯論員最喜歡乾的事情了,樂趣無窮,往往也能博得滿堂彩。但是,一雙敏銳的耳朵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就的,還需要不斷練習。舉幾個常見的例子,邏輯錯誤:對方的論證過程不嚴密,前後矛盾,這就屬於根本性錯誤了,揪出來就要一批到底,尤其是對方選手之間彼此矛盾。常識錯誤:對方犯了常識性錯誤,這就一定不能放過了

希望採納

I. 辯論賽正方:靠自己努力才學的好.反方:老師教的好自己才學的好

這個感覺復題目稍有偏頗制,因為事實上自己努力是可以沒有老師教的,可老師教卻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一邊必要,一邊不必要的問題…

你完全可以從根本性,本質上去論斷,外部環境是次要的,內因是主要的,其實如果對面不是很強大的對手,你可以給對面下套,就是用大量的內因主要,外因次要,內因根本,外因不根本來裹挾對手…因為對手如果不是很強大的話,很有可能會說出,沒有好的客觀條件,內因也是無法造成結果的,這時候你就可以說自學成才的事情…

其實這個辯題你們是有優勢的,畢竟必要性擺在那裡,因為事實就是,老師教的不好自己也能學得好,這個才「字」無疑是對面最難證明的東西,拿大量的自學成才的例子碾壓過去就行,而你們的「才」字卻很好論證,我不學怎麼可能學得好…

總之我覺得你們可以走這么一條路,不斷打擊對面的「才」字,然後提出觀點論證自己的這句話,然後輔佐一下內外因關系,和大量列子,在他們不扭曲原話的條件下,應該不難打…

J. 學習主要靠自己與學習主要靠環境的辯論賽

1.逆境中走出的天才和人才比比皆是,華羅庚,在比如中國共產黨和中央回紅軍,當時是什麼環境答,都是靠自己摸索,靠自己努力才走向的勝利。
2.人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就決定了學習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環境。惡劣的環境也許不能生存,但是對於有思維能力的人來講,是不會影響學習的,只要你願意。
3.環境固然重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固然對學習有幫助,無論是教師、教室、書本、學習氛圍都對學習有促進作用。但是這不是決定因素,為什麼在同樣的環境下,有學習好壞之分呢?因為人,因為個人的毅力、愛好以及智力水平的差距所造成的,所以人學習主要是靠自己!而且好的環境是靠人去改變去維護的,環境的好壞也是人類不斷學習發展進步去逐漸創造的!所以歸根到底都是人的因素佔主導地位!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