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生成績錄用平台
⑴ 北京學籍管理系統里成績可以改嗎,就是cmis裡面的成績,小學的
考試成績一般只會在校內網上出現。要想通過一般的渠道是很難找到的。
可以問問同學回或者老師,如果不答便聯系,不妨對著答案給自己估測一下分數。
你學校如果有官網的話,點擊學校網站的教務管理系統,輸入學號和密碼,選擇身份.
⑵ 北京市中小學生成績查詢
出於保護未成年人和個人隱私的考慮,小學生學籍號查詢系統官方網站不存在,或者說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不提供全社會公開的信息查詢服務。做為監護人要查詢小學生學籍號查詢系統可以直接看孩子的學生證,也可以找學校班主任或教務處。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於2012年秋季學期實現全國聯網並試運行。該系統將為每名中小學生建立全國唯一的、跟隨一生的學籍編號,從小學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繼續教育,並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學生轉學、升學等動態跟蹤管理,對解決農村「控輟保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留守學生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⑶ 北京這邊小學的話查成績的話是下載什麼軟體
一般來講,小學生的成績網上是查不到的,因為小學生不使用答題卡答題,也就不會用電腦閱卷,所以成績不上傳網路是正常的,除非老師家長群裡面有可能上傳,其他軟體基本查不到。
⑷ 北京小學成績abc什麼意思
和常用的優、良、中、差一樣,1-2年級和3、4、5年級標准不太一樣。
既然是分等內級,而不是評容分數,那和老師的主觀印象也是分不開的,但基本上是參照下面的標准:
1-2年級:A 90以上 B 75以上 C 60以上 D 60以下
3-5年級: A 85以上 B 70以上 C 60以上 D 60以下
⑸ 我們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讀書,期末成績出來了,兒子考試成績不錯,請問還需要繼續補習嗎
這個主要是看老來師,和機構源的大小 其實關系不大。
所以在北京選擇補習班的關鍵在於選擇老師,而不是選擇機構。
那麼,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老師呢?
這個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說,篇幅有限,我就簡單的說。
成績差,跟不上,就選擇一對一教學,這樣效果好。
成績中等,缺乏思維技巧,缺乏知識靈活運用,這個你就找個專門補習這種思維方式的老師,一對一 報輔導班 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無非是費點銀子和時間。
成績不錯,報班就是浪費時間,一對一更要精挑細選,個人比較建議是北京一線在職教師,這樣的老師在經驗上,知識儲備上,對歷年高考的把握上都是有過人之處。
教育沒有性價比,貪小便宜找價格低的老師,輔導效果看不見,耽誤時間浪費精力,得不償失,家長在給孩子找家教老師的時候一定要雪亮眼鏡,認真挑。教育不是商品,挑牌子往往挑到不怎麼樣的老師。
⑹ 北京比較好的小學有哪些
1、實驗二小(西城)——沒有中關村1、3小那麼名聲在外,但實際是非常好的學校;1909年建校,提倡素質教育,快樂教育,教學質量也非常好;家長要配合學校做很多事情,很辛苦。分為一年級部、二年級部和本部三個校區,配有校車。除片內和共建單位,每個入這個學校的孩子都很有背景;網上曾有段子說:某開發商看中西城一塊地,想搞開發,但幾經公關搞不定,最後找到實驗二小一位老師,這位老師開個家長會,問題最後得到解決(註:該段子只是誇張流傳,形容學生背景。實際想入實驗二小的教師得具有相當經驗,通過競爭才能擇優錄用)。該校學生小升初入西單的實驗中學與北京四中的比例較高。入學「擠頭指數」為10++。
2、中關村一小(海淀)-——知名學校,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核心地帶。1998年創辦寄宿部(空指),2003年新建天秀部(北五環外),由最初的一處校址發展成為一校三址。因為學校太有名氣,以致周圍的片內二手房高得離譜。以下是學生自己評論:「教學質量超好,課業負擔不算太重,可能在期末考試時功課會緊一些,課外活動:全校每學期都去勞技中心做手工,也經常去春遊什麼的,每年還會舉行聯歡會、運動會、跳繩比賽、宇航杯數學競賽等等」。入學「擠頭指數」為10+。2007年入學,曾有人在親子酷網上轉讓寄宿部(空指)名額(8月初的樣子,多出的名額,轉讓費3~4萬),很快被別的家長定走。
3、北師大附小(海淀)——依託北師大,採用先進教育理念,教育資源極佳,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實驗性、示範性學校,位於北京師范大學院內,招收師大子弟和劃片。小學頭三年作業不多,後三年小升初看家長的追求,師大子弟可直接入三帆中學(師大二附中),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學生小考試100分算正常,90多分則要求學生要多努力,但總體來說,沒有中關村三小壓力那麼大。入學「擠頭指數」為10+,片外贊助費8~12萬不等,看關系程度。
4、中關村三小——1981年由一小分出,和一小很多地方類似。本校與中關村一小挨著,建有萬柳分部,硬體設施很好。如果你的孩子邏輯思維不錯,又能適應作業強度的話,把孩子送到三小肯定能訓練得很具有競爭力。三小要求學生1、2年級必須養成寫字的良好習慣,所以留有很多寫字的作業,三年級開始需要寫作文,老師會加強好詞好句好文的朗讀和背誦;奧數更不用說,是三小的強項,還有圍棋班,也有其他很多興趣班。三小的學生小升初去向很好,09年文科高考狀元出自該校,路線圖:中關村三小101中學香港中文大學。入學「擠頭指數」為10+。
5、史家小學(東城)——比較有名的小學,也是北京東部最好的小學,重視英語,離二中較近,口碑好,新校(在朝陽門內)硬體很好、是小學高年級部,老校(在史家胡同)是一、二年級,學校參與外事活動的機會很多。共建單位有外交部,民航,在FESCO名單內,外交部的子女入學也需要考試,入取比例為30~40%,FESCO子女入取比例小於等於10%,在親子酷網中有往年史家入學考試題的交流。09年片外和非共建單位的贊助費為6萬,當然不含托關系的費用。如果說北京「東富西貴」,那麼實驗二小是「領導」的孩子多,史家小學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多。入學「擠頭指數」為10+。
6、府學小學(東城)——位於東城府學胡同,校園古色古香。學習抓得緊,老師培養孩子的思路和方向比較清晰,可以形容為東城的中關村三小,奧數很有名,許多老師都在外面講奧數課,小升初升入重點中學的比例在東城區應該最高。從生源講,家長都很注重教育,孩子素質都比較高,每年有一門體育課,如輪滑、空竹、乒乓球等,每周一最後一節是興趣小組,每班40-50人。2007年以前,還公開考試選拔,現在只招片內、共建單位和條子生,FESCO屬於共建單位,子女可以參加考試,09年錄取率在20%多一點,2010年考的孩子應該多一些。入學「擠頭指數」為10,據稱片外贊助費為6萬左右。
7、北京小學(宣武)——位於長椿街,是北京最好的寄宿小學,走讀部也招一小部分學生。寄宿教育特色鮮明,在北京小學的畢業感言上,可以找到這樣共同的話:「通過寄宿,我學會了生活自理;通過寄宿,我學會了學習自主;通過寄宿,我學會了行為自尊。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學會了與人為善,懂得了寬以待人,不但自己快樂,也給周圍的朋友們帶去了許多的快樂。我還學會了健康自強。。。」北京小學畢業的孩子雖然在成績上不如中關村一、三小,但在自理能力、自我管理方面明顯比較強。上這所學校沒什麼訣竅,就是找關系、花錢,入學「擠頭指數」為10+。
8、景山學校小學部(東城)——創辦於1960年,是一所專門進行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學校,是全國重點學校,是聯合國教科文亞洲教育革新計劃聯系中心之一。1983年9月,鄧小平同志為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景山學校採用「五、四、三」學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小學到初中直升),高中三年(初中1個班直接上,但需考試),小學語文、數學全部使用學校自編的實驗教材。該校是有高乾子弟,但沒傳說中的那麼多,片外送進來的非富即貴倒是真的,孩子能入該校是身份的象徵。中學的競爭力沒有海淀、西城名校那麼強,但這里的一些學生家長也沒希望孩子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有的高中以後就送到國外讀書去了,或者不愁孩子大學畢業以後能否找好工作。入學「擠頭指數」為10++。
9、育民小學(西城)——位於復興門,前身是中央財政部子弟學校。今年11月1日,剛剛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建校50周年校慶活動。學校是全國唯一的小學超常兒童教育試驗基地,學校超常兒童教育已有10多年歷史,取得豐碩成果。畢業的前3屆學生,全部考入北京八中。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八中少年班。學校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以提高學生個體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聰明,有些超常的話,可以上個「思維興趣班」(不少是奧數題目),每年3月至4月報名。育民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平台,自認為超常的孩子都可以參加考試,在親子酷網里有關於育民超常班及考試題目的交流,有心的家長應該提前准備了。入學「擠頭指數」為9+。
10、中關村二小(海淀)——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平衡的比較好的一個學校,奧數沒有中關村三小拼的那麼凶,但部分學生奧數成績也不差;學校開展英語特色教學已經8年,絕大部分學生已達到了英語口語3級以上水平,個別學生英語口語達到7級水平,相當於英語專任教師的口語水平,有的同學還達到了公共英語2級水平。中關村二小曾承辦上地實驗小學(現已脫離二小)、合並成府小學、承接華清嘉園配套小學後(已分別是二小分校),2009年9月,硬體很好的百旺校區已開始招生。孩子如果外語很好可以嘗試報考該學校,具有一定優勢,入學「擠頭指數」為9。
11、人大附小(海淀)——人民大學子弟小學,2005年遷入北京西北部超大社區世紀城,校園很好,教學質量、教育理念也很好,畢業學生除人民大學子弟外、入人大附中無明顯優勢,這幾年擴招的厲害,在校學生已經達到了4000人。學校生源不錯,父母都是大學生的比例很高。在校學生上奧數班、各種英語班、音樂班的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投入大,都為了小升初有好的去向,已形成氛圍。片外孩子入該校,找到渠道的話,估計得交贊助費10~12萬,入學「擠頭指數」為10。
12、育才學校小學部(宣武)——學校硬體很好,位於明清兩代皇家園林先農壇內,校園內古建築群金碧輝煌,蒼松翠柏高大挺拔。學校算是12年建制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可以一體連讀,缺點是宣武區好的重點中學少。在中科院指導下,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小學超常兒童創造思維發展追蹤研究》,招收「兒童教育實驗班」,就是超常兒童班,北京所有適齡兒童都可以參加選拔考試,很像育民的超常班,超常班的孩子將來畢業時很多可以去八中這樣的重點中學,在親子酷網里有育才超常班的考題交流。入學「擠頭指數」為9。
13、黃城根小學(西城)——西城區除實驗二小與育民之外最好的小學,位於四中對面,體育課都在四中的操場上進行。雖說進四中也得擇校,但進四中的比例也不小。共建單位有北大醫院、解放軍出版社等。2008年入學最關鍵的時刻(6月),黃小的校長因經濟問題(亂用擇校費、共建單位贊助費)被抓,使那年托關系的家長倍受煎熬;中關村三小原校長同樣問題2007年年底出的事,家長可知孩子入小學的「水」有多深。入學「擠頭指數」為9。
14、光明小學 (崇文)——原市屬重點小學,現分三址辦學(南院、北院寄宿部、城南分校),學校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成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綠色學校」、「北京市體育(足球)項目傳統學校」、「北京市金帆藝術團分團」,注重素質教育,學生相對輕松。名氣比較大,小升初抓的不狠。在FESCO名單中,需參加考試,贊助費3萬左右。入學「擠頭指數」為8。
15、北大附小(海淀)——北京大學子弟學校,新蓋的教學樓非常漂亮,奧運開幕式《歌唱祖國》原唱楊沛宜小朋友就讀該校,教學質量不錯,人文環境較好。除北大子弟及片內生源外,對外公開招生,08年以前贊助費為6萬,09年贊助費為8萬。如果家長沒有關系,但經濟能力不錯,可以報考該學校。但家長要注意報名時間,一般為每年3月,3月底截止(視報名人數)。並讓孩子提早做些准備,入學「擠頭指數」 為 8。
以下學校不再排名,但都是比較難進的學校:
和平里四小(東城)、和平里九小(東城)、奮斗小學(西城)、宏廟小學(西城)、翠微小學(海淀)、二里溝小學(海淀)、石油附小(海淀、英語教育有特色)、 育新小學(海淀、西三旗)、七一小學(海淀)、育英小學(海淀)、上地實驗小學(海淀、原屬中關村二小)、芳草地(朝陽、招收國際兒童)、花家地實驗小學(朝陽、望京)、朝陽實驗(朝陽)、崇文小學(崇文,寄宿,外交部子女多)、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宣武)
以下是教學質量不錯,口碑比較好的學校。有一些也不太好進,有一些孩子通過考試,交贊助費也可以上,家長可以重點關註:
東城區:丁香胡同小學(很好的學校,相對難進)、北京燈市口小學、分司廳小學、黑芝麻小學、東交民巷小學、西中街小學(小升初成績不錯;奧運女孩,林妙可所在學校)、曙光小學、和平里第一小學
西城區:三里河三小、育翔小學、中古友誼小學、展覽路一小、阜成門外第一小學、西師附小
海淀區:清華附小、羊坊店一小、海淀實驗、五一小學、鐵道附小、萬泉小學(近些年有進步)
朝陽區:朝陽外國語實驗(有民辦性質,但抓的嚴,小升初好)、勁松第四小學、白家莊小學(望京有分校)、呼家樓中心小學、垂楊柳中心小學、朝師附小
崇文區:板廠小學、培新小學、一師附小、景泰小學、前門小學
宣武區:宣師一附小、康樂里小學、半步橋小學、宣武回民小學
⑺ 我們有一個製作程序的任務,我做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請問怎麼實現用戶注冊和登錄啊就是先注冊賬號的那種
其實你可以先保存在文件裡面,然後登陸的時候將文件的用戶密碼和現在用戶的用戶名及登錄密碼進行對比,用一個bool就能實現 了
⑻ 北京市中小學生學籍管理雲平台中錄入成績時頁面為什麼會跳碰怎麼解決
前請確認計算機已連接Internet 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cmis.bje.cn」的網址,進入「北京市中小學學籍管理雲平台」登錄頁面,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