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考試成績 » 馬冬晗高考成績

馬冬晗高考成績

發布時間: 2021-01-29 17:35:39

Ⅰ 考上211、985院校的人都有哪些特點

1

天賦+心態

通過努力訓練當然都會提高,但沒有天賦,達到某一領域的頂尖水平幾乎不可能。

高中學習也是如此,想考上好大學,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做基礎,這一點不能迴避。

一個成熟的優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都不會被某次考試的結果左右自己的心態,所謂勝不驕,敗不餒。事實上,在高考前的任何考試都是為了發現不足和診斷能力,而絕對不是最終的結論或結果。所以保持一顆平常、穩定的心態尤其重要。

2

有目標+會思考

問起高考高分學生,10個有8個是早早定下目標大學的。好的父母引導孩子定目標,因為他們深知,有目標和沒目標,學習起來的勁頭絕對不一樣。「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目標定的高遠些,跳一跳才能夠得到並且發自內心地認可,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有目標還得會思考,知道如何從基礎知識、老師、總結、環境中不斷獲得供自身提升的養分。

3

夠努力

看看清華大學學生馬冬晗大學時的計劃表,就知道孩子的努力程度夠不夠了:每天6點起床,6:40開始自習,白天除了上課和吃飯,其餘大部分時間用來自習、聽英語,凌晨1點才上床睡覺連周末也是如此。

4

運氣+找對方向+不放棄

找對方法和方向很重要,不要一頭扎進書海里盲目刷題,抬頭看路辨方向能讓你的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招生信息、各種加分政策要熟知。

對於一考定終身的高考來講,運氣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之一,事實上,每年都會有黑馬產生。只要學生保持較高的水平,和第一團隊沒有明顯的差距,就可能創造奇跡。

不到最後不放棄,到了最後也不放棄,以衡水中學的學生為例,平時排名在三五百名的學生,高考時都有考上清北的可能。比如2012年的董宇喆同學,高考前夕的最後一次摸底考還排在年級的前300名,在高考時成功完成逆襲,排在全省的第34名,最終被清華大學車輛工程系錄取。

Ⅱ 馬冬晗的相關報道

【清華】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馬冬晗(姐姐)—《2011清華大學特等獎內學金答辯視頻集》
【清華】容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馬冬昕(妹妹)—《2011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視頻集》
【清華】人物清華第15期--清華雙胞胎--清華電視台
【央視】《共同關注》20121019 (01)清華「學霸」強悍成績震網友、(02)學習計劃表——學霸是這樣煉成的、(03)熱心社會實踐 學習好生活也充實、(04)孿生妹妹同樣出色 同為「清華學霸」
【人民網】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馬冬晗、馬冬昕事跡 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二十大提名

Ⅲ 2017年各地高考狀元分數公布,來看看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可一日不學習,否則,就如居無竹食無肉。他們是成績排名中的佼佼者,受無數同學敬仰膜拜,並感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積極踐行者——「學霸」。
在網路釋義中,「學霸」指專注於學習、很少參加課外活動、分數很高的學生。而根據媒體對那些出現在大眾眼中的「學霸」的報道,不難發現他們除了學習勤奮和成績優異,還具備一些其他非同常人的特質。
在本文中,我們整理了關於學霸的5個非典型特徵,這些特徵並不適用於所有學霸,但每一條都與學霸保持「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其中,有些可被他人復制並發揚光大,有些則不宜模仿以免身心受傷。
特徵1:學習:
不要以為「學霸」只代表單純的「學習機器」,或是他們只會心無旁騖地追求高分。事實上,很多時候「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緣於他們能夠樂在其中。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7所美國名校錄取的武漢大學畢業生李當娜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學習的「學霸姐」。高中時成績並不拔尖的李當娜在大學專業課程里找到了興趣所在,只要是老師課上推薦的參考書,她全部找來看;對於不理解的地方,好奇心會驅使她鑽研到底。也因此,享受學習過程的李當娜從未認為當「學霸」是一件苦差事。
鏈接:動物也瘋狂
2012年底,電子科技大學校園內活躍著的「學霸狗」在網上一炮而紅。據傳言,這隻身高0.3米的小傢伙最喜歡出現在概率論和英語(精品課)課堂上,在校內外贏得了不少粉絲的青睞,曾獲得民間評定的電子科技大學「最佳人氣獎」和「學風建設獎」。不同於「學霸狗」對理工類課程的執著,「北大蹭課貓」則更偏愛哲學、藝術等人文課程。這只黃白條紋的貓咪多年來旁若無人地「蹭聽」北大各門課程,渾身散發出濃濃的「學術氣息」,深受師生喜愛。
特徵2:傷心人
2013年高考(精品課)成績出爐,武漢理科高考狀元黃翌青的人人網狀態——「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卻得不到你的駐足」——引來無數網友圍觀轉發。同時,北京文科高考狀元張韻凝將自己455天單戀無果的故事寫成一篇超長博文發表在人人網上。這些「考場得意,情場失意」的故事不禁讓網友聯想,或許「情傷」是學霸的一劑「強心針」?
此外,華中科技大學的於斐斐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大學四年基本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學習。然而事實上,和不少大學生一樣,於斐斐在剛入校時情感受挫。與其他就此在游戲中荒廢大學生活的同學不同,她選擇了奮發學習。面對「學霸」稱呼,於斐斐淡定地說,自己只是拒絕了迷失,做了學習的主人。
特徵3:計劃癖
對「學霸」來說,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看似無限的學習任務,強大的計劃能力不可或缺。清華大學著名的「學霸姐妹花」之一的馬冬晗便是這樣一個制訂計劃的高手。
當網路上爆出馬冬晗的學習時間表時,那密密麻麻的計劃安排讓眾網友大跌眼鏡,不禁驚嘆「比國家領導人還忙」!這張堪稱「神器」的時間計劃表將馬「學霸」一天的時間安排精確到了分鍾。
從早晨6點起床到凌晨1點睡覺,「自習大物(大學物理實驗)」「微積分」「背單詞」「開班會」等各項任務都在這張時間表裡被安排得井井有條。這樣的習慣,她從大一下學期一直堅持到大四畢業,積累的計劃表已有厚厚一摞。用馬「學霸」自己的話說,「我只是不想浪費時間」。這樣看來,計劃表或許是「學霸」彪悍人生的必備法寶。
特徵4:強迫症
馬冬晗曾坦言,自己有很明顯的強迫症症狀。但是,用她的話說,「有些時候,有強迫症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不難發現,許多令人仰望的「學霸」都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強迫症症狀,如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容不得分分秒秒的時間浪費,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要加班加點甚至熬夜去完成,等等。
其中,不乏一些「走火入魔」的「學霸」,修煉出「見題就做」的至高境界。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劉志哲用一本全新的《考研(課程)完形填空模擬試題》佔座,豈料一天後再去自習室,這本習題集已被完成了大半。這位不知名的「學霸」用黑筆做了60多頁試題,還用紅筆進行批改,書中多處講解內容也都有勾畫痕跡。
鏈接:全民「學霸」時代
「學霸」,不只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少希望成為「學霸」的學生苦於自己有限的自控力,搖搖頭說自己「學習的時候總想玩手機」。於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幾名學生便開發一款名為「我要當學霸」的手機應用。
這款專治「手機依賴症」的應用上線一周即有10萬用戶下載安裝。當用戶開啟「學霸模式」以後,每次一碰手機,軟體便會跳出提醒:「親,你確定要退出學習嗎?」經過幾次勸誘仍然堅持玩手機的用戶,必須選擇「我不是學霸」,然後確定「接受鄙視」才能退出應用。
同時,用戶的人人網狀態會被自動改為:「對不住大家,我又在學習的時候玩手機了,麻煩看見的每人回復一句『玩你妹的手機』或『你個二貨成不了學霸』,跪謝!」
特徵5:恐懼感
根據美國自由大學專業教學主任馬克•德雷珀博士的看法,「學霸」的恐懼感主要源於排名的落後,因為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成績不理想意味著他們的勞動付諸東流,而且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
馬克博士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就是一位狂熱的學習分子,但有一陣子他總是低垂著頭,臉上似乎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他為學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卻始終進不了班裡排名的前百分之十。
他說恐懼感一直伴隨著他,並覺得同學的聰明程度遠超他想像,然後開始為「不夠聰明」的自己能夠進這所精英大學而感到慶幸。然而在經歷過一段迷茫期之後,馬克博士開始瘋狂地寫筆記,並利用睡眠時間來學習,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最後他的成績終於躋身前列,而那種恐懼感開始被輕松所替代,但他從此一直保有危機意識。
「學霸」到底能在學校起到多大的表率作用呢?也許並不會很明顯。在國內,大學生都曾在高考中擠得頭破血流,而奮力爭取的大學校園生活則意味著多姿多彩的友誼、愛情和體育活動,多數人很難且不願再回到悶頭苦學的日子裡。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看到「學霸」成績所代表的教學成果,也應該看到「非學霸」普遍存在的學習症狀。理想的情況是,學校在倡導學生向A+成績努力的同時,也保證他們無需放棄豐富的個人社交生活。
而此時的學校需要一些擔當,它們應該教學生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論」,讓他們高效率地學習知識,做到既能玩得開心,也不耽誤學業。

Ⅳ 馬冬晗的人物簡介

馬冬晗,清華大學精儀系81班本科生 ,於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三年學分績班級第一,連續兩年素質測評第一。現任精儀系團委副書記,曾是精儀系學生會近些年來第一位女主席。獲得多個獎學金和優秀個人,並歷任精儀系乒乓球隊、排球隊、羽毛球隊隊長。有一個雙胞胎妹妹馬冬昕,和她一樣也是保送進清華大學,她們高中都就讀於大連育明高級中學,並在高中雙雙成為預備黨員 。馬冬昕也是特別獎學金的獲得者,同時還是海淀區的人大代表。 馬冬晗是精儀系近些年來第一位女學生會主席,這讓她承受了很多壓力,也帶給了她最難忘的回憶。喜愛打乒乓球的她發現精儀系有很多和她一樣熱愛這項運動的同學,但是大家並沒有組成一個隊伍。作為學生會主席,她招募人才並組建了精儀系乒乓球隊,至今還在用心的呵護培養它。「體育可以鍛煉身體,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團隊精神可以感染每一個人,學生會主席的責任就是凝聚力量。」馬冬晗如是說。
學生會主席的工作,也帶給了她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組織「一二·九」大合唱的時候,馬冬晗和同學們都覺得已經排練得很好了,並且在場上發揮得也很好了,但是最後結果並不理想。比賽結束後,大家在合唱教練的指揮下一起在紫荊8號樓下合唱了系歌,很多人都哭了。這次經歷給了馬冬晗很大的感觸, 「剛上任時總希望做出些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操之過急,其實是自己對系學生會不夠自信。我後來就改變了工作思路,我認為學生會最重要的不是拿獎,而是讓同學們增強內聚力。」 馬冬晗還兼任一字班新生導引工作,和班主任一起和10個新生結成對子,平時除了交流學習經驗,大家也一起搞活動、做體育運動。「我很喜歡和他們交流,我記得我來到大學,第一次見到輔導員就喜歡上了這種感覺。輔導員太可愛了,我希望研一的時候也當輔導員!」
馬冬晗馬冬昕走進清華園,成為清華大學有史以來第一對保送進清華大學的孿生姐妹。據悉在清華大學剛評出的校園特等獎學金獲得者中,馬冬晗、馬冬昕分別以綜合評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績獲得本年度清華特等獎學金(全校共有5人獲此殊榮)。她們雙雙被保送「碩博連讀」。

Ⅳ 清華大學Twins馬冬晗和馬冬昕 是哪裡人

遼寧大連人

「特獎姐妹花」之二:從迷茫到恬淡
——記2011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馬冬晗

馬冬晗,精儀系81班本科生,於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三年學分績班級第一,連續兩年素質測評第一。現任精儀系團委副書記,曾是精儀系學生會近些年來第一位女主席。獲得多個獎學金和優秀個人,並歷任精儀系乒乓球隊、排球隊、羽毛球隊隊長的馬冬晗,如此多的光環背後,究竟隱現著怎樣的付出和努力呢?

從茫然到把握節奏

3年前和雙胞胎妹妹一起保送到園子里的馬冬晗,對自己的評價是「適應能力差」。大一學習機械制圖課程,她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我就是那種空間想像能力特差的人,給我一個立體的一面讓我想像它的其他幾面,我就想像不出來了。」當時馬冬晗壓力特別大,總感覺自己這門課的考試會掛掉。

同時困擾她的還有微積分課程,也是一開始就學得很懵,常常望著一黑板的板書不知所雲。「那時就只好趕緊把筆記都一字不落抄下來,即使聽不懂上課也要緊跟著老師,但是總是感覺自己被老師的進度超越,而非自己超越老師的進度,這樣的感覺特別不好。」

「全年級都知道我是最努力的,但我的成績卻不好,於是就會覺得自己很笨。」作為精儀系少有的保送生,馬冬晗當時花了一個寒假進行反思,告訴自己不要自恃保送生的身份而看輕大學的學習,要把心態放平和一些,循序漸進。

馬冬晗描述大一下學期的生活為「特別拚命」,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有時上課會犯困,她就總坐在第一排,督促自己緊跟老師不放鬆。馬冬晗還給自己量身打造了密密麻麻的周計劃表,每項事情都有規定完成的時間,還會寫上完成它的心得和感受、一天的精神狀態、聽到了什麼有益的話等等。這樣一天天堅持下來,到了大二時,馬冬晗就漸漸跟上了老師的節奏,真正把進度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社工最快樂

馬冬晗是精儀系近些年來第一位女學生會主席,這讓她承受了很多壓力,也帶給了她最難忘的回憶。喜愛打乒乓球的她發現精儀系有很多和她一樣熱愛這項運動的同學,但是大家並沒有組成一個隊伍。作為學生會主席,她招募人才並組建了精儀系乒乓球隊,至今還在用心的呵護培養它。「體育可以鍛煉身體,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團隊精神可以感染每一個人,學生會主席的責任就是凝聚力量。」馬冬晗如是說。

學生會主席的工作,也帶給了她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組織「一二·九」大合唱的時候,馬冬晗和同學們都覺得已經排練得很好了,並且在場上發揮得也很好了,但是最後結果並不理想。比賽結束後,大家在合唱教練的指揮下一起在紫荊8號樓下合唱了系歌,很多人都哭了。這次經歷給了馬冬晗很大的感觸, 「剛上任時總希望做出些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操之過急,其實是自己對系學生會不夠自信。我後來就改變了工作思路,我認為學生會最重要的不是拿獎,而是讓同學們增強內聚力。」

馬冬晗每年都擔任班委的工作,但是心態卻各不相同。大一做宣傳委員,是當時唯一一份社工,就是希望在做班委過程中得到鍛煉,因此那段時間做得很開心,也得到了鍛煉,為後來去學生會任職打下了基礎。大二當學習委員是希望抓班上的學風,更是希望整頓自己的學風,督促自己嚴謹學風勤奮踏實。大三做黨支部組織委員是響應黨支部的需要。而說到大四,馬冬晗表示,現在處於「班級自治」的狀態,保證大家都很高興就好啦。

現在的馬冬晗還兼任一字班新生導引工作,和班主任一起和10個新生結成對子,平時除了交流學習經驗,大家也一起搞活動、做體育運動。「我很喜歡和他們交流,我記得我來到大學,第一次見到輔導員就喜歡上了這種感覺。輔導員太可愛了,我希望研一的時候也當輔導員!」

實踐出真知

大二暑假,馬冬晗擔任精儀系「春蕾」實踐海南支隊隊長,帶領隊員赴海南三亞海棠灣椰林小學進行支教,利用系友贊助的資金為當地女童帶去了價值兩千餘元的書籍、器材,完成了英語、文學、藝術、科技等支教內容,還為當地女童建立了「春蕾」圖書室。

談起建立圖書室的初衷,馬冬晗說:「去了那裡發現他們那裡有圖書館,但是書籍不多,孩子們也不願意去看書,書籍是知識之源泉,我希望給他們播撒知識,但是支教時間有限,留下圖書館起碼可以給他們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馬冬晗還在大三暑假赴內蒙古一機生產實習,針對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研究課題《保護型鋼絲螺套的力學分析和改進設計》,給出了可行的操作與結構的改進方案。

「實踐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清華對這方面重視的很好,大學生要走出去,才看得清楚自己身上的責任。」課外的諸多實踐活動給了馬冬昕別樣的體驗,也更明白了前方的路。

永遠的國旗儀仗隊

馬冬晗的「特獎」申請表上列了滿滿3頁的各種經歷、獎項,然而談起大學3年來最投入最難忘的事情,她第一個說到的就是百年校慶時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開幕式上的升旗儀式,他們經過了無數次的刻苦演練,最終做到了一秒不差。

從2009年至今在,馬冬晗一直是國旗儀仗隊的隊員,曾經是宣傳副隊長,現在是帶兵分隊長。國旗儀仗隊這個集體給了馬冬晗溫暖充實的回憶。本學期初,國旗儀仗隊招新完畢,她負責帶領8個新隊員訓練,中途有4人退出。「這是正常的,孩子們需要時間去體驗,去考慮他是不是真正願意為了這個責任接受嚴格刻苦的訓練。」

而最後剩下的4個新隊員,帶給了馬冬晗很多美好的回憶。馬冬晗回憶說,有一個周一的早晨,一個平時訓練很努力的小姑娘因為起床晚了所以遲到了,當時馬冬晗嚴肅批評了她,結果小姑娘第2天提前一刻鍾到了訓練場地,馬冬晗到達時看見她正倚在柱子上不自主地打瞌睡,心裡覺得特別心疼又特別感動。

勇者無畏

高三和雙胞胎妹妹一起保送之後,馬冬晗對大學生活有過很多期待,她看了很多描寫清華的書籍,一直喜歡嚴謹和理性的她看到清華的學風校風很是歡喜。「我本來也以為來到大學會相對自由,沒有競爭,但是來了之後發現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清華的生活很充實,讓自己可以不斷地在追求,潛力不斷地被挖掘出來,雖然每天也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是這樣覺得很值得。」

馬冬晗大一時和很多新生一樣參加了很多活動,為園子里的生活而新奇,為大學里展開的寬廣天地而興奮。大二之後,她意識到沒有深刻意義的活動仍然是無益的,於是就漸漸減少了參加活動的數量,而選擇去多聽講座,同樣受益匪淺。對於未來,馬冬晗表示她不想辜負導師的期望,希望在研究生期間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今後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科研。

「就像大學三年來一直在與機械制圖做斗爭一樣,我相信我可以堅持下去,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說到這里,馬冬晗露出了依然溫和恬淡的微笑。

供稿:校團委 編輯:襄 樺

Ⅵ 清華北大學霸高考理科小題做什麼輔導書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可一日不學習,否則,就如居無竹食無肉。他們是成績排名中的佼佼者,受無數同學敬仰膜拜,並感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積極踐行者——「學霸」。
在網路釋義中,「學霸」指專注於學習、很少參加課外活動、分數很高的學生。而根據媒體對那些出現在大眾眼中的「學霸」的報道,不難發現他們除了學習勤奮和成績優異,還具備一些其他非同常人的特質。
在本文中,我們整理了關於學霸的5個非典型特徵,這些特徵並不適用於所有學霸,但每一條都與學霸保持「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其中,有些可被他人復制並發揚光大,有些則不宜模仿以免身心受傷。
特徵1:學習:
不要以為「學霸」只代表單純的「學習機器」,或是他們只會心無旁騖地追求高分。事實上,很多時候「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緣於他們能夠樂在其中。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7所美國名校錄取的武漢大學畢業生李當娜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學習的「學霸姐」。高中時成績並不拔尖的李當娜在大學專業課程里找到了興趣所在,只要是老師課上推薦的參考書,她全部找來看;對於不理解的地方,好奇心會驅使她鑽研到底。也因此,享受學習過程的李當娜從未認為當「學霸」是一件苦差事。
鏈接:動物也瘋狂
2012年底,電子科技大學校園內活躍著的「學霸狗」在網上一炮而紅。據傳言,這隻身高0.3米的小傢伙最喜歡出現在概率論和英語(精品課)課堂上,在校內外贏得了不少粉絲的青睞,曾獲得民間評定的電子科技大學「最佳人氣獎」和「學風建設獎」。不同於「學霸狗」對理工類課程的執著,「北大蹭課貓」則更偏愛哲學、藝術等人文課程。這只黃白條紋的貓咪多年來旁若無人地「蹭聽」北大各門課程,渾身散發出濃濃的「學術氣息」,深受師生喜愛。
特徵2:傷心人
2013年高考(精品課)成績出爐,武漢理科高考狀元黃翌青的人人網狀態——「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卻得不到你的駐足」——引來無數網友圍觀轉發。同時,北京文科高考狀元張韻凝將自己455天單戀無果的故事寫成一篇超長博文發表在人人網上。這些「考場得意,情場失意」的故事不禁讓網友聯想,或許「情傷」是學霸的一劑「強心針」?
此外,華中科技大學的於斐斐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大學四年基本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學習。然而事實上,和不少大學生一樣,於斐斐在剛入校時情感受挫。與其他就此在游戲中荒廢大學生活的同學不同,她選擇了奮發學習。面對「學霸」稱呼,於斐斐淡定地說,自己只是拒絕了迷失,做了學習的主人。
特徵3:計劃癖
對「學霸」來說,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看似無限的學習任務,強大的計劃能力不可或缺。清華大學著名的「學霸姐妹花」之一的馬冬晗便是這樣一個制訂計劃的高手。
當網路上爆出馬冬晗的學習時間表時,那密密麻麻的計劃安排讓眾網友大跌眼鏡,不禁驚嘆「比國家領導人還忙」!這張堪稱「神器」的時間計劃表將馬「學霸」一天的時間安排精確到了分鍾。
從早晨6點起床到凌晨1點睡覺,「自習大物(大學物理實驗)」「微積分」「背單詞」「開班會」等各項任務都在這張時間表裡被安排得井井有條。這樣的習慣,她從大一下學期一直堅持到大四畢業,積累的計劃表已有厚厚一摞。用馬「學霸」自己的話說,「我只是不想浪費時間」。這樣看來,計劃表或許是「學霸」彪悍人生的必備法寶。
特徵4:強迫症
馬冬晗曾坦言,自己有很明顯的強迫症症狀。但是,用她的話說,「有些時候,有強迫症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不難發現,許多令人仰望的「學霸」都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強迫症症狀,如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容不得分分秒秒的時間浪費,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要加班加點甚至熬夜去完成,等等。
其中,不乏一些「走火入魔」的「學霸」,修煉出「見題就做」的至高境界。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劉志哲用一本全新的《考研(課程)完形填空模擬試題》佔座,豈料一天後再去自習室,這本習題集已被完成了大半。這位不知名的「學霸」用黑筆做了60多頁試題,還用紅筆進行批改,書中多處講解內容也都有勾畫痕跡。
鏈接:全民「學霸」時代
「學霸」,不只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少希望成為「學霸」的學生苦於自己有限的自控力,搖搖頭說自己「學習的時候總想玩手機」。於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幾名學生便開發一款名為「我要當學霸」的手機應用。
這款專治「手機依賴症」的應用上線一周即有10萬用戶下載安裝。當用戶開啟「學霸模式」以後,每次一碰手機,軟體便會跳出提醒:「親,你確定要退出學習嗎?」經過幾次勸誘仍然堅持玩手機的用戶,必須選擇「我不是學霸」,然後確定「接受鄙視」才能退出應用。
同時,用戶的人人網狀態會被自動改為:「對不住大家,我又在學習的時候玩手機了,麻煩看見的每人回復一句『玩你妹的手機』或『你個二貨成不了學霸』,跪謝!」
特徵5:恐懼感
根據美國自由大學專業教學主任馬克?德雷珀博士的看法,「學霸」的恐懼感主要源於排名的落後,因為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成績不理想意味著他們的勞動付諸東流,而且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
馬克博士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就是一位狂熱的學習分子,但有一陣子他總是低垂著頭,臉上似乎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他為學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卻始終進不了班裡排名的前百分之十。
他說恐懼感一直伴隨著他,並覺得同學的聰明程度遠超他想像,然後開始為「不夠聰明」的自己能夠進這所精英大學而感到慶幸。然而在經歷過一段迷茫期之後,馬克博士開始瘋狂地寫筆記,並利用睡眠時間來學習,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最後他的成績終於躋身前列,而那種恐懼感開始被輕松所替代,但他從此一直保有危機意識。
「學霸」到底能在學校起到多大的表率作用呢?也許並不會很明顯。在國內,大學生都曾在高考中擠得頭破血流,而奮力爭取的大學校園生活則意味著多姿多彩的友誼、愛情和體育活動,多數人很難且不願再回到悶頭苦學的日子裡。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看到「學霸」成績所代表的教學成果,也應該看到「非學霸」普遍存在的學習症狀。理想的情況是,學校在倡導學生向A+成績努力的同時,也保證他們無需放棄豐富的個人社交生活。
而此時的學校需要一些擔當,它們應該教學生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論」,讓他們高效率地學習知識,做到既能玩得開心,也不耽誤學業。

Ⅶ 雙胞胎學霸,約著一起上清華北大,結果都怎樣了

每當看到雙胞胎的時候,往往從外表上面就已經吸引了不少的粉絲,為作為一個學生,不少的老師、同學都會對其雙胞胎的成績拿來對比。不過往往雙胞胎的成績都差不多,兩個人一起學習,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就會互相努力,共同考出好的成績。有這么幾對雙胞胎學霸,約著一起上北大,一起上清華,網友:羨煞眾人。

大家有沒有很羨慕,今年在四川省也出現了這么一對雙胞胎,哥哥張家豪考了705分,弟弟張家傑考了718分,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從小到大就是別人眼中的學霸,這一點還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其實雙胞胎還是有好處的,可以一起學習,良心競爭起來,真的令人害怕。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