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考試成績 » 按等級統計學生成績if

按等級統計學生成績if

發布時間: 2021-02-03 04:18:03

㈠ 用excel在「成績評定」列,用IF函數得出各人「成績評定」,平均分大於等於85為「優秀」,平均分

這個可以嵌套多個IF函數來實現。

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EXCEL,選中你要填寫成績評內定的單容元格。(下圖數據僅為演示數據)

㈡ excle用運的熟練和技巧

嘿嘿,還是我給你吧,要加分啊,這是我收藏的
1.編輯技巧
2.單元格內容的合並
3.條件顯示
4.自定義格式
5.繪制函數圖象
6.自定義函數
7.矩陣計算
8.自動切換輸入法
9.批量刪除空行
10.如何避免錯誤信息
11.宏的使用

1、編輯技巧

1 編輯技巧

(1) 分數的輸入

如果直接輸入「1/5」,系統會將其變為「1月5日」,解決辦法是:先輸入「0」,然後輸入空格,再輸入分數「1/5」。

(2) 序列「001」的輸入

如果直接輸入「001」,系統會自動判斷001為數據1,解決辦法是:首先輸入「'」(西文單引號),然後輸入「001」。

(3) 日期的輸入

如果要輸入「4月5日」,直接輸入「4/5」,再敲回車就行了。如果要輸入當前日期,按一下「Ctrl+;」鍵。

(4) 填充條紋

如果想在工作簿中加入漂亮的橫條紋,可以利用對齊方式中的填充功能。先在一單元格內填入「*」或「~」等符號,然後單擊此單元格,向右拖動滑鼠,選中橫向若干單元格,單擊「格式」菜單,選中「單元格」命令,在彈出的「單元格格式」菜單中,選擇「對齊」選項卡,在水平對齊下拉列表中選擇「填充」,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
圖1

(5) 多張工作表中輸入相同的內容

幾個工作表中同一位置填入同一數據時,可以選中一張工作表,然後按住Ctrl鍵,再單擊窗口左下角的Sheet1、Sheet2......來直接選擇需要輸入相同內容的多個工作表,接著在其中的任意一個工作表中輸入這些相同的數據,此時這些數據會自動出現在選中的其它工作表之中。輸入完畢之後,再次按下鍵盤上的Ctrl鍵,然後使用滑鼠左鍵單擊所選擇的多個工作表,解除這些工作表的聯系,否則在一張表單中輸入的數據會接著出現在選中的其它工作表內。

(6) 不連續單元格填充同一數據

選中一個單元格,按住Ctrl鍵,用滑鼠單擊其他單元格,就將這些單元格全部都選中了。在編輯區中輸入數據,然後按住Ctrl鍵,同時敲一下回車,在所有選中的單元格中都出現了這一數據。

(7) 在單元格中顯示公式

如果工作表中的數據多數是由公式生成的,想要快速知道每個單元格中的公式形式,以便編輯修改,可以這樣做:用滑鼠左鍵單擊「工具」菜單,選取「選項」命令,出現「選項」對話框,單擊「視圖」選項卡,接著設置「窗口選項」欄下的「公式」項有效,單擊「確定」按鈕(如圖2)。這時每個單元格中的分工就顯示出來了。如果想恢復公式計算結果的顯示,就再設置「窗口選項」欄下的「公式」項失效即可。
圖2

(8) 利用Ctrl+*選取文本

如果一個工作表中有很多數據表格時,可以通過選定表格中某個單元格,然後按下Ctrl+*鍵可選定整個表格。Ctrl+*選定的區域為:根據選定單元格向四周輻射所涉及到的有數據單元格的最大區域。這樣我們可以方便准確地選取數據表格,並能有效避免使用拖動滑鼠方法選取較大單元格區域時屏幕的亂滾現象。
(9) 快速清除單元格的內容

如果要刪除內容的單元格中的內容和它的格式和批註,就不能簡單地應用選定該單元格,然後按Delete鍵的方法了。要徹底清除單元格,可用以下方法:選定想要清除的單元格或單元格範圍;單擊「編輯」菜單中「清除」項中的「全部」命令,這些單元格就恢復了本來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單元格內容的合並
http://www.hongen.com/pc/oa/excel2k/ex2k1302.htm
根據需要,有時想把B列與C列的內容進行合並,如果行數較少,可以直接用「剪切」和「粘貼」來完成操作,但如果有幾萬行,就不能這樣辦了。

解決辦法是:在C行後插入一個空列(如果D列沒有內容,就直接在D列操作),在D1中輸入「=B1&C1」,D1列的內容就是B、C兩列的和了。選中D1單元格,用滑鼠指向單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塊「■」,當游標變成"+"後,按住滑鼠拖動游標向下拖到要合並的結尾行處,就完成了B列和C列的合並。這時先不要忙著把B列和C列刪除,先要把D列的結果復制一下,再用「選擇性粘貼」命令,將數據粘貼到一個空列上。這時再刪掉B、C、D列的數據。

下面是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用AutoCAD繪圖時,有人喜歡在EXCEL中存儲坐標點,在繪制曲線時調用這些參數。存放數據格式為「x,y」的形式,首先在Excel中輸入坐標值,將x坐標值放入A列,y坐標值放入到B列,然後利用「&」將A列和B列合並成C列,在C1中輸入:=A1&","&B1,此時C1中的數據形式就符合要求了,再用滑鼠向下拖動C1單元格,完成對A列和B列的所有內容的合並(如圖3-4)。

合並不同單元格的內容,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CONCATENATE函數,此函數的作用是將若干文字串合並到一個字串中,具體操作為「=CONCATENATE(B1,C1)」。比如,假設在某一河流生態調查工作表中,B2包含「物種」、B3包含「河鱒魚」,B7包含總數45,那麼: 輸入「=CONCATENATE("本次河流生態調查結果:",B2,"",B3,"為",B7,"條/公里。")」 計算結果為:本次河流生態調查結果:河鱒魚物種為45條/公里。
圖3圖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條件顯示

我們知道,利用If函數,可以實現按照條件顯示。一個常用的例子,就是教師在統計學生成績時,希望輸入60以下的分數時,能顯示為「不及格」;輸入60以上的分數時,顯示為「及格"。這樣的效果,利用IF函數可以很方便地實現。 假設成績在A2單元格中,判斷結果在A3單元格中。那麼在A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if(A2<60,「不及格」,「及格」) 同時,在IF函數中還可以嵌套IF函數或其它函數。

例如,如果輸入: =if(A2<60,「不及格」,if(A2<=90,「及格」,「優秀")) 就把成績分成了三個等級。

如果輸入=if(A2<60,「差",if(A2<=70,「中」,if(A2<90,「良」,「優」))) 就把成績分為了四個等級。

再比如,公式: =if(SUM(A1:A5>0,SUM(A1:A5),0) 此式就利用了嵌套函數,意思是,當A1至A5的和大於0時,返回這個值,如果小於0,那麼就返回0。 還有一點要提醒你注意:以上的符號均為半形,而且IF與括弧之間也不能有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定義格式

Excel中預設了很多有用的數據格式,基本能夠滿足使用的要求,但對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強調顯示某些重要數據或信息、設置顯示條件等,就要使用自定義格式功能來完成。 Excel的自定義格式使用下面的通用模型:正數格式,負數格式,零格式,文本格式,在這個通用模型中,包含三個數欄位和一個文本段:大於零的數據使用正數格式;小於零的數據使用負數格式;等於零的數據使用零格式;輸入單元格的正文使用文本格式。 我們還可以通過使用條件測試,添加描述文本和使用顏色來擴展自定義格式通用模型的應用。

(1)使用顏色 要在自定義格式的某個段中設置顏色,只需在該段中增加用方括弧括住的顏色名或顏色編號。Excel識別的顏色名為:[黑色]、[紅色]、[白色]、[藍色]、[綠色]、[青色]和[洋紅]。Excel也識別按[顏色X]指定的顏色,其中X是1至56之間的數字,代表56種顏色(如圖5)。
圖5

(2)添加描述文本 要在輸入數字數據之後自動添加文本,使用自定義格式為:"文本內容"@;要在輸入數字數據之前自動添加文本,使用自定義格式為:@"文本內容"。@符號的位置決定了Excel輸入的數字數據相對於添加文本的位置。

(3)創建條件格式 可以使用六種邏輯符號來設計一個條件格式:>(大於)、>=(大於等於)、<(小於)、<=(小於等於)、=(等於)、<>(不等於),如果你覺得這些符號不好記,就乾脆使用「>」或「>=」號來表示。

由於自定義格式中最多隻有3個數欄位,Excel規定最多隻能在前兩個數欄位中包括2個條件測試,滿足某個測試條件的數字使用相應段中指定的格式,其餘數字使用第3段格式。如果僅包含一個條件測試,則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具體分析。

自定義格式的通用模型相當於下式:[>;0]正數格式;[<;0]負數格式;零格式;文本格式。

下面給出一個例子:選中一列,然後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單元格」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數字」選項卡,在「分類」列表中選擇「自定義」,然後在「類型」文本框中輸入「"正數:"($#,##0.00);"負數:"($ #,##0.00);"零";"文本:"@」,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格式設置。這時如果我們輸入「12」,就會在單元格中顯示「正數:($12.00)」,如果輸入「-0.3」,就會在單元格中顯示「負數:($0.30)」,如果輸入「0」,就會在單元格中顯示「零」,如果輸入文本「this is a book」,就會在單元格中顯示「文本:this is a book」。 如果改變自定義格式的內容,「[紅色]"正數:"($#,##0.00);[藍色]"負數:"($ #,##0.00);[黃色]"零";"文本:"@」,那麼正數、負數、零將顯示為不同的顏色。如果輸入「[Blue];[Red];[Yellow];[Green]」,那麼正數、負數、零和文本將分別顯示上面的顏色(如圖6)。
圖6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正在進行帳目的結算,想要用藍色顯示結余超過$50,000的帳目,負數值用紅色顯示在括弧中,其餘的值用預設顏色顯示,可以創建如下的格式: 「[藍色][>50000] $#,##0.00_);[紅色][<0]( $#,##0.00); $#,##0.00_)」 使用條件運算符也可以作為縮放數值的強有力的輔助方式,例如,如果所在單位生產幾種產品,每個產品中只要幾克某化合物,而一天生產幾千個此產品,那麼在編制使用預算時,需要從克轉為千克、噸,這時可以定義下面的格式: 「[>999999]#,##0,,_m"噸"";[>999]##,_k_m"千克";#_k"克"」 可以看到,使用條件格式,千分符和均勻間隔指示符的組合,不用增加公式的數目就可以改進工作表的可讀性和效率。

另外,我們還可以運用自定義格式來達到隱藏輸入數據的目的,比如格式";##;0"只顯示負數和零,輸入的正數則不顯示;格式「;;;」則隱藏所有的輸入值。 自定義格式只改變數據的顯示外觀,並不改變數據的值,也就是說不影響數據的計算。靈活運用好自定義格式功能,將會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繪制函數圖象

做教學工作的朋友們一定會遇到畫函數曲線的問題吧!如果想快速准確地繪制一條函數曲線,可以藉助EXCEL的圖表功能,它能使你畫的曲線既標准又漂亮。你一定會問,是不是很難學呀?其實這一點兒也不難,可以說非常簡便,不信你就跟我試一試。

以繪制y=|lg(6+x^3)|的曲線為例,其方法如下: 在某張空白的工作表中,先輸入函數的自變數:在A列的A1格輸入"X=",表明這是自變數,再在A列的A2及以後的格內逐次從小到大輸入自變數的各個值;實際輸入的時候,通常應用等差數列輸入法,先輸入前二個值,定出自變數中數與數之間的步長,然後選中A2和A3兩個單元格,使這二項變成一個帶黑色邊框的矩形,再用滑鼠指向這黑色矩形的右下角的小方塊「■」,當游標變成"+"後,按住滑鼠拖動游標到適當的位置,就完成自變數的輸入。

輸入函數式:在B列的B1格輸入函數式的一般書面表達形式,y=|lg(6+x^3)|;在B2格輸入「=ABS(LOG10(6+A2^3))」,B2格內馬上得出了計算的結果。這時,再選中B2格,讓游標指向B2矩形右下角的「■」,當游標變成"+"時按住游標沿B列拖動到適當的位置即完成函數值的計算。
圖7

繪制曲線:點擊工具欄上的「圖表向導」按鈕,選擇「X,Y散點圖」(如圖7),然後在出現的「X,Y散點圖」類型中選擇「無數據點平滑線散點圖」;此時可察看即將繪制的函數圖像,發現並不是我們所要的函數曲線,單擊「下一步」按鈕,選中「數據產生在列」項,給出數據區域,這時曲線就在我們面前了(如圖8)。
圖8

需要注意:如何確定自變數的初始值,數據點之間的步長是多少,這是要根據函數的具體特點來判斷,這也是對使用者能力的檢驗。如果想很快查到函數的極值或看出其發展趨勢,給出的數據點也不一定非得是等差的,可以根據需要任意給定。

從簡單的三角函數到復雜的對數、指數函數,都可以用EXCEL畫出曲線。如果用得到,你還可以利用EXCEL來完成行列式、矩陣的各種計算,進行簡單的積分運算,利用迭代求函數值(如x^2=x^7+4,可用迭代方法求x值),等等,凡是涉及計算方面的事,找EXCEL來幫忙,它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定義函數

雖然Excel中已有大量的內置函數,但有時可能還會碰到一些計算無函數可用的情況。假如某公司採用一個特殊的數學公式計算產品購買者的折扣,如果有一個函數來計算豈不更方便?下面就說一下如何創建這樣的自定義函數。

自定義函數,也叫用戶定義函數,是Excel最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功能之一,下面我們在Visual Basic模塊中創建一個函數。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要給每個人的金額乘一個系數,如果是上班時的工作餐,就打六折;如果是加班時的工作餐,就打五折;如果是休息日來就餐,就打九折。首先打開「工具」菜單,單擊「宏」命令中的「Visual Basic編輯器」,進入Visual Basic編輯環境,在「工程-VBAobject」欄中的當前表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插入」-「模塊」,在右邊欄創建下面的函數rrr,代碼如下: Function rrr(tatol, rr) If rr = "上班" Then rrr = 0.6 * tatol ElseIf rr = "加班" Then rrr = 0.5 * tatol ElseIf rr = "休息日" Then rrr = 0.9 * tatol End If End Function (如圖9)。
圖9

這時關閉編輯器,只要我們在相應的列中輸入rrr(F2,B2),那麼打完折後的金額就算出來了(如圖10)。
圖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矩陣計算

Excel的強大計算功能,不但能夠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也可以進行數組、矩陣的計算。

(1)數組和矩陣的定義

矩陣不是一個數,而是一個數組。在Excel里,數組佔用一片單元域,單元域用大括弧表示,例如{A1:C3},以便和普通單元域A1:C3相區別。設置時先選定單元域,同時按Shift+Ctrl+Enter鍵,大括弧即自動產生,數組域得以確認。

一個單元格就是一個變數,一片單元域也可以視為一組變數。為了計算上的方便,一組變數最好給一個數組名。例如A={A1:C3}、B={E1:G3}等。數組名的設置步驟是:選定數組域,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名稱」項中的「定義」命令,輸入數組名,單擊「確定」按鈕即可。更簡單的命名辦法為:選擇數組域,單擊名稱框,直接輸入名稱就行了。

矩陣函數是Excel進行矩陣計算的專用模塊。用「插入」-「函數」命令打開「粘貼函數」對話框(如圖11),選中函數分類欄中的「數學與三角函數」,在右邊欄常用的矩陣函數有: MDETERM——計算一個矩陣的行列式; MINVERSE——計算一個矩陣的逆矩陣; MMULT——計算兩個矩陣的乘積; SUMPRODUCT——計算所有矩陣對應元素乘積之和。
圖11

(2)矩陣的基本計算

數組計算和矩陣計算有很大的區別,比如下面這個例子中,A和B都是定義好的數組,因為這兩個數組都是3×3的,輸出結果也是3×3個單元格。計算時先選定矩陣計算結果的輸出域,為3×3的單元格區域,然後輸入公式。如果輸入「=A+B」或「=A-B」,計算結果是數組對應項相加或相減,輸入「=A*B」表示數組A和B相乘,輸入「=A/B」表示數組A除數組B。如果要進行矩陣計算,就要用到相應的矩陣函數。矩陣相加、相減與數組的加減表達形式是一樣的,也是「=A+B」和「=A-B」,表示矩陣相乘可以輸入「=MMULT(A,B)」,而矩陣相除是矩陣A乘B的逆矩陣,所以計算公式是「=MMULT(A,MINVERSE(B))」。公式輸入後,同時按Shift+Ctrl+Enter鍵得到計算結果。 對於更復雜的矩陣計算,可以採用分步計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動切換輸入法

在一張工作表中,往往是既有數據,又有文字,這樣在輸入時就需要來回在中英文之間反復切換輸入法,非常麻煩。 如果你要輸入的東西很有規律性,比如這一列全是單詞,下一列全是漢語解釋,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實現自動切換。方法是:

(1)選中要輸入英文的列,單擊「數據」菜單,選擇「有效性...」命令,在彈出的「數據有效性」對話框中,選中「輸入法模式」選項卡,在「模式」框中選擇「關閉(英文模式)」命令,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2)。
圖12

(2)選中要輸入漢字的列,在「有效數據」對話框中,單擊「IME模式」選項卡,在「模式」框中選擇「打開」命令,單擊「確定」按鈕。這樣,當游標在前一列時,可以輸入英文,在下一列時,直接可以輸入中文,從而實現了中英文輸入方式之間的自動切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批量刪除空行

有時我們需要刪除Excel工作薄中的空行,一般做法是將空行一一找出,然後刪除。如果工作表的行數很多,這樣做就非常不方便。我們可以利用「自動篩選」功能,把空行全部找到,然後一次性刪除。 做法:先在表中插入新的一個空行,然後按下Ctrl+A鍵,選擇整個工作表,用滑鼠單擊「數據」菜單,選擇「篩選」項中的「自動篩選」命令。這時在每一列的頂部,都出現一個下拉列表框,在典型列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空白」,直到頁面內已看不到數據為止(如圖13)。
圖13

在所有數據都被選中的情況下,單擊「編輯」菜單,選擇「刪除行」命令,然後按「確定」按鈕。這時所有的空行都已被刪去,再單擊「數據」菜單,選取「篩選」項中的「自動篩選」命令,工作表中的數據就全恢復了。插入一個空行是為了避免刪除第一行數據。

如果想只刪除某一列中的空白單元格,而其它列的數據和空白單元格都不受影響,可以先復制 此列,把它粘貼到空白工作表上,按上面的方法將空行全部刪掉,然後再將此列復制,粘貼到原工作表的相應位置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何避免錯誤信息

在Excel中輸入公式後,有時不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並在單元格內顯示一個錯誤信息,這些錯誤的產生,有的是因公式本身產生的,有的不是。下面就介紹一下幾種常見的錯誤信息,並提出避免出錯的辦法。

1)錯誤值:####

含義:輸入到單元格中的數據太長或單元格公式所產生的結果太大,使結果在單元格中顯示不下。或是日期和時間格式的單元格做減法,出現了負值。

解決辦法:增加列的寬度,使結果能夠完全顯示。如果是由日期或時間相減產生了負值引起的,可以改變單元格的格式,比如改為文本格式,結果為負的時間量。

2)錯誤值:#DIV/0!

含義:試圖除以0。這個錯誤的產生通常有下面幾種情況:除數為0、在公式中除數使用了空單元格或是包含零值單元格的單元格引用。

解決辦法:修改單元格引用,或者在用作除數的單元格中輸入不為零的值。

3)錯誤值:#VALUE!

含義:輸入引用文本項的數學公式。如果使用了不正確的參數或運算符,或者當執行自動更正公式功能時不能更正公式,都將產生錯誤信息#VALUE!。

解決辦法:這時應確認公式或函數所需的運算符或參數正確,並且公式引用的單元格中包含有效的數值。例如,單元格C4中有一個數字或邏輯值,而單元格D4包含文本,則在計算公式=C4+D4時,系統不能將文本轉換為正確的數據類型,因而返回錯誤值#VALUE!。

4)錯誤值:#REF!

含義:刪除了被公式引用的單元格範圍。

解決辦法:恢復被引用的單元格範圍,或是重新設定引用范圍。

5)錯誤值:#N/A

含義:無信息可用於所要執行的計算。在建立模型時,用戶可以在單元格中輸入#N/A,以表明正在等待數據。任何引用含有#N/A值的單元格都將返回#N/A。

解決辦法:在等待數據的單元格內填充上數據。

6)錯誤值:#NAME?

含義:在公式中使用了Excel所不能識別的文本,比如可能是輸錯了名稱,或是輸入了一個已刪除的名稱,如果沒有將文字串括在雙引號中,也會產生此錯誤值

解決辦法:如果是使用了不存在的名稱而產生這類錯誤,應確認使用的名稱確實存在;如果是名稱,函數名拼寫錯誤應就改正過來;將文字串括在雙引號中;確認公式中使用的所有區域引用都使用了冒號(:)。例如:SUM(C1:C10)。 注意將公式中的文本括在雙引號中。

7)錯誤值:#NUM! 含義:提供了無效的參數給工作表函數,或是公式的結果太大或太小而無法在工作表中表示。

解決辦法:確認函數中使用的參數類型正確。如果是公式結果太大或太小,就要修改公式,使其結果在-1×10307和1×10307之間。

8)錯誤值:#NULL! 含義:在公式中的兩個范圍之間插入一個空格以表示交叉點,但這兩個范圍沒有公共單元格。比如輸入:「=SUM(A1:A10 C1:C10)」,就會產生這種情況。

解決辦法: 取消兩個范圍之間的空格。上式可改為「=SUM(A1:A10 ,C1:C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宏的應用

宏是一個指令集,用來告訴EXCEL來完成用戶指定的動作。宏類似於計算機程序,但是它是完全運行於EXCEL之中的,我們可以使用宏來完成枯燥的、頻繁的重復性工作。 宏完成動作的速度比用戶自己做要快得多。例如,我們可以創建一個宏,用來在工作表的每一行上輸入一組日期,並在每一單元格內居中對齊日期,然後對此行應用邊框格式。我們還可以創建一個宏,在「頁面設置」對話框中指定列印設置並列印文檔。

由於宏病毒的影響和對編程的畏懼心理,使很多人不敢用「宏」,或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找宏來幫忙。其實你盡管放心大膽地去用,如果只是用「錄制宏」的方法,根本就沒有什麼難的,只是把一些操作象用錄音機一樣錄下來,到用的時候,只要執行這個宏,系統就會把那操作再執行一遍。

下面給出了宏的應用場合,只要用「錄制宏」就可以幫你完成任務,而不需要編程。如果想對所錄制的宏再進行編輯,就要有一定的VBA知識了。

* 設定一個每個工作表中都需要的固定形式的表頭;

* 將單元格設置成一種有自己風格的形式;

* 每次列印都固定的頁面設置;

* 頻繁地或是重復地輸入某些固定的內容,比如排好格式的公司地址、人員名單等;

* 創建格式化表格;

* 插入工作表或工作薄等。

需要指出的是,EXCEL中的宏與WORD中的宏有些不同之處,對於錄制的操作,它會記住單元格的坐標(即所有的引用都是絕對的),所以在涉及到與位置有關的操作時,要格外注意。如果相用相對引用,可以藉助於Offset方法,比如下面的語句: ActiveCell.Offset(1,0). range("A1").select 宏的應用是很廣的,上面提到的只是一點點,如果真的用起來,你會發現它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靈活的應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 根據平均分用IF函數求出每個學生的等級

假如學生的成績在A1:A5,則在空白單元格中輸入:
=IF(AVERAGE(A1:A5)>=90,"A",IF(AVERAGE(A1:A5)>=75,"B",IF(AVERAGE(A1:A5)>=60,"C","D")))
註:專
A1:A5可以改。屬

㈣ 如何在excel中統計各分數段人數

統計個數需要用到excel中的COUNTIF函數公式

舉例說明:統計A列中分數在~90之間的人數。

在B1中輸入=COUNTIF(A1:A20,">=80")-COUNTIF(A1:A20,">=90")就能算出80-90之間的人數。

其中A1:A2為需要統計的區域,「>=80」及「>=90」為篩選的條件。

(4)按等級統計學生成績if擴展閱讀

1、COUNTIF函數的語法規則為:countif(range,criteria)

參數:range 要計算其中非空單元格數目的區域

參數:criteria 以數字、表達式或文本形式定義的條件

參數可以是數字、文本、形如 TRUE 或FALSE的邏輯值、數組、形如 #N/A 的錯誤值或單元格引用。給定的參數必須能產生有效的值。參數不僅可以是常量、公式或其它函數,還可以是數組、單元格引用等。

2、單元格引用是用於表示單元格在工作表所處位置的坐標值。例如,顯示在第 B 列和第 3 行交叉處的單元格,其引用形式為"B3"。

3、數組是用於建立可產生多個結果或可對存放在行和列中的一組參數進行運算的單個公式。在Microsoft Excel有兩類數組:區域數組和常量數組。區域數組是一個矩形的單元格區域,該區域中的單元格共用一個公式;常量數組將一組給定的常量用作某個公式中的參數。

㈤ Excel表格中如何算及格率、優秀率、優秀人數以及幾個人數

一、首先,輸入Excel表中的分數,然後單擊以選擇合格率下的空白單元格版。

㈥ 如何用excel計算總評=平時成績×30% 期中成績×30% 期末成績×40%

工具:一台電腦

軟體:excel表格

在總評欄,輸入「=B2*0.3+C2*0.3+D2*0.4"公式計算即可。

1、打開Excel表格軟體專。

㈦ 電子表格中如何對學生成績進行統計,可以用什麼方式

一、快速轉換學生考試成績等級
有的時候,會遇到要將學生的考試成績按實際考試分數轉換成相應成績等級的情況,如將考試成績在90分以上的成績轉換成「A+」形式,85-89分的成績轉換成「A」形式...。一般情況,在EXCEL表格中大家會採用IF()函數來設計公式進行轉換,這樣所設計的公式會變得很復雜,如果進行轉換的成績等級類型超過IF()函數的最大嵌套(7層)時,IF()函數就無能為力了。這時我們可用如下的方法來簡化操作。
1、打開學生成績工作表。
2、在G2到I12單元格錄入考試成績分數段與考試成績等級對照表。
3、在D3單元格錄入公式「=INDEX(I$3:I$12,MATCH(1,(C3>=G$3:G$12)*(C3<=H$3:H$12),0))」,由於該公式為數組公式,在錄入完上述內容後,必須同時按下「Ctrl+Shift+Enter」鍵,為上述公式內容加上數組公式標志即大括弧「{}」。該公式的作用就是,根據C3單元格中的學生成績,在D3單元格自動將該成績轉換成相應的成績等級。
4、將游標移到D3單元格,向下拖動填充柄至D12單元格,將公式進行快速復制,這樣就可以迅速完成轉換學生成績等級的工作。
5、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將G2至I12的單元格區域設置為「隱藏」,以使表格更加美觀。
二、快速統計學生考試成績分布情況
在利用EXCEL管理學生考試成績時,常常要統計各分數段學生考試成績的分布情況,如果採用下面介紹的這種方法,就能使這項工作變得非常方便。
1、打開學生成績工作表(本例仍使用上例的工作表)。
2、在G3至G6單元格錄入學生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段點。如在本例中採用的統計分段點為:60、69、79、89,即統計60分以下、61-69、70-79、80-89、90分以上五個學生考試成績區段的人數分布情況,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在此進行不同的設置。
3、選中要進行公式設計的單元格區域B14至B18,按下F2鍵,錄入公式「=FREQUENCY(C3:C12,G3:G6)」,由於該公式為數組公式,在錄入完上述內容後,必須同時按下「Ctrl+Shift+Enter」鍵,為上述公式內容加上數組公式標志即大括弧「{}」。
4、當上述操作完成後,在B14至B18單元格就迅速得到了正確的學生考試成績分布情況。
5、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設計統計區段時,這個統計區段必須比統計分段點的數據個數多一個。這個多出來的統計區段表示超出最高間隔的數值個數。例如,在本例中,我們設計的統計分段點為60、69、79、89四個數值,這時要想取得正確的統計區段分布數據,就必須在B14至B18五個單元格中輸入 FREQUENCY() 函數計算的結果,多出來的這一個單元格將返回學生成績表中大於90分的成績的人數。

㈧ excel,給了幾個學生的平均成績,按此成績排等級,用IF函數該如何輸入平均成績小於60,為不及

1、如果成績在B列,在C列對成績進行評級,那麼在C2輸入以下公式,然後向下填充公式
=IF(B2<60,"不及格回",IF(B2<70,"及格",IF(B2<80,"中",IF(B2<90,"良","優"))))
2、統答計C列優的個數,輸入=COUNTIF(C:C,"優")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