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生成績
『壹』 關於C語言中結構體的問題,要設計一個程序,用冒泡法對學生情況表按成績從低到高進行排序
排序程序如下:
struct student sortPop(struct student aa[],int n)
{
int i,j;
float temp;
for(i =0;i<n-1;i++)
{
for(j=0;j<n-1-i;j++)
{
if(aa[j].grade > aa[j+1].grade)//升序排列
{
temp=aa[j].grade;
aa[j].grade=aa[j+1].grade;
aa[j+1].grade=temp;
}
}
}
}
在main函數中添加調用語句:sortPop(p,10);或者sortPop(stu,10);
『貳』 Excel學生成績總及格率的求法
在空白單元格輸入「=COUNTIF(A1:C10,">60")/COUNT(A1:C10)」A1:C10是各科成績所在區域
『叄』 中學生提升學習成績,需要怎麼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呢
中學生對於學習,需要牢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學習的內容。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復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地有新的學習方法。中學生要避免學習方法不正確,需要注意以下這四個方面。
中學生對待學習,需要常常思考: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中學生對學習多反思,就會取得進步。
『肆』 用C語言寫出 「從鍵盤上輸入10個學生5門課程的成績,並用選擇法對每個學生的成績 進行排序,最後輸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time.h>
#defineN10
intmaxi,maxj;
voidaver(inta[][5])
{
inti,j;
printf("Average:");
for(i=0;i<N;i++)
for(j=0;j<5;j++)
a[N][j]+=a[i][j];
for(i=0;i<5;i++)
printf("%6.1f",(float)a[N][i]/10);
printf(" ");
}
voidhighest(inta[][5])
{
inti,j;
for(i=0;i<N;i++)
for(j=0;j<5;j++)
if(a[i][j]>a[maxi][maxj])
{
maxi=i;
maxj=j;
}
}
intmain()
{inta[N+1][5]={0},i,j,t=0;
srand((unsigned)time(NULL));
for(i=0;i<N;i++)
{
printf("No.%2d:",i+1);
for(j=0;j<5;j++)
{
a[i][j]=rand()%60+40;
printf("%5d",a[i][j]);
}
printf(" ");
}
aver(a);
highest(a);
printf(" Max=No.%d_Cj(%d)=%d ",maxi+1,maxj+1,a[maxi][maxj]);
return0;
}
『伍』 C語言冒泡排序法將學生成績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
#include<stdio.h>
structstudent
{
charname[20];
charsex[20];
intage;
intscore;
};
voidsort(structstudentdata[],intsize)
{
/*冒泡排序*/
intx,y;
structstudenttemp;
for(x=0;x<size-1;x++)
(y=0;y<size-1-x;++y)
if(data[y].score>data[y+1].score)
{
temp=data[y+1];
data[y+1]=data[y];
data[y]=temp;
}
}
intmain()
{
intqty,counter;
structstudentdata[1000];
scanf("%d",&qty);
for(counter=0;counter<qty;++counter)
scanf("%s%s%d%d",data[counter].name,data[counter].sex,&data[counter].age,&data[counter].score);
sort(data,qty);
for(counter=0;counter<qty;++counter)
printf("%s%s%d%d ",data[counter].name,data[counter].sex,data[counter].age,data[counter].score);
return0;
}
『陸』 急!!!~從1000名學生中抽取200名作為樣本,如何用等距抽樣法抽取樣本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
1000/200=5
等距抽樣就是把編號為5的整數倍的人選出來
優良中差比例為1:4:3:2,那麼抽取比例也在優良中差中按比例選1:4:3:2
抽200名,優=200*10%=20,良=200*40%=80,中=200*30%=60,差=200*20%=40
優一共有1000*10%=100人,抽取20人的話也按照等距方法抽樣,良中差類比
『柒』 Excel表格學生成績及格率和優秀率的求法
1、打開Excel表格,列好成績表。
『捌』 2. 輸入10個學生的成績到一個數組里,編寫函數求學生的平均成績和最高分,並用冒泡法這學生成績進排序後輸出.
#include<iostream.h>
void score(int n)
{
double res[100];
double sum=0;
double ave;
for (int i=0;i<n;i++)
{
cin>>res[i];
}
for (i=0;i<n;i++)
{
sum+=res[i];
}
ave=sum/n;
cout<<"總分為:"<<sum<<endl;
cout<<"平均分為:"<<ave<<endl;
double max=res[0];
for (i=0;i<n;i++)
{
if(res[i]>=max)
{
max=res[i];
}
}
cout<<"最高分為:"<<max<<endl;
for(i=0;i<n;i++)
{
for(int j=0;j<=i;j++)
{
if(res[i]>res[j])
{
double temp=res[i];
res[i]=res[j];
res[j]=temp;
}
}
}
cout<<"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for(i=0;i<n;i++)
{
cout<<res[i]<<" ";
}
}
void main()
{
int n=10;
cout<<"請輸入"<<n<<"個學生的成績:"<<endl;
score(n);
cout<<endl;
}
『玖』 小學生提高成績的最好方法
【導語】小學是人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的教育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一個良好習慣和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所以說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會對孩子一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關於小學生提高成績學習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一、上課認真聽講。無論做什麼事情,認真都是必備因素。每次考試後不要說「我會做,就是計算錯了」「我馬虎了」等等話,這都是不認真的表現,不認真只能成為成績低的原因,不應該成為考不好的理由。
二、態度要端正。態度決定一切。家長不要說什麼孩子小,知道什麼叫態度啊?你說的一點也不錯,孩子小,不知道什麼叫態度,但是他會效仿你啊!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什麼我沒上好學,但是我混的也不錯。一個人有沒有素養,跟金錢無關,就好像一個人有沒有素質跟他的知識程度無關一樣。用端正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你不會吃虧的。
三、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知識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須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家長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不用看作業的對與錯,只要關注孩子是否全部完成、書寫的認真程度如何即可。
四、培養孩子作業的專注度。不論你採取什麼方法,提高專注度都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說原來在做作業時,只能集中精力10分鍾,指望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提高到30分鍾甚至更長時間,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們可以採取任務分割法,把作業分成語文、數學、英語分段完成。也可以採取獎勵法,在完成一段時間任務後可以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絕對不能讓孩子寫一會玩一會,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五、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是希望之源,讀書是夢開始的地方,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很多。我們教育孩子讀書,不是為了讓他應付考試,而是讓孩子養成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是為了給孩子今後能夠做出多種選擇的的一個機會。讀書是孩子提升自己素質,培養高貴人格的途徑。
擴展閱讀:小學生需要掌握哪些正確的學習方法
首先、要有高效聽課方法: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
其次、制定確實可行計劃的習慣。學習中學會給自己定定目標(大、小、長、短),這樣學習會有一個方向;然後梳理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容易丟分的知識點;再者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任務,一一的去落實。
再次、整合知識點的習慣。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最後一點、認真作業: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