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考試成績差校長談話
1. 我家孩子小學一年級,考試成績很不好,我該怎麼和老師溝通
簽字肯定需要簽的,因為不簽字孩子是交不了差的。最主要是和老師溝通,商量如何讓孩子將成績搞上去,怎麼樣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溝通是這樣子,然後就可以了,對症下葯了。
2. 孩子一年級考試成績不好,怎麼寫評語
首先寫他的問題所在,然後寫讓他改掉這些毛病,最後寫些鼓勵他的話
3. 孩子一年級期末考試成績不好,老師叫家長去學校,做為家長該怎麼和老師談話
主要還是溝通吧
把原因找出來
利用暑假彌補
4.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期末學生成績不好,確實是我能力不夠,現在領導要找我談話,我該怎麼解釋
跟領導說清楚是自己的事情,並且說一下自己准備以後怎樣做,相信你是一名好老師,因為你並沒有把成績不好怪罪給學生加油!
5. 孩子一年級期中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寫的感言
一、孩子抄一年級期中考試成績不好家長的感言參考:
1.孩子表現離家長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我相信,通過努力,孩子一定也能夠達到,乃至超過這個期望。希望老師加以教導,我也會一直支持,並盡自己的責任,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2.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一定會超越我們的期望的。繼續努力吧!
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以成績來評價還有點早。習慣和思想意識或許更重要!科學的辦法是認真看看試卷,和孩子一起分析,不要指責、責怪。
6. 一年級孩子成績差 老師大發火。校長叫家長去帶孩子去智商測試 正確嗎
這樣的老師、校長太不稱職了。孩子是需要鼓勵、表揚的。你就多輔導你孩子一段時期。少布置作業題,及時解作業。給他高分數。我保證你孩子成績一定會好上去。
他只是暫時沒領悟到而已。
7. 一年級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跟老師溝通
家長是教師教育活動的合作者。身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很多時候都要和家長交流,共同探討如何使孩子成長得更好。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抓住第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力爭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
應該說,與大部分家長的第一次見面,就是第一次家長會。家長的心情大都是一樣的,都想藉此盡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師,以便確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因此,接班後的第一次家長會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家長會上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家長信服自己。為此,就該精心准備,把自己對本班學生的教育和教學設想、計劃以及准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告訴家長,並簡潔明了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我們班的班訓是「誠實、守信、自覺、認真」;目標是「各盡所能,全面發展」;每人每星期堅持寫一篇周記;每人帶一本課外書(可交換閱讀)堅持每天抽時間閱讀……等等。並且,講話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讓家長對自己所說的話深信不疑,給家長一份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只有家長足夠的信任了自己,他們才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配合了。二是讓家長敢於接近自己。於是,說話的時候就應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表情,讓家長感覺親切、隨和而又熱情,並給家長留下聯系電話,希望多與家長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這樣,就會讓家長覺得自己是個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為以後與家長的溝通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營造寬松的氣氛,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自己合作。有些家長,與老師交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營造輕松的氣氛,從不以教育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家長交談,不用「必須」、「應該」等詞語要求家長怎樣做,孩子的錯更不會責怪家長,而是尊重家長,積極接納每一位家長,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引導家長提出寶貴建議,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我也坦然相告爭取家長的諒解。在與家長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採用商量的口吻,徵求家長的意見,常用的句式是「您看這一行不行」、「您覺得這樣好不好」等。這樣,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更從感情上也拉近了距離,與家長的談話自然就輕松多了,家長也就會經常願意主動和我聯系和溝通了。
8. 校長讓老師寫的教學成績差反思
老師都自己非常想把班上同學的成績弄上去,自己在工作中也竭盡全力,可是每次考試的成績卻總是不盡如人意,老師自己火急火燎,滿嘴是泡,回家和家人吵架,晚上睡覺都睡不踏實。
今天,我們僅從提高教學成績的角度為老師提供幾種方法,以供老師們參考。
1
考試考什麼,我就講什麼
老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准》、《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等,明確考試考哪些知識點,考到什麼樣的難度,題型是選擇、填空還是計算。這些明確之後,課堂上只講考試要考的,課後作業也只讓學生練習考試要考的。
老師可以自己反思一下,你在課堂上有多少內容是沒必要講的。有的老師覺得什麼知識好講就多講一點,有的老師覺得哪個知識有意思就大講特講,有的老師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借口,講一些完全沒有講的知識。
能用一個例子把問題講清楚,就不舉第二個例子。能用一個實驗把問題說明白,就不做第二個實驗。高效優質的課堂不一定精彩,有的老師的課堂匯集了精美的課件、精彩的故事、華麗的圖片、漂亮的動畫、與眾不同的實驗,學生也情緒高漲、激烈辯論,其實課堂效率不高。整課堂,很多環節是沒有必要的,這也導致了學生成績的下降。
有的老師的課堂,缺少評價學生的環節。這個老師又不自信,總擔心學生沒有掌握自己所講的知識。於是,對於學生都已經明白了的問題,老師講起來沒完沒了,浪費了學生學習的時間。老師應該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提問、小測驗等形式,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實時的調節自己講課的內容、節奏等,提高課堂效率。
2
保證學生課後的學習時間
所有老師都反對題海戰術,都不想讓孩子在課後有做不完的作業,可是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能保證,老師的教學成績就不能保證。
老師們應該明確一點,大多數學生是不會合理分配課後時間的。如果很多學生課後不學你這門學科,或者在課後學你這門學科的時間很少,你的教學成績可想而知。
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時要保證兩條:
一是要有明確的作業內容;
二是必須要檢查作業;
很多老師總會說:「今晚作業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把自己不會的弄會。」這句話看似是有明確內容,實則沒有。很多學生不知自己哪裡不會,而且這樣的作業形式也不容易量化檢查。例如哪一頁哪幾個題,或者哪首詩,生字、生詞寫幾遍等。
每次作業,老師都要進行檢查。不少學生,甚至是好學生也難以做到完全自律,老師如果不檢查作業,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做作業。
讓課代表把作業收起來,老師認真抽查幾本就能讓所有學生知道,老師是批改。
3
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很多老師有「魅力」、「魔力」、「借口」、「威信」等方法、手段,俘虜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心甘情願的學自己的學科。
例如,有的老師有自己的一套勵志故事,學生聽了之後深受感動,死心塌地的學老師的這門學科。這種手段要慎用,如果你沒有好的口才,講的勵志故事非但得不到學生的同情,反而受到學生的輕視。
有的老師長得特別帥氣或者特別漂亮,這類老師的喜怒哀樂會影響很多學生的情緒。不少學生就是為了博取這類老師的好感,而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當然,如果你長得不漂亮、也不帥氣、更不可愛,那就別採用這種方法了。
有的老師善於包裝個人形象,不但外表看起來知識淵博,而且能轉彎抹角的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一位非常出色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建立威信,他布置的作業,學生會不折不扣的認真完成。
還有一類老師,非常嚴厲,甚至是苛刻。學生不敢不完成他的作業,甚至是不敢不學好他這門學科。而無論他怎麼嚴厲,學生都沒有怨言,這種嚴厲是一種工作藝術。而有的老師,稍微嚴厲一點,就被學生告到領導那裡,甚至是要求領導換老師。
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為什麼「親」自己的老師,只要老師不採用欺騙、威脅等違背師德手段,老師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那些有名氣的名師,甚至沒名氣的學校骨幹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讓學生「親」自己的方法。普通老師又何必覺得讓學生「親」自己的手段可恥呢?
4
抓學生要有針對性
前幾天,有個老師問我,學生成績不好,她想給學生開個班會,把學生訓一頓,好好批評一下學生。
我連忙阻止了她,因為哪怕這次考試平均成績比上一次低5分,班級整體的平均分下降了,但仍然有不少學生成績反而是上升的、進步的。你如果在班上批評所有的學生,會讓那些成績進步的學生也覺得自己做的不對,可能會導致成績進步的學生下一次考試成績下降。
在班上批評全體學生,還有另外一個風險,那就是增加你和學生的矛盾,讓更多的學生對你不信任。你覺得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學生不好好學習,而部分學生覺得成績不好的原因是老師無能。
2006年,我帶畢業班當班主任。有一次月考,我們班各科的平均分比別的班差20分。那時的我是整個高三最年輕的班主任,而且是頭一次帶畢業班,我能看出很多學生對我不信任。
班會上,我對班級平均分比別的班低很多的情況隻字不提,而是大力表揚了班上幾位進步幅度很大的學生。很多學生在想,同樣在一個班上學習,為什麼別人進步,而自己退步呢?
當然,對於學生退步,也不能不聞不問。老師們不妨這樣做,分析一下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績下降10分的同學,找他們談一次話,成績下降5分的,談一次話,成績沒變化的談一次話,成績提高5分的談一次話。
每次談話都要有針對性,談話的內容不能相同,要對症下葯。有的老師看到學生平均分下降了,在班會課上對全體學生發了一通火,老師自己痛快了,舒服了。可是下一次考試,學生成績還是不好。
還有個方法,老師們要慎用。班上平均成績不好,到底是哪些學生在拖後腿,這些拖後腿的學生中哪些成績可以提高,哪些成績很難提高。找出十個左右可以提高成績的學生,天天盯著他們,對他們多關注,多檢查,多提問,多談話。這十來個學生要是在下一次考試中成績提高不少,班級的平均分能提高很多。但這種方法有失教育公平的原則,老師要慎用。
5
上課後小測前一節內容
很多時候不少學生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老師也覺得學生已經掌握了。可是事實上,學生到底掌握了沒有,那咱就通過小測驗試一下。
很多老師是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不要說稍微難一點的問題,很多學生連簡單的問題也沒有掌握。
小測驗可以讓老師和學生真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測驗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小測驗可以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
去年一位初中數學老師聽了我講的小測驗的方法後,迅速扭轉了自己的教學成績。其實小測驗,很多學校、很多老師都在用,但卻沒有意識到小測驗的重要作用。
對於小測驗,一開始,老師可以告訴學生,要測驗哪些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課下把這些重點知識掌握。
9. 孩子一年級成績差老師建議不讓參加期末考試對不
頭回聽說成績差 不讓期末考的!😂😂他是怕影響班級成績吧?!或者是在暗示你應該找他單獨補課去!猜的
10. 女兒一年級了,馬上期末考試了,因為女兒生病身體不好,思想不夠集中,成績很差,考試叫我們去和校長請假
學習要從小就扎實,孩子不想考要不就別讓她考了,可以讓她再讀一個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