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跳繩成績
Ⅰ 中考怎樣跳繩能得好成績
嗯嗯,我也是初三的,剛剛開始訓練,總結了幾點經驗
腳尖、前腳掌落地,腳後跟不要落地,兩腿盡量不要分開太遠;
雙手相平,握住繩把中後部;
鍛煉耐力;
平時訓練時最好用重量重一點的繩子
Ⅱ 中考跳繩一分鍾多少個
1. 男生評分標准
項目成績 1000米跑(分.秒) 立定跳遠(米) 擲實心球(米) 跳繩(次/分鍾) 引體向上(次)
11分 3'36"
10分 3'46"
9分 3'58"
8分 4'15"
7分 4'30" 2.48 10.80 170 13
6分 4'45" 2.45 10.00 160 11
5分 5'05" 2.38 9.00 145 9
4分 5'25" 2.26 7.80 115 8
3分 6'52"跑完全程 2.02 6.00 80 7
2分 1.93 5.00 66 5
1分 完成測試項目
2.女生評分標准
項 目成績 800米跑(分.秒) 立定跳遠(米) 擲實心球(米) 跳繩(次/分鍾) 仰卧起 坐(次/分鍾)
11分 3'27"
10分 3'35"
9分 3'46"
8分 3'58"
7分 4'13" 1.97 7.70 166 48
6分 4'23" 1.95 7.30 156 45
5分 4'37" 1.89 6.70 140 40
4分 5'00" 1.77 6.00 110 37
3分 6'20"跑完全程 1.60 5.40 76 30
2分 1.47 4.60 65 25
50米:100分6」8 90分7「3 87分7」4 75分7「2 72分8」3 60分8「8以後為不及格
跳繩:100分180 90分140 87分136 75分108 72分103 60分64以後為不及格
1000米:100分3』30「 90分3'50" 87分3『54」 75分4』10「 72分4『15」 60分4』35「以後為不及格
Ⅲ 中考一分鍾跳繩成績銀川
成績好不一定做功多啦。
跳繩做功應該是(體重*跳起高度*跳起次數)3個因素(變數)計算得到。
但
已知: 跳起次數。
未知: 體重
未知: 跳起高度
所以做功的總量就變的不確定了。
所以,不能因為跳起次數多/成績好就做功多哦。
Ⅳ 中考跳繩幾下是滿分
一般 120及格150優秀180滿分
Ⅳ 中考體育跑步、跳繩、跳遠的滿分成績分別是多少
跳繩需1分鍾內跳185
次,擲實心球男子距離為9.70米、女子為6.50米,立定跳遠男子為2.40米、女子為2.03米。立定跳遠15分,擲實心球15分,1分鍾跳繩20分,並將以滿分50分計入中招升學考試總分。
拓展資料
中考,全稱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檢測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水平性考試和建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高中選拔性考試;是初中畢業證發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學生可根據中考成績報考相應的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中技、中職等。其中以報考普通高中為主。中考要考慮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但普通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范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中考命題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教學情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情況、教材使用情況,最大限度地求同避異,充分體現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平穩過渡,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
Ⅵ 中考跳繩是怎麼計算成績的
你是要選著來看的.
有很多項可以選,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8,迎體向上等等,一個10分,自己去選強項靠.
總共30分啊.
Ⅶ 我初三男生,跳繩1分鍾193下,這種成績怎麼樣中考什麼等級
算超棒的水平
不是男生還是女生,
中考都是滿分啦
Ⅷ 中考:一分鍾跳繩的標準是多少
中考跳繩:
100分180個
90分140個
87分136個
75分108個
72分103個
60分64個以後為不及格。
(8)中考跳繩成績擴展閱讀: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紮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繩可能源於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
明代小說《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使用了「跳馬索」和「跳百索」兩個名字,指的都是跳繩。但是,「跳馬索」卻給了我們探究跳繩起源的啟示,即古代戰爭中使用的「絆馬索」。古人也許是受軍事活動的啟發,在絆和避絆的軍事訓練中,改騎馬跨越繩子為單人躍繩而過,由此不斷演變,最終成為各種各樣的跳繩活動。
最早出現的跳繩史料是漢代畫像石上的跳繩圖,證明至遲在漢代已經有了跳繩活動。
《北齊書·後主紀》中有一段有趣的記載:「游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蓋高氏運祚之末也。」北齊皇帝高姓,「高末」謂齊將消亡。這本是作為讖言而記載的一件事,卻給我們留下了兒童跳繩游戲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並且,這種單人「跳且唱」的方式,也為後世跳繩方式奠定了基礎。
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飛百索」的記載:正月十六日,群兒以長□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若百索然。群兒乘其動時輪跳,以能過者為勝[1]。這里的飛百索,正是後來的跳繩游戲。
Ⅸ 中考時的跳繩成績怎麼算跳多少是滿分.
194滿分
Ⅹ 中考體育跳繩一分鍾多少個及格和滿分
108及格180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