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學生主要成績800字
㈠ 文明小學生的作文 800字
學校是我們學習的天堂,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這里也是文明的聖地,文明時時刻刻都在我們心中。
我每天去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垃圾桶內的廢紙、塑料袋等倒進垃圾箱里去,好讓同學們再往裡面扔。倒完垃圾後,我又來打掃教室,我用塑料袋把地上的紙裝起來,放進桶里,再把桌椅擺齊。這時,同學們也陸續來了,他們有的搶掃帚掃地,有的擦黑板,還有的倒垃圾,個個有說有笑。
一天早上,我依舊在樓梯道撿垃圾,正當我走到三樓時,迎面走來了一位大哥哥,把嘴裡吃的泡泡糖隨口吐在了地上,我見了連忙跑了過去,攔住那位大哥哥,說道:「大哥哥,你不應該這么做!」「我這么做怎麼了,你管不著。」我說:「請趕快把泡泡糖撿起來。」他說:「你算老幾。想讓我撿,哼,沒門!」我反駁道:「大哥哥,如果我們學校每一個人都像你一樣,那麼你想想我們的校園會怎麼樣呢?」他看我一本正經的樣子,口氣也緩和了一些,說:「嗯,有那麼一丁點兒道理,好吧,我認了。」他用手撿起了泡泡糖,扔進了垃圾桶里。這時,有一位老師正好經過這里,誇我說:「你做得真好!」我摸了摸頭笑了。
每當我看到我胳膊上的文明徽章,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令我慚愧的事來。那次我在校門口買了一支新鋼筆,拆開包裝袋,便順手把塑料袋扔到了地上,正當我美滋滋地欣賞著鋼筆時,一瞬間,我看見了它——鮮艷的徽章,臉不由得紅了,趕緊彎腰撿起那個袋子。那紅艷艷的徽章,時刻跟隨著我,鞭策著我,讓我離文明更近,更近……
在我們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我們學校被評為「十佳文明校園」的光榮稱號,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會不經意地流露它,有時文明離我們有幾十公分的距離,有時可能只有十幾公分的寬度,又有時就只有一張紙的厚度,就看你願不願走近它。文明在我心中,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為建立和諧家園作出自己的貢獻。
㈡ 爭做文明學生 800字
說起文明,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貌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的位置。文明是什麼?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和睦,是見到師長時的一聲親切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今天的我們要做優秀文明的傳承人,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也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的社會。
近期,同學們是否注意到,我們學校到處可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早晨,我們都能看到我們的同學穿戴整潔,精神飽滿地背著書包,一路縱對走進學校,同學們的一句爸爸媽媽再見!老師,早上好!讓老師、父母臉上綻開了笑容的花朵。每天中午、放學我們的同學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認真地做著值日衛生工作,把我們的教室、校園打掃的乾乾凈凈,使我們的校園格外整潔,美麗。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從教室里傳出,花壇中嬉戲的同學變少了,出操的腳步更加有力了,「對不起、沒關系」的禮貌用語多了。同學們之間多了一份謙讓,還有……還有……這些文明現象難道不叫人感動嗎?不為之欣喜並為之驕傲嗎?
但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你會感覺我們離文明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有的同學校徽忘記佩帶了,紅領巾碎成了紅帶條。在我們校園內、教室里、樓梯上,那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不和諧的紙屑又是不是你隨意扔的?預備鈴聲早已響過,你是不是在顧盼左右,忙著說話?……這是一種和不文明的現象。
同學們,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布滿整個新風校園。
㈢ 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 作文 急 800字! 越快越好!
近來我們美好的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愈演愈烈的現象:打飯爭著不排隊、過馬路跟汽車搶時間、同學見面出口就是臟話、為點小事大動干戈……作為大學生,我們是否身在其外呢?因此舉行這個會議非常有必要!
我們國家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繼承先祖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每一個國人的義務。面對這些與社會主義極不相稱的現象,我們應該會有深刻的啟發!我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而且我們當中也有一些人身上存在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大學生代表著我們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文明、守紀、尊師、愛校,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成長為國家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可真實的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然後就此展開激烈的討論: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文明是我們素質的體現。沒有了文明,就如唇齒之寒,素質就不能保證,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更甭提擔任四化建設的重任。在此,學生黨員、幹部更要起到「講文明」的模範帶頭作用,從自身做起,帶領全體同學爭當優秀的大學生,為我校評估營造良好的氛圍。當然我們就要以學生黨員、幹部為榜樣,逐步改正自我。爭做文明大學生!
大學生是家之學子,國之未來。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斷提高素質文明,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我們每一位同學應該做到的。
大學生掃除不良行為習慣的關鍵在於自身思想上的認識與重視。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就一定能引領大學校園新風貌,掃除「陋習」,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合格的大學生。
然後全班一致通過發起倡議,告別不文明行為,爭做文明大學生!倡議如下:
一、自習室內文明學習,杜絕大聲喧嘩,吃東西等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二、講究誠信,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考試,將考試作弊行為驅逐出校園。
三、注意公共衛生,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意踐踏草坪,不在公共場合吸煙,爭創無煙宿舍、無煙班級、無煙校園。
四、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曠課、保證上課紀律是一名大學生的基本素質。
五、以校為家,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六、男女同學,自尊自愛,舉止文明,言行得當,不在公共場合有親密的行為。
七、排隊就餐提高效率,主動收拾餐具,擺放好餐廳門前自行車,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最後由班導師毛老師做了總結:同學們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樹立文明形象,讓我們用行動譜寫文明之歌,與文明同行,爭做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活動意義:
這次團會讓我們認清了我們現在自身存在的欠缺,加強了我們同學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了我們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了我們的某些同學,使他們真正認識不文明的壞處和影響,會議精神傳達也比較到位。這對於我們提高自身素質也起到了很高的作用。會議召開的很成功,它也使我們體會到大學生的地位和作用,體會我們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也體會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㈣ 《學雷鋒,樹新風,爭做文明學生》的作文,800字
向雷鋒學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 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富有愛心,永遠的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恆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刻苦鑽研、勤儉節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於公司,有利於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依賴於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乳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飢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麼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麼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㈤ 高中作文800字我是學校的文明學生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
家長和老師期望我們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我們至少要成為一棵綠樹。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列寧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就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我們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但我們的社會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更需要有一群講文明道德的民眾。因此,我們要力爭成為一名講文明的人。
㈥ 自我踐行公約 爭做文明學生800字徵文
自我踐行公約 爭做文明學生
文明與我同行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中國正歷經著20多年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花園式標准住宅小區拔地而起;一條條柏油馬路寬廣平整,充滿著勃勃生機;不久前這還是荒蕪貧瘠的土地,如今一座座風景秀麗的公園已崛地而起。清晨,鳥語花香,到處是晨練的人群;傍晚,萬家燈火美不勝收,一派祥和安寧!可是,在座的朋友們,當我們盡情享受城市帶給我們方便和繁榮的時候,您可曾想過,我們也在承受著城市的污染和喧囂,可曾看到過,也有不和諧的音符飄盪在城市的上空。時尚的霓虹燈下,還有隨處可見的陋習。總有一天,當您穿著錚黑明亮的皮鞋,走在遍地果皮紙屑的街道上時,您將會不再瀟灑?當您穿著漂亮得體的時裝,穿過遍地塑料袋和亂貼亂畫的廣場和公園時,您還有心情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浪漫和愜意嗎?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和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㈦ 急急急 !!寫文明學生標兵總結 要800字 要交的!!!
一是工作要踏踏實實。二是不要太計較個人得失。三是合理利用時間來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專高自己的業務屬技能。四是要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五是要有一顆奉獻的心,敢於行動,願意付出,才有收獲。這五點心得體會是我努力工作、回報社會的動力和支柱,也是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最寶貴的總結,相信這幾點心得體會也會對大家有所啟發,有所幫助。榮譽是對過去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鞭策。今後我決不辜負領導和同志們的期望,一定會加倍努力,積極進取,以堅定的信心、奉獻的精神、飽滿的熱情,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我市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僅供參考!
㈧ 速求文明學生事跡【800字以上】
大家好,我是五年級四班的中隊長。因平時學習成績不錯,在班上人緣很好。所以,我決定競選「十佳少先隊員」。我這次參加競選主要有兩點:1.鍛煉自我。2.展現自己。
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於父母工作忙,所以我從小就努力做到在學習上不讓父母操心。小學一年級到現在的五年級,由於我各科成績優異,年年被評為學校五好學生。
我尊敬老師,和睦同學,孝敬父母。我懂禮貌,在學校,每次見到老師總是主動向老師問好。平時與同學和平相處,互幫互助。在家,我是個乖乖女,學習上、生活上不讓父母操心,還能體貼父母,。父母下班晚,我常常淘米、燒飯替父母減輕些負擔。洗碗、洗菜更是常事。
最值得說的是我的性格,我寬容、豁達,好的事情總記得,不好的事情總不放在心裡。大文學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這一點使得我不計較點滴的得失,總有一個好心情,也讓我能和同學、朋友搞好關系,少了矛盾,多了快樂。這也是一個大隊委所必備的。
我學習刻苦認真。「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做好每一道題。」是我的座右銘。老師上課,我仔細聽講,積極開動腦筋舉手發言。語文課上,每當老師提出問題,我的大腦便開始高速運轉,思忖著怎樣的答案是最完美的。
我非常熱愛自己的學校和班集體,有較強的自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從一年級起,我就一直擔任英語課代表、語文課代表我把為班級、同學、老師做事當成了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主動、熱心工作,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鍛煉了我的能力,同時也成為了同學們的「主心骨」、老師的「好幫手」 。
幾年來,我上學從不遲到或早退,在「5·12」大地震捐款活動中,我積極帶頭,敲碎了自己心愛的儲蓄罐,把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全部捐了出來。
我勤儉節約,從不亂花錢。由於父母工作繁忙,所以常常會給我留一些零花錢。但是,我懂得父母賺錢的不易,所以我從來不亂花錢、不亂買零食。即使是買學慣用品,也要對父母說清錢的用途。
走出校園,我是一個文明使者,社會合格的小公民。我積極為他人做好事,我撿過草坪上的垃圾,勸導小朋友不破壞綠化,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
我正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正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實現著自己美好的理想。雖然,我腳下的路還很漫長,我還需要經受更多的磨練與考驗,但是,我會更加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希望我能夠選上「十佳少先隊員」,請同學們把你們最珍貴的一票
㈨ 該怎麼樣做一個文明的學生的文章,800字
我們偉大的祖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儀。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由此可見,文明也是一個國家的冶國之本。
做一個文明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基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孝,那麼面對社會上的老人怎麼會尊?看見幼兒怎麼會愛?他根本沒有權利涉及道德,否則將會是對道德的褻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香九齡,能溫席」,得到無數人傳譽;現有「全國道德模範李美麗無怨無悔照顧公婆的事跡」,感動世人。今天我們做文明少年,必須由此開始。
做一個文明的人,其次是要講文明、講禮儀。
文明禮儀是律已、敬禮的一種行為規范,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體現。在生活中我們要知禮、講禮、善禮,做個文明人,不要亂丟垃圾;不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大聲喧嘩;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按照交通指示和標志行走,不闖紅燈;要保護環境衛生,不踐踏草坪,不隨手摘花。毫不置疑地說,文明禮貌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處處都顯示著我們的道德品質。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明需要大家來參與,文明的氛圍要靠大家共同來營造,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伴著我們成長。
滿意請採納哦!
㈩ 過傳統節日 做文明學生高中作文800字
傳統節日是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應該保護傳統節日,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作文盡在巨人作文網。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裡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里,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