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洛陽二外中考成績
『壹』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和洛陽市第55中學(612附中)的優缺點
去二外要有很強的自理能力,這是最主要的。612環境較好,本人是612畢業的。
師資兩所學校都差不多。
最後說一句, 自己不學,再好的老師教也沒用。
『貳』 2013年洛陽二外小升初考試分數線是多少
不一定、我昨天去考了。時間都來不及、大部分都沒做完,都是剩一兩張的。這次分數應該會比較低。況且後面的奧數都是用英語出的。前幾年都沒數學題,今年數學題一大片。佔了30分。
『叄』 洛陽55中與二外2014中招考試那個考上洛一高的多
洛陽二外這幾年考試情況:
2011年該校參加中招考生680人,上洛陽一高錄取線610分者回214人,上線率答31.5%;上省示範性高中最低錄取線540分者540人,上線率79.4%;
2012年該校參加中招考生737人,上洛陽一高錄取線611分者221人,上線率30%;上省示範性高中最低錄取線551分者576人,上線率78.2%。
2013年洛陽二外參加中招考生747人,上洛陽一高錄取線615分者達275人。 上線率36%。
2014年洛陽二外共18個班每班50人,合計約900人,上洛一高錄取線597分者共351人,上線率39%。有3人沒參加考試被西交大少年班提前錄取。
這幾年綜合來看,有一半以上學生能免費或者有資格掏錢(過擇校線)進洛一高,有將近80%可以免費進省示範性高中。
55中沒數據,你可以自己去查,沒二外多那是一定的。
『肆』 洛陽二外
洛陽二外是十三中的分校,不過很早以前就昭告說獨立了,改成私立學校了。
具體位置是在洛陽市老城區教師新村那裡,就在洛浦公園下面。
我是很早以前在那裡上過初中,那學校環境是不錯,分值是很高,裡面的人是很有錢。但是真的很弱肉強食。。。會把一個人從幼稚變成熟,從單純變有心機,從善良變邪惡。哈哈~ 那是魔鬼的天堂,天使的地獄,信不信由你!
補充:
今年只招收初中生12個班。其實大多都是走後門找關系多交錢,黑的厲害,我上這個學的那年是最便宜的了,才1萬多,還交了2千的後門費。我們後來那年都2W了。。
我初二的那年,學校辦了高中部,就2個班。 後來聽同學說,因為班級多人口多,學校資源成了擁擠化,06年二外高中部就解體了,被強制分配到了洛一高.
哈哈,只能說這學校一味的只想多收人多賺錢,當時我來這個學校就說只收4個班,結果一下多了4個班,還美名曰擴招班,其實就是後門班。
本來學校也就並不大,初三各個班級再加上每年多收的N個班級,學校不人多才怪,還辦高中部,結果不也這么解散了!
樓下說我誇張,拜託,你聽清楚,我什麼時候說跟後宮似的了?校風是很嚴的。但墮落的是學生的心,還有溺愛自己孩子的家長在背後撐腰,懂?其實來這個學校以前的大多人都是很可愛單純的,可到了下學期,大多人就開始變了,變得有點壞,都可愛耍心機,有種社會競爭的那種感覺。。。不可言傳,自己體驗。。
『伍』 洛陽二外中考最底分一般考多少分
你好,我是二外初二的。一般來說,二外每年級有14個班,每班55人。入學考試時,只考回數學和英語,答但我不知道你們這屆有沒有變化,以你的成績應該能考上,不過要加油,努力哦!相信自己!把積分給我吧
——你未來的學姐。
『陸』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和洛陽市第55中學(612附中)的優缺點
我是抄二外學生,就我看像一些性格活潑的孩子在二外會比較好,學校每年都有許多活動,而且這里的理科師資力量特別好,有很多優秀的老師。至於612,我們班有些原本想去的學生說,612有些偏重於男生的理科,就這些啦!
這些是二外的老師
『柒』 洛陽二外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Luoyang NO.2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學校有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精美的全塑膠體育場,設備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教室、校園網路系統等。全校三個年級所有班級全部享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真正實現了課上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的教學目標。圖書館藏書豐厚,閱覽室雜志齊全,此外還有專用美術、音樂、形體教室和鋼琴房等。學生全部實行寄宿制(有條件也可走讀),生活設施先進完備舒適。學校每年面向全市單獨提前招收優秀小學畢業生,在校生實行獎學金獎勵機制。 二外的辦學目標是:以人為本,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學校堅持突出外語特色,實行外語小班授課,使用全國外語學 校園綠化
校通用教材,開設精讀、聽說、閱讀和英美風俗文化等課程,注重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多年來培養了一批批英語特長生,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建校四年來,二外以「校風嚴、學風正、質量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譽,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中招考試上省示範性高中分數線人數連年名列全市前茅;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競賽中,數、理、化、語、外各學科榮獲一、二等獎的學生多達485人次。教師獲市級以上獎勵334人次,正式出版著作和論文98部(篇),獲省、市級公開課獎83人次。獲省教科研成果獎4項,被確立為省級重點科研課題3項,市級重點科研課題4項。學校獲市級以上獎勵共62項。該校學生的美術作品還被送往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美術館展出;在2003、2004、2005年省「晨光杯」足球賽中該校榮獲「三連冠」;市中學生乒乓球比賽中榮獲團體亞軍;市中學生合唱比賽,合奏比賽,廣播操比賽中均榮獲一等獎。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02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7人,一 校園遠眺
級教師40人;國家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和市級優秀教師共40餘人。學校有外籍教師長年任教,還有9名赴美、奧訪問學者主擔外語課教學工作。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項目,每年都有兩名教師赴美學習進修。學校還與國內外知名外國語學校定期交流,實行強強聯合,共謀發展。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遵循「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宗旨,在短短四年間,已成為學生成才的搖籃,家長滿意的家園。
『捌』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分數線
523分
『玖』 2015年洛陽二外讀後感
一氣呵成,粗線條概括了中國文化(以文學為主徑的小文化)的經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藝術感覺都是超常的,表達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寫得中氣充沛、淋漓酣暢.而這種駕馭歷史、囊括文化、指點江山、評判古今的做法,沒有宏大的視野、敏銳的洞察力、鮮活的欣賞力與聰穎的表達智慧,也無法奏其功.
我長久困惑於一種學術堆積:隨著史的研究的深入細致,史著的容量和篇幅日益擴大,筆觸則日益細膩發散具體而微,讀者便日益身陷深山密林之中而迷失了道路與方位感,仰頭不見天日,只見鋪天蓋地的闊葉針葉樹冠藤蘿、陡峭山徑崖壁巨石.學術開辟為時代積累起巨量的豐厚與弘博,也給普通讀者把握傳統設置了無以數計的路柵道障.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把歷史寫薄.余秋雨的以往著述已經顯現了他這方面的能力,這次試探再次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案例.
且看余秋雨的驚絕概括力與描述力:「沒有巴比倫的殘忍,沒有盧克索的神威,沒有恆河畔的玄幻.《詩經》展示了黃河流域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制的譴責和愉悅.」又如:《詩經》是「平原小合唱」,《離騷》是「懸崖獨吟曲」.再如:「從宣講到提問,從解答到無解,這就是諸子與屈原的區別.」敏銳的感覺,精巧的比較,准確的捕捉,靈動的表述,鮮明的個性化視角帶來獨特的觀察與狀摹,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概括,但又不得不為其聰穎洞見而稱奇.
閱讀過程中不斷「驚艷」的快感,也時而被一些地方阻斷.讀余回思,令我排拒於心、梗阻於喉的,原來是作者在快意概述中未能一以貫之地將他的主張貫徹到底.文章論述的是中華「文脈」,點題在「脈」,自然應該歷時態地把中華文化長河中時而上浮時而潛隱的脈線提拎出來,是為正務.然而文中論說卻不斷脫離了文脈提拎而轉為歷史個體的文化成就排行.排行自然是不按照脈線行進的.譬如山峰與山脊的連線構成山脈,雖然高低不平起伏跌宕,但逶迤宛轉綿延不絕.而單純以高度為標準的山峰排序,只構成坐標,卻切除了脈源.我們看他論述唐代書家:「第一名:顏真卿;第二名:歐陽詢;第三名:張旭;第四名:懷素;第五名:褚遂良;第六名:柳公權;第七名:孫過庭;第八名:虞世南.」這只是從作者認為的「噸位」大小作出的列序,而不體現文脈.若從文脈論,顏真卿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筆法,排列一定是褚、張在前而顏在後.歐陽詢、虞世南則因開唐代書法之先風而應先列.這種排法雖更加靠向了歷史順序的軸線而似乎令著者無所作為,但文脈卻清晰地顯現出來.在粗線條提拎脈絡時,你盡可以略去次高峰只數最高峰,而用最為突出的山峰來代表此一山脈,但卻不能把山脈切為幾段,再從高到低重新組合,從而顛倒錯亂地去列數峰巒脈序.
『拾』 洛陽二外和拖二中哪個好
拖二來中了 呵呵 二外好 像是注重英自語吧 二外學費是兩萬多吧 拖二中現在好像是七八千吧 (我們在那上是一萬二)拖二中學校大的很校舍也差不多 年年有上西交大的少年班的 二外好像不能去也不知道是怎麼了 這幾年的中考狀元都是在拖二中的 !!華杯獎應該能免點吧 大概多少是不知道了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