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輔導心得體會
❶ 大學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心得體會
一本書中這樣寫到: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悲哀的,因為這些人沒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為了命運的奴隸。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個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生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我們去描繪新的篇章。我以為這句話是對人一生發展的詮釋,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對自己一生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剛開始的時候,我認為職業距我這個大二年級的我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事,但是,自從上過這門課程後,我認為這門課程對我們的一生都是十分受用的,因為它能使我們對自己的一生有一個客觀的,切合實際的規劃。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職業生涯規劃分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就好像做一個項目,一定要有一個計劃書。
我在高考時介於高考的壓力與報考專業與自己水平的壓力,並沒有有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想從事的專業。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裝潢比較感興趣,並且像在今後從事這個行業,但是在美術類高等學府中,當下裝潢專業也算是個熱門專業,所以當時報考的人數相當多,並且都是具有一定能力的考生,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原因,報考了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好在,藝術是相同的,我們學校這個專業還是能夠提供一定的繪畫場地與一些涉及課程。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不是個人面臨就業時的某個單獨事件,而是貫穿於整個教育的全過程。許多大學生在當初高考填報志願時,混淆職業與專業的區別,選擇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學生在進入大學時,高校應該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指導他們逐步完成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但從現狀來看,此項工作開展的並不容樂觀,據一項對北京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大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發展沒有設計的佔62.2%;有設計的佔32.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佔4.9%。在大學時,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發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准備和准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所以,從這項調查我們不難看出,最初的專業選擇不慎重或是選擇沒有考慮到切身的實際情況是導致將來對職業規劃盲目的導火索。錯誤的、不適合、不恰當的專業選擇會使我們更加盲目,使我們的眼前一片霧,找不到方向,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的漁船看不到燈塔。但是,面對我們不滿意的專業課,或者是我們不滿意的環境,我們就坐以待斃嗎?不,我相信,知識都是相通的,所有的知識都是有用的。我們都知道達·芬奇是一位偉大大藝術家,他的《蒙娜麗莎》聞名於世,但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我想當大家提起達·芬奇的時候80%的人都會說他是個畫家,這不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是個科學家,發明家。他把科學運用到了繪畫透視中去,為繪畫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想很少有人會把繪畫和物理、化學、數學聯繫到一起,我想這正是知識的貫通造就了這個傑出的大師。所以,我們無論身處於何種環境,都要善於去利用現有的條件,不能被逆境所屈服。我們應不斷的學習知識,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所學的知識都將會有用武之地,無論是你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專業內的或專業外的。都應該努力去學。
❷ 求一篇就業指導的心得 500字以上。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心得體會
進入大學後,漸漸褪去來時的一腔熱血、躊躇滿志。心緒開始慢慢沉澱,也開始認認真真的替自己的未來考慮了。那些不著邊際的理想、空想也從我身上蒸發。我們所關心的不再是烏托邦,而是現實的世界。
大學,一個從理想世界到殘酷社會的跳板,讓我們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會現實的殘酷的一面。
我想,對我們這群沒有見過世面,整天呆在校園里的莘莘學子來說,就業是一個不能再遙遠的話題。但是,我覺得,我們就更應該好好考慮就業這個問題,那樣才不會被將來的就業打個措手不及。
聽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很有感觸。似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原先的天真爛漫的想法從腦海中浮現,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觀念,穩重了,踏實了,似有驚醒夢中之人。這才發覺,現實不如理想般美好,我們也不應該對現實渴求什麼,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現實是有著不可越過的鴻溝,但經過細心經營也會別有洞天,讓人痴迷、讓人嚮往。
從這堂課中得到的最大收獲不是理論部分,現在想想,理論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似乎盪然無存。但讓人記住的是那些老師向我們講的身邊實際經歷的事情,身邊的事情總是最真實、最具震撼力、最讓人有一種與社會接觸的感覺。我覺得,讀他人的故事,就像讀歷史一樣,一頁一頁的翻開,一頁一頁品味,有一種使人明智的感覺,知興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就業形式相當嚴峻!在此背景之下,據教育部的統計,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XX年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2010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比2010年增加52萬人。據統計,2010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每年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再加之歷年未就業的畢業生數量,09年大學生就業市場將十分擁擠。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業的分工也精細起來,對於招收員工的要求也逐漸高了,所以造成了現在社會人才市場競爭場面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每到就業季度,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萬的擇業者,就業者,這足以證明當前就業形式的嚴峻和緊張.所以作為快要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將面臨著很繁重的壓力,而在我們認識了這一嚴峻的課題,我們就得做好迎接挑戰的准備.只有正確地認知就業形式,分析就來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為自己邁出第一步鋪下平磚,只有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不斷訓練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實自己,為自己在迎接挑戰前做好武裝,只有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趨利避害,排除我們前進的障礙,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因此,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認識,對於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象徵,應該具有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面臨著就業危機,應當視危機為挑戰,努力讓自己脫穎而出。
首先,從自身素質出發。如今全國高校林立,考上一間名牌大學已經不能代表未來道路一帆風順了。每年畢業生眾多,招騁會上黑壓壓一大片,在一個普通招騁會上就可能有幾百人個大學生在競爭一個崗位。那麼,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中,躋身於就業市場,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
大學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這里說的知識又分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之所以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所讀的專業,正是要實現未來人才專業化水平高的目標。現今招騁市場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學生,首先應當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高水平的專業與他人競爭。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再者,綜合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素質包括綜合知識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養、心理健康素質及專業外的其他技能。
在招聘方為買方市場的前提下,招聘方自然會在遞交求職申請的眾多大學生選擇最優秀的人才。此時,專業水平不高的必定成為淘汰的第一批,再者,人是社會性動物,道德水平低的必定處理不好團隊合作中的人際關系,再淘汰。最終,在招聘崗位有限的前提下,招聘必會擇優選擇,故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生,從主觀上是擁有一定優勢的。
綜合素質,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質。在就業大軍沉甸甸的形勢之下,許多高校大學生承受不住就業壓力,表現出自卑、自棄,甚至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等等悲劇道路。一個真正優秀的高校大學生,應該是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應該能迎接困難的挑戰,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在此嚴峻就業形勢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質,也是重要的一點。
此外,有許多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就業職業及薪酬定位較高,而在金融危機之下招聘的崗位少之又少的的情況下,招聘方提供的崗位及薪酬遠遠不及大學生理想中的狀況。就業市場已成買方市場,在此前提下,大學生不妨稍放低要求,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獲得工作後積累經驗,再慢慢向理想中的工作進軍。做為擁有較高技能我們,再就業後又得到了良好的就業素質培養,這使我們更有把握去擇業,就業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這對我們在擇業中,就擁有了比別人多出的砝碼。
在此就業形勢之下,除提升自己,還有另外幾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考研,暫時避開就業大軍,開始深造,獲得更高水平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二是自主創業。在這自主創業方面,各地區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給自己提供就業崗位,也不失為一條好道路。
總的來說,做為當代大學生,認識到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當認清自己的方向,堅定信心不動搖,以自信、自強、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戰,在金融危機之下的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實質性貢獻!
❸ 職業素養心得體會500字
寫作思路:使用簡單的寫作風格,讀者傾向於選擇簡單的文本來閱讀,而不是在復雜的表達中沉思。例如,你可以用「幫助」而不是「促進」或「使用」而不是「利用」。把復雜的單詞留給教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人交談,而不用讓讀者花很多時間去閱讀。
範文如下:
從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來看,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是大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規范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同時也是個體接受 外部經驗、內化外部經驗指導自己行為的重要形式。所以,大學職業道德教育對個人、學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學生職業道德的現狀決 定的。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是根據當前的高校學生道德素質做出的針對性反應, 嚴峻的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現狀已經為高校教育工作敲響警鍾。
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大學生發展階段中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 識技能,能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形成正確的自我 意識、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此,大學時期是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和自我統一性確立的時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學校走 向社會過程中的不適應和障礙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心理課題。 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有利於這些課題的實現,達到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三、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是學生就業的客觀要求。隨著教育逐漸與市場接軌, 能否適應市場需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已經成為評價教育成功 與否的重要指標。
在經濟大潮中,用人單位已向教育系統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開展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可以適應人 才市場對大學生提出的要求,適應人才市場向教育提出的挑戰。
❹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 心得體會1500字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心得體會
什麼是職業生涯?職業生涯就是指一個人一生中的所有與工作相關聯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和願望等連續性經歷的過程。這是我學習了《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課程才知道的。剛剛接觸這課程時,我看不懂,也不知道學這科有什麼用,但是想到自己也快畢業了,這該和以後的工作選擇有關吧?課堂上老師說的內容,需要自己回去復習幾遍才能放在自己的腦袋裡。這科讓我對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進行了書面的規劃,寫了一份個人簡歷,這些對我未來的職業確認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會保存了它們,包括其他同學的作業。
本課程主要都是圍繞著就業方面內容展開的,而自己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面臨離開校園走出社會,所以在學習的過程有幾個主要的總結和體會:
體會(一)
每上課前每個班兩名同學走到講台前的自我介紹,讓我感觸很大,這是我們未來求職時必須要過的一道坎。剛開始,如果是我上去,我也會像平常的思維那樣去介紹自己,包括,姓名?來自哪?愛好?畢業於那間學校哪個系?個人技能什麼內容的。我們該如何讓我們的自我介紹時在幾百個人中或幾千人中讓別人記住你?就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以讓下面的人快速記住你,在以後的職業面試中,或者就是這么的一個細節讓你在百人甚至千人中脫穎而出,細節也決定成敗啊。因為,我在他們的身上慢慢地找到了一些特殊的介紹方式。
體會(二)
第一章讓我們認識職業生涯是什麼?第二章讓我們學會探索自己的職業砝碼,第三章掌握變遷中的職業環境,第九章是讓我們學會職業社交的素質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備求職材料和十二章讓我們學會應對招聘面試。當然,書里還有很多重要的章節,我沒有一一列出來,我需要自己了解就好了。書上的內容我沒有看多少,很多都是結合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工作經歷來學習的。自己現在大三了,當然會在社會上接觸不了到自己專業的兼職,所以自己對社會上的工作要求和求職方面多多少少有一點了解。所以,我們學習這課程不只是需要熟讀課本,而是把書本內容與自己的社會經歷接觸起來,才能夠快速運用和記憶,這樣才是學有所用。
體會(三)
第九章是讓我們學會職業社交的素質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備求職材料和十二章讓我們學會應對招聘面試。當然,書里還有很多重要的章節,我沒有一一列出來,我需要自己知道就好了。這科里有幾份作業都是以後自己去求職時所需要的個人材料,所以自己每一次做作業的心態就像准備要去單位面試,需要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用人單位那樣。這樣既可以搞質量完成手裡是工作,也可以鍛煉自己面對求職時所需要的好心態。一舉兩得,多好!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這科,重要的不是老師說了多少,而是,我們到底學會了多少和理解了多少?當然,每一個人面對這科的心態不一樣,所以導致每一個人的體會不同。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或許會讓你的職業生涯變得多姿多彩,有可能會讓的人生變得一塌無塗,所以職業生涯規劃需要正確和實效性。當然,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所以我們需要靈活變通,才能在復雜的社會中屹立,才能在激流中揚帆前進。。。。。。
關注晨星成長計劃,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❺ 學習職業生涯規劃心得體會1000字以上
大學的第一節《職業生涯規劃》,老師先讓同學們玩游戲,在自己的未來創業規劃書上簽下其他同學的名字和畫下自己未來的名片,提高了整個課堂效率,讓我們開始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了些想法,讓我們也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一門課程有了初步了解。
學習這門課程讓我們明白在做職業定位前,必須先自我探索職業性格和職業興趣,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興趣,不同的職業也需要不同的興趣特徵,發現自我天生的激勵機制,找到與個人興趣相匹配的職業。
《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也讓我明白成功的前提是先給自己設定目標,給自己繪制職業生涯藍圖。在大學期間,我們需要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需要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在課堂外充電,在社團中鍛煉,在實踐中成長,在培訓中強化。在畢業後的前幾年和後幾年我們都還需要不斷地再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在實踐中磨練自己,朝著目標一步步邁進。
在實現目標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不能因此氣餒,輕易放棄。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其一生的成就有著密切關系,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積極面對問題,主動承擔責任,用目標來激勵自己,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養成經常思考的習慣。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時代,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一個善於規劃自己的人,總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對自己的未來我們需要做好規劃,做個有準備的人,朝著目標一步步邁進,實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