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學生工作輔導員
『壹』 輔導員怎樣抓好學生的意識形態工作
1、意識是需要灌輸的,天天講,周周講,月月講
2、藉助宣傳工具,影視,宣傳海報等
3、注意製造話題,在學生活動中植入意識形態,化有形為無形
『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是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基於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是這個特殊階段的需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有別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進行引領。
二是基於人民價值觀塑造的需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人民具有更貼合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准則,也需要對存在的不正之風如拜金主義、奢華享受等進行糾偏。
三是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經濟建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貪腐等問題,讓構建和諧社會矛盾重重,需要核心價值觀全面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意義:
1、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價值及其本質的認識。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價值屬性的深刻解答。
2、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之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出的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靈魂。
3、有助於凝魂聚氣、凝聚共識促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正值中國的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有便於團結人民,銳意改革,共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4、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和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相輔相成地並用,是現代國家真正強大的兩根支柱。我們要充分相信中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
(2)意識形態學生工作輔導員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和辯證關系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是國家在現階段意志的體現。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公民必須恪守的價值准則,只有達到這些價值觀的要求,才能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相匹配。
『叄』 如何加強自身意識形態能力的培養
口中有理:加強學習研究,提高輔導員對意識形態熱點難點問題的解釋能力。在社會思潮極其復雜的今天,高校輔導員應當加強學習研究,自覺掌握意識形態理論、中外意識形態辨析、意識形態發展規律、意識形態工作范疇、意識形態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增強自身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觀察力、判斷力和說服力,夯實其在工作中引導大學生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落後思想文化侵襲的話語權。
手中有寶:精通傳媒工具,增強輔導員應對意識形態工作網路化的把控能力。在自媒體時代下,各種言論和觀點可以快速地擴散並獲得反饋,自媒體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傳播信息、交流思想、宣洩感情的重要媒介,而在這「觀點自由的市場」里,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受到沖擊。高校輔導員必須用最高的標准要求自己去學習網路發展規律、新媒體運用方法,提高自身勝任網路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要在網路陣地上不斷增強黨的思想理論工作的戰鬥力,用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去佔領一切網路化的思想文化空間。
胸中有則:注重方法擇取,提升輔導員開展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的感染力。教育方法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在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實現有效正向流通,所以輔導員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過程中要深入把握學生特點和內在需求,積極探索價值觀教育與環境變化的內在聯系,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研究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新方法,把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實踐的體驗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園文化活動中,增強輔導員開展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輔導員要牢記使命,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價值自信,切實加強自身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培養,努力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意識形態研究者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堅定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