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機構老師跟學生相處
『壹』 教師如何和學生融洽相處
做老師的都願意和自己的學生打成一片,有一種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親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學生方面卻始終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老師關起情感的大門,痛快一點的,也是半開半閉。顯而易見,老師如不能了解、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就會增加施教的難度,素質教育無形中就被架空了。從有關報道中可以看出,「知道傳授的渠道在拓寬,師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卻在不斷縮小。」這種現象已非常普遍。現實需要我們教師必須努力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我認為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四個部件構成:即自身素質、為師觀念、處事方法和耐力恆心。一、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自身素質學生剛進入校門,對這里的老師持有敬慕心理,老師就是他們的引路人。此時學生有著很強的上進心,他們願意學,並且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各種方式向老師表達這樣一個信息:老師,希望您能承認我,肯定我,給我鼓勵。這時,師生之間最容易溝通。時間久了,學生與老師熟悉起來,他們獲取的知識逐漸增多,追求的目標也不斷地提高。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始終讓學生折服,學生心裡就會產生「不過如此而已」的想法。老師要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貶值,我認為起碼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要有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工作、教學能力。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養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3.要堅持不斷吸取新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永不落伍。教育者必須具備過硬的自身素質,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教師的良好風范能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有了這個吸引力,學生才樂意從情感上接納老師。二、教師必須在觀念上擺正師生的位置當今社會師生關系的概念同封建社會的師徒關系有著本質的區別。社會主義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誘、啟發引導,教師不能高高地凌駕於學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擺正師生的位置,認清對學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從心底產生與學生交友的願望。正所謂「良師益友」,而不能帶有絲毫勉強的色彩。能做到這些,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獲得了尊重,因而就能尊重老師,理解老師,才能向老師敞開心扉。三、改善師生關系必須落實在行動上這一點對於教師老師來說尤為重要,也最有條件做到。學生在家、在校總免不了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涉及學習、生活、情感、交往等諸多方面,都需要老師幫助解決,事情不同,處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論。 1.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學習方面所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指出,耐心地幫助他們,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嚴厲的口吻,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2.尊重家長,不可動不動就把他們「請」到辦公室「談話」。向學生家長了解和介紹學生情況時,注意用詞,不讓家長難堪。 3.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我作為教師,在這方面也在努力做好。例如,送生病的學生去醫院,為困難學生提供經濟援助等。 4.進入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發生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把自己封閉起來,作為教師,此時不能一味強求他們說出心裡話,而要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 5.注意選拔班級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創造民主氣氛,不把班級變成「一言堂」,更不搞專制。把學生之間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這個大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糾紛。 6.集體活動、公益勞動,教師起帶頭作用,身體力行。 7.學生在家有父母,在校靠老師。要多給學生必要的提醒。如多提醒他們加衣服、理發、早睡早起等,讓他們覺得你就像他們的家長一樣。唯有如此,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教師可親、可信;也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向教師敞開情感的大門,師生關系才能積極健康地發展。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這太理想化、太神聖了!
『貳』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處
學生如何與老師相處
互相尊重,和諧,民主,互相理解,思想跟得上學生,為學生保守秘密,多了解同學內們的思想容,多與學生交流,多給學生們組織活動。做事要有原則,不歧視差生。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起來嗎?不行,這樣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的關系。暫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再說。不管怎麼說,老師是長者,作學生的應該把他們置於長者的位置,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叄』 作為一名老師應該怎麼和學生相處呢
課堂抄上要以嚴肅為主(除了襲偶爾調和一下氣氛,不要經常使用調侃的語氣,尤其是對待一些應該嚴肅的問題,比如課堂紀律,一定要嚴肅,而且要一嚴到底,決不姑息放任,否則有些學生會拿你不當回事,課堂紀律搞不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課下要嚴肅和藹恰當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既不能一味的嚴肅,也不能過於隨和)。關鍵是把握好嚴肅與和藹的「度」。——我也作過多年的班主任,自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把握得還好,課堂紀律很好,又不失學生對自己的尊敬,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肆』 作為一名新老師,該如何與學生相處呢
作為一名新老師,在和孩子相處方面,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是關心孩子和孩子的一個親密無間,因為作為老師的話的人平常的印象肯定是刻板嚴肅的。那麼,如果說,我們在平時的時候能夠放下自己的嚴肅神情,跟孩子一起去做游戲,或者是跟孩子開玩笑孩子的話,也會很喜歡這樣的老師。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老師作為學生的話,也都會覺得這樣的老師是比較嚴肅的,因為在課堂之上,老師就應該是一個嚴肅的感覺,如果說是課堂之下的話,可以給人一個輕松的氛圍,那麼我們面對孩子的話,可以跟他們做一些小游戲之類的。
無論我們現在的老師是以何種方式去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我覺得作為一名新老師的話,首先是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和他們是一個思想世界的人,那麼學生才會喜歡,之後老師有什麼事情會跟這位老師說,其實,慢慢地到後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覺得自己在該嚴肅的場合是嚴肅的,那麼,如果說老師的人格魅力足夠強大的話,是可以鎮住這些孩子的。
『伍』 學生與老師怎樣相處才好
其實每天見到老師時,一句問候,一個鞠躬和禮讓,足以使老師記住你,因為專尊重是屬相互的,你尊重老師,老師絕對會尊重你! 矛盾都是由於沒有進行很好的溝通而產生的,因為不是出於同一時代,思想不同、地位不同,所以考慮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不一樣。老師還是非常喜歡有思想的學生,有的學生考試成績不一定很好,但他們總是善於思考,能獨辟蹊徑地分析問題,老師就會非常贊賞他,如果成績也好就是錦上添花了。「我思,故我在」,勤於思考,善於學習,在任何地方都回收到人們地尊敬!所以,用自己的智慧去 展示自己,老師同樣會尊敬你!
記得採納啊
『陸』 教師如何與學生相處
一、成為學生的朋友。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師」時,別忘了做他們的益友。師生成為朋友,是有助於教育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當教育注重體驗和心靈的息息相通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能成為朋友。當成為朋友時,教師和學生之間就能消除彼此間的隔閡。
二、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最能感召學生的靈魂,讓他們將信賴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內驅力。我們應該十分注重尊重學生的情感,不斷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育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三、教師要欣賞學生,贊美學生。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別人的贊賞。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並及時表示欣賞之意,你的賞識使他們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績,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強學生的信心。學生渴望賞識,賞識導致成功,越是成功,能力越強,以至形成良性循環。作為教師,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它會給學生帶來極大鼓舞,作為回應,學生會以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教師的賞識。
『柒』 輔導班的老師怎麼和學生相處,不要籠統的回答,因為這我也知道。給出一些細節上的東西最好,謝謝哦。
多和他們接觸,和他們聊一些談得開的話題,多交流溝通,不要只知道上課,可以給他們分享一些你的有助於他們學習的經歷,偶爾講些有趣的事,人,物。。。。。。結合實際吧!
『捌』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怎麼和學生相處呢
教育的出發點是愛,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實施教育,是傳達祖國對後代的愛。教師也應當從職業角度上愛學生,優秀的教師對學生除了職業式的熱愛外,還帶著發至內心的熱愛。熱愛學生是教育的根據。
『玖』 學生如何與老師相處
首先,我要給大家講個故事: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幽靜的小路上散步,不論見到誰,他總會熱情地打聲招呼:早安! 小鎮上一個叫米勒的年輕人,對傳教士每天早晨的問候,反應很冷淡,甚至連頭都不點一下。然而,面對米勒的冷漠,傳教士未曾改變他的熱情,每天早晨依然給這個年輕人道早安。 幾年之後,德國納粹黨上台執政。傳教士和鎮上的猶太人,都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下了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那指揮棒的軍官在隊列前揮著指揮棒,叫到:「左,右」。指向左邊的人將被處死,指向右邊的人還有生存的希望。輪到點傳教士的名字了。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與軍官的眼睛相遇了。傳教士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雖然板著一副冷酷的面孔,但仍禁不住地說了一聲: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能聽到。然後,米勒果斷地將指揮棒往右邊一指。傳教士獲得了生的希望…… 其次,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反映吧。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師交往,對學生來說,該怎樣與老師交往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知識無私地、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如果他們希望得到什麼回報的話,就是希望看到學生成才、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說: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的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添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麼會高興,怎麼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跟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的,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發現「那個老師並不怎麼樣」,等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麼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認為老師發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台上一站,誰在下面干什麼都一目瞭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閱歷在某方面的水平肯定是高於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學生。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間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其實,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缺點的人。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委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起來嗎?不行,這樣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的關系。暫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再說。不管怎麼說,老師是長者,做學生的應該把他們置於長者的位置,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明知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裡服氣,嘴上也死不認錯,與老師搞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老師一次批評心裡就特別怕那個老師,認為他是對自己有成見。這都是沒必要的。錯了就是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改正就是好學生。老師不會因為誰有一次沒有完成作業,有一次違反了紀律就認為他是壞學生,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 與老師關系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又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相信你能做到這一點。 最後,祝大家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時時開心的學習,每天都有豐碩的收獲!|更多
『拾』 老師怎樣與學生相處
我們上學時老師怎樣教都行,怎樣教育都行。可現在的學生不敢說,不敢打,稍有不快就會有家長找麻煩。家長和學校最後都要成績。我們老師該咋辦。最主要的是怎樣和學生融洽相處,只有和學生相處好了,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可現在的學生各方面條件都好,不愁吃穿,把心思也不會放到學習上。甚至有的學生專注和老師對著干。只要他不喜歡你,你就別 想上好課,他會出各種餿主意攪亂課堂。所以要摸清學生的心理狀況很重要,並且要進行很好 的了解和溝通。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我們的學生思想隨時都在變 ,現代的學生和老師如何才能融洽相處 ,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我認為老師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1、教師必須具有過硬的教學水平。 教學是學校活動的中心環節,也是學生與教師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學生對教師最直接的認識。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具有「向師性」,這其中他們模仿,追捧、欽佩的教師必然有一條,就是教師具有過硬的教學水平。 教師若本身連教學基本功都成問題,備課不充分,教學條理混亂,那麼即使你在課余時間花再多的時間與精力與學生打好關系,也很難真正的得到學生從心裡的尊重。 而與之相反,另一位教師,他能通過深入淺出的教學令學生領會知識,他能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育人知識、通過教學加強學生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與自信等。這一切的一切都將像吸鐵石似的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打心裡感到教師的獨特魅力,從而達到聽其言而信其道的效果。 2、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抱怨。 教師應當堅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努力上進的心,他們身上都有「閃光點」,而且他們都有一種強烈的希望自己被別人肯定的心理。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徵,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表揚。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師生之間的關系必將得到很大的改善。 某老師在當任班主任時,班上學生犯錯時,他要求學生寫500字的說明書,而非檢討書。當有人問起他,說明書與檢討書之間的區別時,魏書生說,檢討書讓學生越寫越恨老師,說明書則讓學生越寫越恨自己。只有真正讓學生認識到問題所在時,對他們的教育才有實效。 3 工作要做細,拉近師生距離。 現在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你對他負責任 ,他煩你,認為你非常煩人,總說他。如果你不管他,他認為你看不起他。至於怎麼樣才能讓他們敬重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和他們成為朋友,你可以利用下課的時間和同學做做游戲,或者單獨找幾名同學問問他的學習情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她們的關心。千完不要有事沒事沖學生發脾氣,就是學生不懂事,你也不能和他們爭吵,首先要聽她說完話,你在說話。尊重彼此之間的感受。學生畢竟還小,她們還是孩子,孩子反點錯誤是正常的,老師首先需要正確引導,幫他指出錯誤,而不是單獨的指責,批評他的過錯,這樣的結果指會適得其反。你可以早點進班級和同學聊一聊他們趕興趣的問題,比如和男生聊一些體育,游戲之內的話題,讓他們感覺到你也喜歡這些,他們會嘗試和你交流,最後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面對女生你可以和他們談一些當今流行的歌曲,在班級舉辦一個歌唱比賽,讓大家踴躍參加。讓同學在玩中學,讓同學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 以上就講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認為作為一個老師,對學生真誠,打心底關心學生,不要太死板,應有點小幽默才行,最好有點和學生類似的愛好。微笑,會讓學生覺得親切好相處。但是該嚴的時候得嚴。像朋友一樣就行。我最喜歡的老師是我中學3年級的語文老師(班主任)。他的名字,笑容,聲音,我現在都記得。雖然好長時間沒見了。他不會刻意要求我們叫他老師,講完課可以給我們講故事,課間會和我們聊天(聊些生活問題),會和我們一起打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