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輔導老師筆試題及解析
A. 應聘小學數學輔導老師的問題。
別太擔心
試講的目的有三:一看你的台風,是否得體大方,有自信心,應變自如
二看課堂組織能力,不要求太新穎,注意把握重難點,以及做好重難點的詮釋
三看細節,例如板書的設計,普通話水平,情感的注入等
最好自己准備一個,了解一下試講的流程。但是大多數培訓機構會讓現場抽題,給你20-30分鍾准備。抓緊准備的時間,先確定重點難點,圍繞重難點開展教學活動,設計好板書,簡練明了。到時穿戴干凈,自信,禮貌就可以
加油!祝你好運
B. 明天要去某教育機構面試小學數學輔導老師,之前沒經驗,不知道人家會問些什麼
你看以下問題是不是要准備:
學過什麼,學了什麼,有何經歷、經驗,概括說就是:你有什麼,你會什麼。
更進一步,有什麼實習、實踐經驗,特別是與小學數學輔導有關的。當過短期老師、家教之類的都可以。
你對當小學數學輔導老師有什麼想法、什麼看法,可從啟迪智力、培養能力、因人施教方面考慮。
對學生該抱什麼態度,可從熱心、耐心,與學生平等相處以及自己向前輩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等方面考慮。
涉及戀愛、收入問題也要准備,如果是女孩子,最好不要說已戀愛。
如果有自我介紹規定了時間,一定不要超時。注意口齒流利,表述清晰、邏輯性強。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不會誤導你。
C. 今年我要參加吳江教師編制,是小學數學,想請一位老師輔導面試的說課內容誰有聯系方式
《找規律》說課稿
坦洲鎮同勝小學 梁金燚
說課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
一、 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准》中「數與代數」領域的部分。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接觸過直觀、簡單的「找規律」方面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出現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其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進行簡單應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學習這樣的內容,可以使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發現數學規律,感受數學的探索性,以及數學的價值,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經歷對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個數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規律並學會應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在探索活動中用觀察、操作、分析、歸納等方法發現規律,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聯系實際,發現和應用規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精於運用的學習品質,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律,通過「找」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教法、學法:
因為這一節內容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因此我主要採取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交流、討論,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
五、教學程序:
根據教材特點,我設計了五個主要的教學程序:第一部分通過游戲,導入新課,揭示課題;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探索規律;第三部分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對這類規律的認識得到提升;第四部分是運用規律,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最後是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一) 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後面去,不看手指,說一說一隻手上有幾根手指?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你還知道了什麼?
學生交流得出:一隻手上有5根手指,空檔是4個,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然後指出: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規律,就能解決很多疑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的排列規律。
[在這里,我從簡單的生活現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律的存在,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談話:兔子樂園正在舉行才藝表演。(多媒體課件顯示:音樂聲中,小兔們在歡快地唱歌跳舞的場景)告訴學生在這一場景里隱藏著一個規律,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然後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觀察交流:自己從圖中獲取了那些信息?這些信息之間有什麼關系嗎?此時學生的觀察可能是無序的。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圖上畫了幾組物體?每組有哪兩種?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在小兔子中間還有什麼?(體會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隻蘑菇)你能數一數有幾只兔子幾個蘑菇嗎?
接著再觀察另外的夾子和手帕,木樁和籬笆這幾組圖,看圖想一想每組的兩種物體——兔子與蘑菇、夾子與手帕、木樁與籬笆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他們的個數有什麼關系?並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然後再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在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個蘑菇,兔子的只數要比蘑菇的個數多1;在每兩個夾子之間有1塊手帕,夾子的個數比手帕的塊數多1……
當兩種物體一個隔一個排列時,排在兩端的物體的個數比另一種物體的個數多1,排在裡面的一種物體的個數比排在兩端的物體的個數少1。
[以上環節,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隨意觀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現,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發現的規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動手操作,提升規律
首先,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每人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並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上一個圓片,將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分別填入表格中,並觀察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有什麼關系?
然後進行集體交流,引導學生溝通與例題中發現規律的聯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當於上面例題中的哪些物體?圓呢?小棒的位置和圓的位置有什麼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有什麼關系?
接著再進行對比:通過操作發現的規律與在例題里發現的規律一致嗎?能把發現的規律總結出來嗎?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經歷數字化過程,進一步驗證規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再次經歷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排列特點及個數關系的探究過程。溝通與例題中發現的規律的聯系,使學生把獲得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逐步上升為數學思考,初步感受有關的簡單數學模型。]
(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為了鞏固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
1、馬路一邊有25根電線桿,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一共有多少個廣告牌?
2、河堤的一邊栽了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栽桃樹多少棵?
3、沿圓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設計理念:前兩題是基礎鞏固題,最後一題是拓展延伸題。這樣的設計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對所學知識起到檢查、鞏固的作用,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總結評價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利用規律我們可以干什麼?一起歸納總結:通過觀察、探索、操作等方式發現了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如果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那種物體就比排在中間的物體多一個;如果排成圓圈,兩種物體的個數就一樣多。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
板書設計:
找規律
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 兩端物體相同
排在兩端的物體 比 排在中間的物體 多1
兔子(8隻) 蘑菇(7個)
夾子(10個) 手帕(9塊)
木樁(13個) 籬笆(12個)
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 排成圓圈
兩種物體的個數就一樣多
男孩(10個) 女孩(10個)
D.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教師應怎樣有效輔導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幾點策略
1、靈活設計課堂練習的內容。
課堂練習的內容靈活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游戲、猜謎語、走數學迷宮等活動,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可以補充、匹配、補缺、畫圖等,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思維」飛起來,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產生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這時學生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去克服困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練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認識鍾表時,根據兒童已有生活經驗,創設了「小滴答」一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小滴答」一天的作息時間中的鍾面有什麼特點。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鍾面上的分針都正指著12,而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教師繼續因勢利導,為什麼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呢?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些鍾面表示不同的時刻,因此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教師這時再來點明整點時刻,並再讓學生試著說一說整點時刻時針和分針正指著幾。學生覺得抽象的數學知識清晰了,而且離自己那麼近。
E. 去培訓學校面試小學數學老師怎麼准備20分鍾的試講呢
首先你要決定好講那一個年級的什麼章節的內容,把聽課的老師當作是小朋友,跟他們講課,要互動啊,提問他們啊。小學生嘛,不要講的太快哦,慢慢講。講解例題,出習題,留作業,環節注意下就好。保持語速適中,在家裡也可以到網上看看別人是怎麼上課的,必要的時候,自己也可以准備道具什麼的啊。我去培訓機構試講,也就是講講題目,不過是初中的。祝好運。
F. 培訓機構面試小學數學老師怎麼准備一節好課
培訓機構面試小學數學老師,你你要對一節課做充好充分的准備,而且問這家培訓機構讓你講數學當中的哪一部分需要多長時間?客容量多少?授課群眾是哪些?問清這些問題,然後你再製作相應的課件。
G. 去培訓機構面試小學數學老師,說讓我准備一節20~30分鍾左右課程,我該怎麼准備
去培訓機構面試小學數學老師,讓准備一節20~30分鍾左右課程,該怎麼專准備。
現今培訓屬機構由於商業競爭壓力大,對教學能力很看重,這也是學生和家長(客戶)的需求,如果你對這份工作很看重,那你就要設計好這節試講課程,注意是設計,並且每個環節你都要提前預演。
給你分享個教學法,培訓機構絕對滿意,方法如下:
第一步:上節課程知識點回顧。(事實上沒有上節課,但你要把上節課知識點回顧設計好。)
第二步:設置興趣場景,並進行本節課程導入。(興趣場景一定要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了才有課堂氛圍。)
第三步:本節課程重難點提示。(如果現場有黑板,可以板書出來。)
第四步:本節課程講授。(設計好互動過程,現場沒有學生可把聽課的老師作為學生進行互動。)
第五步:本節課程小結並布置課後作業。(課後作業可包含下節課的預習)
PS:不管現場是否有電腦和黑板,提前准備PPT課件並設計好板書,板書切記不要雜亂。
祝試講成功,請採納!
H. 小學數學輔導怎麼進行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I. 要面試一個數學教師,輔導班那種,面試要做卷子,一般都考什麼呢有沒有卷子模板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一般包括: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探究新知,精講點撥,鞏固練習,課堂總結,布置作業幾個環節。先把思路理清,再填具體內容,講起來應該很順手。既然是面試,就必須讓自己的課給面試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現在中小學都在推行課程改革,你在之前必須認真閱讀課程標准,了解新的課程理念。利用一個小時通覽教材後,確定重難點,重在理論獲得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本身!十分鍾很短,但應該是你的精華,整個教學過程應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探究合作的過程。但不能只停留於形式,最後要很好地論是三維目標。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