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作業輔導老師職責
㈠ 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又讓家長批改簽字,合理嗎
我家孩子正上小學,每天的家庭作業確實是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的。通常是老師自己寫在黑板上,拍個照片發到班級群里,有的時候也拍一張試卷發過來,由家長自己列印。
按理說,當前網路技術發達,老師用微信布置作業,家長用微信查收作業,快捷、方便、簡單、省事、高效,實在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㈡ 為什麼現在的小學老師都覺得家長批改作業是天經地義的
你好,
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上本無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曾幾何時,老師批改作業一直是天經地義的事。結果近幾十年,家長批改作業的多了,最終批改作業成了家長分內的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扭轉,本人認為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家長文化水平提高了。
在以前,家長多是文盲,想配合老師批改作業也做不到。但是現在家長都掃盲了,批改個小學生寫作業還是可以勝任的。有了批改作業的條件,同時又想著自己的孩子在老師「手裡」,那麼就配合老師吧,讓幹啥就幹啥吧!
2、獨生子女政策。
在提倡多子女的時代,大家對於孩子學習的態度是順其自然。而且因為經濟條件落後,很少有家庭能保證讓每個子女都受教育。
就算讓多個子女都能讀上書,那也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家長參與的很少。本著「那麼多孩子,總有一個有出息的」這個原則,家長很少在一個孩子身上耗費那麼大精力。
而自從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以後,家裡就一個孩子,光耀門楣、振興家族的希望全在一個人肩上。那父母自然就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身上、所有的資源都投在他身上。
只要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事情,家長全都願意干。
老師面對那麼多學生,不可能每一個都能關注到。但是家長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冷落,老師要是不管,那自己來管。
既然有人願意替老師分擔,老師何樂不為呢?
3、老師已經養成「習慣」了。
可能最開始,老師並不想「偷懶」。而是通過大量案例得出了經驗:有家長陪著寫作業的學生普遍成績好。而且如果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也起到陪伴孩子的作用。
老師這樣的初衷可能是好的,可能只是一個嘗試。但是久而久之,嘗試逐漸變成了必須要做的事。
如今,雖然已經有九省明令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了,但這件事卻是屢禁不止。可見,讓家長批改作業這事的「根基」扎得有多深。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過來的。
㈢ 教師的崗位職責是什麼
(一)模範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熟悉和遵守學校教學工作的有關規定。
(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樂教敬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履行教師聘約,積極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按規定保質保量地完成一定數量的教學工作任務。
(四)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育改革,努力掌握教育規律,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五)刻苦鑽研科學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科研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和業務水平。
(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的成長,努力作好教書育人工作,寓德育於教學過程之中,寓愛心於嚴教之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3)課後作業輔導老師職責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要求
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
以開拓創新為榮,以因循守舊為恥。
以勤勉博學為榮,以懶惰膚淺為恥。
以關愛學生為榮,以漠視學生為恥。
以廉潔從教為榮,以崗位謀私為恥。
以因材施教為榮,以千篇一律為恥。
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儀表端莊為榮,以不修邊幅為恥。
以尊重學生為榮,以辱罵學生為恥。
㈣ 小學英語教師崗位職責是什麼
一 、嚴格做到教師崗位職責,另需做到:
(一)備課:
1、做到《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常規》備課要求。
2、做到《小學教師備課基本要求》。
3、備課前要認真鑽研教材,了解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
4、備課中要認真備好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注意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原則。
5、備課中要精心設計提問,注意分流教學,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聽、說、交流。
(二)上課:
1、做到《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常規》上課要求。
2、課前准備1.作充分:熟悉教案、准備好教具利小黑板,練習本事先發好。
3、上課要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內容正確,重點突出,充分利用好40分鍾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不隨意拖堂,有機滲透德育。
4、教法靈活多樣,教態親切白然、重視語音教學,幫助學生歸類,啟迪思維,激發興趣,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作業:
1、做到《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常規》中的作業要求。
2、要嚴格執行全校統一規定的作業規格和書寫要求,作業封面上姓名、學號等要齊全。
3、作業設計布置要有分流,學生練習教師慮先做。
4、教師應及時、認真地對學生的作業、訂正進行批改。對錯題有明確的提示符號。
5、做好批改記錄,進行批改分析。培養學生及時訂正的習慣。
(四)輔導:
1、按《 小學提優補差輔導工作要求》,做好個別輔導。
2、輔導要有針對性,要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3、興趣班時間要讓學習困難生質疑,教師進行輔導。不進行全班性的補課或上新課。
(五)考核:
l.嚴格控制測驗次數和測驗時間,由教研組長把關測試內容,校統一進行質量監控。
2、考試前要認真各好復習課,做好復習指導工作,復習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指學生復習方法。
3、試卷認真批改,嚴格評分。
4、對每一次的質量監控要做好分析及輔導補救工作。
5、要力爭達到學校的各項指標,力爭消滅不及格。
㈤ 怎樣教育初中孩子做作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要經常化。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傾聽孩子: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5. 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 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協商: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准(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10. 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㈥ 教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教師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的實際作用。可歸納為:
(1)傳播和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使之延續與發展;
(2)依據教育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通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體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3)宣傳社會思想,發展與創造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4)廣泛為社會服務。
(6)課後作業輔導老師職責擴展閱讀: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㈦ 批改作業到底是誰的工作職責現在的家長到底有多不容易
批改作業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家長沒有這個責任,可以說現在的家長太不容易了,從幼兒園開始,老師留的手工作業其實就是給家長留的,你想一想一個45歲的小孩子,他有什麼動手能力呀,那個作業不就是讓家長給他做嗎,到了小學就開始檢查孩子背課文,到了初中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講解作業。
家長的職責是陪伴孩子成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幫助孩子解決學業的問題,但是學業問題的解決主要是靠老師,因為老師才是一個提供知識上的解決方案的人家長更多的是提供三觀上的指引是社會生活方面的兩者側重的點是不一樣的,而且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輔導孩子的能力,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這個時間。
㈧ 你覺得教師應不應該使用微信QQ布置作業
我覺得教師不應該用QQ或是微信布置作業。而且現在教育部也已經明內確態度教師不能用QQ或是微信布容置作業。
看看現在呢,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老師專門在QQ微信上建家長群,一有作業就在群里發了。
老師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家長監督孩子寫作業學習。但是獨立的約束力孩子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難道就連寫作業這樣的小事也要這么一直依賴家長才能完成嗎?那這個孩子什麼時候才能自立呢?